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討論太極拳,不能離開「形、意、氣」

討論太極拳,不能離開「形、意、氣」

悅太極投稿接受郵箱:yuetaiji@163.com


太極拳的三元結構


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的代表性拳種,為什麼具有良好的強身健體、修身養性、愉悅身心的作用,並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大健身品牌」呢?本文從哲學整體論的角度來解析太極拳的三元結構內涵,試圖來揭示和回答這一問題。

討論太極拳,不能離開「形、意、氣」



一、整體性是宇宙的普遍規律

討論太極拳,不能離開「形、意、氣」


整體論要義


整體論(亦稱整體觀)是闡述宇宙萬物存在形式特徵的理論,著重論述事物整體特性及其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它包括宇宙整體觀、人天整體觀、人體整體觀三部分。


整體論認為:宇宙是一個以系統形式存在的有機整體。系統內部是由不同層次構成的,同一層次的內容構成上一層次的要素,也可以成為下一層次的系統。辯證整體論認為,客觀存在和精神存在是兩個存在著複雜內外關係和交互作用的系統整體。


通俗地說,世界是一個整體,世界上任何一種物質、任何一種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它既是組成上一層次系統整體的要素(內容),又是集合下一層次要素(內容)而構成的系統整體。所以大到宇宙,小到微觀粒子,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都有自己的內在結構、內在的組成要素。

討論太極拳,不能離開「形、意、氣」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整體觀


中國是哲學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整體論也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我們的祖先在商周之際就開始了對天人關係的探討和闡釋。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統一和協調,此即「天人合一」觀念。宏觀上認識和整體上把握世界,注重局部與整體的內在統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觀念,這就是樸素的整體觀。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人們在處理和解決問題時尤為重視秉持整體觀的思想。古代中國把宇宙時空歸結為道(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要素和參量,並進行整體推演,這就形成了中國傳統哲學注重整體性的方法論。最有代表性的是中醫學,中醫學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整體觀:把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界的大環境中對人進行綜合考察和研究(天人合一),同時把人自身作為一個小宇宙、一個系統整體(五臟六腑、精、氣、血、津液、百骸、神、智)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二是辯證觀:體現在中醫臨床上就是「辨證施治」,通過望、聞、問、切、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四診八綱原則將生命機體置於整體的大框架中,探討機體元素及其與各種外界條件之間的內在關係和聯繫,以此指導中醫學的診斷治療。而中藥的方劑就是把不同藥效的飲片,按藥理和治療原則進行配伍組方,使若干味中藥達到最佳組合,發揮整體效能,達到最佳療效。

可以說,整體觀作為中國的傳統世界觀和方法論,滲透於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等中華文明的各個領域。


二、太極拳系統整體的構成要素—「形」、「意」、「氣」

討論太極拳,不能離開「形、意、氣」


和宇宙中一切事物一樣,太極拳作為一個系統整體也有構成整體的內在要素。那就是「形」、「意」、「氣」,所以我們也把太極拳的內涵稱為「形、意、氣三元結構」。


太極拳是大腦支配下的形、意、氣三位一體的綜合運動,是肢體運動配合意念(意識)、調息(呼吸)調動和強化氣來完成的。形、意、氣的有機組合才是完整的太極拳,如果缺失了任何一個要素都不是真正意義的太極拳。


形的含義


「形」是指物質的形態結構,客觀實體在三維空間中的表現形式。太極拳的「形」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習練太極拳的主體「人」的生理組織構成的整體(身體、形體、軀體、肉體),二是人的身體在三維空間的物理運動(太極拳基本功、套路、推手)亦稱人的形體運動。

討論太極拳,不能離開「形、意、氣」



意的含義

討論太極拳,不能離開「形、意、氣」



「意」是指意識、意念、思維,是精神、意志、知覺,它還包括魂、魄、思、慮、神、智等活動,是人的大腦的機能,是支配和指揮人的行為的中樞,是生命活動的最高形式


氣的含義


「氣」是中國人耳熟能詳又很難理解認知的,比較抽象、比較模糊、比較玄妙的概念。


「氣」是中國古典哲學、中醫學、武術、氣功以及宗教、世俗文化等等中華文化中的哲學範疇和名詞概念,是先人認知世界的一個途徑,它是一種特有的東方文化現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氣」被當做與其他自然物質元素和自然事物截然不同的特殊物質,是作為融合和包含一切事物的內在的哲學本源範疇。


在古代「氣」字的寫法為「氣」,人吸收五穀精微之氣,是精液化成的氣和細胞代謝生成的信息氣,氣是指人體內的特殊能量,「氣」是指人體外的所有的氣,現代都通用「氣」字。


1934年2月,上海大東書局公開出版楊澄甫著作《太極拳體用全書》。這是一本太極拳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認為是太極拳的經典文獻。


其一,自楊露禪、經楊健侯輩、至楊澄甫輩,祖孫三代練拳、傳拳,都是口授身傳,不立文字、未留系統拳照。至楊澄甫才首次以親自示範的成套拳照為基礎,撰述成專著。由口授到有書為據,這是一個轉折,或說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里程。


其二,《太極拳體用全書》的作者在《例言》中強調:「太極拳祗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眩聰明,妄加增損。」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誤傳誤,易失體用之真傳」。這種情況,是人為地對原傳拳架的改變。就拳架傳承的一般情況而言,拳架在自然傳承中出現變化也是難以避免的。由於傳習者各自的武術基礎不同、文化素質不同、社會閱歷不同、性格和體質不同等,對原傳拳架的理解不會盡同,採取的修練方法也不會盡同,於是,形成的擅長技法(所謂「絕招」)和練拳風格必然有異,這就難免所習拳架和拳式會發生一些相應的變化。楊氏祖孫三代存在這種情況,他們各自的傳人、再傳人同樣會因為上述原因,引起所習拳架和拳式發生一些相應變化。唯此,若不進行必要的統一,再一代代轉傳下去,失去楊式太極拳架的「原生態」將是難免的。要統一,必須有個標準。「楊澄甫定型架」發揮了這個標準作用。楊式太極拳從不強調統一標準,到強調「無二法門」的統一標準,應該說是進入了規範化發展的新里程。


廣告


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互為其根 互為其根在太極拳運動中的重要性
講述太極拳大師南懷瑾先生之太極拳的「動中求靜」
談談太極拳雲手的練習要領 相信你一定能融會貫通
放鬆是一門學問,太極拳講究放鬆
李自成和皇太極,崇禎皇帝先打哪個?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摩羯、雙子、射手:離開的時候總是悄悄的走,不吵不鬧不矯情
不愛了,能有足夠勇氣離開的三大星座,堅決果斷
美軍在阿富汗陷入三重困境:不能贏得戰爭、不能阻止戰爭、不能離開戰爭
很有骨氣,寧願離開也不卑微的星座
最不能忍受忽視,就算深愛也會離開的星座
最容易變心的星座男,不愛就離開,不管你如何挽留都不會回頭
感情中吵吵鬧鬧,但不管怎樣都不能離開的星座!
水裡能發出「光」的魚,離開水卻活不過十分鐘
心結,不是你沒能力打開它,而是你沒勇氣離開它
一生太長,你得有離開的勇氣和被愛的底氣
雖然動不動就說分手,可偏偏越愛越深,捨不得離開的星座!
穿越火線:沒V的玩家能不能離開這個遊戲?讓我看的很心酸!
還珠格格:簫劍已離開,為何永琪還和知畫演戲,細想太心寒
真的要走?皮爾斯點評歐文離開綠軍可能,暗諷球員不良風氣
想不開,不想離開,所以離不開
一旦習慣了對方,就很難離開,愛得越久越不願意離開的三大生肖
扶搖:扶搖喝下無極的童男血終於慢慢蘇醒了,而無極卻不得不離開
最不善於處理感情的三大星座,明知該離開,卻怕對方過不好而放不下
離開流量和撕逼,才是真正的演員
水滸里的武松反對招安態度堅決,為何卻沒有離開梁山,原因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