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剩餘價值論即是增值論

剩餘價值論即是增值論


署名「茅於軾老師的學生」的丁秋龍在「博客中國」發表了一篇《不成立》的文章,說《資本論》是一個沒有用的空洞的理論,什麼問題都解釋不了,而且對人類社會非常有害。剩餘價值不能回到現實生活中來,對解釋現實世界蒼白無力,沒有用。由剩餘價值推論其他錯誤的理論,根本沒有什麼科學性,觀點不成立。最後的結論是,馬克思搞的《資本論》不會成立,因為發現剩餘價值沒有什麼作用,代表著金錢實在太小了,沒有金錢什麼事情也幹不了啊!


我看了這篇博客,儘管文章結構混亂、邏輯不通、論證無力,但作者的口氣很大,「發現剩餘價值沒有什麼作用」,「《資本論》不成立」。不過作者還有點常識,沒有說剩餘價值不存在。因為剩餘價值是客觀存在的,正是因為剩餘價值的發現,很多經濟現象都得到了準確的解釋,這是不爭的事實,根本無須舉例說明。所以,發現也是科學。現實中有很多客觀現象無法解釋,究其原因就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解釋的鑰匙」。比如,有些物理、化學、數學學科,就是發現的學問。其實,經濟學中發現也是學問,馬克思就發現了剩餘價值,這就是馬克思對經濟學的貢獻,誰也無法抹殺。在我看來,《不成立》就是「標題黨」,就是嘩眾取寵。


現在看剩餘價值的提法階級性太強了,應該說是有點過時了,但是誰也不能否定剩餘價值的發現價值和意義。因為幾乎一切生產和服務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或是為了養家糊口,或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如果沒有剩餘價值的動力,人類社會恐怕就會停滯不前。追逐利益是人類最大的動力。人們之所以崇拜貨幣,是因為貨幣是衡量物質價值的商品。同理,人們之所以要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就是為了不斷地擴大資本規模。現在是沒有哪個資本家會說「生產是為了剩餘價值」,最流行的說法是為了增值。那什麼是增值呢?剩餘價值就是增值,沒有剩餘價值,也就沒有增值。追求剩餘價值,與追求增值,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說法不同,或者說增值更與時俱進而已。

當然,現在的經濟學對「資本論」都有與時俱進的解讀。馬克思說,可變資本產生剩餘價值,其實,不變資本也產生剩餘價值。丁秋龍說,沒有不變資本也就沒有剩餘價值,這話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因為不變資本是生產的條件或是剩餘價值產生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生產中不變資本也會減損也在為剩餘價值做貢獻。過去說人是生產力,現在講技術也是生產力,資本也是生產力。產生剩餘價值不僅需要人,同樣也需要技術和資本。但丁秋龍說「剩餘價值是資本,在資本中最小的金錢,而且剩餘價值很不穩定,當經濟危機爆發或者無產階級罷工時,剩餘價值會立刻消失」,這種觀點不對。當剩餘價值轉為投資時,剩餘價值就是資本,但不是絕對的,因為幾乎沒有一個資本家會把剩餘價值全部都轉為投資。而且,剩餘價值也不是「小錢」,如果剩餘價值真是「小錢」,哪個資本家會傻乎乎地追逐呢!丁秋龍說「剩餘價值很不穩定」,這是「以點帶面」,剩餘價值是有為零的時候,但不是常態,否則經濟就不會有增值,常態的現實說明社會是在不斷地發展的。


《資本論》是成立的,發現剩餘價值的意義也是偉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然,社會發展了,《資本論》產生的條件也發生了變化,以現在的眼光回看《資本論》,就感覺不是那麼回事了。但我以為,這是人的問題,不是《資本論》的問題。《資本論》應該用歷史的觀點去看,應該與時俱進地看,當一些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在追逐研究《資本論》時,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人說《資本論》不成立,是不是有點可笑呢?更重要的是,現在哪個國家都在發展經濟,都在千方百計地追求經濟增值,丁秋龍你說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沒有什麼作用」,你不覺得很荒唐嗎?增值與剩餘價值有本質的區別嗎?《資本論》不成立?經濟研究者怎麼能這麼忽悠公眾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以我心寫我言 的精彩文章:

TAG:我以我心寫我言 |

您可能感興趣

自由市場6大「剩餘價值」:原來這才是波波維奇想要的?
論蹭熱點就服網易,完美榨乾10年iPhone的剩餘價值!
小S如果一味榨取「康熙」留下來的剩餘價值,那謝娜超越她就真的不遠了
二戰德國,為激勵男囚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女囚的「剩餘價值」
中國年輕但落後的軍艦該如何處置善後:過渡產品有什麼剩餘價值
羅斯3硬傷恐和騎士「同歸於盡」 詹皇1點榨乾他剩餘價值
羅斯3硬傷和騎士「同歸於盡」?詹皇1點或榨乾他剩餘價值
宋仲基宋慧喬結婚鄭中基阿Sa離婚,愛搞突襲的婚事被榨剩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