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官婉兒:縱然忠於武則天,縱然成為唐中宗愛妃,仍不免以悲劇收場 |原創

上官婉兒:縱然忠於武則天,縱然成為唐中宗愛妃,仍不免以悲劇收場 |原創





文:木木


1.家道陡變淪為宮婢


廢掉王皇后、

扳倒

長孫無忌等元老大臣後,

李治和武后之間也不免產生了一些隔膜。李治在一次很生武后的氣之時,秘密召見宰相上官儀並讓上官儀草擬廢后詔。




結果當然是失敗了,

唐高宗就把廢武后的黑鍋扔給了忠心於自己的上官儀,上官儀父子被處死,家產籍沒,女眷沒為宮婢,從而徹底改變了上官儀孫女上官婉兒的命運。




剛剛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兒被母親鄭氏裹在襁褓中,從上官府進入了掖庭,堂堂相府小姐變成了宮婢,而原本上官家都以為這一胎是個男孩,是有秉國權衡之術的又一代宰相。




不管男孩女孩,不管將來會不會做宰相,擺在面前的慘淡現實是家破人亡之後的母女倆從此只能在掖庭艱難度日。




漸漸長大的上官婉兒儘管身為奴婢,可是她聰敏好學,加上一代著名文人祖父上官儀的文學基因在她身上顯現,很快就以出眾的文才成為宮學館有史以來最富才華的學生。




2.文采飛揚升任女官


愛才的武后自然是下令召見,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作文,而且是武后的命題作文,她「若素構」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武后的讚歎,從此被武后留在身邊,成為了隨身女官;十五歲時,上官婉兒正式成為武后的掌詔命。




民間傳說,武后對寫出了《討武檄文》的駱賓王惜之愛之,對於「卧底」於自己身邊,多次想為祖父上官儀報仇的上官婉兒也是不忍殺害,皆因他們都有才,然而殘酷的事實是:才華誠可貴,生命價更高,駱賓王留不得,上官婉兒倘若真是卧底,也一樣不會存活。




因為一出生就進了掖庭,上官婉兒不像那些尋常的相府小姐有過天真爛漫的童年和青蔥少艾的少女時代,她一出生就看到了宮闈真相、權力鬥爭,她很小就明白在這富麗堂皇的皇宮之中,人命如草芥,是生是死,全在掌權者的一念之間,身為奴婢如果不想被欺辱,就要想辦法出人頭地,掙扎到不被人欺辱。




所以,上官婉兒很珍惜武后的提拔,對武則天很是忠心,她很清楚只有這位高高在上的後宮中最尊貴、最有實權的女人,才能保證自己和母親的生命安全以及不再被人肆意打罵和欺凌。




3.偷偷愛上的皇太子被廢了


當上官婉兒在武后身邊掌詔時,李顯還是英王李哲,兩人雖有接觸,但是互相之間僅僅只是熟悉,並無情愫。




當時的上官婉兒情竇初開的戀慕對象是武后的次子、「容止端雅」的太子李賢,所以大家在談到一代才女上官婉兒時,更願意相信,她的《彩書怨》是寫給後來被流放自盡的廢太子李賢的: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由於明崇儼進言「英王更適合當帝王」,以及宮中李賢生母不是武后,爭權的武后和太子李賢母子倆越來越難以相容,這段傳說中美好的、綺麗的愛情,最終以太子謀反被廢、被流放而終結。




那一份廢掉李賢太子之位的詔書,就是十七歲的上官婉兒為武后擬的,不知道當時一個字、一個字寫下這份詔書時,上官婉兒的心裡是什麼滋味。




愛情,終究是皇宮中最難企及的奢侈品,更何況是一個命運如此堪憐的、才華橫溢的女子。




我們不知道上官婉兒是如何度過了那段生命中最無可奈何和凄惶的日子,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武后越來越信任上官婉兒,掌詔的這份事業給了她遺忘情傷的力量,上官婉兒從此不再是一個少女,而是一個步步緊隨武后的女官。




李賢被廢次日,二十五歲的李顯被立為太子。




四年後,二十九歲的李顯第一次登基為唐中宗,隨後被武后廢掉,完全控制了後來登基為帝的唐睿宗李旦的武后,正式走上前台掌控大唐帝國,上官婉兒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4.慘被武則天處以黥刑


等到武后正式成為女皇武則天,二十六歲的上官婉兒成了新朝皇帝首席秘書,她「內掌詔命」、「群臣奏議及天下事皆與之」——政制、詔書、祭拜祝詞、官員任免令……所有的一切,全都出自上官婉兒的一雙手,她手上的那一隻筆,而百官上奏的表章,自然也都是她一一加以批閱參議。




這樣的信任和倚重,連武則天的親生兒女都沒有得到,全天候待命的貼身首席秘書上官婉兒得到了。




只是,武則天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她始終沒有給予上官婉兒以實際的權力,就是拿她當助手來使用,信任是信任,可是那是建立在上官婉兒絕對的聽話和順從之上的。




然而,上官婉兒也有美貌和感情,卻只能任憑年華漸去,武則天並沒有給她安排親事,似乎她完全不用有男女之情。




違背人性的事情,終究是要出問題的,傳言說出身名門精通音律、容貌俊美也工於心計的美男子張昌宗愛上了上官婉兒。




按照時間推算,這時候的小鮮肉張昌宗二十歲,而上官婉兒已經三十二歲了,他們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不得而知。




武則天捨不得處置張昌宗,但是對於上官婉兒,她是下得了手的,沒有處死,但是處以黥刑,就是在在臉上刺青,具體刺在哪裡,也是一樁謎案。




有說是刺在臉頰上的,因為上官婉兒發明了後來風摩六宮的梅花妝——以金銀箔製成梅花貼面額;也有說是刺在額頭上的,因為上官婉兒創造了「上官髻」——一種捲曲的髮髻。




才女就是才女,除了有文才,還有巧心思,這些發明創造都足夠說明上官婉兒的機敏靈動和少女情懷,只可惜,她沒有得到一份真正的愛情。




當武則天終於面對現實,並且在狄仁傑的勸說下接回廢帝李顯,重新立為太子。




這個時候,上官婉兒的情人依然不是李顯,而是武三思,這一次,上官婉兒又是一番心裡翻騰:眼睜睜看著情人武三思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




上官婉兒依然是女皇秘書,一片血雨腥風中,八十二歲的武則天終於病倒了,然後就是宰相張柬之等強擁李顯發動政變,太平公主請出了武則天的「傳位敕書」,李顯時隔二十一年後再次登基為帝,歷時十五年的武周王朝宣告終結。




5.成為新皇寵妃


退位的武則天去世後,上官婉兒正式進入了李顯的後宮,封為婕妤,官秩三品,不久又進為九嬪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詔命。




傳言中說這樣的安排是因為李顯早在還是英王時,就已經仰慕上官婉兒,她的美貌,她的聰慧,她的才華,她的因為與武后朝夕相處而自然而然養成的高貴……這個,實在是太善意的解讀了,更真實的原因是:




1.終於複位為帝的李顯,其實是缺乏政治經驗,也缺乏治國能力的,而且他還面臨無人可用、無人可信的窘境,所以他急需上官婉兒這樣一個對朝堂上下了如指掌的人來幫助自己鞏固皇權,那麼,娶了上官婉兒,讓她忠心於自己,是最好的辦法;




2.太平公主請出的「傳位敕書」,應該也是上官婉兒擬的,所以她也是李顯複位登基的大功臣之一,為了報答功臣,李顯封上官婉兒為妃。




相比較於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氏,上官婉兒更年輕,她比比李顯小八歲;家世也更清貴,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做了後宮妃子的上官婉兒一邊奉迎李顯,一邊也不敢怠慢皇后韋氏,為了籠絡韋氏,她把自己的情人武三思引薦給了韋後,相當於把自己的情人送給了自己丈夫的大老婆。




以武則天的女皇寶座為人生目標的韋後,為了自己利益和武家利益還惦念著皇位的武三思,在上官婉兒的牽線下,一拍即合,迅速打得火熱。




出於各自的目的,韋後和武三思一起聯合起來,打壓李家,誅殺李氏親王,驅逐重臣,一時間李顯大權旁落,韋氏臨朝聽政,武三思專權,這裡面不能不說是上官婉兒的功勞。




上官婉兒得到了韋後的信任,為她出了很多主意:例如給中宗加尊號為「應天」,給韋後加尊號為「順天」,帝後同朝理政,眼看著就要再次出現唐高宗時期「天皇」「天后」二天並尊的光輝景象了。




韋後和武三思打起了廢掉太子李重俊的念頭,警覺起來的李重俊暗中安排,出其不意地發動政變,殺死了武三思父子,然後衝進禁宮要求擒拿上官婉兒。




玄武門城頭上,上官婉兒對李顯和韋後說:太子的真實目的是殺了你們倆,然後自己登基,所以你們就算把我交出去,也無濟於事,不如我們一起跟他拼了。




李顯在上官婉兒的示意下親自向城下的兵將勸降,上官婉兒為李顯現場編製的勸降辭說得好,立馬見效了,危機解除了,玄武門再次見證了李家的自相殘殺,李重俊被處死。




6.因與太平公主爭男寵反目成仇


再次立了大功的上官婉兒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李顯為上官儀平反了,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則被封為沛國夫人。




這還不算,上官婉兒還創造了一個奇蹟:她重新建起了上官府,還以皇帝嬪妃的身份出居宮外自己的府邸中。




李顯的寵妃、首席秘書上官婉兒從此過上了朝九晚五、上下班準時出入皇宮打卡辦公的日子。




苦熬多年,苦盡甘來終於等到了上官家重振家門的鄭氏次年病逝了,追謚為義節夫人。




才女上官婉兒說服李顯擴昭文館廣招學士,並時時與朝士詩詠唱和,成為當時文壇領袖人物,人們紛紛讚揚其詩賦有其祖父上官儀之風,影響了整個律詩體裁。




唐朝風氣開放,上官婉兒的情人越來越多,其中一個就是著名詩人、美男子才子崔湜。




可惜崔湜美則美矣,人品不行,動不動就投靠新主出賣舊主,上官婉兒卻沉湎於他的顏值和才氣,對他好得不得了,運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讓他一路陞官,官至宰相之一。




但就是這個崔湜又成了太平公主的男寵,從而讓一對好閨蜜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關係破裂,成了仇人。



7.一代才女被誅殺


除掉了太子的韋後堅持要李顯將安樂公主立為「皇太女」,為自己日後做女皇鋪路,這自然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滿。




韋後指使黨羽誣告太平和李旦,差一點就說服李顯殺掉了太平公主和弟弟李旦,兩邊徹底撕破了臉皮。




傀儡皇帝李顯越來越糊塗,稀里糊塗的李顯對於眾臣們一次次關於韋後要謀反的上書拒絕相信,但是臣子們不怕死,前赴後繼不停來說,說得李顯將信將疑,說得韋後當著李顯的面殺人,李顯嚇壞了。




韋後與安樂公主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毒死了李顯,五十四歲的李顯就這麼死了,上官婉兒擬了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韋太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




這份遺詔是合情合理的,李重茂繼位為帝,韋太后怎麼會真甘心,她仍然在為自己登基做女皇各做著各種準備。




太平公主也不是吃素的,她暗中聯合了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突然發動了政變,殺死了韋太后和安樂公主,同時包圍了上官府。




上官婉兒卻早已領著宮女在府門口秉燭相迎,她力呈自己絕非韋氏一黨,而是效忠於李顯的,那份遺詔就是證明。




但是李隆基堅決殺掉了上官婉兒,這一年,她四十六歲。




上官婉兒的死,有人說是因為得罪了太平公主,然而更真實的原因是:留著上官婉兒,就等於認同了她為李顯擬的遺詔,就等於認同了李重茂繼續做皇帝,而李隆基的目的是自己做皇帝,所以他不可能留下上官婉兒。




果然,上官婉兒一死,李重茂被廢、被流放,相王李旦登基為帝,李隆基成為皇太子,太平公主封邑過萬戶,當朝七宰相中的五人出自她的門下。




再後來,李旦遜位為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即位為帝,太平公主被誅殺,李重茂死在流放地。




無情最是帝王家。




上官婉兒的命運在她出生前就已經註定了:這一生,她註定與李氏皇家牽扯不清,她的卑微、她的輝煌、她的耀眼、她的悲慘……都是因為李氏皇家。




一代才女,因為才華和傳奇經歷而名留史冊,如果可以選擇,她或許更願意嫁一個才華相當的平常公子,琴瑟相和,度此一生。






尊敬的讀者朋友您好,因「您懂得」的原因觸雷,年前小編多個號被封殺,導致瞬間和三百萬粉絲失聯,痛至肺腑。 小編又新做了幾個小號,肯請新老朋友繼續支持,盡量多關注幾個,每個號文章都不一樣。非常感謝您的不離不棄!



古今野史黑幕


簡介:關注後你就知道的太多了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政史大黑幕


簡介:鮮為人知的史料,你懂的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FBI黑幕解密

簡介:

一般人接觸不到的黑幕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深更半夜讀歷史2


簡介:這裡一定有你想看的內容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健康長壽之道


簡介:關注我,你就不會再取消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黑幕揭秘


簡介:這裡的每一篇文章都飽含良知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茶餘飯後讀歷史


簡介:雅俗共賞、老少咸宜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天下趣聞


簡介:天下奇聞趣事集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夜深人靜

讀歷史


簡介:適合在被窩裡偷偷讀的歷史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外歷史黑幕


簡介:高端精英讀物、拒絕糟粕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趣聞 的精彩文章:

被誤讀了千年的「紅杏出牆
60年代,神秘照片
美國驚人發現:癌細胞最怕愛!
三個令人震驚的小故事(絕對顛覆價值觀!)
令人目瞪口呆!美國人如此描繪中國飯局盛況

TAG:天下趣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因為愛,他們的故事最終只能以悲劇收場
金庸武俠中也有一對《傲慢與偏見》,可惜沒有好結果!悲劇收場!
成龍當紅娘牽線,她以離婚收場,他卻幸福至今,她則喜歡上成龍!
當年梁詠琪與邵美琪爭鄭伊健,可惜卻慘淡收場,如今女兒長成這樣
唐朝這個妃子想學武則天成就帝業結果卻黯然收場
武則天稱帝後,這四位女人看到希望,野心漸長,卻都以悲劇收場
曾經的巔峰事件將一眾女星推到風口浪尖,她更是更是以離婚收場,不可謂不慘。
驚悚漫畫:《嫉妒》一對相愛相殺的好基友,最後還是以悲劇收場
王的女人,悲劇收場,嫁給唐玄宗李隆基是她們最大的錯誤
孫儷何潤東三次出演情侶,他們的愛情都以悲劇收場
前夫為她量身寫歌,將她「送」上春晚,爆紅後卻離婚收場,最後靠網戀找到如意郎君
三國時代最顯赫的家族,本可永不言敗,卻悲壯收場
他們是娛樂圈出了名的美若天仙 可天妒英才最後卻悲慘收場
激烈舌吻之後,如果不愛愛,要怎麼收場?
兩宋悲歌:建國基礎遠遠好過漢唐,最終卻以悲劇收場的王朝
劉墉被逼受賄,和珅喜笑顏開,上朝時被乾隆看破,最終以喜劇收場
《雍正王朝》皇帝一意孤行鬧出天大的笑話,且看他如何收場!
曾是馬雲欽點CEO,今卻要在迭代更新中落寞收場,何其悲!
三國時代最聰明最牛叉的家族,本可永遠不敗,最後卻悲壯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