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張培鳳:陪伴也是一種幸福

張培鳳:陪伴也是一種幸福

張培鳳:陪伴也是一種幸福



陪伴也是一種幸福

張培鳳


以前總覺得趁年輕多掙點錢,給爸媽多買點吃的、穿的、用的就是孝敬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知道爸媽的牙齒有很多已經下崗,再好的食物他們已品不出香甜。他們的脊背彎得象一張弓,他們的腿也變形不再挺直,再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已看不出鮮亮。他們的腿腳也不那麼利索了,越現代的東西他們越使用不了。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陪伴也是一種幸福。


母親是個非常節儉的人,苦日子過慣了,現在日子好過了,但依然保持著勤勞與節儉,為此還鬧出了不少笑話兒。


這一次在醫院打吊瓶,因為大夫一會兒檢查、一會兒做心電圖,液體差點兒跑完了,喊來護士,拔開輸液器最下端的介面,放了一部分液體在杯里,我正要倒掉那些液體時老媽著急地喊:「別倒,能喝了」。機靈的護士小姐說:「大娘,這個液體不貴,一瓶才幾塊錢。」頓時整個病房笑聲一片。此刻我才明白老媽怕把那些花了錢的液體浪費了。

老媽因為血氧濃度低,需要24小時帶著氧氣管吸氧,有一次想上衛生間,為難地說:「這個管管拴柱我了。」我說:「媽,沒事兒,取下來就行了。」老媽說:「不行,取下來錢就白跑了。」「沒事兒,媽,那個用不了幾個錢,再說你也就是休息幾分鐘。」我給解釋說。老媽卻說:「你大(此地人對父親的稱呼)住院的時侯都是按小時算,可貴了。」「媽,現在便宜了,按天算,報銷後幾乎不用花錢,一個小時5毛錢。」就這樣老媽才半信半疑地取下氧氣管。


我慶幸自己又一次輕鬆地哄騙了老媽。陪伴老媽就象陪伴一個孩子一樣幸福。


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母親。艱難時,母親靠著勤勞與節儉,供我們上學,將我們養大;富足時,勤儉作為母親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帶給我們滿足與幸福。


前段時間陪媽媽做彩繪,頭挨著頭,臉對著臉,兩個人共用一套彩筆,邊嘮嗑邊塗鴨真的很幸福。看電視和媽媽躺在一起,捏捏腰,摧摧後背,給媽媽講講她沒聽懂的電視里的話也很幸福。


每周末回家看媽媽,聽媽媽絮叨,講保姆的好與不好。給媽媽洗洗頭,每次洗頭的時候,媽媽象個聽話的孩子,乖乖的爬在床上,用毛巾捂上眼晴享受著你給她的抓癢,按摩。用電吹風給她吹髮時她早早地用雙手把耳朵捂上,媽媽說把風吹到耳朵里會吹聾的。給媽媽從裡到外換衣服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事先打開電暖,我和姐姐一個幫忙脫衣穿衣,一個在後面還得拿毛巾被捂著,因為身體虛弱總出汗,衣服總是濕潮的,不能一件一件慢慢脫,得所有的衣服一起脫下一隻袖,把要換的所有衣服一次套好一起給穿上一隻胳膊,然後再動作麻利地脫掉另一隻袖,再利索地穿上另一隻胳膊,最後可以慢慢地一層層地扣扣,整理,否則稍一受冷就會感冒。儘管給媽媽換完衣服我已滿頭滿身是汗,但能親歷親為也是幸福的。

人到中年,是時候讓時間慢下來,多走走,多陪陪親愛的父母了。這段時間陪在媽媽身邊,看見媽媽日漸衰退的身影覺得好心酸。總覺得欠爸爸媽媽太多了。


陪伴如花,沁人心脾,芳香滿溢;陪伴如泉,源源不斷,甘甜濃郁;陪伴如酒,苦中有甜。陪伴是一種幸福, 陪伴多了,遺憾就會少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鄉文學 的精彩文章:

黃政方:願望
原鄉道 追求哲學之美
華靜:我從未找過你 我只等你
冰泉:時光隧道里的父親
凡塵道心 韓少功:生命

TAG:原鄉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