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今日22時17分,清明至。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不妨趁著這個仲春、暮春之交的節日,在緬懷親人之餘,出門踏青插柳,好好享受一把難得好時光。
- 清明物候 -
●
●
●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
【一候桐始華】
桐花開始開放,這裡的桐花指的是泡桐。泡桐在清明時節應時而開,花大型,紫、白兩色,是春、夏遞嬗之際的重要物候。
【二候田鼠化為鴽】
鴽[rú],是指鵪鶉類的小鳥。根據《夏小正經文校釋》的記載,鴽這種候鳥,春天來於農田間活動,而田鼠這時卻因為天氣漸熱躲到地底下去了,由於兩種動物花色很像,人們便以為鴽是由田鼠變成的。
【三候虹始見】
風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滌,更有繁茂的植物綠葉對裸土的封遮,美麗的彩虹才能出現在雨後的天空。七十二候歌中亦說:虹橋始見雨初晴。
- 清明習俗 -
●
●
●
掃墓祭祖
清明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由來已久。秦以前就有了,唐朝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春遊踏青
清明節本為踏青節,時仲春與暮春之交,冬至後第108天。
春日陽光中感受萬物復甦的氣息,感悟生命自然,自然是神清氣爽。從唐代開始,清明節就吸收了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的上巳節,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也就是臨河洗浴,祈福消災,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盪鞦韆、蹴鞠
鞦韆的歷史很古老,古時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而古代清明節人們喜愛的遊戲蹴鞠,相傳是黃帝發明、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今天已演變為足球。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
插柳植樹
清明前後,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春陽照臨,春雨飛灑,柳樹成蔭。
清明戴柳插柳風俗,一說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祈求長壽的意蘊。
又說與介子推有關,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死而復活,便賜老柳為「清明柳」,折枝紀念,群臣紛紛效仿。
又傳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或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稱為「鬼怖木」,人們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
放風箏
清明時節放風箏從來就是人們喜愛的活動。白天放,夜間也放,風箏下掛上一串串彩色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射柳鬥雞
古時清明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清明盛行鬥雞,會一直到夏至止。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這一習俗早已消失,陽光下聽聽鴿哨,不失為一樂趣吧。
蠶花會
「蠶花會」是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蠶鄉獨特的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 清明養生 -
●
●
●
●
掃墓憑弔,注意心理保健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許多人難免睹物思人,悲痛萬分。所以此時心理保健十分重要,尤其是本身就有心理隱患和疾病的人,不要過度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
有心腦血管疾病、血壓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勞累或傷心,要多提醒自己穩定情緒,掃墓時最好有親人陪伴。
●
天氣多變,平肝保暖不放鬆
最近一段時間,時而風,時而雨,臨近清明節,人們掃墓踏青,戶外活動增多,無論是掃墓還是踏青,都應做好保暖工作。
另外清明時節,風比較乾燥,加上人體內肝火旺盛,內外相結合,就容易出現口乾、鼻乾等癥狀,應多飲水。飲食方面,姜、蔥、韭菜宜適度進食,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多吃新鮮上市的果蔬。
●
外出踏青,著重護膚和胃
進入了植物性日光皮炎易發季節,絕大多數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質,容易引發皮炎。本身就有光敏性疾病,或曾被晒傷,以及有紅斑狼瘡的患者,外出踏青時最好不要過多食入野菜。
外出踏青,尤其是帶孩子出行的,注意不要隨意採摘食用不認識的野菜、蘑菇。出現眩暈、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嘔吐等食物中毒癥狀時,應及時喝一些溫水,人工催吐,並儘快到附近醫院就醫。
●
謹防傳染病,預防出疹
1. 麻疹
是麻疹病毒引起,是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從發病到出疹約3~5天,發熱從低熱到高熱伴隨流涕、流淚、結膜充血、畏光等癥狀,起病2~3天,口腔黏膜可見細小粒樣麻疹粘膜斑。出疹時體溫可達40℃,皮疹2~3毫米大小。
2. 風疹
是風疹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出疹前病狀較麻疹輕,可有低熱,食慾減退。一般1~2天後即出疹,先見於面頰,一天內遍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多無疹。腮腺炎、麻疹、風疹的預防主要是接種疫苗,早發現、早隔離,注意環境衛生,保持空氣流通。
3. 紅眼病
紅眼病是傳播性很強的眼病,春夏季流行,主要是接觸傳播。
其主要特點是,雙眼先後發病,眼結膜紅腫,眼分泌物增多、灼熱、怕光、流淚、發病突然。紅眼病傳染性極強,預防是防治紅眼病的根本途徑,盡量不要到公共場所,不用手揉眼睛,勤洗手、勤剪指甲,洗手、洗臉用具要分開,眼藥也要單獨使用。
- 清明讀詩 -
●
●
●
1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2
清明日
唐·溫庭筠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3
清明
宋·黃庭堅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4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歐陽修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5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THE END—
?
灼見綜合發布
MORE
延伸閱讀
??清明不是節日,其實是人格
??20首古詩中的清明: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清明,請將懺悔述說


※這樣的交友之道,任何時代都不過時
※生命里有吸引力的人都是怎樣的?
※哪些細節讓你看起來很掉價?
※你所否定的生活方式,也許只是因為你過不上
※其實「沒有時間」是最大的謊言!如何掌控你的自由時間?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