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越是理性的,越令人刻骨銘心

越是理性的,越令人刻骨銘心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

摘自《曉松奇談·人文卷》

二戰後,日本和德國同樣被美軍佔領,但這兩個國家對佔領軍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日本人特別服美國人,只要是美國人說的話,日本人都覺得是對的。可能日本自身在軍國主義的傳統下,過得太苦了,對於日本人來說,與其說是被美軍佔領,倒不如說是解放了。左派和右派的文章也可以發表了,就連美國推行高壓政策,審查日本的報紙,塗掉富士山的符號,日本人也都沒什麼怨言。後來因為朝鮮戰爭,麥克阿瑟被杜魯門撤職、離開日本的官邸時,20萬日本老百姓冒著雨,從麥克阿瑟的官邸排隊到機場,全體高呼著「感謝大元帥」。

可能連麥克阿瑟自己都沒想到,他身為一個佔領軍的總司令,會得到日本人民這樣的感激和擁戴。日本人恨不得把麥克阿瑟當上帝。有一本回憶錄里寫,那時候日本的老師給小學生布置作業,要每個人都寫出自己最崇拜的人,有的小學生寫了天皇,寫完之後覺得不太對,趕緊把天皇塗了,改成麥克阿瑟。全班的作業收上去之後,皆大歡喜,每個小學生都寫自己最崇拜的人是五星上將大元帥——麥克阿瑟。

德國就比較不服美國。由此可以看出這兩個民族的性格,戰爭一結束,日本立刻就服了,可實際上日本到了今天都沒真正服氣,日本至今不承認慰安婦,對於侵華戰爭中的種種罪行也不願認罪和道歉,每年都去參拜靖國神社裡的戰犯,想到日本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累累血債,我心裡真的非常不高興。而德國和日本的情況正好相反,戰爭剛結束時,德國強烈不服氣,

佔領軍要求所有的德國人到電影院里,去看納粹集中營大屠殺的紀錄片,希望所有的德國人都了解納粹德國的惡行,看看他們是怎麼滅絕人性地對待猶太人的,可大多數德國民眾看完之後都完全不信,他們認為,我們德國是多麼文明的民族,我們有康德,有黑格爾,還有馬克思,這種慘無人道的事肯定不是我們德國人乾的,一定是你們嫁禍於我們。

英美佔領軍拿著刺刀守在電影院門口,德國人也不怕,他們還舉行遊行,抗議佔領軍的栽贓和嫁禍。有美國記者採訪一個十歲的小孩,說,你們德國明明戰敗了,為什麼不服?小孩不假思索地回答,美國人只不過是仗著槍和猶太人多,我們就是不服。在德國人的腦子裡,猶太人就是世界上最壞的人,殺猶太人根本就是在殺害蟲,納粹不過是發明了一些機器來消滅害蟲,連十歲的德國小孩都不接受戰敗的事實。

但慢慢地,在各種如山的鐵證和人證面前,德國人不得不相信了。那個年代還沒有電視機,紐倫堡審判是通過廣播發送的,德國人親耳聽到納粹軍隊承認,那些暴行都是他們做的,還有德國軍官的懺悔。當然也有堅決不肯懺悔的德國軍官,比如戈林之流,但大量的德國將軍都進行了深刻的懺悔,屠城是德國人乾的,把華沙夷為平地是德國人乾的,把布達佩斯夷為平地是德國人乾的,殺了600萬猶太人是德國人乾的,殺了幾百萬波蘭人、蘇聯人也是德國人乾的……總之,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審判之後,德國人終於明白了日耳曼民族犯下的罪行。

從那個時候開始,德國就再也沒有不服了,他們發起真心的道歉、懺悔、賠償,等等。到今天,德國也沒有否認過自己的罪行,更沒有叫囂著向其他國家挑釁。對於戰後失去的大片領土,包括東普魯士首府,也就是康德的故鄉柯尼斯堡,現在是蘇聯的加里寧格勒,德國沒有一句怨言。戰後德國失去的土地是日本的一百倍,整個東半部,包括普魯士民族的發源地都失去了,這些土地後來給了丹麥,又被荷蘭佔領,法國也佔領了薩爾,德國人一句話都沒有。對於死在萊茵大營里的德國戰俘,德國人也完全接受。日本至今還在北方四島、釣魚島、獨島等地挑釁和叫囂。

萊茵大營又名「萊茵草地營」,這名字聽起來頗為優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在風景如畫的萊茵河畔的廣闊草灘上度假和野營,但實際上「萊茵大營」是指在萊茵河西岸地區的平坦空地上,用鐵絲網分隔開來的一系列巨大的露天戰俘營,有多少德軍戰俘死在美軍戰俘營里,至今都是世界戰爭史上的懸案。對於戰俘營里關押的人數,目前頗多爭議,就我自己了解的資料,當時戰俘營裡面差不多關押了上百萬德國戰俘,主要以被俘的德國軍隊為主,也有一些非軍隊的納粹公務人員,還有大量在蘇德前線投降的德軍。

上百萬的德國戰俘,像牲畜一樣被劃分成堆,每一萬個人擠在一個鐵絲網裡,共用一個露天的茅坑。整整上百萬人,初期是日夜暴露在露天下,甚至到了後期,也只有6%的人領到了帳篷,至於衣物和被褥等物品,更是完全沒有。而且其中還有不少在戰場上受傷的傷員,傳染病迅速在萊茵大營里爆發和蔓延。美國沒有派出任何醫療隊,甚至連藥品也不提供。美國人對這些戰俘,完全秉持著「自產自銷」的態度,你們有上百萬德國人,裡面肯定有不少醫生,所以有人生病了你們完全可以自己解決。

甚至後來德軍戰俘申請,想讓美軍提供一點工具,他們想在地上挖點地洞用來睡覺,美軍也拒絕了。沒辦法,德軍戰俘只能用撿來的空罐頭瓶,或是乾脆徒手,在地上挖了許多傾斜的地洞,深度從一米五到兩米不等,晚上躺在裡面睡覺,但是一下雨,人就淹在地洞里了。

生活在附近的平民,看到德國戰俘們凄慘的生活狀況,難免會產生惻隱之心,但他們只能看著,如果他們想要偷偷給戰俘塞遞食物,美軍就會開槍。給戰俘偷遞物品是嚴格禁止的。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納粹德國是無比罪惡和醜陋的,希特勒是要釘在人類的恥辱柱上的,但是這上百萬的德軍戰俘中,絕大多數並沒有屠殺過猶太人,也沒有做過什麼大不了的罪行,他們只是出於保家衛國的理想而加入了軍隊,但他們卻要被迫遭受這樣的屈辱和折磨。

最後,萊茵大營撤銷的時候,美軍把整片營地的所在地都夷平了,所以究竟有多少人死在地洞里,至今都無法統計出翔實的數據。現在關於萊茵大營的死亡人數,各種說法和推測層出不窮,依我看來要想查清真相也不難,只要到萊茵河兩岸隨便找幾個點進行挖掘,如果有一個地方能挖出5000具屍體,另一個地方又挖出上千具屍體,那麼就基本能統計出整個350公里的死亡率了。

可惜從那以後,德國政府沒有批准過任何挖掘申請。很多歷史學家、老兵和失蹤戰俘的家屬都想去萊茵河兩岸挖掘,甚至還成立了基金會,想要自己集資出錢進行挖掘,但全都被德國政府拒絕了,就是不許挖掘這塊地方。

在這一點上,德國政府和日本政府截然不同,這事如果發生在日本,日本人恨不得把所有埋在地下的屍體都挖出來公開展覽,跟全世界人民說,你們看,佔領軍殘害我們。而德國的態度只有兩個字——認罪。

對待戰爭,德國人的反省態度是日本人不能比的,他們禁止任何人挖掘萊茵大營,因為德國不想再挑起事端,不想再翻出民族間的仇恨。其實大家心裡都很清楚,萊茵大營的地下埋著上百萬的戰俘冤魂,但大家心照不宣誰也不提。德國人保持緘默,美國人當然也不會說,在德國人的心裡,我們挑起了戰爭,給整個世界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戰敗了,我們願意接受懲罰,我們的國土被佔領,戰俘被殘害,那都是我們活該,我們都認了。

德國是一個極富理性的民族,而日本是一個無比感性的民族,雖然它們都發動了戰爭,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民族屬性。

編輯推薦

★高曉松,"文青翹楚、浪子班頭",音樂、影視、文藝 三棲才子,新浪微博粉絲近四千萬。曾出版的《魚羊野史》系列銷量突破100萬冊。

★《曉松奇談·人文卷》是高曉松對中國民國時期人文情形與"二戰"後各國表象的全面爆料。以高曉松的視度來講民國、說世界,風格輕鬆幽默,與死板的介紹人文風俗不同,有很多高曉松個人見解和趣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刻骨銘心,真不是說著玩的——曆數歐洲人骨教堂
世上最痛的不是身體的創傷,而是刻骨銘心的思念
情人,銘心刻骨,痛徹心扉
稀鬆平常的人生,需要刻骨銘心
讓人刻骨銘心的同性電影,是我太單純,還是他們的世界我不懂
真正減肥過的人 這是件刻苦銘心的事
說不出口的感情,才更加刻骨銘心。
最讓人刻骨銘心的句子
說不出口的愛情,才更加刻骨銘心
什麼是你最刻骨銘心的錯過,除了愛情?
若沒有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情傷,哪能寫出感人至深的歌!
重感情的男人,都會給你刻骨銘心的愛!
失去,比擁有更讓人刻骨銘心
人像攝影:總有些愛是刻骨銘心忘不掉的,總有些人是魂牽夢縈卻得不到的
誰的一見鍾情不刻骨銘心,誰能任性不認命
你以為刻骨銘心的失戀,其實都是迎接真愛的洗禮。
海賊王里那些紋身的意義,讓人刻苦銘心
他是詩人,也是戰士,一段愛情刻骨銘心,最後卻只能陰陽相隔
你以為刻骨銘心的失戀,其實都是迎接真愛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