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著名中醫學家吳佩衡,擅用附子有秘訣!

著名中醫學家吳佩衡,擅用附子有秘訣!

小編導讀


人稱「吳附子」的吳佩衡,是著名的中醫學家、雲南四大名醫之一,從醫六十餘年,大力倡導經方學理,強調陰陽學說為中醫理論的精髓,辨證論治為臨證診療的準則,他尊古而不泥古,畢生堅持自己的信念,始終保持著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為中醫學貢獻了一生。吳附子臨證經驗豐富,在用藥方面,獨步天雄,擅用附子!吳附子到底是如何用附子的?且看正文!


吳氏擅用附子,視「附子味溫,火性迅發,無所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葯」(《中藥十大主帥》)。善於廣用、重用、專用之,膽識兼備,屢起疑難大症,世譽「吳附子」,可謂實至名歸。其用附子風格、法度直逼鄭欽安。當代著名經方學家黃煌教授曾評價吳氏:「他對附子的研究頗深,其醫案中對陰寒證的識別、附子的用量以及那確切的療效,既讓你驚心動魄,又讓你不由稱奇叫絕!」(《醫案助讀》)

1


廣用


吳氏治療陰證,可謂方方不離附子。但凡面色淡白無華或兼夾青色,倦怠無神,少氣懶言,力不從心,動則心慌氣短,自汗食少,畏食酸冷,溺清便溏,諸寒引痛,易感風寒,甚或形寒怕冷,手足厥逆,惡寒蜷卧,喜暖向陽,多重衣被,口潤不渴或渴喜熱飲而不多,舌質淡或兼夾青色,舌苔白滑或白膩,脈象多見沉、遲、細、弱、虛、緊等症,都可以用附子治療。「凡遇陽虛不憚用姜附,且以人身脆薄,葯必勝病之故,分兩稍微加重,豈有他哉?誠以病情病勢如此,不能不如此也。烏附雖為毒藥,若用之得當,煎之極熟則有立起沉痾之功」(《醫驗一得錄》)。


在《吳佩衡醫案》中,陰證計有55例,涉及內、外、婦、兒、五官各科多個病種,每案均用附子,且均為君葯,劑量恆重,遠超過其他藥味。其中四逆輩37案,麻辛附子湯8案,含附子方如真武湯、烏梅丸、潛陽丹、應症方加附子等10案。尤可欽者,孕婦患陰證,亦用附子,且量重驚人。

2


重用


作為火神派傳人,吳氏不僅廣用附子,而且善用大劑量,驚世駭俗,可謂無出其右者。他認為:「病至危篤之時,處方用藥非大劑不能奏效。若病重葯輕,猶兵不勝敵,不能克服。因此,處方用藥應當隨其病變而有不同……古有『病大葯大,病毒藥毒』之說,故面臨危重證候勿畏懼葯毒而改投以輕劑。否則,杯水車薪,敷衍塞責,貽誤病機,則危殆難挽矣。」(《吳佩衡醫案》)


「切勿效終身行醫而終身視附子為蛇蠍。若醫而遇附子之證,何以治之?於臨證時應分清虛實寒熱,當用則用,有是病用是葯,定能指下生春,活人無量,切勿以人命為兒戲也。」(《中華中醫崑崙·吳佩衡卷》)


在《吳佩衡醫案》中,使用附子共計55案,其中成人47案,初診方100g以上者22例;60g以上者11例;30g以上者12例。複診逐漸加量至150g者4例;加量至200g者5例。劑量最大者如治省立昆華醫院院長秦某獨子(13歲)的傷寒重症,初診方即用250g,後加至每劑400g,而且晝夜連進2劑,合起來就是800g,終於挽回厥脫重症,令人驚心動魄。

吳氏投用附子,強調「開水久煎」,一般要煮3~4小時。他說:「後世因煎煮不得法,服後往往產生麻醉,始用種種製法而成熟附片,意在減少其麻醉之性。其實附子只在煮透,不在制透,故必煮到不麻口,服之方為安全。」有時為了搶救重症,大劑投以附子,則葯壺連續置於爐上不停火,久煎附子,隨煎隨服。(《醫驗一得錄》)


初診用附子,以60~100g多見,60g為其規範用量,觀其書中多次標示附子用量可知。「桂附理中湯:附片二兩,乾薑一兩,肉桂三錢,白朮三錢,党參八錢,甘草二錢;四逆人蔘湯:附片二兩,乾薑八錢,甘草三錢,人蔘三錢;吳萸四逆湯:附片二兩,乾薑八錢,吳萸三錢,甘草三錢,加肉桂三錢尤妙。」(《中醫病理學》)潛陽封髓丹:附子二兩,西砂三錢,龜甲四錢,黃柏二錢,甘草二錢(以上藥物劑量為吳氏核定)(《中藥十大主帥》)


按:看得出,附子都用二兩(即現在的60g)。


3


專用

在應用附子等辛熱藥物治療陰證時,是否夾用熟地等滋陰之品,是溫補派與火神派的重要區別。吳氏在這一點上,表現出鮮明的火神派風格。他認為扶陽驅寒,宜溫而不宜補,溫則氣血流通,補則寒濕易滯。因此,他用扶陽諸方所治陰證案例,絕少夾用滋補藥品,這方面他較鄭氏有過之而無不及。如張景岳所制回陽飲,系四逆湯加人蔘,鄭欽安雖然認為人蔘是陰葯,「用為補陽回陽,大悖經旨」,但他在臨床中有時或用之。而吳氏所用回陽飲,乃是四逆湯加肉桂,稱為「大回陽飲」,摒棄人蔘不用,不夾陰葯。


不僅如此,補氣葯也絕少應用,嫌其掣肘。「正治之方決勿夾雜其他藥品,如果加入寒涼之劑則引邪深入;加入補劑則閉門留寇,必致傳經變證,漸轉危篤費治。」(《醫藥簡述》)觀吳氏各案,用藥專精,法度嚴謹,確有十分豐富的經驗。


4


劑量加減之道

前面講過,吳佩衡用附子,初診以60~100g多見,60g為其常規用量。初診得效後,通常加量,不以病減而減量,與「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旨相比,另備一格。觀吳氏各案,大都如此處理。取得顯效後,再逐漸減量,所謂「陽氣漸回,則姜附酌減」。


這一點,他與另一火神派名醫范中林先生(1895—1989)頗為相似,後者各案初診方附子通常用30g,得效後增加用量,一般是翻番加倍。取得顯效後,再減量改為初診劑量。(《中醫火神派探討》)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吳附子:吳佩衡》(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張存悌、顧樹華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著名中醫學家吳佩衡,擅用附子有秘訣! 點擊播放 GIF/18K



戳原文,一鍵購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十大中醫名方:五苓散不傳之秘!
神奇的薏苡仁,歷代名醫這麼玩它!
很多人不知道,張從正還是個針灸高手!
中藥不良反應大匯總!客觀看待不良反應,科學用藥是王道!
小兒推拿很實用,但這些情況下不能用!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著名中醫學家吳附子:肝病用藥有套路!
著名中醫學家吳附子,治病精髓原來是這樣!
著名中醫學家吳附子,經典的火神派風格,你知道嗎?
附子是良將但難用!中醫名家運用附子經驗分享
經典的火神派風格,你知道嗎?9位中醫名家用「附子」的心法
中醫火神派:善用附子治大病
最好用的中藥是附子,最難用的中藥亦是附子
附子究竟該如何運用?名老道醫來揭秘!
中醫火神派:善用附子,重視陽氣
中藥絕學:一味附子,其中奧秘這麼多!
名醫高輝遠妙用附子,每個醫案都很驚心動魄
千古名方:麻黃附子細辛湯不傳之秘!
中醫中藥,白附子的功效及應用
也談附子的用法
奇病用奇方,重用附子治胃寒
慧眼識中藥:真正的江油附子是這樣子的!
中藥絕學:附子一味,配伍得當效神奇!
國醫大師張琪運用附子經驗
中醫脊樑李可:打破常規,重用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