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這些癥狀可能是得了濕疹
現在寶寶是濕疹的高發人群,但是大部分寶媽對濕疹並不了解,導致了很多寶寶在得了濕疹之後,寶媽們沒有及時的發現,最後導致寶寶的病情加重,最主要的是給寶寶帶來了非常大的痛苦。要想不讓寶寶受到濕疹的折磨,首先寶媽們要了解濕疹。
濕疹的癥狀一般會在孩子出生後1-3個月內出現,發病初期,寶寶的皮膚上會出現逐漸增多的小紅疹,繼而發展成小水皰,水皰糜爛後滲出的液體會結成黃色的鱗屑和痂皮,有時還會反覆發作。這個時候,嬰兒全身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皮膚炎症。其中,臉部、耳部、手部、小腿和肛門是多發的部位。現在市面上治療寶寶濕疹的藥物有很多,但是有些藥物給寶寶使用之後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產生。建議寶媽給寶寶使用不含激素的中藥藥膏,例如御.惠.堂止癢修復膏兒童型乳膏去外敷治療或者其他潤膚膏藥。
患病的孩子情緒波動較大,常會顯的煩躁和苦惱不安,夜裡難以安睡,總是忍不住想抓癢。不過嬰兒濕疹並不是深層的皮膚病變,治癒後一般不留痕迹。
寶寶濕疹的分類
嬰兒的濕疹按時期性劃分,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
1.急性期:「急」字表現在發病的速度是上,急性期發病快,以小紅丘疹和紅斑為主要癥狀,並迅速發展成為皰疹,糜爛後向周圍擴散,常伴有瘙癢,非常容易感染。此時寶寶可能會有發低燒的癥狀。
2.亞急性期:這段時期內,急性期的癥狀會慢慢消失,瘙癢也會變輕,癥狀以小疹丘為主,伴有少量的皰疹和糜爛,但是病症持續的時間會變成。如果在急性期護理不當很容易演變成亞急性期濕疹。
3.慢性期:慢性期患兒皮膚會變粗變厚,皮癬會變少,但是很容易複發。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在小寶寶身上,發生一歲以上的幼兒身上概率比較大,複發時可能會伴有急性期濕疹的癥狀。
按寶寶濕疹的表現狀況不同,也可分為三類,分別是:脂溢型、滲出型和乾燥型。
1.脂溢型:該類病症往往出現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個月,此時皮膚上長的鱗屑和結痂都是油脂性的,患兒的媽媽在懷孕期間極有可能患過脂溢性皮炎或者痤瘡。一般這種類型濕疹在添加輔食後可通過飲食調理治癒。
2.滲出型:該類病症的特點是好發在3~6個月的肥胖的孩子身上,發病時皮膚上有小水泡、紅斑、片狀糜爛滲出等,且奇癢無比,寶寶可能會把皮膚抓紅甚至抓爛出血。滲出型濕疹一般最先出現於頭部,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蔓延到全身,引起感染。
3.乾燥型:這種狀況常發生在6個月到1歲的寶寶身上,皮膚上的鱗屑或者結痂都是乾性的,沒有液體滲出,急性和亞急性期濕疹後都可能出現這樣的癥狀。
以上的三種類型和三個時期的濕疹都不是互斥的,六者可能任意重疊發生。
溫馨提示:寶媽發現寶寶皮膚上出現濕疹之後,一定要及時的採取措施,做好日常護理是非常關鍵的,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是前提。


※寶寶濕疹和痱子的五區別,你知道幾個?
※天才第一步:聰明媽媽,都是這麼提高寶寶創造力的!
TAG:寶寶 |
※寶寶突然出現濕疹,主要是寶媽們這三點沒做對!
※寶寶出現濕疹的原因,寶媽應該這樣做
※你總害怕寶寶得濕疹,所以寶寶真的得濕疹了
※寶寶容易長濕疹,也許是寶媽做了這些事
※寶寶容易得濕疹,寶媽只要用了這4招,濕疹很難再複發!
※寶寶得濕疹了怎麼辦?這幾點寶媽不能大意
※寶寶濕疹常反覆,有可能是這3點原因造成的,你家寶寶中了幾個
※寶寶被濕疹纏上了,媽媽該怎麼辦?這三個步驟可能要了解一下
※寶寶濕疹又癢又難受,可惡的濕疹怎麼辦呢?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妙手小郎中:如果你不幸得了濕疹,那可能要戒掉這一物了
※寶寶濕疹反覆發作?可能這幾點沒做好
※為何那麼多寶寶得濕疹,原因在這裡!
※寶寶濕疹和痱子可不一樣,這個方法學會了,對付濕疹最好了!
※寶寶晚上鬧人睡不著,可能是濕疹惹的禍
※寶寶得了濕疹總不好?多半是這五件事沒做到位,爸媽要反思了!
※難怪寶寶濕疹好不了,第一步你就做錯了……
※剛生寶寶的媽媽收好啦,對付寶寶濕疹,我們要做好這些措施
※寶寶臉上和身上長紅斑,可不一定都是濕疹,還有可能是……
※濕疹快要痊癒時會出現哪幾種跡象
※夏季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皮膚長了濕疹,爸媽這樣處理可以幫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