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元八核的伺服器?二手伺服器(工作站)搭建指南(下)| 你們要的第二彈
*本文原創作者:Push丶EAX,本文屬FreeBuf原創獎勵計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分成兩部分,上一部分傳送門:《八百元八核的伺服器?二手伺服器搭建指南》
在上一部分我們已經學習了搭建二手伺服器的基礎知識,這部分,我們將深入學習各種配件的詳細參數、選擇適合的配置、學習搭建八百元八核的伺服器。
不過,在我們開始之前,讓我先對上一部分中,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做一下回答。
1、最多人質疑的一點:功耗和噪音問題。
我估計這裡大家指的「功耗」應該是「功耗性能比」。受限於老一代的製程,1366的功耗性能比是較低的,而到了2011 V2,事實上已經跟民用級的Core i7-3900系同是22nm製程了,而相應的民用級CPU到今天也是很常見的。
也就是說,如果對功耗性能比有較大的要求,可以考慮選擇較新的產品,相信是可以滿足大家的要求的。當然,價格也會更高。
如果大家指的「功耗」是TDP(散熱設計功耗)的話,那只能說大家多慮了。伺服器功耗的大頭應該是出在「雙路」上,至於CPU本身,像E5-2670,TDP 115W,而民用的i7一般也是70-80W,相對而言多出的40W我覺得是接受範圍以內的。
再說,伺服器也不是24小時滿載,平時甚至可以鎖頻,空載功耗並不會高到不可理喻。
真的對功耗有強迫症的同學(比如宿舍限電),可以選擇單路,甚至是L系列低功耗的CPU,比如40W的L5630,功耗甚至低過最近很火的g4560(54W)。
2、噪音問題:
深深地覺得我上一部分的標題取錯了,其實本文是有討論工作站的,而且我也是推薦新手們優先選擇工作站的。
工作站本身設計的噪音非常小,一般而言和普通桌面電腦差不多,甚至更小。
至於伺服器呢?我估計大家第一次開機的時候會給嚇一跳,名副其實的直升機。
這時候怎麼辦呢?我們分兩種情況討論:拆風扇會報警的和不會報警的。
大部分伺服器拆了自帶的風扇不會報警,這時候就很簡單了,直接拆了換自己的靜音風扇。
小部分伺服器拆了會報警、不啟動,比如我的DL380G6,這時候我們就要先用PWM改速騙過主板,然後把風扇轉數設成0,接下來就可以換自己的靜音風扇了。當然,你也可以直接降低轉數,找到噪音和溫度的最佳平衡點。
要我說弄伺服器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你永遠不知道能弄出個什麼外形,特別是當你改了風扇,分分鐘成這樣:
3、遊戲性能:
說實話,這個問題還真難到我了,筆者不玩遊戲,也不怎麼研究這方向,而且一下子也想不出什麼非常好的量化評價方法。
我去偷了幾張圖(來源太散,沒有註明,侵刪),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參考:
雙路E5-2670(2.6Ghz,最高睿頻3.3Ghz)+R9 380X,使命召喚12:
i7-4590(上)和E5 V3 12c24t @2.7Ghz(下),蝙蝠俠阿甘騎士,全高:
依次為4590、4790K@4.4Ghz、E5 V3 12c24t @2.7Ghz,GTA5,全高:
E5-2675V3(1.8Ghz,最高睿頻2.3Ghz)+HD8970,使命召喚12:
大型單機的多核優化還算可觀,但在網遊里就真是「一核有難,八核吃瓜」了
E5-2670(2.6Ghz,最高睿頻3.3Ghz)
E5-2683 V3(2.0Ghz,最高睿頻3Ghz)
可以見得,面對大型單機,一般的E5即使低頻,也不輸一般的i7。
但是在面對單核性能優化的網遊來說,E5確實是門不當戶不對,看著一核有難,八核吃瓜,著實有點尷尬。像E5-2670,要是只跑兩個核,也就是個二代i3。
那麼我來說一下我的建議:
如果你是個純粹的網遊玩家,那麼i3、i7一類的高主頻CPU比起E5的多核心,更適合你。E5真心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
但是如果你喜歡玩大型單擊,事實上E5倒也不會比i7-4790之流弱多少。
如果你是像筆者這樣偶爾玩玩遊戲,但是主要用於專業用途(我是拿來開虛擬機的),那麼E5絕對可以滿足日常所需。
對主頻有要求的可以去看看後面介紹的2011高頻系列(E5-1600家族)。
而且為了滿足大家的需要,我還多加了一顆非伺服器的洋垃圾——i7 3960X,最大3.9Ghz的睿頻,應該滿足大部分主頻黨了吧。
廢話了這麼多,終於開始我們的正片了:實踐篇。
目錄:
1、主板(含准系統)通覽
2、LGA1366詳述
3、LGA2011(含V1、V3)詳述
4、筆者常用配置單介紹
5、800元8核搭建實戰
1、主板(含准系統)通覽
我們先來說一下主板、伺服器准系統、工作站准系統各自的特點。
伺服器准系統的缺點已經說過了:噪音大(要改裝)、體積重量反人類。
當然它也有它的優點:
便宜:比起一般的工作站,伺服器准系統能便宜上幾百塊。1366雙路工作站要1400,伺服器700就能搞到了。
SAS硬碟支持好:完美支持SAS盤,還有帶緩存高速陣列卡,Raid種類支持多。
散熱設計好:暴力扇吵,可是在機房裡面這就是優點了,多高溫度都hold得住。
可以用熱插拔電源:由於熱插拔電源只能用在伺服器上,所以價格低廉,750W 70元美滋滋!
講個題外話:其實吧,如果你絕對相信自己的手藝,也可以劍走偏鋒試著硬改熱插拔電源到普通電源。
原理很簡單,綠線短接讓電源啟動,然後其它的觸點和普通電源是沒有區別的(除了5V),直接把電源線烙上就行了。
唯獨一個硬碟5V供電很多熱插拔電源沒有,可以用一個降壓模塊,12V轉5V,美滋滋!
高中氣電知識足以,然而真正的難點在於手藝,如果你有專業的烙鐵和手藝,也不妨一試。然而筆者作為一個手殘黨,只敢想不敢做〒▽〒
工作站的優點:
體積重量小,都是塔式的,像標準機箱,重量也比較輕。
不過這個輕只針對於單路工作站,要是上雙路,也是分分鐘可以上20Kg的。
靜音,有些甚至比普通電腦還安靜,大部分風扇設計的都是日常低轉數,CPU上了80°C就自動加速,穩穩的壓在80°C左右。
主板:
主板的話倒也沒什麼好說,就是想說說奇葩的寨板。
不得不說中國絕對不缺人才,華強北可謂卧虎藏龍,就連intel頂級的主板,都能自主山寨出來,我嚴重懷疑有主板廠商的內部人員下海華強北。
X58和X79都相繼被仿造,800的全新主板!還能上RECC內存!豈不美滋滋!
然而真的有這等好事?
先不說迷之設計的前置USB3.0、擋顯卡的Sata介面。光是用料,就有3個月必BOOM之稱。再加上各類迷之Bug。
對於這一類主板,自知運氣不夠的我,是敬而遠之。如果有一天寨板x79掉到了500元一下,或許我還會考慮。
建議大家選擇二手伺服器拆機配件也不要選擇這些「全新」配件。
2、LGA1366詳述
上一部分中已經對1366系的優缺點做了簡單的介紹:
優點是便宜,低預算折騰首選;5600家族的洋垃圾馬上靠岸,雙路組個12c24t美滋滋。
缺點是老一代的構架,功耗略高,不支持原生USB3.0、SATA3.0,上SSD的話就有點大材小用了。
接下來我們對LGA1366系的CPU和主板(包括准系統)做詳細的介紹。
CPU
5500家族
45nm工藝版本,已經大量鋪貨,價格低廉。推薦兩顆X系列高功耗的CPU,如果有需求要低功耗的(L、E系列)建議選擇32nm的5600家族。
X5550:
約35元一片。2.6Ghz,最高睿頻2.9Ghz;4核8線程;L3緩存3M。
X5570:
約60元一片。2.93Ghz,最高睿頻3.2Ghz;4核8線程;L3緩存8M。
(注意一下,由於拆機量,X5560事實上還要貴過X5570)
5600家族
32nm工藝版本,當年比5500家族晚一年上市,所以現在還沒鋪貨,6核的價格較高,預計近幾個月就會有大船靠岸。
L5630:
約30元一片。2.13Ghz,最高睿頻2.4Ghz;4核8線程;L3緩存12M;TDP 40w。低功耗首選。
L5638:
約140元一片。2.0Ghz,最高睿頻2.4Ghz,6核12線程,L3緩存12M。應該是目前最便宜的1366系6核CPU。
X5650:
約210一片。2.66Ghz,最高睿頻3.06Ghz,6核12線程,L3緩存12M。高頻6核。
由於價格、構架(1366六核在高負載的情況下會出現爭緩存的情況),在對核心數沒有過高需求時建議不要上六核系列。
主板(准系統)
伺服器准系統
DL380G6/G7:
700元左右。2U機架式雙路伺服器;支持55、56家族CPU;最大144G DDR3內存(G7是192G),支持RECC;8個2.5寸 SAS/SATA(G7支持SSD)熱插拔盤位;集成P410i陣列卡,帶256緩存,支持raid 0/1/10/5;4個千兆網口。
缺點是開機慢,4分鐘自檢;重(20kg不止);不帶Sata介面,接硬碟必須走陣列;PCIE給內存了,留了8x給顯卡(上高性能顯卡會瓶頸),和兩個4x介面(可以上1x的音效卡)。
筆者曾經開過一帖詳細講述這台伺服器的搭建過程,詳情見此:《看我如何用一千塊錢搭個八核十六線程、32G內存的工作站》。
工作站准系統
1366的單路工作站都不支持RECC內存,典型的產品有:Z210、Z400、T3500、S20。
價格較為便宜,且支持W系列高頻CPU。但由於不支持RECC內存,性價比較低,這裡不詳細介紹。
這裡我們只詳細介紹支持RECC的工作站。
HP Z600:
1600元左右。5520晶元組雙路1366工作站。
需要注意的是Z600分兩個版本,一個是1400元左右,一個是1600元左右;對5600家族CPU和RECC內存的兼容性不同,買之前記得先問清楚賣家是哪個版本。
Dell T7500:
1300元左右(含第二塊CPU擴展板)。雙路1366工作站。這玩意是個奇葩,它的兩顆CPU不是同時裝在一塊主板上的,而是通過在主板上加裝一塊CPU擴展板來鏈接第二顆CPU。
和T7500同系的還有閹割版的T5500,但貨少,比較少見。
聯想D20:
1800元左右。雙路1366工作站。
這東西以前貨比較少,最近華強北老闆好像弄到了一批,上個月裝了一台。
感覺挺不錯的,個人比較喜歡聯想的設計,靠近民用化而不是工業化,Dell T7500總覺得丑的不忍直視,聯想的工作站就比較好看。
伺服器主板
如果你決定選購1366的伺服器主板,那選擇就非常多了。
現在1366主板已經完全鋪貨,大概集中在350-650元之間,都支持55、56家族、RECC,對比起伺服器准系統,單主板往往有更多的PCIE介面,方便上顯卡、音效卡。
如果選擇伺服器主板,那麼你最好買一個大機箱,比如先馬坦克,而且最好是帶著板子去買主板,否則可能遇到高度不對、螺絲口不對等等奇葩問題,嗯,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
詳細的參數就不介紹了,介紹幾個常見的型號,有需要的可以去淘寶搜搜,就能找到詳細參數了。
泰安S7012、超微X8DTL系列、華碩Z8PE系列intel S5520系列、各種廣達、跳樓康代工主板……
1366主板里,我主要想介紹兩這個:DL2000、C6100。
(其實這玩意我前一段時間買的時候比較便宜,而且其他主板很貴,不過隨著現在大船靠岸、加上這主板略微漲價,現在性價比倒沒有那麼出眾了)
300元的雙路主板,豈不美哉!
不過這玩意為什麼會有這麼個奇葩的外形和價格呢?
其實它生前是這樣的:
看出牛逼之處了吧?這玩意叫「高密度四子星伺服器」,一台2U伺服器裡面同時塞下4塊雙路主板,一共8路。這傢伙就是設計來滿足最高需求的。
當它成了洋垃圾給拆機賣,一台伺服器能拆4塊主板,而且更牛逼的是每一塊節點都可以作為一塊單獨的主板使用。
這樣,就有了大量的雙路主板,價格當然也比較便宜(在前一段時間是非常便宜)。後面我們的「800元8核伺服器」使用的就是這塊主板。
3、LGA2011(含V1、V3)詳述
LGA1366的討論就到此結束了,接下來我們討論LGA2011。
LGA2011是現在的主流選擇:新工藝製程;原生USB3.0、STAT3.0;E5 V1洋垃圾多,後期還能上E5 V2大船;單路工作站對RECC支持好;價格也掉到接受範圍以內了。
對應桌面級二三代i7,即便是intel已經推出了7代i7,但是由於長期的擠牙膏政策,7代i7相對二三代i7的提升不是很大,所以現階段來說2011伺服器依舊是很強大。
LGA2011 V1:
CPU
E5-1600家族
E5-1600是針對單路伺服器的CPU,多用在單路工作站上(注意雙路主板是用不了的)。優點是主頻高,但是核心數較少。適合日常家用,打打遊戲,偶爾開開虛擬機,夠用。
E5-1620:
570元左右。3.6Ghz,最高睿頻3.8Ghz;4核8線程;L3緩存10M;TDP 130W。
事實上這玩意應該就是i7-3820伺服器版本,高主頻,玩遊戲也應付得了。
E5-1620:
880元左右。3.2Ghz,最高睿頻3.8Ghz;6核12線程;L3緩存12M;TDP 130W。
優點是兼顧主頻和核心數,但是價格略坑。
E5-2600家族
E5-1600是針對雙路伺服器的CPU,但是向下兼容,可以在單路和雙路主板上使用。
一般來說主頻低,核心多,適合虛擬化、渲染、壓制等專業用途。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E5 V1系列CPU分C1和C2兩個步進,C1步進的虛擬化技術(準確的說是vt-d)存在一個Bug,而且還上市了。後來出了C2版本,修復了該Bug。
需要使用虛擬化技術的同學就應該選購C2的產品,如果是其他用途,可以選擇C1步進,便宜幾十塊錢。
本文中討論的價格都是C2步進的。
E5-2650:
220元左右。2.0Ghz,最高睿頻2.8Ghz;8核16線程;L3緩存20M;TDP 95W。
價格良心,白菜價8核,接近著1366六核的價格。對主頻沒有過高要求的推薦這個。
E5-2660:
370元左右。2.2Ghz,最高睿頻3.0Ghz;8核16線程;L3緩存20M;TDP 95W。
主頻稍高,睿頻可以上3Ghz,玩起遊戲來也不會很坑。不過它的價格就略坑了……0.2的主頻買了150元。
E5-2670:
720元左右。2.6Ghz,最高睿頻3.3Ghz;8核16線程;L3緩存20M;TDP 95W。
主頻中規中矩,文能多開虛擬機,武能單核打遊戲。
不過現在倒是不怎麼推薦這顆CPU,原因很簡單:這個價格著實坑爹!
介紹它的原因是因為它多多少少有點傳奇色彩:
前年價格1K多,去年瞬間掉到最低價320一顆(C1步進),據華強北JS說是某超算拆了幾萬塊下來。然而隨著其他洋垃圾上岸,慢慢的漲回了700(不然你讓JS的2650怎麼賣?)。
320的時候筆者一口氣入了3塊(窮逼學生黨,硬著頭皮買的),500多的時候賣出去,白賺了500塊,也當了回JS。悶聲發大財!這是最吼的!
E5-2690:
1200元左右。2.9Ghz,最高睿頻3.8Ghz;8核16線程;L3緩存20M;TDP 95W。
這應該是E5 V1最牛逼的一顆了(其實還有3.1Ghz的2687W,不過2000多的價格……),最高3.8的睿頻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不過就是這價格讓我敬而遠之○rz
i7-3960x:
鑒於部分同學們對主頻和遊戲性能的要求,這裡補充一顆酷睿系的洋垃圾——i7-3960x,和E5 v1、v2同屬於LGA2011介面,可以用在2011單路工作站上(不能雙路)1100元左右。3.3Ghz;最高睿頻3.9Ghz;6核12線程,L3緩存15M,TDP 130W。
這顆CPU應該是遊戲黨的勝利了,主頻可以滿足大部分遊戲。要我說,唯一的缺點在於6核,目前大部分遊戲都是4核(8線程)優化,多的兩核就先的略為雞肋。
由於intel近幾年的擠牙膏政策(都怪農企不給力,希望Ryzen早日翻身),從這顆CPU的Sandy Bridge構架之後多年沒有大幅度提升,因此這塊CPU即使到了今天也是獨當一面的。
要知道,這玩意在12年也是8000元高價的白富美!
E5 V1系列到此就介紹完了。
至於V2系,優點是22nm製程,最大能有10核。然而因為沒鋪貨較貴(2660 v2 10核但是要1300元左右,自己感受)就不詳述了,有需要的可以自己去查查。
這裡給幾份資料,裡面有E5(V1、V2)系的詳細參數,有需要的可以自己研究: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o8dkowM
密碼: tzrb
工作站准系統
2011系的一大優點就是單路工作站也可以上RECC內存,性價比極高。而且都帶原生USB3.0、Sata3.0,上SSD首選。
接下來,我們介紹幾款常見的單路工作站准系統:
聯想S30:
2100元左右。單路2011工作站;支持E5 16、26家族,V1、V2版本;支持最大8條RECC內存。
之前裝過一台給做室內設計的朋友,個人感覺不錯,上SSD開機12s,外觀中規中矩,而且重量輕,深圳發北京快遞100多吧,忘了什麼快遞了。
坑爹之處是不帶內存散熱,要插滿內存的話最好自己加個風扇;還有電源介面坑爹,沒記錯只有1個顯卡6Pin,上大功率顯卡要用Sata供電轉。
HP Z420:
2200元左右。單路2011工作站;支持E5 16、26家族,V1、V2版本;支持最大8條RECC內存。筆者推薦這款工作站。
不知道為什麼這工作站長相比起S30總感覺更「嚴肅」,而且正面總給我一種「威嚴」的感覺…..
立卧放置都可以,比S30稍重,但是還屬於抱起來不費勁的那種(本人能獨立更換飲水機水桶b( ̄▽ ̄)d)。
內部帶一個內存散熱器、帶雙顯卡6Pin。開機比S30稍慢,上SSD大概24s。
還有一個就是這傢伙主板拆機量很大,800元左右可以弄一塊,稍後我們還會討論。
主板
這裡我們直接介紹2011伺服器主板,而不介紹准系統,因為準系統貨少,沒怎麼見過人玩,筆者自己也很少接觸。
先來說一下2011伺服器主板晶元組,一共有c602、c602j、c604、c606、c608幾款。除Sata、USB數量、部分功能有一定差異之外,其他參數基本都是一樣的。
幾款晶元組中以c602最為常見,c602晶元組支持四通道內存,對應CPU內建40條PCIE3.0通道,晶元組自身可擴展8條PCIE2.0通道,支持最多14個2.0介面,最多10個Sata介面(包括兩個原生sata3.0介面)
民用、工作站主板多是x79晶元組,但是市場現狀坑爹,怎麼個坑爹法我們稍後討論。
Z9PA系列:
2200元左右。雙路伺服器主板,c602晶元組,支持支持E5 16、26家族,V1、V2版本;支持最大8條(4*2)RECC內存。
ATX尺寸,原則上選擇機箱容易,但是還是建議盡量不要小機箱硬上,容易磕著。之前朋友z9pa-d8裝的時候磕掉了一個三極體,幸虧找到料板補上了……
朋友的那塊板硬碟開ahci模式有毒,莫名藍屏,最後用的Raid。但是看別人又不會,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問題。自檢略慢,20s左右。
自帶一個debug燈,很實用。集顯也良心,可以開到1080P解析度,如果是不上獨顯的用途這絕對屬於一大優點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intel S2600系列(C602)、超微X9DRL系列(C606)等主板,個人認為差別不大(最大的應該是PCIE口不同),就不詳細討論了。
Z420工作站主板:
我們來討論一塊2011工作站的主板——Z420。
其對應的工作站前文中已經有了介紹,但是由於這塊板子存貨量多,容易搞到,屬於x79中良心的一款(為什麼x79坑爹我們稍後討論)。我們不妨討論一下其單主板。
價格800出頭。尺寸良心,如果有了其他配件(電源、散熱風扇),買主板回來配機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這塊主板的電源介面是18Pin的,普通電源需要用轉接線。
民用X79:
最後我們來介紹民用領域的2011主板,也就是X79。
與其說是介紹,不如說是吐槽一下。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E5系伺服器CPU對應的是民用領域的旗艦介面,所以對應的X79主板也是旗艦級主板。這造成的後果就是拆機量極少,到了5年後的今天,市面上的存貨極其稀有。
然而大量的洋垃圾E5充斥市場,2011主板的需求也是居高不下,JS們當然想咬一口這塊大蛋糕,於是,我們有了寨板X79……
至於拆機的二手X79呢?事實上還不如寨板。真的要佩服JS的腦洞,竟然弄出些個什麼打孔飛線板、水洗板,等等深坑。
水洗板好理解,打孔飛線又是什麼意思呢?
眾所周知,很多洋垃圾是過不了海關的,要靠偷渡的方法上岸,這裡面就少不了點背給抓的。
這些繳獲的主板就會給拿去報廢處理(還有另外一種是主板廠商報廢的問題板),一般的方法是在主板上打個孔(也有自己弄報廢躲關稅的,比如外號妙脆角的剪角CPU,這又是另一個傳奇了)。
然而即使是這樣,JS還是有辦法——把打的孔飛線補上接著賣。
為了掩人耳目,JS往往會把主板打孔的地方正反面都貼上標籤,如果你發現你的主板正反面同一個地方都有易碎貼,那你很有可能已經頭頂呼倫貝爾大草原了。
這些主板,往往有各種奇怪Bug,比如內存通道認不全、莫名其妙黑屏。即使勉強能用,也是3個月必BOOM,可謂坑過寨板。
所以,對於X79,除非你的來源很可靠(比如土豪朋友送的),或者是非民用的x79(比如上面介紹的Z420),那麼絕對不要去碰,分分鐘翻車給你看。如圖是打孔板:
對於2011V1、V2的討論就到此結束了。
LGA2011 V3
說實在的,作為一個窮逼,我不想討論V3,啊,我又買不起,你讓我講這個……我可以回答你一句「無可奉告」,那你們又不高興,那怎麼辦?我講的意思不是我不喜歡E5 V3。你問我不支……支持不支持,我是支持的。我就明確地給你告訴這一點。
那麼LGA2011V3 有什麼優點呢,作為最新一代的伺服器平台,與之對應的是桌面級四六代i7,可以說是當今最強大的通用平台。所有新技術支持最好,製作工藝最好,未來還有大船共你選擇。
LGA2011 V3現在的主流主板是民用的旗艦主板——X99,正屬於服役階段,很容易可以賣到全新主板。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2011-v3是沒有40塊錢4G的RECC內存條的,它使用的是DDR4內存條。
這裡再給個建議:不要上高頻內存,E5最高支持2133Mhz,再高就沒意義了。
既然哪么好,那為什麼筆者不玩這個呢?
因為貴啊!
如果你想要上2011V1的船,你需要準備一定的資金來買船票,X79平台這個船的最低金額是620元山寨船票加上200左右的E5 v1。如果你想要上2011V3的大船,你就要1400的華擎船票(事實上我更推薦1800的微星,華擎、華碩主板對ES版CPU支持不好),加上500元左右的E5 V3(ES)。
這樣說吧,如果你是個真土豪,我的建議是全新X99(2000元左右)+ES 版本E5 CPU。
ES CPU
上一部分中我們已經粗略介紹了ES(Engineer Sample,工程樣品)的概念,接下來我們來詳細講講。
眾所周知,CPU的開發是個漫長的過程,在一款CPU發布之前,總是需要大量的流片、測試、修正,才能夠製造出真正能夠穩定運行的CPU在市場上銷售。
而在不同的階段,intel會放出工程樣品給下游的廠商,這些樣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ES。
如果我們再分得細一點,ES是可以分成ES和QS的,而QS還能分為不顯和正顯。
處理器研發一般可以分為如下過程:
ES1:測試架構和工藝製程,一般來說買不到。
ES2:修正大量BUG,這個時候的CPU已經可以使用,但還存在一定的隱患,不建議購買。
QS(Qualification Sample):質量認證、型號確定、媒體測試,一般在電腦上能顯示型號和規格,可能存在輕微隱患,後期產品一般和正式版差異不大,可以謹慎購買。
正式版:穩定運行,大量出貨。
事實上我們還可以再分:QS還可以分為正顯和不顯。
打開CPU-Z,如果你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那麼它就是一顆不顯處理器:
如果是這樣,它就是一顆正顯處理器:
也就是說,「正顯」是指系統能正確識別出型號的QS,這些CPU往往是最靠後的一到兩批工程樣品,和正式版的全部已經非常非常小了。
通過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我們選擇的是後期版本的ES(也就是QS),特別是正顯版,事實上和正式版的差別是很小的。
而兩者的價格可以相差幾百元甚至一倍。
特別是面對E5 V3這一類沒有洋垃圾撿的CPU,這種價格差顯得尤為巨大。
所以,除了極端用途(比如你真的搭了個伺服器運行網站),QS是非常高性價比的一種選擇!
其他的知識(比如如何識別ES CPU具體型號、步進)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tieba.baidu.com/p/4727549317?see_lz=1
講完了ES是什麼,我們來介紹幾顆ES的E5:
E5-2637 V3 ES不顯:
1000元左右。3.4Ghz,最高睿頻3.6G,4核8線程,L3緩存20M。標準的高頻少核。
QS正顯版本貨少,價格在4000以上,大家自行感受(@ ̄ー ̄@)。
對應的還有V4版本,也是不顯,1300左右。
E5-2658 V3 ES 不顯:
1000元左右。2.0Ghz,最高睿頻2.3Ghz,12核24線程,L3緩存30M。標準的低頻多核。
QS正顯版本,3000元左右,2.2Ghz。
正式版本接近6000元,買個卵o( ̄ヘ ̄o#)。
E5-2673 V3 ES正顯:
2200元左右。2.4Ghz,最高睿頻2.7Ghz,12核24線程,L3緩存30M。
對應的正式版3000元左右。
比較有性價比的一款。
E5-2686 V3 ES 不顯:
3000左右。2.0Ghz,最高睿頻3.5Ghz,18和36線程,L3緩存45M。
核數和主頻都比較良心
V4版本有正式版,7000元左右…….虛高,還是等大船吧。2.3Ghz,最大睿頻3.0Ghz。
就說到這裡,由於筆者較少接觸2011-V3,而且V3的參數比較不按套路出牌,筆者暫時只能列舉出這幾顆CPU了。
主板
至於主板,就是筆者前面說的全新X99,價格在2000-3000左右。詳細參數上京東一搜就知道了,沒什麼需要特別講究的。
除了這一點:如果你想上ES版本的CPU,那麼最好不要使用華碩(包括華擎)主板,對ES的兼容性較差。
4、筆者常用配置單介紹
筆者介紹了這麼多配件,旨在讓大家系統地了解各平台的優劣。
在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後,大家就可以各取所需,按照自己的需求選購配件。
比如你喜歡玩遊戲,那麼首選高頻E5(1600、3960x);又或者你是做設計的,那麼雙路E5-2650很適合你;再或者你是工作室多開,最需要的是CPU核心數,想把其它配件預算盡量壓低,那麼DL2000的300元雙路主板是不錯的選擇。
希望大家在看完此文之後,都能配出自己心儀的電腦。
筆者原本想列幾個配置單共大家參考,可是列出來了呢,又沒什麼亮點,感覺沒有什麼意思。
不如我現在以建議的方式來講解一下。
平台
1、日常使用建議單路2011平台工作站,上個SSD,體驗好;1366適合工作使用,純粹的廉價高性能,開虛擬機、建網站、跑運算;預算充足的可以考慮2011-V3,擴展性強,但是不建議使用E5 v4。
2、新手摺騰首推工作站准系統,然後是工作站主板,接著是伺服器主板,最後才是伺服器准系統。
3、伺服器主板首選超微、泰安(零售最好,次點代工的),然後intel的,最後再華碩、技嘉等等民用品牌。
4、如果你手上有x58,那麼把1366的CPU超頻一下是最美滋滋的,單顆x5687@4.1Ghz戰平i7 3770。圖吧已經有大神成功硬改1366伺服器主板做到超頻,筆者最近也在研究這個。
5、昨天晚上看到有人把X99+E5 v3主板刷微碼達到多核大幅度睿頻,筆者還沒有詳細研究,但是這樣來看最近E5 v3可能會有價格波動……
儲存
1、除非剛需,否則1366平台不要上SSD,機械硬碟或者Raid足以。一是因為1366隻有Sata2不能充分發揮SSD性能(不要去用什麼PCIE轉Sata3,4K性能差,華而不實),二是現在SSD價格坑爹。當然如果你非要上SSD,換新平台的時候也可以接著用。
2、一般機械硬碟直接上2T的,由於生產商產品線的關係,1T和2T價格差不了多少,而且2T盤緩存較大。盡量不要使用二手硬碟。
3、在硬碟空間和速度要求大的時候,SSD和機械是可以搭混合Raid的。
4、最近RECC內存瘋漲,強烈不建議入手,筆者估計一個月左右會恢復正常水平。現在是60元/4G,等到40元左右的時候再入手。
5、RECC在小內存的情況下速度不如普通內存,如果選擇了RECC,盡量多插幾條。
6、大內存可以搭Ramdisk把工程文件、虛擬機放進去,快過SSD!筆者把虛擬機放進去開機10s。
7、現在上儲存(SSD、內存)就是坑,由於上游廠商的原因,快閃記憶體晶元大幅漲價,造成SSD和內存價格瘋漲。這時候RECC的優勢就出來了(不過最近RECC的漲價又是另一回事了)。當然,也許忙著研發新工藝的廠商才懶得擴大現有產品的生產線,指不定這波漲價就這麼持續下去也很難說。筆者學識淺薄,不敢去預測未來走向,大家還是看自身所需考慮要不要選購儲存產品吧。
顯卡
1、伺服器主板不建議使用集顯,很多伺服器的集顯連解析度都開不滿,而且有些情況下顯卡也會造成瓶頸,上個亮機卡好一點。
2、如果對顯卡沒有太高要求,可以考慮GTX650、GTX750一類。比如GTX650,屬於網吧拆機,量大價優,1G版本200左右。性能中規中矩,全部網遊通吃,大部分單機也夠用。
6、如果你的用途是3Ds Max、AutoCAD等,可以考慮專業顯卡。專業顯卡的性能其實很不好,價格又貴,但是牛逼之處是有神秘加成,通過工業軟體中特製的驅動,可以獲得大幅度的性能優化,甚至高達數倍。而且還有各類細節性的優化。但是首先要確定你的軟體本身支不支持專業卡。
7、從技術發展的情況來看,筆者認為2018年左右高端顯卡會迎來又一波爆發,可能比去年的爆發還大,屆時顯卡的性能會大幅度提升。準備上高端顯卡的同學們自己把握。
5、800元8核搭建實戰
終於到了我們的800元8核搭建實戰了。
相信不少同學們看完了本帖,自己都能寫出這800元的配置單了吧。
筆者的配置單是這樣的:
這一套應該是最廉價的雙路1366平台了,對核心數有要求的還可以選擇5600系列六核。
所以有什麼作用呢?筆者認為如果是工作室多開,這一套可能比較實用:除了CPU之外的配件價格都盡量壓低了。甚至還可以多弄幾套一起開。
好吧其實這方面筆者也不是很懂,筆者弄這一套是用來日常使用的,上上網、開開虛擬機都夠用(當然我有加硬碟)。
用了2個月了,比較穩定,沒有出現過什麼嚴重的問題,我把優缺點總結如下:
優點:
1、風扇可以自己改,噪音小。
2、廉價,還要我說嗎?
3、擴展性強,支持RECC、通過延長線可以上任意尺寸顯卡、支持5600家族CPU。
缺點:
1、外形太奇葩(長條形),裝不了機箱。
2、雙路功耗高(當然你也可以只上單路)。
3、開機慢,自檢1分半左右。
搭建過程簡單描述一下:
1、買配件,這塊板比較少見,華強北也沒有找到,最後選擇的淘寶,廣州發深圳,含郵費300(現在好像漲到350了)。其他配件陽台翻出來的。
主板全貌如下:
2、電源改裝,這個主板是12Pin供電,普通電源線插不了,賣家給了電源轉接線。當然不排除有同學直接拆機出來沒有轉接線,我這裡給個定義,有需要的可以直接改裝。
3、風扇改裝,賣家帶了兩個CPU風扇,聲音略大,有需要的可以自己換,然後買這麼個玩意(賣家也有送),用4Pin電源介面轉出風扇介面。
最好在北橋上也加個小風扇,1366的北橋發熱大。最終如圖所示:
4、裝顯卡,賣家給了個90度的PCIE轉接卡,用半高顯卡的可以直接上。
用全高顯卡的可以用PCIE延長線續出來,然後接顯卡,像這樣:
5、最後接上硬碟、內存等等設備,安裝就全部完成了,最終如圖所示:
自此,800元8核神機的搭建已經全部完成。
我估計很多人要覺得丑了(好吧,其實我也這樣覺得),這主板是沒辦法上標準機箱的,如果你真有強迫症要上機箱,我這裡給三個建議:
1、淘寶上有亞克力定製的機箱:
2、酷冷至尊HAF915f可以塞得下這片主板:
3、如果你覺得自己動手能力爆炸,甚至可以去買一斤積木搭一個:
這三者的價格都是200多元,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筆錢還不如多加幾根內存條b( ̄▽ ̄)d,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結語
自此,我們的撿垃圾課就到此結束了。
我們複習一下:
最開始,筆者向大家介紹了什麼是撿垃圾。
然後,我們學習了intel近代的伺服器平台和CPU命名規則
緊接著,我們學習了各類配件。
接下來,我們學習了各個平台各自的優劣。
然後,我們詳細學習了各個平台有什麼好的CPU、伺服器准系統、工作站准系統、主板。
再然後,筆者敘述了自己攢機的一些經驗。
最後,我們學習了實戰搭建800元8核的神機。
希望大家在學習了本課之後能初步掌握洋垃圾伺服器的基礎知識,按照自己的需求搭建自己的神機。
最後,筆者建了一個交流群,方便大家進行技術討論和二手物品交易:251229849
*本文原創作者:Push丶EAX,本文屬FreeBuf原創獎勵計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提高Linux安全性:14項檢查建立安全的Linux伺服器
※網路悍匪劫持巴西網銀長達5小時,數百萬用戶中招
※谷歌發現了一個潛伏了三年的Android間諜程序
※NSA方程式的更多黑客工具有下載了:信息量很大,連中國運營商都被入侵過?
※震驚
TAG:FreeBuf |
※八百元八核的伺服器?二手伺服器搭建指南
※手把手搭建ECS雲伺服器(6)-離線安裝最新穩定版MariaDB
※手把手搭建ECS雲伺服器(4)-安裝redis以及集群
※手把手搭建ECS雲伺服器(2)-掛載並安裝fastdfs文件伺服器
※手把手教你用Django搭建博客(五)
※NAS存儲搭建網站伺服器
※手把手教你用Django搭建博客(三)
※堡壘火焰之煉伺服器搭建教程 火焰之煉怎麼開伺服器
※一步一步搭建 PHP 伺服器環境
※手把手教你搭建骨架
※一男子收養三百隻貓,搭建的設施堪比大型遊樂場!
※搭建標準資訊平台 服務「一帶一路」
※手把手搭建ECS雲伺服器(3)-配置JDK環境以及Tomcat+nginx伺服器
※用LEGO 搭建的密蘇里戰列艦!
※塑料管與木板搭建的框架,隨後省下去游泳場的費用
※七日殺防禦工事的建設需知 如何搭建一個穩固的防禦
※手把手搭建ECS雲伺服器(7)-定時備份MariaDB/MySQL
※【與「時」俱進 愛「尚」北京】2017北京時裝周 三大國外品牌搭建交流橋樑
※從0到1搭建個人網站 二-輕鬆幾步完成基本網站框架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