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末傳奇名將,八百敗四萬,創下步兵完勝騎兵的創舉

漢末傳奇名將,八百敗四萬,創下步兵完勝騎兵的創舉

漢末爭雄,尤其是以袁紹、劉虞、公孫瓚三位為典型代表,袁紹在獲得冀州之後,手下人才濟濟,開始慢慢的四周拓展,於是乎與公孫瓚的矛盾越來越大,之間多次發生戰爭。在袁紹和公孫瓚爭鬥戰中,袁紹手下有一個悍將,率領八百步兵,加以強弩千張為掩護,橫掃公孫瓚四萬步騎,完全扭轉了兩家形勢。從此之後,公孫瓚一退再退,龍湊戰敗,困守易京。這位將軍是誰呢?



漢末傳奇名將,八百敗四萬,創下步兵完勝騎兵的創舉


其實,這位將軍就是我們在《三國演義》中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的麴義大將,其實,在漢末初期麴義大將是河北最有名的悍將,他的名聲遠在顏良、文丑之上,更不要說張郃和趙雲了。《演義》之中麴義只是拔高趙雲的存在。而麴義又是如何出名的呢?



漢末傳奇名將,八百敗四萬,創下步兵完勝騎兵的創舉



由於我們大部分讀者受到《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小說的影響,很容易以為古代行軍打仗,真的都是武將單挑廝殺,然後哪位武將被殺,就揮師進軍,敵軍也落荒而逃的情節。其實,不然,古代打仗講究的是戰術謀略,是統兵的藝術。演義小說這樣寫,只是為了增加其精彩程度罷了。大家可以看看《左傳》中記載戰爭,大都著力於戰前的縱橫捭闔,而對於具體的作戰情況描述很少,這是很有道理的。作戰依靠的是謀略、軍備、士氣,而不是個人的武藝。


漢末傳奇名將,八百敗四萬,創下步兵完勝騎兵的創舉



麴義無疑是一位善於統兵的大將,其最出色的一戰:界橋大戰。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漢末傳奇名將,八百敗四萬,創下步兵完勝騎兵的創舉


當時,袁紹親自領兵迎戰公孫瓚,兩軍在界橋南二十里處交鋒。公孫瓚以三萬步兵,排列成方陣,兩翼各配備騎兵五千多人。袁紹令麹義率八百精兵為先鋒,以強弩千張為掩護,他統領步兵數萬在後。公孫瓚見袁紹兵少,下令騎兵發起衝鋒,踐踏敵陣。麹義的士兵鎮靜地俯伏在盾牌下,待公孫瓚的騎兵衝到只距離幾十步的地方,一齊跳躍而起,砍殺過去;與此同時,千張強弩齊發,向公孫瓚的騎兵射去。公孫瓚的軍隊遭到意想不到的打擊,全軍陷入一片混亂,騎兵、步兵都爭相逃命。麴義的軍隊則越戰越勇,臨陣斬殺了公孫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獲甲首千餘人,又乘勝追到界橋。公孫瓚企圖守住界橋,但再次被打敗了。麹義一直追擊到公孫瓚的駐營地。



漢末傳奇名將,八百敗四萬,創下步兵完勝騎兵的創舉



以八百對四萬,在別人看來,這幾乎就是一場完全沒有懸念的必輸的一場戰鬥。而且還是步兵對四萬步騎,然而麴義大將做到了。這是三國戰爭史上,也是中國戰爭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以步兵戰勝騎兵的經典戰例。從開始的等待,盾牌後的躲藏,到敵人逼近的猛攻,敵人退後的猛追,再次交戰的猛打,三猛戰術的運用,可以說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麴義的這種戰法來源涼州羌人部落,而這八百精兵是他自己的私兵,號稱先登死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十大名將後代:張飛後代不辱祖宗,趙雲後代墊底
三國最悲催的五對名將父子,關羽父子暫居第二,第一皆中箭而亡
襄樊之戰,趙雲守荊州,守得住嗎?
街亭之戰,如果是趙雲守街亭,會成功嗎?
漢末最神秘三座墓穴,怪事連連,近1800年無人敢盜

TAG:圖說三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五千步兵對八萬騎兵的漢匈浚稽山之戰
中國古代將領第一猛人:七千士兵擊敗五十萬騎兵!
五千步兵對抗八萬騎兵!這位名將在打出一連串令人炫目的戰績之後選擇了投降
歷史上有個軍事奇才,以兩千步兵擊敗三萬精銳騎兵,可惜後來失傳
最奇葩的游牧民族,3萬騎兵下馬步戰6千唐軍,因為刀短一敗塗地
李廣的孫子李陵,率五千步兵,大戰匈奴八萬騎兵,血戰八天
李陵步軍與匈奴騎兵鏖戰一日,又斬殺敵虜兩千餘人
此皇帝夠猛!只率兩萬兵馬,擊潰遼國二十七萬步騎兵,直搗黃龍府
歷史上最酷的兵種: 三千帶著惡魔翅膀的騎兵對陣二十萬敵軍
瘋狂將軍以五千步兵對八萬騎兵,激戰八天八夜,如此強悍為何投降
用下流戰術?日本騎兵之父如何擊敗:天下第一的一萬哥薩克騎兵
漢匈戰爭的巔峰之役,五萬漢軍『粟馬』精騎圍殲八萬匈奴騎兵
李廣的孫子,率5千步兵與8萬匈奴騎兵血戰八天八夜,後被迫投降
中國這個朝代開創了2個盛世,步兵是秦漢2倍,騎兵讓蒙古人膽寒
戰國最後一個名將,用步兵就戰勝10萬騎兵?秦國鐵騎都不是對手
日俄戰爭,日本騎兵用下流招數,打敗三倍的哥薩克騎兵
明初第一猛將,第一次用騎兵戰勝了稱霸世界的蒙古鐵騎
世界六大騎兵之最:亞述騎兵最早,龍騎兵最業餘,它的門檻最高
《亮劍》:獨立團的步兵營,為何2個小時就收拾敵人一個騎兵營?
盤點古代6大傳奇級精銳騎兵,曹操的虎豹騎僅排第五,背嵬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