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孔維勤:為篔簹書院寫下什麼

孔維勤:為篔簹書院寫下什麼

孔維勤:為篔簹書院寫下什麼



為篔簹書院寫下什麼

孔維勤

孔維勤:為篔簹書院寫下什麼



昨夜在鼓浪嶼海邊聽潮。潮水聲一波一波。

八年前心中的秘密花園。從台灣啟航,翻開我記憶的書頁。我在廈門的故事,是從篔簹書院開始的。


第一次進行篔簹書院的文化交流。我以孔子後人的身份,參加第一屆兩岸高端學術會議,與第二屆的祭孔大典。後來幾乎每年恭逢盛會,享受人文勝宴。


因爲山長王維生與我的姓名,都有「維」字。相談特別有緣,亦師亦友。他創辦篔簹書院不容易,除了政府支持。更要有先趨者的眼光與見識。比起來,我身處台灣傳統文化的多事之秋。因爲政治干擾與多元文化影響,國學日漸式微。反而大陸在文革後,有心之士為恢復中國傳統文化,急起直追,生於憂患開始。卻能爲華夏文明再現,不遺餘力。全方位的努力,深深讓我感動。我告訴自己,為兩岸文化交流,我願意全力以赴。我是篔簹書院永遠的志願者與拉拉隊。


我與篔簹書院的同仁為友。維生兄、柯虹、小戴,他們無怨無悔的學習與付出,心志的一磚一瓦,終於平地起高樓。這心靈的高樓,堅持了八年。我是見證人。只能讚嘆。說聲「真不容易!」


我們做不了文化舵手。可是能拿起傳統文化的針線。一針一線。成長孩子與困惑的大人,臨行密密縫。編織生命幸福藍圖,讓古聖先賢再現。

作為兩岸橋樑。山長王維生也是看著兩岸國學消長的見證者。因爲篔簹書院,拉近兩岸的學者。老中親少,都成了尊德行道問學的朋友。少了文化,民族失去根本。兩岸若少了篔簹書院,兩岸文化交流一定失了頂樑柱。


來篔簹書院之前。從來沒有看過「篔簹」兩個字。後來知道篔簹是一叢叢湖邊的大竹子,才驚覺篔簹書院名字取得好。有歷史的記憶,也有勁節如竹。對自己生命與民族的期待。


尤其篔簹書院。坐落乾淨的篔簹湖前。晨昏夕照月夜。湖中小島幾點白鷺絲的悠閒。晨起運動的老人假日的小孩,上蒙學課。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朗朗的讀書聲。篔簹書院一方土地,真讓廈門增添了畫龍點睛之一筆。


我早初與會,都住在天鵝酒店。我有晨起打坐習慣。下坐後披著微寒,延著湖邊小路蜿埏而去。篔簹湖滿載大海之水,一絲鹹的海風滋味,垂著長髮女子,也如「垂手入塵」的篔簹書院。這塊文化淨土,垂釣了初心。所以來過篔簹書院的朋友總是讚嘆。我也知道,耕耘篔簹書院的園丁特別辛苦。一切得來不易。還記得有一次論文發表,我竟然心生感觸而落淚。也許台灣生長的我,在這叢竹林之下,我非竹林七賢。文化同好談學論道,齊聚一堂。以詩酒爲樂,是多美的事。心中蕩漾春水,廣陵散不絕。蘭亭序永續。我是感觸良多。五味雜陳了。


從台灣到大陸。第一次在河南看見黃河。河水真是黃澄澄的。我驚異黃河之大,極目看不到對岸。台灣的溪流小巫見大巫,真是井底之蛙。不能想像東海遼闊。一如後來遊藤王閣,見贛江迎面而來。我才知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何等光景。生命所有的富貴。要站在土地上才顯真實,才踏實。有根有緣的文化,離不開土地。

我從小到大,是蔣中正唱導「復興中華文化」的第一代。讀中國書,寫中國字,言語日據時代,說的也是日本鬼子。台灣大街小巷都是中國地圖。東南西北各自定位。我後來神遊大陸各地演講。有教學相長之樂,也有徐霞客與老殘遊記之喜。更有在台灣生長的我,一種莫名按圖索驥。有童年認出地名的快樂親切。


我年少一路長大。我成長年代,從不覺得台灣被日本人統治過。只知道中國退居台灣,要反攻大陸。要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聽得膩耳的政治口號。我還是被政治洗腦了。


那些日子,聽道國父與蔣公要立正。寫字要空一格表示尊敬。台灣的鄉土論戰如火如荼。台灣的民進黨從黨外到執政黨到一黨獨大。從國統綱領到社區總體營造。到去中國化反中國化。政治的戲碼仍在上演。台灣現在執政黨,有意無意之間走向台灣獨立。與中國文化切割關係。這一切發生的突然,都是我這年齡的人,不曾經歷的巨大文化矛盾。令我自己堪憂。


政治人物爲了權力,臥榻之下。不容他人酣睡。可以理解。可是中華文化何辜呢?五千年中國文化已經融入生活。不能說翻臉就翻臉。族群裂痕。兩個世代的裂痕。我的年齡也尷尬的成爲政治下的犧牲者。

可是我不甘願呀,我是中國文化的傳承人。張載「爲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古訓言猶在耳。


八年前我便立了志向。要學孔子周遊列國。在曾誕生了中國文化的神州土地上,學孔子一樣傳道授業解惑。政治人物拿剪刀割裂一切。我是拿著針線的炎黃子孫。我受了祖宗的恩惠。在先聖先賢的智慧中受到啓發。我跌倒軟弱的時候。孔子、莊子、陶淵明、蘇東坡都安慰過我,給我帶來生命的力量。這些我都記得。


我信仰的中國。也是莊子天籟一般。調和天地萬物與人生的大道。立足於天人地三才之上。參天地化育,是中國文化最根源的思路。有天地的人生永遠不會孤單。有父母朋友相伴的人永遠溫暖自信。我在篔簹書院也看到了那樣的天時地利人和。


從八年前開始,看著篔簹書院的茁壯成長。他們走過國學教育的里仁為美。有無邊的琴聲書韻茶香,溫馨謙退的人和為貴。每次國學高端會議舉辦,兩岸學著都成了新朋友老朋友。篔簹書院化成我們共同的記憶。


如今,篔簹書院又長大一歲。八歲的孩子了。到了最成熟的時候。我真的祝福篔簹書院與工作同仁,常保五福,萬壽無疆。


2017年3月20日

孔維勤:為篔簹書院寫下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篔簹書院 的精彩文章:

對話國學┃聽山長,聊書院
肖永明:禮俗融會的書院文化空間
高誼知止,雅量長情
推動文化會通:第八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在廈門篔簹書院舉行
名家會講:中國文化的「會通」精神將於11月27日15:00舉行

TAG:廈門篔簹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