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法式时尚Chic」溯源——细谈18世纪法国宫廷女装

「法式时尚Chic」溯源——细谈18世纪法国宫廷女装

蓬帕杜尔夫人正在涂抹胭脂,路易十五时期一位传奇女子


「在我辞世百年之后,若还能纵览书林,你猜我会首先挑选什么来阅读?我不会选小说,也不选类似小说的史记,我将毫不迟疑地直取一本服装杂志,看看我身后一个世纪妇女的服饰,它能清晰地向我显示人类历史的发展状况,甚至比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和学者告诉我的都多。」


——法国作家阿那托耳·法兰士(Anatole Frantz)

文艺复兴之后,法国是欧洲历史上最早形成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国家之一。


1661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亲政后,使17世纪的法国达到封建王权统治的黄金时代,路易十四被人们称为「太阳王」,他居住和办公的凡尔赛宫即成为国家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17世纪末期路易十四统治下的凡尔赛宫


在路易十四的苦心经营下,至17世纪中后期,法国逐渐取代了意大利的时尚流行中心地位,法国的凡尔赛宫一跃成为欧洲的时尚中心,其中的流行样式和流行文化为所有欧洲贵族所推崇与向往。

服饰奢华炫目的「太阳王」路易十四


至18世纪,整个欧洲都盛行「法国风」,法国名副其实地成为欧洲的时尚中心。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时装成为法国文化的载体,与法国的语言表达方式、人际交往礼节、行为举止态度等,一起构成了「优美雅致」的文明模式,从法国巴黎,从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传播到整个西方世界。


到18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一个以法国为中心、在所有欧洲国家的宫廷中共同享受的时尚圈子。另外,以凡尔赛皇宫为中心,法国也开始形成自上而下的时尚流行文化。


宫廷女性早晨的梳妆

盛大的宫廷化妆舞会


18世纪是法国历史上的风云际会期。

  •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开启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民主共和制。

  • 法国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纺织业中心,纺织服饰成为法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 启蒙运动的「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民主思想成为主流。

  • 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崛起带来一系列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变化

  • 沙龙兴盛,「女性沙龙文化」代替「男性宫廷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 女性获得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

在女性家中举办的沙龙,1770年

专注阅读的年轻姑娘,1770年


18世纪宫廷女装与艺术风格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法国宫廷女装的样式风格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这个转折的过程中,与下面三种艺术风格密不可分,三种主流艺术思想和风格对当时的宫廷女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巴洛克男权思想下的庄重威仪遗风;

  • 洛可可女性中心思想下的阴柔娇媚风格;

  • 新古典主义民主思想下的自然浪漫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具有典型的宫廷性、男权性和宗教性色彩,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文艺复兴艺术形式的常规,洋溢着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气韵,表现出气势雄伟、强烈奔放的特征。


虽然,巴洛克艺术在18世纪初就已进入尾声,但同为宫廷文化,18世纪法国宫廷女装依然承袭了很多巴洛克艺术的风格特征,表现为:奢华的服饰风格与优雅的宫廷风范、繁缛的装饰和夸张的造型。


巴洛克艺术与巴洛克服饰奢华优雅的风格特征


庄重威严的巴洛克女装


巴洛克男装的华丽繁缛(左)与洛可可男装的简约质朴(右)


法国里昂纺织工厂丝绸纹样设计手稿 1708年


在构图和色彩等方面,巴洛克绘画对巴洛克风格服饰面料的影响较大.


卢卡·福特 法国 静物 1701年


从1700年至1730年,随着路易十四的逝去和摄政时代的到来,宫廷女装开始由庄严凝重的巴洛克风格向纤细轻巧的洛可可风格过渡,标志着以男性为中心的巴洛克服饰风格的过去和以女性为中心的洛可可服饰风格的到来。


洛可可艺术风格


从1730年至1770年,路易十五执政期间,洛可可风格的宫廷女装发展到了巅峰,其夸张的轮廓造型、精致的款式裁剪、繁缛的面料装饰,以及华丽考究、内涵深邃的服装配饰等共同铸造了独具女性特征和艺术价值的审美风格。


洛可可艺术与洛可可服饰纤秀妩媚的风格特征


妩媚纤秀的洛可可女装,玛丽·安托奈特王妃,1779年


洛可可服饰对女性身体的重塑与夸张也创造了欧洲服饰史「重装」的巅峰。


法国式罗布及细节


洛可可艺术致力于无拘无束的装饰、游戏般的情调和妩媚纤弱的女性气质。在艺术风格的影响下,18世纪中期的洛可可女装体现出风格轻松妩媚、色彩轻柔浪漫、线条蜿蜒轻柔、造型蓬松夸张等艺术特点。


蓬帕杜尔夫人胸片上体现轻松欢愉女性甜美感的蝴蝶结


法国式罗布着装层次图


法国式罗布后背的华托式普利兹褶造型 1735年


1765年 法国式罗布


紧身胸衣是当时女性必不可少的服饰品,与罗布搭配穿着。


贵族女性在众人的帮助下穿着紧身胸衣


左 1760年 连袖紧身胸衣 中 1750年 儿童紧身胸衣


18世纪30年代女装服饰上的刺绣


女装礼服裙裾上的金银丝线绣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从1770年至1789年,是洛可可风格结束,新古典主义样式兴起的转折期。「重装」的巅峰时代已经过去,女性服饰开始向轻装化过渡。


从1789年至1800年,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社会开始向近现代转型,崇尚自然与浪漫的新古典主义思潮使法国女装显示出从人工形态向自然形态回归的倾向。


法国宫廷女装开启了新古典主义艺术典雅清新的风格特征。新古典主义倡导均衡理性的静态美,注重古典式样的宁静对称


新古典艺术与新古典服装典雅清新的艺术风格


它反对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过剩和浮躁夸张,希望通过对端庄典雅的古典美学的颂赞和传扬重建社会的理性和秩序。同时从富于理性主义与自然色彩的古希腊罗马服装中借鉴元素,呈现自然清新风格,强调古朴典雅之美。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正式礼服,1800年


清新典雅的新古典主义女装,莱卡米埃夫人,1805年


高腰线的希腊式女裙使女性的身体摆脱了300多年来紧身胸衣和裙撑的束缚,女装中出现了能透过衣料看到人体自然形态的「薄露透」的「轻装」形态。这一时期虽然短暂,但却因其开启了近现代女装「轻装」化发展的趋势而具深远意义。


新古典主义高腰线女裙修米兹·多莱斯,1790年,法国

  • 在18世纪法国女装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其造型样式经历了由「重装」向「轻装」的转型;其服饰种类经历了由「单一装饰」向「多变机能」的转型;其审美准则经历了由「奢侈炫富」向「品位格调」的转型;其表现重心经历了由「以男性为中心」向「以女性为中心」的转型。

  • 对自由舒适的向往、平等解放的趋势、多样丰富的生活方式和整个时代的浪漫主义理想,是18世纪法国服饰文化变革的时代文化基础。

  •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8世纪法国宫廷女装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对法国近现代服饰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奠定了近现代法国时尚文化先锋的根基。

以上图文整理于《时尚文化的启蒙时代——18世纪法国宫廷女装文化》,如果你被18世纪的法国女装深深吸引,想要一探究竟,那我真心建议你买本来看,定会大有收获!


素材提供:中国纺织出版社


编辑:一粒微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的精彩文章:

从毕业草根到掌舵百亿资产 -----苏州虎丘婚纱城总经理顾伟春北服分享讲座~!赶快点击索票,先到先得!

TAG: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