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督脈鍊氣血
本平台為「張其成國學基金」公眾平台
《易經》養生大道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播講者:杭凱)
「艮其背」是養生修鍊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止於背,背部有什麼呢?有人體的一條經脈——督脈。止於背是把意念止於脊背督脈和命門穴。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人體有很多細小的浮絡、孫絡,裡面充溢著很多陽氣,這些遍佈於全身的陽氣要匯聚於像河流的手足三陽經,手足三陽經。而督脈是陽脈之海,這樣一來,我們的脊背上得有多少陽氣啊!因此從古到今,講究養生的人都注重督脈的修鍊。
最著名的修鍊方法要數道家的小周天。小周天我在前面也提到過,現實中也有很多朋友在不同程度上利用它來養生保健。
「周天」就是一個循環,好像一個圓,它有一個圓周,是不間斷的,不知道哪是開始哪是結束。小周天就是氣在任督二脈循行,使這兩條經脈形成一個通路,沒有障礙,氣暢通無阻,身體則強健。還有大周天,是指氣在全身經絡的大循環。
如果氣能在這些經脈周流無阻,人體就會健康。因為氣可以行血,它走到哪兒,就可以帶動那裡的血,人體的血液就會充溢,就會流通得順暢。比如我們運動以後,臉會紅,有的人全身都會發紅,這是氣血上涌的表現。所以運動會帶給人健康,因為氣血都活動開了,都活躍了。我們有很多病症都跟瘀滯有關,血液黏稠,血黏流動得就慢,附著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血栓。氣滯血瘀,身體還會疼痛,因為在那個瘀滯的部位不通暢,不通則痛。氣滯血瘀的時間長了還會化火、化熱。繼而會影響津液的輸布,導致水停、生痰等。氣血阻滯了,不能前進,還可能會倒行,向前走不了就後退。我們吃進去的事物應該是從胃到腸,但是胃氣上逆的時候就可能吐出來,雖然我們看不到這個氣,但是就從這個現象就能知道氣有多大的力量。更嚴重的氣還可能帶動血,使血也從別的通道出來,吐血啊,流鼻血啊,或者便血、尿血等。人體太多的病症都與氣血有關係了,所以我們要使氣血運行順暢,這就要修鍊小周天,讓氣在理想的通道里運行,而且還要活躍,要源源不斷。


※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節選(1)
※「止」是養生第一步
※從頭到腳話「艮」卦
※袁枚的讀書方法
※嗜書如命的日子
TAG:張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