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小火箭出品


本文作者:邢強博士


原文題目: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2011年4月,聯合國大會做出決定,在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代表人類向宇宙空間邁出第一步50周年之際,將4月12日定為國際航天日。同時,1981年的4月12日也是美國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第一次發射升空的日子。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2017年4月12日,又到了新的國際航天日。這是全世界航空航天工程師和火箭導彈技術愛好者的節日,也是一切對未來和未知抱有好奇心的人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裡,小火箭決定不提戰爭,僅僅來回顧尤里·加加林的點點滴滴,回首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時的種種細節,企盼火箭技術能夠更多地用於探索未知與造福全人類。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1961年4月12日早上,哈薩克草原上的風還有些許涼意。人類第一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與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與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相互凝視著對方握手。在這一天,他們將與其他火箭工程師一起,創造歷史。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由R-7彈道導彈衍生出來的東方運載火箭矗立在拜科努爾發射場1號工位上。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尤里·加加林被人引導著走進1號工位發射架,然後乘坐升降機進入距離地面39米的東方1號飛船內。注意,他旁邊那個穿藍色工作服的是東方系列飛船的重要工程師奧列格·伊凡諾夫斯基。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東方1號是人類首款載人飛船,重4725.1公斤。此次飛行任務,計劃飛行時間108分鐘(1小時48分鐘),設計軌道為近地點169公里,遠地點315公里,周期為89.34分鐘,傾角為64.95°的近地軌道。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公元1961年,世界標準時間4月12日早晨06點07分,東方火箭在拜科努爾基地1號工位點火升空,拔地而起。(小火箭在這裡要提到的是,加加林的心理素質比較過硬。就在火箭將要升空之前,心電儀器報告,其心率僅為64次/分鐘,相當淡定。)


總指揮科羅廖夫:「數據一切正常!祝你飛行順利!」


加加林:「我們出發吧!」

世界標準時間4月12日 06點09分,東方號火箭任務T+119秒,助推器分離。


06點10分,東方號火箭任務T+156秒,拋整流罩,光學定位系統開始工作。


06點12分, 東方號火箭任務T+300秒,火箭飛行5分鐘,第一級火箭關機,第二級火箭點火,一二級分離。


06點13分,加加林通過無線電向地面指揮中心報告:「飛行正常。我已看見地球。雲層下方有廣袤的空間。飛船在繼續飛行,一切正常。」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06點14分,加加林繼續報告:「一切正常,所有系統正常。讓我們繼續前進!」


上圖為小火箭根據當年東方1號飛船的飛行軌道參數截取的地球衛星照片的一部分。當時,加加林正飛行在克麥羅沃州上空。上面的截圖考慮到了飛船高度和雲層情況。1961年,在加加林眼中,也應該會是類似的樣子。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06點15分,第二級火箭已經點火180秒。


地面指揮中心:「飛行速度數據正常,彈道正常。」


加加林報告:「感覺良好,一切正常。不過,我不太能聽清楚你們的聲音。」


此時,距離火箭發射已經過去了8分鐘。東方1號正在逐漸飛離拜科努爾發射場指揮中心的無線電通訊範圍。不過,不用擔心,蘇聯在烏蘭烏德、烏蘇里斯克、勘察加-彼得羅巴普洛斯克、紅色村、朱薩雷、科爾帕舍沃等地有多個測控站。可以進行接力工作。


06點17分00秒,東方火箭第二級燃料耗盡,發動機關機。


06點17分10秒,東方1號飛船與東方火箭第二級分離。


東方號火箭任務T+676秒,東方1號飛船入軌。加加林向地面報告:「飛船飛行正常。我能夠在舷窗中看見地球。一切均按計劃進行。」此時,東方1號正在西伯利亞上空飛行。上圖為小火箭根據飛船飛行軌道反推的情況,應當類似加加林當年看到的樣子。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06點21分, 東方1號穿過堪察加半島上方,飛船星下點進入北太平洋。

加加林:「監視器燈光已打開。感覺良好,精神狀態良好。現在彙報座艙參數:溫度20濕度65壓力1第1裝置155第2裝置155、返回火箭系統壓力320。」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06點25分 東方1號開始從西北東南穿越太平洋,從堪察加半島飛向南美洲的南端。


加加林:「地面站可否提供飛船軌道參數信息? 」


回答他的是蘇聯哈巴羅夫斯克地面測控站:「20號(科羅廖夫本人)沒有指令,飛船參數正常。飛船入軌6分鐘,軌道參數在進一步驗證計算中。目前速度正常。」


06點31分,加加林再次向哈巴羅夫斯克地面測控站通話:「感覺非常棒,請給我飛船軌道參數信息。」不過,這個時候,東方1號正逐漸逼近在哈巴羅夫斯克地面測控站的甚高頻無線電通訊範圍的邊緣。


地面測控站沒有聽清加加林的聲音,於是回答:「請重複,我無法聽清。再次通話,請重複。」


加加林再次嘗試通話,但是此時,東方1號飛船的通信指示燈開始滅掉,這表明飛船飛出了哈巴羅夫斯克地面測控站的甚高頻無線電的通話範圍。


06點37分,加加林在東方1號內,成為了第一位在太空看到日落的人。夏威夷群島的西北部已逐漸蒙上陰影,波濤洶湧的太平洋彷佛將要進入夢鄉。此時除了通訊系統的沙沙聲之外,只有自己舒緩的呼吸聲在太空陪伴著他了。

06點46分,東方1號飛船內的電報指示燈亮起。加加林打開開關,收到了兩個字母「KK」。這是哈巴羅夫斯克地面測控站通過高頻信號發來的電報,其含義是要求加加林向地面彙報艙內情況。


06點48分,地面測控站收到了加加林發來的簡潔明了的信號:「溫度20、濕度65、壓力1.2、第1自動155、第2自動155、手動150、返回火箭320、感覺良好。」


06點49分,東方1號飛船已穿越西經170°經線,準備飛到南太平洋上方。加加林補發了一條信息:「黑夜來臨」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06點51分,加加林看到東方1號飛船的多個指示燈亮起。這表明,東方1號飛船的自動尋日系統已經開始工作。這個系統用於藉助太陽和飛船的相對位置和速度關係,結合飛行時刻信息來定位和定向。加加林檢查了一下高壓氮氣氣罐的壓力。估算了一下,主系統和備用系統中都有10公斤的氮氣可用。東方1號的推進系統做了冗餘備份,而定位和定向系統的話,主系統是尋日設備,而備用系統就是重點學習了這方面地理知識的加加林的雙眼了。


06點53分,哈巴羅夫斯克地面測控站通過高頻信號再次向加加林發送信息:「接到33號(尼古拉·卡馬寧將軍)命令,發送以下報告:飛船實際飛行軌道與計劃軌道相當吻合,一切按計劃進行。」


加加林收到了上述這條信息。


06點57分,東方1號飛在紐西蘭和智利之間的南太平洋上。


加加林用東方1號上的發報機發送信息:「飛行正常,即將穿過美洲。」

07點00分, 東方1號穿過麥哲倫海峽。與此同時,有關東方1號的新聞在莫斯科廣播電台開始廣播。蘇聯人驚喜地得知:此時此刻,1名叫加加林的27歲的小夥子正在太空飛行,而且不久還會返回地面


07點04分,加加林按手冊要求,用發報機報告飛船艙內的溫濕度和氣壓情況,但地面測控站沒有收到,因此沒有相關記錄留下來。小火箭在此也就無法敘述此時的艙內情況了。


07點09分,在南大西洋上空飛行的加加林再次按手冊要求,發送飛船艙內狀態信息,但是這一條信息依然沒有被地面收到,沒有留下相關記錄。


07點10分,就在加加林低頭確認發報機工作狀態時,一縷陽光穿過舷窗,把飛船內的儀器設備照得閃閃發亮。


多麼奇妙啊!日落後不久,太陽又升起來了!加加林或許不知道,多年後的今天,人類宇航員已經能夠在空間站中,1天看到16次日出日落了。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東方1號飛船飛越南大西洋後,太陽升起來了。此時,距離東方1號的計劃返回時刻還有15分鐘。


07點13分,加加林按計劃發送飛船艙內信息,但是地面未能收到;

07點18分,加加林再次發送飛船艙內信息,地面仍未收到;


07點23分,加加林又一次嘗試發送飛船艙內信息,但地面還是沒有收到。


公元1961年4月12日,世界標準時間07點25分,東方1號的軌道位置和速度狀態自動觸發了返回指令。此時,飛船處於非洲西海岸安哥拉附近上空。


加加林猛然感到了飛船的一陣晃動。此時,東方1號飛船的制動火箭正在工作。按當前的彈道特徵,火箭將持續點火42秒。東方1號飛船距離預定著陸點8000公里。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07點25分,東方1號飛船分離指令發出。軌道服務艙與返回艙在此刻應當開始分離,為再入大氣層做準備。(就是上圖示意圖中,只要帶著人的圓球返回,其他部分就不要了。)


但是,出事兒了!而且差一點就是大事。


飛船內的警報響起!返回艙和服務艙並未完全分離,而是處於一個藕斷絲連的狀態。有一根電纜沒能斷開。這根異常結實的電纜像一根韁繩,套住了像不安分的馬駒子一樣亂翻騰的返回艙。


加加林體會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天旋地轉的感覺。從事後儀器儀錶的記錄中來看,當時加加林正持續經歷8G的過載。

返回艙的圓球設計能夠讓其在再入稠密大氣的時候,藉助引導傘和降落傘保持姿態穩定。但是,這個圓球通過一根電纜和形狀不規則的軌道服務艙連到了一起。這就像一個人正在騎著一輛自行車,車前的框子里裝了很多物品,本身已經難以控制了,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自行車後面突然來了一個人,在用一隻手抓著自行車後車架亂晃。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保存在莫斯科宇航博物館的當年尤里·加加林的心電圖忠實地再現了加加林同志在遭受8G過載時的心率情況:由64次/分鐘飆升至150次/分鐘


東方1號飛船已經進入了稠密大氣,艙內溫度顯著升高。加加林在天旋地轉中注意到了舷窗的玻璃映照出的火紅亮光。這個狀態如果持續下去的話,他將墜毀在埃及,或者運氣好的話,會像憤怒的泰坦巨神投出去的火紅滾燙的石塊那樣,濺落在地中海,並被海水撞成碎片。


07點35分,東方1號飛船的返回艙和軌道服務艙連在一起,同時飛到埃及上空。突然,加加林感覺到了自己所在的返回艙輕輕地一顫。隨後,返回艙逐漸開始恢復穩定的飛行狀態。(事後分析,是連續10分鐘的高溫灼燒終於燒斷了糾纏著返回艙的那根電纜。)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07點45分,加加林向窗外望去,塞普勒斯西海岸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小火箭不知道加加林在升空前有沒有拜一拜四海龍王。不過,小火箭印象中,塞普勒斯還是和神話傳說有很大關聯的。相傳這裡就是美神維納斯誕生之後,第一次登上陸地的地方。東方1號墜落在這裡,噢不,應該說是降落在這裡也還是不錯的。上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畫家波提切利創作的名畫《維納斯的誕生》。


按原設計僅用10秒鐘的服務艙與返回艙分離並向地面拋射返回艙的過程,被一根執著的電纜硬生生地給拖延了10分鐘。但是,好在這10分鐘,有大部分時間氣動力尚未對彈道產生重要作用,軌道艙沒有明顯拖返回艙的後腿。因此,東方1號飛船得以飛越塞普勒斯,接著飛越土耳其,奔向黑海。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蘇聯雷達報告:「發現有快速移動物體從黑海沿岸的克拉斯諾達爾區域向蘇聯腹地飛來。」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返回艙距離地面僅有7000米了!加加林從飛船內打開返回艙的艙蓋。蘇聯廣袤的大地就在下方,高空的冷風呼呼地灌進返回艙。加加林閉眼2秒鐘,然後操縱設備,將自己彈射出艙。


小火箭在這裡要補充說明的是:為了防止先落地的宇航員被從頭頂上墜落的返回艙砸中腦袋,東方1號飛船的返回程序是:宇航員先開傘,然後經過延時,返回艙後開傘。通過這個時間差,就可以保證宇航員始終在返回艙上方,俯視著呼嘯而過的返回艙從腳下飛走了。


還帶著餘溫的返回艙在距離地面2500米的時候,展開了導引傘,然後是巨大的主傘。公元1961年4月12日,世界標準時間07點55分,東方1號飛船返回艙第一次著陸。然後像皮球那樣彈起老高,然後是第二次著陸,然後向前咕嚕嚕滾了好遠。(小火箭怎麼知道的?因為當時蘇聯薩拉托夫州的2位女學生恰好目睹了飛船著陸的瞬間。根據她們的回憶錄,一個碩大的球撞到農田後,後向上彈起了3米左右。哈!這下子,加加林就不能抱怨為什麼非得讓他在高空彈射出艙了。這傢伙,要是以這個衝擊力在返回艙里跟著蹦3米高,人類第一位宇航員當時的命運可就難以預測了。)


公元1961年4月12日,世界標準時間08點05分,加加林安全著陸!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小火箭在這裡給出尤里·加加林著陸的具體坐標:


北緯51°16′14.42″N;東經45°59′49.68″E


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的一位農民和他的女兒講到一個頭戴碩大白盔,身穿亮橘紅色連褲衣的不知什麼生物從天而降,開始邊跑邊喊村子裡的人。加加林趕緊打開頭盔面罩,用俄語向他們說道:「別怕,別怕,我是人,我是蘇聯人,剛剛從太空回來的蘇聯人。請幫我聯繫莫斯科。」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不久,直升機就帶著搜救人員趕來了。搜救隊長用充滿敬意地眼光望著加加林,敬了一個漂亮的軍禮「歡迎少校同志返回地面!」


加加林愣了一會兒才意識到,就在這短短108分鐘的充滿驚奇和驚險的旅途中,他已經由一位上尉晉陞為少校。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人類第一次太空飛行情況的概覽:06點07分,發射;06點37分,日落;07點00分,莫斯科對外宣布;07點10分,日出;07點55分,飛船著陸。(小火箭補充:08點05分,加加林著陸)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盛大的歡迎儀式是少不了的。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尤里·加加林(右)與蘇聯另一位很牛的宇航員尼古拉耶夫(左)在克里米亞海濱休息。尼古拉耶夫是人類第一位女性宇航員捷列什科娃的丈夫。有關她的詳細介紹,見小火箭的公號文章《捷列什科娃:人類第一位女性宇航員》。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在埃及旅行中的尤里·加加林。他同時持有開羅和亞歷山大兩座埃及大城市的金鑰匙。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加加林是法國聖丹尼的榮譽市民。(也是希臘雅典、塞普勒斯等多個地方的榮譽市民。)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保持在博物館中的東方1號返回艙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1934年3月9日,加加林生於蘇聯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區的克盧希諾鎮,一個集體農莊家庭,其父母、祖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1951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柳別爾齊職業中學,成為冶金工人,並繼續在薩拉托夫工業技術學校學習。加加林的飛行員生涯就是從薩拉托夫開始的,他加入了薩拉托夫航空俱樂部,業餘時間學習飛行。


薩拉托夫?這個名字怎麼這麼熟?嗯,沒錯,加加林返回地球的時候,就是降落在了薩拉托夫。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加加林返回地球後,成為了第一位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的人類。而他後來依然在進行訓練,以便保持身體狀態,爭取接受新的太空探索任務。


不過,悲劇出現了。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駕駛米格-15教練機進行訓練時,不幸遭遇飛行事故。加加林當場逝世,享年34歲


尤里·加加林的葬禮上,蘇聯高層親自為其抬棺。


加加林死後,其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宮牆壁龕里。注意,牆壁紀念碑上的數字,1934為其生辰年份,1968為其逝世年份。1934中間的9/III,共同組成了其生日:3月9日;同理,1968中間的27/III為加加林逝世的日子:3月27日。


加加林,生於1934年3月9日,卒於1968年3月27日,享年34歲,在其27的時候,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的人類。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加加林紀念碑,紀念其飛升向上的精神。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加加林紀念郵票。小火箭收藏。


夕陽中的拜科努爾發射場1號工位。56年前,加加林就是從這裡升空的。


如今,這座曾經目送第一個人類進入太空的發射場,仍然在繼續著大量的載人航天活動。


加加林在乘坐升降機進入東方1號飛船前,說過這樣一句話:


「無論在何時,對於人類而言,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投身與開啟新知的事業,獲取新的發現了」。


謹以此共勉。


你看到的是一種肌球蛋白正在沿著細絲將內啡肽拖入大腦頂葉皮質的內部。這是最近人類科學家有關人類幸福感的發現。


新知,你在看的,就是隱藏在我們身體里的新知;幸福,你在看的同時也是幸福。



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小火箭希望人類對天空、對太空的嚮往終究能夠突破一切藩籬,能夠跨越種族和國界,能夠團結起全世界對科學技術和美好未來依然懷有夢想的人。祝願大家能夠在獲取新的知識、得到新的啟發、閃耀新的創意的瞬間,獲得幸福。


感謝大家對小火箭的支持!


本文原題目:紀念人類第一位宇航員進入太空56周年


版權聲明:


本文已由邢強博士獨家授權小火箭刊發,禁止非授權轉載,歡迎朋友圈轉發。


微信號:小火箭


微信ID:ixiaohuojian


歡迎 加入 小火箭 ,進入航空航天大家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火箭 的精彩文章:

SpaceX可回收火箭技術與成本分析
帶有鴨翼的F-15技術驗證機高清組圖
風雲變幻:全球軍用民用氣象衛星的發展
為了科學研究:我們需要更多的航空母艦
捷列什科娃:人類第一位女性宇航員

TAG:小火箭 |

您可能感興趣

原來1977年人類就有兩艘飛船進入了星際空間
1963年6月14日 蘇聯第一位婦女進入太空
2016丙申年海外授籙進入第三天
海賊王漫畫848話將進入大高潮:連載20周年紀念
進入2017年的第一個月份,十二生肖的感情運勢
寧空間塔羅屋 一周星程 9月24日-10月1日 太陽進入天秤座
香港這位演員以超過卓別林為目標 77歲每周3次進入健身房
100%進入「名人堂的6位球星」:退役3人,現役3人
進入8月第一天十二星座運勢分析
出動40萬軍隊,歷時7年燒掉14萬億,三個星期就進入首都
寧空間塔羅屋 一周星程 6月4日-6月10日 火星進入巨蟹座
榮耀時刻!這10人和麥蒂一起進入2017年名人堂
2017年健康運勢進入前四名的排名榜
5月16日12星座運勢—水星進入金牛座
10月10日木星進入天蠍,未來一年縱享好運的星座
寧空間塔羅屋 一周星程 7月6日-7月22日 火星進入獅子座
2016年F35十大事件標誌全球空軍進入5.0時代!
寧空間塔羅屋9月11日-9月17日木星進入天秤座
進入2017年,萬事順心一整年的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