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立國之初規定,禁軍領取軍糧必須自己背,兩點原因不服不行

趙匡胤立國之初規定,禁軍領取軍糧必須自己背,兩點原因不服不行

北宋初年,趙匡胤用於統一戰爭的禁軍僅有二十萬人。對於如何統領二十餘萬禁軍,趙匡胤也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禁軍除了要警衛京師之外,還要守土戍邊,保衛國內戰略要津。有宋一代,京師常駐禁軍的數量總是與屯邊的禁軍數目基本相當,不如此,萬一有突髮狀況,處置起來就會很棘手。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竹籃之中,很有可能會全打的稀爛。

趙匡胤立國之初規定,禁軍領取軍糧必須自己背,兩點原因不服不行

對於出守邊疆的禁軍士兵,也不能讓他們在同一個地方呆的太久,每三年時間更換一個駐地,此法名為「更戍法」。表面上看似是使士兵知道勤勉,勞逸結合,實則是有意讓這些禁軍形成「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局面。宋廷的主要精力和注意力並沒有放在邊境線上,而是只顧著盯梢這些禁軍了,趙宋歷代統治者最擔心出現將領與軍兵上下一心、其利斷金的事情,進而威脅到一家一姓的統治。

趙匡胤立國之初規定,禁軍領取軍糧必須自己背,兩點原因不服不行

為了避免來自各地的士兵染上城市生活中奢侈的風氣,趙匡胤絞盡腦汁後制定了嚴格的軍紀軍規。這些軍兵多是來自鄉下,甫一至繁華的都市,置身於天子腳下的花花世界,眼花繚亂之後,總是會在耳習目染中慢慢喪失農家子弟的忠厚勤儉。由儉入奢易,從奢返儉難。

趙匡胤此舉也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的手段。

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北宋的禁軍制服,長度不能超過膝蓋,允許士兵從外購買魚肉和酒帶入軍營。

趙匡胤在位期間,為了鍛煉禁軍士兵的身體,規定所有士兵每月的口糧,必須得自己背負。汴梁城中常見的一景:絡繹不絕的禁軍士兵,肩扛手提著分得的口糧,穿城而過。

趙匡胤立國之初規定,禁軍領取軍糧必須自己背,兩點原因不服不行

據史料記載,政府向每個士兵一年提供十八石的穀物。宋制一石大約等於六十公斤,每月禁軍士兵扛著一百八十斤的口糧穿城而過,這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情。

並且趙官家明確指示:原則上以士兵所在軍營為標準,指定開封城另一側的倉庫作為配發糧食之地。也就是說——如果軍營在東,那麼領取配發口糧的地方將會是在城西方;軍營在南,那麼配發糧食的地方將是在北面。而不是就近配發。據史料記載,這段路程遠近約為四十里,大約是現在的二十三公里。

這辦法不可謂不高明!

一者,要這些軍兵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勿忘根本,永遠銘記稼穡的艱辛;二者,這種高強度的負重拉練,軍兵也不會太多怨言,畢竟背的糧食是用來裹腹的。既鍛煉了身體,又領取了糧餉,一舉兩得。

趙匡胤立國之初規定,禁軍領取軍糧必須自己背,兩點原因不服不行

這種情形,直到真宗年間才逐漸廢止。真宗景德年間,自趙匡胤以來實施了三十多年的規定漸漸成了廢紙。與遼簽定了澶淵之盟的和平條約後,短短几十年宋廷禁軍戰鬥力下降到令人吃驚的地步——上下不識干戈,更不用聞金鼓、識戰陣了。更離譜的是一些禁軍每月去領餉,都是僱人去背,完全沒有了宋立國之初的勤儉質樸。這樣的驕兵,作戰力如何可想而知。

宋真宗自然體會不到當初趙匡胤制定規矩的良苦用心,吃瓜群眾更不理解將禁軍集中於首都這一政策的真實意圖所在。於是朝野間就有了「竭民賦租以養不戰之卒,糜國帑廩以優坐食之校」的批評言論。

趙匡胤立國之初規定,禁軍領取軍糧必須自己背,兩點原因不服不行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講的極是!只是在國家承平日久的時候要牢記:居安思危,忘戰必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趙匡胤始終不忘居安思危,無愧「聖明天子」的稱謂。

一個國家失去了進取心與憂患意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安樂死的!兩宋的覆滅就是前車之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李隆基如此重用李白,為何李白仕途上毫無建樹?只因得罪四個人
趙匡胤制定八字國策,奠定了兩宋三百年基業,卻被後人詬病至今
李隆基問李白,我比起武則天誰更會用人,李白一個比喻精準到位
趙匡胤制定的祖宗家法,只有四個字,卻成了宋王朝積弱的根本原因
《觀書有感》流傳至今,朱熹觀的是什麼書?感慨的又是什麼

TAG:唐風宋月 |

您可能感興趣

北宋禁軍想要給趙匡胤之子黃袍加身,沒想到他竟然直接拔劍自殺
你以為宋朝軍隊很弱?來看看宋朝禁軍的選拔標準你就知道有多強!
隨著以往的主將成為新王朝的開國者,這些親軍也一躍成為國家禁軍
東吳帝國實在亂,禁軍精銳都謀反,差點要了孫權的命
此人每次睡覺時,宮殿前重軍把守,全城禁軍進入待戰裝備
東吳帝國實在亂,禁軍精銳全謀反,差點要了孫權的命
《楚喬傳》元淳再坑爹,竊取兵符調走禁軍,燕洵直攻長安
林沖身為八十萬禁軍統領,卻為何對欺辱自己老婆的人一忍再忍?
宋朝有八十萬禁軍,可金軍入侵卻不見蹤影,到底是為什麼
他曾是夏侯惇副將,被曹操提拔為禁軍護衛,地位僅次於許褚
大明最後一支禁軍驍勇善戰,卻無法挽救明朝滅亡
曾經風光無限的禁軍教頭,林沖為何混的如此沒落?
真實歷史上,高俅竟然是蘇軾給推薦上位的!敗壞禁軍導致靖康之恥
他是御前禁軍槍棒教頭,說大話的皇帝寵臣,帥不過三秒被一刀秒殺
北宋禁軍怪事:熱衷以「顏值」而非戰力取悅百姓
他是夏侯惇的副將後被曹操提拔為禁軍護衛地位僅次於許褚
強悍的北宋禁軍被誰玩壞了
如果八十萬禁軍火速救援, 北宋的靖康之變能不能就此避免?
隋唐時代戰功卓越禁軍將領蘇定方,唐朝建國當朝為官壽終七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