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徐曼冰,專業碰瓷20年
圖、文/羅易成
壹
如果你和徐曼冰接觸過,你會發現他挺不好「接觸」的,你給他發微信,常常是很久才回你一些片言隻語;你和他打電話,要麼經常沒人接,要麼接了也是說不了幾句話就會匆匆掛掉,而且說的那有限的幾句話里還要去使勁分辨他濃重的華容口音到底在說些什麼。
他懶得用微信,懶得打電話,懶得像我一樣去花精力糾正自己的口音,不過,他並不懶,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高冷范,而是20年里,他把幾乎所有的熱情都花在了「碰瓷」上。
貳
「瓷」,「China」,這兩者在說英語的老外看來,似乎是一回事,徐曼冰工作的單位,醴陵釉下五彩國瓷研究所,也是把國與瓷結合到了一起。
從長沙到醴陵,將近100公里,當時在長沙學陶瓷專業的他,畢業後沒幹別的,抱著剛初戀就白頭到老的心態對瓷器從一而終。
徐曼冰是我的老學長,20年前我就知道他喜歡舞文弄墨,我本來以為他做了陶瓷這行,就是玩玩泥巴,像很多我們同齡人一樣,把在學校時那點不切實際的文學青年的酸勁剔除得一乾二淨了。
很快,我們的孩子也會像我們當年一樣大了
叄
國瓷研究所內
從長沙到醴陵,100公里的路程,這是徐曼冰曾經走的路,我這次開車從長沙出發,去醴陵找他。第一次在他工作的地方,我才知道,我們當時那幫混文學社的人里,只有他把當時的習性還保持了下來,而且一點點用在了自己的工作中。
徐曼冰不懶,他只是把接電話聊微信的時間,都用在練書法、畫山水上,因為這些都是他創作瓷器作品時的基本功。
他的瓷器作品大多都是山水畫題材,一筆一畫先畫在胚體上。這種生活習慣,讓他的舉止中多了一些文人氣。
徐曼冰現場為我寫了一幅「天地一塵」
肆
歷代中央領導人,大多用過這裡出的瓷器
當然,不是所有能寫能畫的人,都能勝任他這個國瓷研究所所長的職位,對陶瓷工藝的了解,對原料的把握,這些都是徐曼冰「碰瓷」20年積累的獨門手藝,他說他會吃泥巴,放嘴裡一嘗能大概知道這是哪裡出的瓷泥,都含有哪些成份。他還真給我演示了一下,我看著他帶著泥痕的嘴巴,聯想起60年前餓得活不下去吃觀音土的人。
徐曼冰拍拍手,抹掉嘴唇的泥印,沖我憨憨一笑,我能看出,這是他人生的滋味。
徐曼冰的部分作品
伍
有些人碰瓷,一旦得手就一拍兩散;徐曼冰碰瓷,一碰就和瓷永遠粘在了一起。這位曾是我學長的手藝人,看到他現在的狀態,也是我希望看到的手藝人的狀態,我真替他開心。
徐曼冰是「路邊攤」今年拜訪的第11位傳統守藝人


※一門老手藝的「安樂死」
※中國最美空巢老人
※唐朝往事,皇帝竟給大臣發護膚品
※起名千萬要走心,糊弄孩子真不好
※李家山水(下)——我的家園與精神家園
TAG:路邊攤 |
※1900-1910年老照片:手藝人形象另類,軍火庫爆炸之後
※手藝人徵集|手藝人,守藝人,授藝人
※九江有位老手藝人 20年用木頭雕出花
※MUJI聯合6位日本手藝人,將推出100多件手工藝品
※手藝人,守藝人,授藝人
※為了傳統的現代復活:一個柳編手藝人的40年
※走南闖北的鋁鍋手藝人 風餐露宿 年賺10萬元
※韋翃箖:魔都牧場主,喜愛設計的高超手藝人,29歲擁有200畝地
※70種即將消失的老手藝和手藝人
※臨海手藝人:箍桶 師傅
※(手藝人記憶)年輕和遺憾同行,我的1964
※一位手工柴燒陶瓷藝術品手藝人
※她29歲辭職5次,離群索居3年,成為一個顏值爆表的手藝人
※傳承匠心 尋找手藝人 ——2017非凡時尚人物 致敬造物者
※10款最獨特情人節禮物,10位手藝人為你量身定製
※這群手藝人里的「門外漢」,要做屬於中國人的好物100
※這群手藝人里的「門外漢」,要做屬於中國人的100件好物
※日本手藝人一條街
※擺攤手藝人的琉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