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馬人才不管世界什麼形狀,統統用大路來表示——普丁格地圖

羅馬人才不管世界什麼形狀,統統用大路來表示——普丁格地圖

科學的和一致性的世界觀,在古代是沒有的。

最初的世界就是神的世界,而後是帝王的世界,再後是帝國的世界。

關於世界,各國認識不一樣,表述也不一樣,行動與結果也不一樣。巴比倫人或新亞述帝國的世界觀:世界是平的——中心在巴比倫;到了古羅馬時代,新的帝國有了新的世界觀——「條條道路通羅馬」。羅馬人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就是征戰,最終把「未知世界」變為「經驗世界」、「現實世界」,而後,再給這個世界一個解釋,如這幅羅馬時代的世界地圖——普丁格地圖。

我在香港科學館一個古羅馬文化展上,看到普丁格地圖的全本複製件和分段解析圖。普丁格地圖是有紀錄以來第一幅羅馬帝國的完整版圖,它是一幅由11塊羊皮組成的捲軸彩繪地圖,縱34CM,橫700CM。西方研究者以字母O—XI來劃分,以便說明它所描繪的內容。這幅地圖大約應成圖於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也就是說,600年間,人們在不斷完善它,所以,有多種抄本傳世。這裡選擇的抄本是科爾馬(法國東北部阿爾薩斯的一個小鎮)修道士1265年的抄本。這個抄本於1494年被發現,1507年由德國古董商康拉德·普丁格收藏,後人稱其為「普丁格地圖」。這個現存最早也是最好的抄本,其最早的圖面信息可追溯到公元72年前,可見到龐貝城(此城公元79年毀於火山爆發),也可以見到公元3世紀建立的梵蒂岡城(拉丁文: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意為「先知之地」)。它是所有版本中獨一無二的「古本」。這件寶物現為奧地利國家博物館收藏,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古希臘人以數為出發點,在理論上描述出了一個「數字地球」,它是個球體,有周長,有經緯網……古希臘科學家認為,現實地理現象是凌亂的,沒有個嚴謹的數字與幾何秩序,人們幾乎無法認識和描述世界。奇怪,接替希臘人統治地中海的羅馬人,並沒有繼承這套已有的地理學理論,而是活在自己的經驗世界裡,他們所繪的地圖完全是一種對現實世界的直接回應,不很科學,卻相當實用。

在對經驗世界的地理知識搜集時,古羅馬人靠的是「道路」。普丁格地圖中央的地中海,就被繪圖者伸成了一條水道。事實上,羅馬人稱地中海為「我們的海」。從普丁格地圖的第O部分可以看到羅馬艦隊曾衝出地中海,跨過多佛海峽,登上大不列顛島(此圖最西端遺失部分包含了英國、愛爾蘭,西班牙以及非洲的西北部,1916年由康拉德·米勒重新填補)。圖中所繪泰晤士河可謂「通江達海」的城市交通樞紐。其中的一條河,即是公元前55年凱撒大帝登陸的地方,英國有文字記錄的文明史即由此開始。公元43年,羅馬克勞狄皇帝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即後來的倫敦。羅馬人諦造的倫敦,後來成為了帝國遠隔海峽的一個驛站。

普丁格地圖是一個交通圖,圖中所描述的道路,在古代中國叫驛道。驛道主要是用來運送軍需糧草的,同時,也是傳遞軍令的通道。它相當於今天的國道,乃國之動脈。羅馬帝國特別重視道路,道通到哪裡,軍隊就開到哪裡,利益就到達哪裡。在古羅馬人的地圖裡,各個獨立的國家,統統變成了羅馬人的驛站。道路就這樣成了羅馬時代的權力見證。

在普丁格地圖中央,也就是第V部分,突出描繪的就是羅馬城。在羅馬城上方,繪有羅馬皇帝,他一手握著地球,一手握著權杖,腳下是由城牆環繞的羅馬城。羅馬如太陽,光芒四射。圍繞城市是呈放射狀的12條道路。史料表明,羅馬帝國頂峰時期,有近30條「軍用高速路」以羅馬為原點輻射出去。這些光芒一樣的道路,可以說是從四面八方通向羅馬,也可以說是由羅馬通向世界。

在為實用而繪製的普丁格地圖裡,羅馬人的亞平寧半島,看起來好像是從西一直擴展到東方。實際上,這個地圖中描繪的線路是為了方便人的閱讀,與行政官攜帶方便,並非實現地貌,也不是完整的領土概念,地圖關鍵是想呈現距離以及路線;圖中除表現距離與十字路口外,還有海峽與港口,河流、山脈、森林和海洋;它是一個地點的匯總,以及軍旅行程;它借用地圖形式向政府展示羅馬帝國通達的世界,顯示羅馬帝國與歐、亞、非的聯繫。它顯示了公元3世紀末期,羅馬帝國佔領和管轄的橫跨歐亞非的巨大領地。

普丁格地圖的第VIII部分,表現的是埃及、敘利亞、阿拉伯。在地中海南岸,北非呈現連綿的鋸齒狀的阿特拉斯山脈和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等國,經過羅馬人多次跨海進攻,已然是羅馬帝國的南部邊界線。在尼羅河三角洲的西部,作者繪出了亞歷山大港。建於博斯普魯斯海峽邊的君士坦丁堡,是黑海和愛琴海之間的通道,也是歐洲進入亞洲的通道,所以,圖中的許多條路都匯向這裡。

普丁格地圖反映了古羅馬人「開拓」的世界、認知的世界——這是其他任何國家都無力完成的巨大空間跨越和最大化的地理邊界——西至大西洋,東至印度洋——這就是當時的「世界」。普丁格地圖最初的版本應成於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3世紀,那是羅馬帝國一步步走向外擴張的時期。在此圖的第IX、X 、XI(9、10、11)部分,繪出了耶路撒冷,羅馬帝國侵略的腳步,止於巴比倫和美索不達米亞。它的東邊是印度和錫蘭(今斯里蘭卡),對羅馬人來說,就是世界的邊緣了。

普丁格地圖是不按比例與真實方位繪製的典範,它只為羅馬官員使用的軍用路線服務,基本上是一個實用手冊,重要道路都注有此地到彼地的里程。地上與海上的通道,為羅馬帝國輸送軍隊,也帶回財富,成就了羅馬人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陸路也好,海路也罷,在交通圖中都被整合為「道路」。羅馬人相信只要路通了,軍隊到達了,世界就通了。至於地球是不是圓的,羅馬人才懶得管。

關於世界地理面貌的理論描述,留給後來東羅馬的拜占廷地理學家來完成。

羅馬人才不管世界什麼形狀,統統用大路來表示——普丁格地圖

軍事天才凱撒大帝專題展,展出了重要的古羅馬文獻

羅馬人才不管世界什麼形狀,統統用大路來表示——普丁格地圖

香港科學博物館羅馬專題展中展出的普丁格地圖,捲軸特別長。

羅馬人才不管世界什麼形狀,統統用大路來表示——普丁格地圖

展覽說明一

羅馬人才不管世界什麼形狀,統統用大路來表示——普丁格地圖

展覽說明二

羅馬人才不管世界什麼形狀,統統用大路來表示——普丁格地圖

普丁格地圖(局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梁二平的海洋 的精彩文章:

世界是平的——有七個角——泡在苦水裡——巴比倫泥板世界地圖
歐洲人很早就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央」
世界第一艘「軍艦」——「大亨利」
「Map」(地圖)原始語意竟是「將世界繪在布上」
路易十八為何說《美杜莎之筏》別有用心之作

TAG:梁二平的海洋 |

您可能感興趣

寶馬賓士不上榜?蘭博基尼法拉利統統只能站後面這是什麼來頭?
德意志科學技術……管他什麼統統世界第一!
馬努哈登韋德威少隆多統統靠邊站,歐洲步之王來了!
比施華洛世奇、蒂芙尼更好看的國產品牌,這裡統統能買到
什麼林徽因、張愛玲,要論才華,在她面前統統是渣渣
孫楊完勝霍頓!韓喬生激動發聲:質疑者統統閉嘴吧
什麼,聽說這款國產神車一出世,保時捷法拉利都得統統靠邊站?丨原創
張柏芝護膚品價格統統不過百?這麼漂亮還用便宜貨誰相信啊
有一種承諾,叫特朗普承諾,說了統統不算!
一頂神奇的頭套,林志玲、劉亦菲、景甜、范冰冰,統統丑得不能看
迪麗熱巴撞衫各大女星,統統完勝,連老闆楊冪也不放過!
為啥老人耳朵更大,接吻能減輕皮膚過敏?搞笑諾貝爾獎統統為你解答
神奇的六張唐朝皇帝畫像, 揭示著唐朝不是純漢人血統統治
生活中橘子皮的神奇功效,你知道的只是皮毛,今天就統統告訴你
這款自主MPV一上路,諜照被曝光見證最豪華!奧德賽,埃爾法統統不在眼裡
不管金耳還是木耳統統搞定 大眾途觀改裝惠威兩分頻
這些動作,馬甲人魚線統統都能鍛煉!
牛頭梗:我乃狗界黑老大,只有金鏈墨鏡才符合我,其他統統撕碎
親民 小眾 格調 奢華……你想買的,武漢統統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