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文/王藝霖


對於純正的《攻殼》粉來說,理解這部有著28年歷史IP電影,肯定都不是事,甚至認為其沒有達到所期盼的精彩。


但是對於初次接觸,或者對這部電影的前世今生了解不全面的觀眾來說,確實會很容易沉醉於電影中延伸而出的科幻世界。


因此相對以往影評來說,有必要先較為詳細的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的發展起源、歷史背景和「成長經歷」。

電影《攻殼機動隊》最早是由漫畫家士郎正宗於1989年首次連載的「賽博朋克」科幻漫畫,1995年動漫界「怪才」導演押井守將其改編為同名動畫電影,上映後即在國內與國際上名聲大噪,被影迷評論為是一部 「令人震驚的現代動畫禮讚,劇情具有深沉與複雜的論述」。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此後到2015年,《攻殼》不斷被再創作,還被改編為4部電視動畫。每部動畫里的核心人物,一個是全身一體化後的素子,另一個是從未有過真實肉身的人工智慧傀儡師。素子在生活中不斷質疑自己的存在意義,傀儡師則在不斷尋找成為真正生命體的方式。換種說法,素子要面對的,是生命機械化後的存在危機;而傀儡師要面對的,則是機械生命化之後的進一步完善和細化。


其中在2004年,押井守製作了第二部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無罪》,該片成為第一部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提名的動畫電影。電影所帶來的一系列成就超過了原著,賦予了原作新的生命與意義,給觀從帶來了無限的新思考。


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以及詹姆斯·卡梅隆等都對《攻殼》大為讚揚,並稱受到了很大影響。2008年,導演斯皮爾伯格與夢工廠取得了《攻殼》的翻拍權,計劃製作改編同名真人版電影,但由於各種原因,影片在2016年才被製作完成。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接下來還需要弄清楚三個概念。首先是為什麼叫「攻殼機動隊」?攻殼機動隊的英文名叫「Ghost in the shell」,Ghost指不可複製的人類個性化意識,Shell則指人造義體、假肢、電子腦——這些只不過是一個空殼。無法複製的Ghost才是真正定義每個人存在的「靈魂」,沒有Ghost的機器人或者仿生人永遠不會是真正人類。


其次是對「賽博朋克」這一詞語的理解:又稱數字朋克、電腦叛客、網路叛客,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以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為主題,通常有社會秩序受破壞的情節。現在的賽博朋克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慧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警示人們社會依照如今的趨勢,將來可能變成的樣子。

第三是什麼是義體:相當於級別更高的現在我們所謂的義肢,它可以是手腳,甚至內臟。比如強壯的四肢,發達的肉眼,可以瞬間代謝酒精的肝臟,延緩生命的心臟等都可以用義體來替代。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正式聊聊這部電影。當然,電影中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在未來世界,生化人、仿生人和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單憑肉眼很難識別出來。很多人的身體都有著與網路連接的埠,身體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一個容納人類靈魂的容器。在這種背景下,犯罪活動也有了新動向,日本政府因此專門成立了首相直屬的特別情報機構「公安九課」——攻殼機動隊來應對新興犯罪。


該片是在科幻故事包裝下,在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世界中,探索人類存在問題的一部充滿哲學思想的電影。人類通過科技手段,變成了半人半機器的混合生物。但無論這個殼如何精密和強大,它要進化為人,始終缺失了一種東西,就是靈魂。


女主角素子自幼便全身義體化,僅留有部分腦細胞,裝備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軍用義體。2029年,素子正式成為「公安九課」課長,並以卓越的指揮能力獲得了隊員們的信賴,被親切地稱為「少佐」,意即「少校」。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素子的義體外觀雖是普通人模樣,但實際上有著高性能動力裝置,使她具有超越常人的運動能力,能夠在不同高度的建築物里跳躍穿梭;執行任務時還經常脫去外套,直接露出具有全身隱形功能的「義體人熱光學隱形迷彩」。於是她常被網友戲稱為「一言不合就跳樓」以及「一言不合就脫衣」。


在公司眼中,她已經不是人類,他們把她看做武器,冷冰冰的殺人機器。為了找到並且消滅一個不斷殺掉製造義體公司高層科學家的叫做久世的黑客,第九課派出已經成長為頂樑柱的素子執行任務。可她越接近久世,就越接近真相,反而讓她陷入到自我的掙扎之中。

一開始,素子對於自我認識就是一部機器,一個沒有記憶,思維可以完全被女科學家看到底的透明人。雖然女科學家不斷提醒她,你是一個有靈魂的人,你就是你。但是素子始終無法得到完整的自我存在感。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劇情的轉折點是素子通過久世知道了事情的部分真相,包括自己的身世之謎。通過調查,她終於弄清楚了自己的過去,找回了記憶。這是在告訴人們一個重要的道理,人類的記憶佔據了重要位置,記憶是作為獨立的自我存在的重要證明。如何人類沒有了記憶,就等於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失去了對自我的定義!


海德格爾認為,人的基本特徵在於他是世界中的存在。人註定是自由的,就必須自由地為自己做出一系列選擇。但無論如何,人類的記憶和過去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性證明。


《攻殼》在人物設置上依然提及這些。比如素子母親,是在用親情證明她的過去;對於久世,是用愛情證明她的過去。薩特提出,人的存在先於他的本身,其意義就是說他必須先存在,然後才創造他自己。即首先是人存在、出現、登場,然後才給自己下定義。所以未來,行為也只是人類存在的一部分。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毋庸置疑,這是一部有著超強未來感,讓人慾罷不能的視覺特效動作科幻大片。借著電影黑科技的包裝,影片女主角少佐被打造的極盡完美,尤其在影片開場不久就毫無吝嗇的大秀了一把女主角的性感火辣至燃盡男性荷爾蒙的性感身段,特別是當少佐從高樓縱身躍下的那一刻,頗具空間感、層次感、運動感和縱深感。


有靈魂的義體與機器人的火爆比拼,不僅拼的是火力之猛,更拼的是智慧。當少佐以「無形勝有形,有形似無形」的姿態出現在戰場上時,人機大戰的火力點,也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打鬥中濺起的水珠、水幕、水牆;玻璃炸碎後形成的光影多維空間;少佐潛水海底時的色彩斑斕,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美到窒息。

無論是重情重義有擔當的巴特,亦或是先敵後友犧牲自我保全他人的久世,都猶如神力在身。他們上下翻飛,東躲西藏,左攻右防,拳拳生風,招招斃命,槍槍打的火爆。自始至終都燃燒著觀眾的腎上腺素,荷爾蒙指數溢幕而出。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同時,素子與教授的微妙關係,失去女兒母親的複雜情感,讓《攻殼》這部硬科幻又多了幾分溫馨。當機器被賦予了人的情感血脈與靈魂,共生而出的威懾力,也是無窮無盡的。


關於配樂,影片邀請到電子樂鬼才Steve Aoki 對押井守版動畫電影的經典配樂《傀儡謠》進行了改編。新版配樂在預告中已有曝光,不少動畫電影粉絲直呼,「片尾熟悉的旋律響起,令人渾身直起雞皮疙瘩,激動到想哭」。改編版獨特的「鬼音」唱法,再加上奇怪的音效搭配,驚悚、寒冷、神秘氣氛撲面而來。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最後,除了本文開端介紹的素子,還有必要介紹一下其他主要登場人物:


巴特:公安九課老資格,曾經在海軍陸戰隊服役,參加過實戰,期間接受了高比例義體化手術。電影里沒什麼特色,除了很能打。


荒卷課長:髮型超犀利的公安九課課長,只對日本首相負責。智商超高,大局觀超強,是個很有能力的領導。

托古薩:一個只有幾句台詞的配角,但在動畫里是九課核心成員。文武雙全,不認可自動武器,配槍是左輪馬特巴。


齋藤:九課核心成員之一,前職業軍人,接受過狙擊手義體改造,地球近地軌道上應該有一個專門用來幫他眼睛瞄準的衛星。


久世英雄:原作里,是素子的青梅竹馬。曾經高位截癱,看到改造成功的素子,決定接受義體化手術,後來參軍,電影里是個想要報復義體公司的膚淺的人。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可以肯定的說,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植入記憶和靈魂的超級科幻大片,儘管這個故事是大師級漫畫家士郎正宗在二十多年前天馬行空杜撰出來的,但放在今天依然不過時,依然吸引著諸多人們的眼球,依然引起了人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植入記憶和靈魂的科幻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烽火影視 的精彩文章:

TAG:烽火影視 |

您可能感興趣

「靈動的舞者」 巧妙精緻的藝術作品 似靈魂的融入|藝術捕夢
勿失科技新聞的靈魂
沉默的靈魂
「靈動的舞者」巧妙精緻的藝術作品 似靈魂的融入
藏在木頭裡的靈魂:中國建築彩繪筆記
木雕的傾訴:觸碰靈魂的藝術,帶著生命的感動!
藝術|生命與靈魂
繪畫是與靈魂的社交
靈魂盆栽:石生藝術
藝術 生命與靈魂
俄羅斯的別墅才是俄羅斯藝術和生活的靈魂
靈魂、火焰與大馬士革鍛造的奇幻世界——曙光女神
色系漫畫——馬和靈魂交易神
中醫診治的靈魂和奧秘
夢幻西遊:記錄有趣的靈魂終會香芋
觸動靈魂的動物,像繪畫一樣的雕塑
藏在木頭裡的靈魂
中醫診治的靈魂和奧秘!
捕捉靈魂的明星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