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儀式感,即便你亢奮得幾近崩潰
很久以前,在我印象中的儀式感與矯情能夠畫上等號。當然,我也知道這是屬於自己的偏見。很多年後,我才覺得生活中的儀式感必不可少。它讓你尊重生命,尊重活著的全部意義。雖然有些繁瑣,畢竟還有注意的事項。若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下來,倒也覺得順理成章。
出門時,我會沖著自己的家說:等我回來。彷彿,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也能夠與我心靈應和。車車停好,我會拍拍車頭說:你要乖哦。家就是我的老公,車就是我的情人。都怎麼了,我該有多寂寞啊。《小王子》(電影版)保留了「馴服」的內容,就「儀式感」也有大段描述: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我也只是單純的希望,今天與昨天有些不同;這一分鐘比剛剛過去的那一分鐘更有意思。努力就好,沒有誰能夠保證定然可以心想事成。
有人認為,生活需要儀式感的原因是:生活除了苟且,還有詩與遠方。詩,看不懂更不會寫。遠方,也始終在遠方——我們,猴年馬月也無法抵達。儀式感還是要有的,至少能夠讓自己沒那麼寂寞。一個人生活,可想而知的安靜。甚至,安靜得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跳。那又怎麼?
我對四月,沒由來的恐懼。愛默生說過「四月是殘忍的季節」,他也似乎說過「一切經歷都是有用的」。稍微改動,「一切儀式感都是有用的」也算通順。不知不覺過去了十天,暑假之前的每分每秒都在倒數。厭倦心不在焉的生活,任何一點點儀式感都能點綴平凡、蕩漾平淡。
或者,注重儀式感能夠讓自己變得更性感、更有情趣。
即時亢奮得崩潰也在所不惜,全力以赴的模樣美呆啦......


※致金像獎:關愛精神疾病人士,請從余文樂開始
※太多的劇情需要,讓我們喪失了愛與被愛的能力
※蕭亞軒:為什麼換了鮮肉男友還是要分手?
※解讀黃易武俠世界的三大關鍵詞
※理工男修鍊手冊:內涵不能少,外表同樣重要
TAG:飄雨桐923 |
※有了孩子後生活更需要儀式感
※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感情再好,也需要距離
※好的婚姻,都需要儀式感
※幸福的生活需要一點儀式感
※為什麼我們需要儀式感?
※你覺得感情生活索然無味?你需要一些驚喜。
※感情再好,也需要距離!
※生活需要幸福感,就讓這些好物陪你溫暖過冬!
※死心只需要一瞬間,曾經溫暖的你變得好陌生
※即便是朋友,也需要分寸感
※感情再好,也需要距離~
※生活需要儀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
※愛情,也需要儀式感?
※瑜伽,需要一些儀式感
※關鍵時刻你得需要它
※女友需要確切地感知自己能從這段情感中得到什麼
※挽回後想要愛情更長久,你需要懂得讓感情加固
※感情再好,也需要距離,說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