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貓魚圖》-民國國畫大師梁蔭宜畫作欣賞

《貓魚圖》-民國國畫大師梁蔭宜畫作欣賞

先講一則傳說:北宋皇帝趙佶有一次以詩句「踏花歸去馬蹄香」作為繪畫考試題目,很多畫家都把花、馬、人畫得惟妙惟肖,細膩逼真。但卻無法把「香」字表現出來。有一位畫家另闢蹊徑,他的畫面是:落日黃昏時分,一個官人伏在馬背上,馬兒疾馳,馬蹄高舉,幾隻蝴蝶追逐著馬蹄蹁躚飛舞。整幅畫上都沒有花的蹤影,可是卻能讓欣賞畫作之人仿若能聞到踏花馬蹄處傳出的幽香。


由於匠心獨運,此畫作毫無意外地奪得眾畫之冠。這故事也就流傳至今,成為一則畫壇佳話。

《貓魚圖》-民國國畫大師梁蔭宜畫作欣賞


作者 | 麗兒


時隔近千年後,民國時有一位青年畫家梁蔭宜(字:印彝,號:為璉),當時畫了一幅《貓魚圖》,與「踏花」有異曲同工之妙。畫作甫一完成,就贏得了當時畫壇師友的一致好評:此畫作構思巧妙,必將流傳後世。可是,由於畫家本人十分低調,又自視甚高,加上時值動亂的戰爭年代,此畫作一直湮沒在民間,不為眾多世人所了解。至於當時的師友對畫作的評價,還是梁蔭宜老先生跟女婿在一次閑談中不經意流露出來的,而老先生也從未跟家人透露師從何人,家人亦無人得知梁老先生的老師是當時名震天下的高希舜、徐悲鴻等人(這些資料是其外孫女查找多方資料後才得知的)。


《貓魚圖》是一幅已經裱就的國畫。因為年代久遠,保存條件不善,紙質已經略有發黃。但是,民國時期的裱畫工藝十分成熟,故畫作倒是沒有絲毫損傷。

一株還沒完全綻放的荷花佔據了畫面底部的一半,畫家用濃淡不一的墨色表達出黑、白、灰等等的多重層次。荷葉錯落有致,旁邊點綴了一些水草,觀畫的人若屏息凝神甚至可以感覺到陣陣清風徐徐吹來,荷葉和小草也似在微微顫抖。而露出水面的玉荷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肆意地伸展著花瓣,顯露出稚嫩的秀美。這些,在在顯示了畫家採用近代已近失傳的「沒骨畫法」畫荷的深厚功力。

《貓魚圖》-民國國畫大師梁蔭宜畫作欣賞



貓魚圖局部圖


畫作的上方,寥寥幾筆畫就的一隻貓,弓背伏地地守在池塘邊,離水之近恰似站在微瀾的碧波之上。它瞪著眼珠,雙目炯炯地盯著水中,好似已經在蔓延、牽絆的水草底下發現了獵物,有一種隨時準備撲向獵物且志在必「擒」的氣勢。

《貓魚圖》-民國國畫大師梁蔭宜畫作欣賞



貓魚圖局部圖


可是,魚在哪裡呢?觀畫者如果不細細體會、想像,根本不會體悟到此畫的無聲意義。因為,所謂《貓魚圖》,畫面上根本沒有魚。魚,只是在貓的眼裡而已;或者說,魚,只是在觀畫者的想像里而已。


此畫作上含義深沉、雋永,表現手法十分含蓄,完全切合「中國繪畫注重意境」的審美理想。畫面上不但無題詩、題詞,連畫的名稱也沒留下。僅僅在畫面的右邊留有小字:梁為璉及畫家本人的鈐印。而畫作的名稱《貓魚圖》是在裱好的畫後面發現的。

《貓魚圖》-民國國畫大師梁蔭宜畫作欣賞



貓魚圖局部圖


若再細細深究《貓魚圖》的深層意義,不知讀者能否如筆者一般,感受到「世人如畫中貓兒」般的悲涼。塵世間的誘惑、慾望、目標、渴求等,這一切如水中的魚,不管看得見還是看不見,在很多時候卻是摸也摸不著。畫面上那貓躍躍欲試的姿勢和眼神里流露出求之不得的迫切、無奈、焦躁甚至是憤怒,和世人那種欲求未達時的感受是何等的相似。從這點意義上來講,畫作的另一點積極意義也許在於,既然明知不可為,那麼,就不必如貓般執著了。當然,這只是一個歷經滄桑、看盡繁花的中年人觀畫的心得。想來畫家作畫時,正是年少氣盛、意氣風發之際,應該更注重的是水墨畫意境吧?而在初初入世的年輕人看來,也許又是另一番感觸了。

《貓魚圖》-民國國畫大師梁蔭宜畫作欣賞



附:《貓魚圖》全景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書畫 的精彩文章:

不做皇帝,就做書法家!
父母越早懂這三個問題,孩子長大越優秀
「王大令」的書法你知道,「王小令」的書法你見過沒?
力、重、厚、質,臨摹創作就這幾點

TAG:古今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你見過國寶級魚種「熊貓魚」嗎?
美貓魚繪製過程
嘴大的「招財貓魚」
日識一魚 熊貓魚
日識一魚 玻璃貓魚
日識一魚 招財貓魚
冒險成功!對里皮真服了:國足懷裡仍有一條理論成活的「貓魚」!
主人和喵星人玩「貓魚」的遊戲,上面那隻好像並不在狀態……
河裡還能釣上來這條魚,怎麼看感覺像貓魚呢!
熊貓魚到底是不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