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的兩起為父報仇殺人案
一、《張氏兄弟為父報仇殺人案》
案情簡介:
開元二十三年,有人舉報雋州都督張審素貪污受賄,朝廷派遣監察御史楊汪查辦此案,一時間,風聲鶴唳,張審素手下人擊殺舉報人、脅迫楊汪向朝廷澄明張審素之冤,朝廷派兵擊殺綁架人,楊汪上奏「張審素涉嫌謀反」,井審理依法處死張審素,其二子張瑝、張琇流放嶺南。後來,張瑝張琇兄弟潛逃回洛陽,手刃殺父仇人殿中侍御史楊萬頃(曾用名楊汪)之後,將喊冤書貼在殺人工具斧頭之上,準備前往江南擊殺剩餘的殺父仇人,走到山東時,被逮捕。
各方意見
群眾意見:此二子,痛其父被冤死,含憤忍垢,潛行千里為父報仇,有孝心、有勇氣,請求赦免其罪。
宰相張九齡認為:宜宥其罪。
副宰相李林甫認為:若赦免此二人,必壞國法。
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認為:國家設立法律就是為了禁止私人仇殺,如果人人都可私自為父報仇,相互仇殺,何時能止,法律必須嚴格執行,就算是大孝子曾參殺人也必須處死,這個口子不能開。宜付河南府杖殺。
處理結果:以律杖殺。
二、《徐元慶為父報仇殺人案》
案情簡介:
大唐武則天時期,同州下邽縣公安局長趙師韞殺害同縣徐爽,徐爽之子徐元慶呼告無門,遂潛入京畿附近的一家政府招待所當服務員,等待時機,謀刺殺父仇人趙師韞。皇天不負有心人,已調入中央擔任殿中侍御史的趙師韞恰巧因公事歇息該招待所,徐元慶趁夜深人靜之時,潛入其室,手刃趙師韞。然後,前往當地政府投案自首。該案一出,民意洶洶,朝廷之上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審此案的官員進退維谷、左右為難,依法當殺,但殺之民意洶洶,必為群眾口水淹死、脊梁骨被戳死,按大唐法律規定,依法將此案呈報最高仲裁者武則天請示。
各方意見
群眾意見:徐元慶為父報仇、孝烈彰著,不該死。
監察御史陳子昂認為:徐元慶為父報仇,其情可憫,然畢竟觸犯國法,不殺則有虧國法、遺患無窮。殺之、則違背人情倫常。他建議:「依律處死徐元慶、維護國法,然後官方出面表彰徐元慶的孝行勇烈。」
柳宗元(離事發已七八十年)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在於徐爽是否是冤死,如果是,徐元慶窮盡公力救濟無果後為父報仇,其罪可赦。如果不是,則必須依律制裁。誅而後表,表明法律與道德相對立,不符合大唐律法「禮法合一」的基本原則。陳子昂這種自以為聰明的建議只能說明他邏輯思維混亂,是一個純粹的不折不扣的法盲。
武則天認為:陳子昂此法甚好,採納。
處理結果:依律處死、死後表彰。
研究心得:縱覽中國法制史,就像飽覽一條波濤洶湧、汪洋橫恣、波瀾壯闊的大河畫卷,從巍峨的昆崙山自西而東穿山越嶺、一路奔騰喧囂、流入渤海,自後東歸大海。法治和德治的爭論歷經劫波、在當今世界先進文明的價值體系之中,依法治國已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煌煌聖言。
對戰國時期秦國開府丞相、著名改革家商鞅對此的經典論述深度闡述可知:法、大愛不愛,法一經頒布實施,舉國上下,一體尊奉,法不縱君王,法不遺匹夫。法治與德治乃兩不相容之物,如冰炭不能同爐、水火不能相容,德治和法治、法律與道德必有層次分明之位階,民眾通曉之主次,就好像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樣,一個國家的治國方略必須是一元的、必須有主有次、裁判的規則依據必須只有一個。法以對犯罪者等個體、群體之制裁而保障法所保護範圍之內所有人之利益。法非萬能,法受限於立法者水平之所限,必然有缺陷,故在立法之時當窮盡所能,將天理、國法、人情深度融合製成。立法之時未成法考慮人情,製成法則不容人情。法如巍峨之高山、屹立於天地之間、衡量世間之紛爭、彰顯人間之正義,不懼驚雷、不畏風霜,法在未改變修訂廢除之前,哪怕洪流滔天、山崩地裂,絕不能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為任何人虧法而行,法的穩定性和權威性、嚴肅性就決定了它的不妥協性。法治之所以不昌,只因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小聰明小權宜之計的毀法、壞法、虧法的和稀泥做法。法適用過程中的妥協性,只會加大執法者的自由裁量,嚴重影響法的明確性要求,使更多的人陷入不可知、不可預測、不能理性判斷的危險之中。執法者的短視是對所有受法律保護的人們的最大傷害。所以,商鞅主張「惟法是從,一斷於法」。商鞅變法前的秦國,私鬥成風,商鞅變法後,嚴禁民間私鬥,違者治罪。
然秦國老氏族眉縣發生幾百人械鬥,死傷慘重,商鞅得知後,進行緊急處理,防止事態擴大。當時的有些朝臣及眉縣縣令都主張茲事體大、宜和諧處置,商鞅嚴厲拒絕,認為此舉虧法,傷害國家法律嚴肅性,所以最後在渭水河畔處死參與私鬥的六百餘人,當地縣令也被瀆職罪,處以極刑。
作者:楚材;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法律碩士,自幼喜讀歷史,現已年屆而立,供職於某公職單位。
歷史百家爭鳴原創矩陣:速言(speedsay)專註職場;歷史講壇(onhistory)專註遊學;歷史百家爭鳴(ihxory)專註文史
賞飯加微信:hxory3(備註廣告),微博@歷史百家爭鳴


※很少有人知道三國時期東吳和曹魏發生五次戰爭的地方
※唐僧的錦斕袈裟竟然這麼厲害
※中外這兩次變法的失敗,原因竟然相差無幾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真正的錦馬超戰曹操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民國第一女俠,父親被殺,苦練劍術十年,殺軍閥孫傳芳為父報仇!
※民國第一女俠、十年磨一劍刺殺孫傳芳 為父報仇獲政府特赦
※民國第一女俠——為父報仇刺殺孫傳芳,遇赦後投身抗戰救國運動!
※民國第一女俠,父親被殺,練劍十年替父報仇,獲特赦提前釋放
※大唐孝子為父報仇殺人,當地司法部門判處死刑,李世民下詔特赦
※明朝書生手刃仇人為父報仇,萬曆皇帝得知後,大讚真孝子!
※為父報仇而殺軍閥孫傳芳的民國奇女子施劍翹,如何獲得特赦的?
※少年張作霖:為父報仇錯殺女佣人
※民國年間,父親被殺遭辱屍,女人為父報仇被法院判處特赦!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是此人為父報仇竟殺了關羽全家
※天下將亡,此人拔劍而起,樹「殺父報國」大旗,差點改寫中國歷史
※此人為父報仇鞭屍陳霸先(陳武帝),後投案自首被楊堅赦免
※民國第一奇女俠 練劍十年替父報仇刺殺軍閥孫傳芳 不是秋瑾
※曹操屠徐州為父報仇:你殺我父一人,我要你萬人陪葬
※雖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是此人為父報仇竟殺了關羽全家
※施劍翹為父報仇,孫傳芳為民除害,二人到底誰錯了?
※28歲拉登之子誓言為父報仇:美國人,我們又來了
※他為父報仇連殺三人 不但無罪還視為豪傑 最終被封駙馬飛黃騰達
※此人抬棺戰關羽被殺,40年後他的兒子為父報仇,將關羽後代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