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故事 異寶
古代的人不是沒有寶物,只是他們看作寶物的東西與今人不同。
孫叔敖患了重病,臨死的時候告誡他的兒子說:「大王多次賜給我土地,我都沒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會賜給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饒的土地。楚國和越國之間有個寢丘,這個地方土地貧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懼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災祥。所以,能夠長久佔有的封地,恐怕只有這塊土地了。」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賜給他的兒子,但是孫叔敖的兒子謝絕了,請求賜給寢丘,所以這塊土地至今沒有被他人佔有。孫叔敖的智慧在於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東西當作自己所喜愛的東西,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於世俗的人的原因。
伍員逃亡,楚國緊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遙望鄭國說:「這個國家,地勢險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國君是個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謀劃大事。」伍員離開鄭國,到了許國,拜見許公並詢問自己宜去的國家。許公不回答,向東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員拜了兩次,接受賜教說:「我知道該去的國家了。」於是往吳國進發。路過楚國,到了長江岸邊,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撐著小船,正要打魚,於是走過去請求老人送他過江。老人把他送過江去。伍員問老人的姓名,老人卻不肯告訴他。伍員解下自己的寶劍送給老人,說:「這是價值千金的寶劍,我願意把它送給您。」老人不肯接受,說:「按照楚國的法令,捉到伍員的,授予執圭爵位,享受萬石俸祿,賜給黃金千鎰。從前伍子胥從這裡經過,我尚且不捉他去領賞,如今我接受你的價值千金的寶劍做什麼呢?」伍員到了吳國,派人到江邊去尋找老人,卻無法找到了。此後伍員每次吃飯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說:「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極點了,養育萬物多到極點了,天地何所不為?卻毫無所求。人世間,做了有利於別人的事,卻毫無所求,名字無法得知,身影無法得見,達到這種境界的恐怕只有江邊的老人吧!
假如現在把上百兩金和黃鶯擺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選擇黃鶯;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擺在鄙陋無知的人面前,鄙陋無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關於道德的至理名言擺在賢人面前,賢人一定會聽取至理名言。他們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東西就越珍貴;他們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東西就越粗陋。
——出自《呂氏春秋》
濟源市陽台宮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教你如何正確在家誦讀道教經文
※從道教修鍊環境的選擇看道教的自然美學觀
※《周易》中的「象」
※【道教人物】徐復陽
※孟樹鋒先生、許曉春先生一行訪問陽台宮王屋書院
TAG:濟源市陽台宮 |
※短片經典鬼故事 靈異世界的二三事
※經典 鉛筆的故事
※短片經典鬼故事 靈異世界的二三事!
※經典勵志故事:一袋寶石
※經典哲理故事
※處事經典
※經典勵志故事:舊鞋子
※經典勵志故事:點燈
※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
※經典勵志故事:3分鐘的故事
※八個經典哲理小故事_勵志故事
※【心學故事】王陽明十大經典語錄背後的故事
※經典勵志故事:心中的頑石
※經典勵志故事:斷箭
※經典老葯華法林的故事
※經典勵志故事2:管道的故事
※經典,經典,經典,經典!
※佛家四大經典愛情故事
※經典聖詩 奇異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