擊敗呂布後唯才是舉的曹操招降了很多武將為何卻容不下他
曹操攻克下邳城,生擒呂布,解決了一個心腹之患。於此同時呂布手下的將領如張遼 侯成等人都被曹操招降成為其賬下的將軍。然而唯獨有一人高順,史籍上並沒有介紹曹操招降或者高順請降,直接被曹操殺了。
翻看史籍記載高順其人能力決不在張遼之下,曾經擊敗過劉備,破夏侯惇。是呂布手下難得的人才,而且他人品也很好,不飲酒,有威儀,深得部眾人心。因此他所屬的軍隊雖然不足千人,但是戰鬥力非常可觀,時人稱之為「陷陣營」。
按理說這樣一位有武功有人品的將軍正是曹操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在歷史上曹操卻沒有勸降高順,而是直接將他殺了,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原因呢?
關於高順之死有三種說法
1:郭嘉勸殺
曹操攻陷下邳城後,曹操詢問群下處理高順的意見,郭嘉就對曹操說過:「順,布之大將,軍治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閑之職可封賜。公收此人,置諸將何地?不若全齊名義。」
這裡郭嘉認為,高順是呂布手下舉世無雙的大將,給高順一般的職位很難招降他,招降高順會導致曹操手下的將軍不滿,不如殺了高順成全他的忠義。
小編查詢史籍,郭嘉並沒有說過對高順評價的話,上面的對話很有可能是網友杜撰,再說這樣的話也不嚴謹,顯得郭嘉妒賢嫉能。
2:曹操為夏侯惇血恨
夏侯惇是曹操的族人,深受曹操信任和重用。夏侯惇率軍征討呂布的時候和高順交戰,被流矢射瞎了左眼,因此曹操對高順記恨在心,於是高順被俘虜時將他處死為夏侯惇血恨。
但是這種說法缺乏證據《三國志 》記載:「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這裡並沒有交代夏侯惇是和高順部交戰被射傷了左眼。《三國演義》里夏侯惇和高順交戰被曹性射瞎左眼是小說杜撰,並不可信。
從後來曹操招降張綉來看,曹操也不可能因為這個處死高順,宛城之戰張綉反叛殺了曹操的長子曹昂和愛將典韋。但是後來張綉來投降曹操還是接納了他,並給予重用。
3:高順死節不降曹操
我們看看當時人對高順的評價,王粲《英雄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這裡可以看出高順是個有原則的人。他很可能就是那種忠臣不侍二主的忠將,曹操自知高順是個能力很強的人,但是不投降留著以後很可能要危害於他,於是就將他處死了。
就如陳宮一樣,曹操也憐惜他的才能,可是陳宮已經決心不投降曹操,曹操也無奈,只有將他處死。
綜合上面的三種說法,第三種高順死節的說法可能更接近歷史真相。


TAG:小萌讀歷史 |
※最被埋沒的三國武將,趙雲避他而過,呂布也不一定能夠戰勝他
※曹魏麾下最牛的武將,三戰關羽都不落下風,曹操把妹妹都嫁給他了
※曹操重賢愛才,為何對非要殺三國第一武將呂布?而不是不收為己用
※曹操諸多文臣武將中,這四人最為被看重,若沒他們曹操早敗了
※曹魏政權的第一武將是誰?三戰項羽未落下風,曹操對他讚賞不已
※一武將輕鬆擊敗了馬超,劉備一輩子只怕他,諸葛亮出馬才將他殺掉
※武將很輕鬆打敗了馬超,劉備一輩子只怕他,諸葛亮出馬才將他殺掉
※劉備麾下最重要的武將:他比五虎上將還要厲害,他若在蜀漢不會滅
※他是三國中曹操麾下最猛的武將,敢硬戰馬超,卻不敢挑釁趙雲
※劉備能夠三分天下,多虧了這位武將,不是關羽張飛,也不是馬超
※此人才是三國第一武將,就連呂布也是他手下敗將,卻不為人知
※三國這幾個武將,劉備恨、曹操怕,都沒有戰死沙場,卻敗給了心魔,憂鬱而終
※明朝這兩個武將如果活著,滿清不可能入關,但他們都沒好下場
※曹操麾下眾多武將,他雖不起眼卻令諸葛亮忌憚,死因如今成流行語
※李世民手下最無能的武將,一場仗都沒打贏過,死後卻被吹噓成戰神
※三國武將呂布第一?不!而是他,不過他總是被我們所低估
※三國第一強將,不是趙雲,不是呂布,他不輸任何一個武將
※他才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武將,在正史中名聲極臭,但能力卻很強
※三國最神秘的武將,只出場一次,卻能擊敗戰神呂布,下落不為人知
※被後人尊稱武聖的關羽,瞧不起諸多武將,唯獨不敢小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