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當《中國詩詞大會》遇上心理測量 | 如何讓電視節目規則更公平?

當《中國詩詞大會》遇上心理測量 | 如何讓電視節目規則更公平?

封面圖.jpg


文:圈圈 | 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
責任編輯:黃小希 格格
題圖來源:《中國詩詞大會》


提起電視節目,你想起的也許是

1.jpg


而提起心理測量,你或許有點懵


2.jpg


當北京遇上西雅圖,嬌爺和丹尼爾千里傳書,終成彼此知己;當美女遇到野獸,貝爾和王子收穫了美滿的愛情;那當電視節目遇上心理測量,會是怎樣呢?

『「能讀人心」:心理測量學


什麼是心理測量呢?在一些人眼中,心理測量與占星算命息息相關,有歌為證:


一起來學心理學呀


媽媽說那是個好專業


直到熬到了畢業的那一天

終於和算命先生肩並肩!


(來源:心理公開課)


還有人認為心理測量學事一門洞察人心的學科,就像《lie to me》里的男主Dr.Cal Lightman一樣,一秒知人心。


3.gif


但這些看法都是對心理測量的誤解,心理測量課是一門嚴(shen)肅(bu)認(jian)真(di)的學科呢!

簡單來說,心理測量就是根據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使用測驗對人的心理特質進行定量描述的過程。早在春秋時期,孔子通過觀察學生把學生分為中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認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心理測量思想。中國傳統心理測量思想不僅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而且在心理測驗工具的開發上也別具一格,諸如七巧板、九連環等都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能力測驗工具。


4.gif


心理測量有一個重要的大分支,就是能力測驗,我們熟知的四六級、中高考等都是能力測驗,春節期間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通過引人入勝的賽制設計,考察選手們對古典詩詞的掌握,這也是一種能力測驗。


5.jpg

『當心理測量遇上電視節目


隨著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不少電視節目開始以「答題」的形式開展,從早些年的《開心辭典》到最近大熱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些電視節目里自然少不了心理測量。


《中國詩詞大會》這檔文化節目在娛樂至死的當下可謂是電視熒屏中的一股清流,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廣泛關注。相較第一屆,本屆《中國詩詞大會》大膽創新比賽機制和計分規則,每位上場的選手最多可回答9道題,期間如果出現失誤,便停止答題,選手得分以每題百人團中答錯的人數疊加計算,累計得分最高的選手將在本場比賽中勝出,獲得進入「飛花令」環節的資格。選手若想要脫穎而出,一方面需要豐厚詩詞儲備量和良好的發揮,另一方面,則取決於百人團選手的答題情況,就像在節目中主持人董卿所說:「命運有時候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6.jpg


這樣的賽制讓比賽結果充滿懸念,更具觀賞性,但是賽制的公平性也受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有網友認為百人團答題時間太短,嚴重影響百人團的發揮,也有網友吐槽題目難度……從心理測量的角度來看,《中國詩詞大會》的計分規則如何呢?


『難度與區分度:題目越難越顯我強


首先,從難度上來講,大賽題目的難度安排隨機,導致了較低的區分度。難度即題目的難易程度,在二分法記分的項目中,難度的計算為答對該題目的人數與參加測驗的總人數的比值。而區分度是指測驗題目對受測者心理特徵的區分能力。


選手的得分以每題百人團中答錯的人數疊加計算,題目難度越高,百人團中作答錯誤的人數就會越少多,選手便會得到一個較高的分數,反之亦然。在節目中,每場比賽有四組題目備選,參賽選手隨機從四組題目中選取題目作答,但是每組題目的總體難度並沒有保持一致,導致並沒有將參賽選手的能力做很好的區分。


7.jpg


比賽中,評委老師也不禁連連感慨「命運有時候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些優秀選手若選中了較簡單的題目,百人團就會保持較高的正確率,選手將有很大的可能會得到低分,有時即使全部答對9道題目,其總分或許也無法超越那些選擇難度較大但只答對部分題目選手。


因此,當PK節目遇上心理測量時,組題之間應保持總難度的一致,或難度依次遞增,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區分選手水平。當然還有更好地方式可以選擇,即讓選手自由選擇題目難度,這樣的改變,也可以使得更優秀的選手能夠脫穎而出,同時,後續出場的選手根據賽場具體情況選擇難度,使得節目更具觀賞性。


『測量誤差:彷彿聽力考試時的驚雷


百人團的人選是不固定的,且作答時間較短。每場比賽中百人團的選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導致題目難度的評判缺乏統一的標準。


在心理測驗中,能力測試的題目一般會為答題者提供較為充分的時間,而在比賽中百人團的答題時間只有10秒鐘,這就對選手的反應速度做出了要求,針對「九宮格」這一題型,詩詞儲備越豐厚的選手會受到更多的干擾,作答的速度會因此減慢,最終導致作答錯誤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選手沒有掌握詩詞,而是由於沒有充足的答題時間所致,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測量誤差。


8.jpg


當然,作為一個傳統文化的推廣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帶著深埋於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國人耳熟能詳、打動人心的詩詞,在帶領全國電視觀眾重溫中華經典詩詞的同時,也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溝通古今、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這樣「從雞蛋裡挑骨頭」的做法純屬一種「職業病」,因為比賽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喚醒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詩情和詩意。


希望大家都能在心中保有自己的一片「詩酒田園」!


參考文獻:


[1]戴海崎.(2011).心理與教育測量.暨南大學出版社.


112.PNG


今日討論


當你選擇電視節目時,


你更願意觀看娛樂性強的還是賽制標準化的節目?

抑鬱患者「認知偏差」動物實驗--悲觀老鼠對消極的反饋更加敏感
中國不缺懂心理諮詢的人,最缺的是懂心理科學的
你得離「有趣」的人遠一點
近視?你需要的可能不是眼鏡——哈佛教授發現信念改變視力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當電視劇遇上現實
當《人民的名義》遇上《獵場》 同為良心劇,胡歌能否再創神話?
當《教父》遇上《權利的遊戲》,畫風是這樣的
當國畫遇上了古詩詞
當《魔戒》咕嚕遇上《猩球》凱撒 演員本尊上節目神還原
當《魔戒》咕嚕遇上《猩球》凱撒演員本尊上節目神還原
兩檔熱播綜藝,當《親愛的客棧》遇上《青春旅舍》你是如何選擇的
【詩詞】「春風十里,不如你」用詩怎麼說?當經典流行語遇上古詩文
深度好文:當中秋遇上國慶,讓團圓變得更簡單
當《醉玲瓏》遇上了《楚喬傳》,首播收視率下跌!
《倒霉愛神》影評:當幸運遇上倒霉
當《心經》遇上絕美舞蹈《千手觀音》 ,太美了!
《傳奇大亨》測評:「快進式」劇情遇上「非典型霸道總裁」張翰!
詩詞鑒賞-當詩詞遇上寒露
《異星覺醒》:當《地心引力》遇上《異形》
當中國電視劇遇上日本聲優……
當英國愛國片,遇上中國愛國片,觀眾更買誰的賬?
當《猩球崛起3》遇上《大話西遊》,會是怎樣一種反應?
《北京遇上西雅圖》其實是想讓更多人知道要如何看待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