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美美噠一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

美美噠一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

明成化青花瓷是漢族傳統名瓷,分官窯,民窯兩種。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歷時23年,景德鎮御窯廠生產全面恢復正常,是漢族陶瓷燒造史上重要的歷史時期,成化青花可謂明代中期青花瓷藝術的代表。其器突出特點是玲瓏秀奇、端巧工細,後人對其評價頗高。成化青花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與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採用進口蘇麻離青,更難與宣德青花區分;另一類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為主要特徵,是成化青花的代表,與後來弘治青花相類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說法。美美噠一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

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RMB5000

成化青花瓷器胎質潔白、細密、胎體秀美而輕薄,有的近似於脫胎。施釉潔白肥腴,釉質獨特,潤如凝脂,呈半透明狀,若迎光透視,隱約可見胎體泛出淡淡的肉紅色,這種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個重要特徵。成化瓷器修胎規整,瓶、罐、壺等立器介面痕迹不明顯,盤子多有塌底現象,碗、盤類等足較直而且較高。官窯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兩種。以帶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黃色。俗稱「米糊底」,上手摸之,溫潤細滑,無粗糙感,為成化官窯器所特有風格。成化民窯器雖比不上同時期的官窯瓷精細規矩,但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民窯瓷胎體單薄,質地潔白細膩,瓷化程度好,胎體較明初民窯明顯減薄。釉面光潤肥厚。罐等琢器講究修胎,介面不明顯,多砂底,釉底較少。碗的足跟細圓,足徑變小,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黃窯紅,多釉底。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窯瓷有的繼續使用蘇麻離青料,筆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筆觸,其青花發色濃重,有濃淡層次和黑褐色結晶斑,與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並和多數淺淡色調同時並存。中晚期主要使用江西樂平縣產的陂塘青,也稱平等青。色料淘煉精細,含雜質較少,發色柔和淡雅,藍中閃灰,呈色非常穩定、平靜,頗有水黑畫風格,與潔白溫潤的胎釉和纖細的紋飾相襯,分外脫俗。但往往因釉質肥厚,青花色淡,而有雲遮霧障若隱若現的現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調錶現得最為突出。成化青花線條纖細,多用雙勾線條勾勒圖案,然後在圖案內進行渲染,雙勾線用濃筆,渲染用淡筆,因而其燒成作品呈色大多淺淡雅緻。
美美噠一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

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RMB5000

成化民窯青花瓷採用平等青料,青花顏色同樣淺淡發灰。用分水方法渲染,輪廓線大多較粗,渲染之分濃淡兩色,多為勾勒點染和單線平塗兩種方法混合使用。成化青花器形規整,莊重圓潤,玲瓏俊秀,製作精巧,表裡如一,一改永宣以來雄健豪放的風格。胎體厚重的大件器物較少,多輕巧圓潤的小件,故歷來有「成化無大器」的說法。器物品種主要有瓶類、罐類、杯類、爐類、碗碟類、盤類、壺類和一些文房用具。杯類中當數雞缸杯為首,其他的有高足杯、馬蹄杯等,均為滾圓圈足。碗類有雞心碗、墩式碗、卧足碗、高足碗,口部有收口、撇口、花口等式樣。盤類有收口、撇口、菱花口式,有一種直徑近40厘米的大盤,撇口、圈足、底部露胎呈黑色「米糊底」。盤心繪龍紋或雙獅滾球紋,青花色澤濃重。罐類中天字罐最為著名,常見的還有高罐、扁罐等。瓶類有鶴頸瓶、瓜棱瓶、膽瓶、玉壺春瓶、梅瓶等。其他還有盒、洗、梨壺、盞托等。
美美噠一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

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RMB5000

成化青花瓷紋飾纖細活潑,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填色較淡。只用平塗,只分濃淡而不分陰陽,無渲染烘托。繪人物衣著,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作襯托,故有成窯「一件衣」的說法。紋飾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主要有龍紋、鳳紋、海水海馬紋、獅子繡球紋、麒麟紋、海獸紋、花蝶紋、鴛鴦卧蓮紋、秋葵紋、松竹梅紋、靈芝花草紋、菊花苜蓿紋、蘭花桅子紋、寶相花紋、山茶花紋、牽牛花紋、蓮花八寶紋、嬰戲紋、高士紋、纏枝花卉紋、折枝瓜果紋、雲紋、山石紋、十字杵紋、梵文、藏文、八寶紋等。器口內外多以弦紋,少數以卷草紋帶或錦地紋帶裝飾。足外牆一般圍以兩或三道弦紋,一道靠上,兩道靠近足底部邊緣。龍紋有雙龍、五龍、九龍鬧海、夔龍、翼龍、團龍、雲龍、穿花龍、蓮塘龍等。龍身大多繪的比較細,龍睛平視好像戴了副眼鏡,長頸歪斜。夔龍造型很奇特,嘴唇上翻如象鼻,嘴裡咬著一束蓮花。翼龍有飛翼,繪有前爪而無後爪,龍尾捲曲。
美美噠一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

大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紅杯RMB5000

十字杵紋在成化時期最為流行,雙頭杵交叉成十字形,這種紋飾最早出現於元代青花瓷碗內。折枝瓜果紋有櫻桃、石榴、柿子、碧桃、荔枝、楊梅等。瓜果多繪藤須,有的繪根莖,多以坡地為襯托。花鳥紋中的鳥類體型豐滿,稚拙呆板,邊飾不太講究,只在器物的口沿、圈足上以弦紋裝飾。山石紋多無凹凸立體感,繪成平鋪的鑰匙狀,有的似仙人掌形。花卉紋大多留白邊,花朵只繪正面,花葉呈手掌狀撐開,葉緣為鋸齒狀,無陰陽反側,這是成化朝的特色。成化民窯青花瓷的風格是輕靈典雅,紋飾多數較明初繁複,紋飾常見香草龍、獅子、麒麟、海獸、荷塘鴛鴦、蓮池、秋葵山茶、三秋、山石花草、折枝牡丹、嬰戲、高士、結帶寶杵等,有的紋飾畫得柔和,有的畫得潦草,無論哪種都透出瀟洒活潑,從隨意之中見其清麗。有時代特徵的紋飾有纏枝靈芝、蕃蓮、牡丹或纏枝捧八寶紋等。葡萄一類藤本植物,藤畫成彈簧狀;湖石畫成螺旋狀,石旁畫對稱的花草或三果樹。白描蓮池紋以鱗次櫛比的水波為地,上繪白蓮水藻,水藻似黃豆芽細長,荷花對稱並蒂蓮。牡丹葉呈鋸齒狀,外廓留一圈白邊,葉脈清晰,葉子畫成雞爪狀,花果帶藤須。圈足一般不用裝飾,僅畫兩條藍色弦紋。口沿常見的邊飾有龜背紋、梵文,梵文過去單一作輔助紋飾,成化時組成立體圖案,影響到弘治朝。成化款似有專人書寫,比較規範,字體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外圍為雙線方欄,這種款書寫在杯底最多,少數盤、碗、洗也有這種款,一般是成化後期的產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雙行雙圈楷書款,在盤、碗、瓶、罐底部為多,有少部分書於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橫款,大多在黃地青花盤外口和高足杯內使用。還有一種特殊的罐,上寫「天」字款,無圈框,俗稱「天字罐」。陶瓷鑒定專家孫瀛洲先生曾將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訣:「大」字尖圓頭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頭,「制」字衣橫少越刀,「明」日窄平年應悟,「成」字三點頭肩腰。第一句是指款識上的「大」字,第二筆上端有尖有圓,出頭並不過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筆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筆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彎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別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筆一橫,不能越過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豐下斂。第五句是指「明」字左邊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寬或上下相同,與一般習慣寫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筆的點,有點與頭平的,有點與肩平的,有點在腰間的。上述情況是絕大多數成化窯瓷器款的書寫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筆上端只要過高,「制」字衣橫必然越過刀外,這種寫法筆道較細較草,不過在彩瓷中極為少見。雖然如此,但其整個風格仍與前述的一致。民窯青花有書「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兩行,字體草率而不規範,字外有粗細不一的青花雙圈。民窯青花自成化朝起屢見「大明年造」四字兩行雙圈或雙線方框款。除此之外,還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銀錠、方勝一類圖記款。由於成化瓷有極高的聲譽,明清兩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萬曆朝的最為逼真。嘉靖朝仿品有「成化」雙圈六字楷書款的嬰戲紋杯、盤。在成化器物中沒有書「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無四字黑地綠款。凡書「成化」、「成化年制」的都為後世偽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通古今 的精彩文章:

佛家七寶一海洋的眼淚海的精粹一珍珠
佛家七寶一千變萬化集萬千色彩一身的魅力一瑪瑙
佛家七寶一水之精華晶瑩剔透靜心鑒人一水晶之美
佛家七寶一斑斕魅力有機寶石紅色黃金珊瑚
佛家七寶一似玉非玉一瀕臨滅絕的有機寶石一硨磲

TAG:玩通古今 |

您可能感興趣

大美之器——明成化青花與鬥彩
明成化青花瓷器
瓷中真絕色-明成化青花
清麗淡雅:醉美成化青花
中國明代成化青花夔龍紋盤
一縷青花瓷 幾多中華韻
解讀景德鎮四大名瓷 青花粉彩玲瓏色釉
弘治青花瓷與成化青花瓷的異同
青花釉里紅鹿頭尊
青花大王巔峰之作《王步款青花釉里紅蔬果圖》賞析
中外超模穿旗袍走秀婀娜多姿 青花瓷美女古典、綠袍美人長腿隱現
皇家御用,大明萬曆黃地青花龍紋大盤
一碗青花藍
認識青花,領略青花的美!
美女身穿青花瓷古裝真的是美爆了
最美中國風 青花瓷
黃釉青花瓷真品圖片賞析黃釉青花瓷私下交易多少錢
明宣德 「青花釉里紅鳳紋六棱盤」
欣賞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