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角上的晉江

海角上的晉江

編者按:福建本土電影《海角有個五店市》本周進入院線。電影取景於位於晉江老城區青陽的傳統街區,這裡擁有成片的閩南傳統古厝、番仔樓、南洋風格的商鋪群,以及包括石鼓廟在內的多座廟宗祠,同時還保留著高甲戲、木偶戲、南音等晉江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的作者為「孤獨星球」《福建》撰稿人,在過去的五年里,她曾數度造訪晉江,尋找隱藏在舊城街巷與古厝山牆之間的獨特地域景觀,借著此文,作者再度憶及了她在閩南旅行時收穫的種種驚艷與感動。


在福建的伏季休漁期,每個港口、澳口上都停滿了著昏睡的漁船。從曾經的刺桐港跨過成州大橋,便來到了海角上的晉江市。除了連接8公里之外的泉州,晉江的地圖四分之三攤開在海中,海岸線綿延150公里。對於這片地域,我一度能夠聯想到的,只是躋身NBA的安踏、361°,以及身穿黃金盔甲的新娘。然而,2012至2016年間的幾次工作旅行才讓我發現,揮去新聞頭條里的土豪氣,這裡還有一段段對故土故人的執念和長情。

海角上的晉江



番仔樓的陽台

晉江之晉


晉江既是地名,也是江名。江水的正源來自於安溪的西溪,也就是那片誕生鐵觀音的純凈山區。西溪源於戴雲山的東南麓,山間的村莊里還能找到刻有「晉江源」的石碑。而「晉江」之名則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晉朝戰亂,貴族士庶自中原黃河洛水流徙至這條無名的南方河流,沿水而居,懷著對故土的留戀,把這條從此託付命運的河流叫做「晉江」。其實,有歷史學家特別指出,晉江的「晉」並非國號,其所指更有可能是梁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晉安」。


定居於此的濱海先民「以網罟為耕耘」,唐代立州建置時,他們已經能夠打造抗強風的遠航船隻,對外通商貿易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商船出入,與民為市。州志上「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描述填滿了那個鼎盛的時代。之後的幾個世紀,藉由這條流入泉州港的母親河,連同泉州、福州都曾一度被統稱為晉江地區。

海角上的晉江



安平橋頭的心水古寺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如果說「衣冠南渡」是初次的背井離鄉,明清時期的「下南洋」便是第二次離別。為防止倭寇騷擾,明初便對整個海域實行「海禁」,建造超過兩根桅杆的海船就是死罪。無法對外通商,面對貧瘠的土地,人們又不得不選擇第二次「南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如今的年輕人說起祖上或親眷幾乎無不五湖四海、天各一方,晉江「十戶人家九戶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晉江市的中心有個名叫「SM城市廣場」的百貨,它是菲律賓的首富,晉江籍華僑施至成的產業。而這個讓人遐思的名字其實是「鞋庄」(Shoe Mart)的縮寫,這位地產、金融領域的大亨,曾經就是以賣鞋起家的。無數個「愛拼才會贏」的南洋打拚史足以成書,它可能分架在勵志、金融、歷史或愛情等不同名目的陳列櫃中。當初的年輕人背負著一家人的命運遠赴南洋,赤手空拳打天下,所得錢財托水客帶回家鄉,留守的家人得以過上安穩的生活,有的甚至建起闊氣的大厝。老一輩的當地人依然清晰記得,只要看到村裡信局升起帶有郵戳的旗幟,就要去問問有沒有自家的僑批(閩南稱「信」為「批」)。但往往錢是越來越多了,信卻越來越短,留著的等不回那個隔海相望的人,離開的頂多託人帶一株家鄉的水仙。曾說徽商「一世夫妻三年半」,而在閩南,一別成一世的辛酸史每一間大厝背後都有一段。

海角上的晉江


舊館驛,古厝改建的青年旅社


青陽蔡,五店市


五店市,位於晉江的青陽山腳下,相傳,唐開元年間這裡車旅輻輳、商賈雲集,五個蔡姓的兄弟在進出市集的官道上開了5間飯店,行人來往常聞酒飯飄香,「青陽蔡,五店市」的聲名便傳播開來,在當地人看來,這裡是可算是整個晉江市商業的發源地。2014年,與時髦的萬達廣場一街之隔,「五店市」又穿越了回來。一片寬闊的街區,271棟閩南古厝、番仔樓、石鼓廟和家廟宗祠,它們風格各異,甚至年代參差,從明、清到民國、近代各個時期的都有,是的,它們其實來自不同的地方,除了保留原址的蔡氏宗祠,其餘建築基本都曾經散落在晉江的各個鄉村。在年久失修,面臨拆除之前,它們被或完整、或局部的搬遷到了這裡,如同歷史碎片的重組,曾耗費數十年打造的老宅得以「標本複製」,而理所當然的,現在這些老建築群的內部均被咖啡店、小茶館、酒吧,以及各路新潮餐廳所填充。


值得玩味的是建築本身,那些巧奪天工的雕樑畫棟、牆磚浮雕、窗欞鐫刻,幾乎每個都有一套精心構思的寓意。如柳清新宅、鄭煥彩宅、蘇纓玉宅等幾座大宅都是完整搬遷,除了氣派的立面,基石雕刻的圖案除了梅蘭竹菊,還會有魚蝦蟹蛤等富有閩南特色的紋樣。宅子大門前的也無不強調著孝親、敬長、忠信,和篤敬家訓格言。


最近進入院線的電影《海角有個五店市》,是去年在五店取景拍攝的,故事復原了一段「下南洋」的真實歷史,而劇中女主角所演唱的是叫做「南音」的傳統戲劇,其歷史比五店市更為久遠,音階、曲牌,甚至所有樂器都沿襲著南北朝至五代的規制,被稱為音樂中的活化石。除了南音,高甲戲、木偶戲這些傳統的劇目,每年的端午、元宵期間,都會在五店市裡輪番上演,有趣的是,比起遊客,當地人對於這些活動更為熱情高漲。

海角上的晉江



《海角有個五店市》劇照,電影中有半數以上的鏡頭是在五店拍攝


紅磚大厝與「出磚入石」

閩南可能是非少數民族地區色彩最艷麗的地方了,如果坐火車南下,看到窗外的房屋色彩轉紅,檐角飛翹,你便進入了他們活色生香的領地。要知道,即便在閩西北,民居的屋脊也都是平直的青磚灰瓦。當地有個傳說:閩王的王妃是閩南人,每到連綿陰雨天,便傷心落淚,說是想起了娘家房屋破漏,不能阻擋風雨。閩王當即批准:「賜你府上皇宮起。」而聖旨傳下,民眾誤以為整個州府都可以建皇宮式建築,遂大興土木,建起了紅磚大厝。而建築研究人士則判斷,這種建築的來源很有可能是西班牙。1543年西班牙人佔領菲律賓,他們按照本國的傳統建造了大量的紅磚紅瓦的房屋,這種喜慶又神氣的建築給當時眾多的閩南海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賺得錢財後,就在家鄉效仿。結果,儘管動用紅磚,內部結構依然是傳統的格局,成為了中西合璧的建築。


五店市內的民俗館就是一個典型的紅磚大厝,中間一座南北向的五開間三進院落,東西各帶一排側向護厝,將正廳圍繞,這種向心式布局象徵著人們崇尚的五世同堂。細部裝飾極其講究,牌樓面、屋脊無不填滿了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和彩繪,同時色彩艷麗的交趾陶、剪瓷又把大厝裝點得花花綠綠。之後,這種「招搖」的建築風格從閩南一直影響到了鄰近的莆仙、潮汕,甚至台灣地區。

海角上的晉江



大厝橫樑上的木雕以及外牆立面上的磚雕


紅磚大厝可能是舶來物,但另一種「出磚入石」則是地道的民間智慧。五店市天官第的一側山牆尤為特別,成片的硃紅色條磚中,穿插鑲嵌著大塊的灰白色花崗岩石。如果貼近撫摸,便會發現石體都會較磚面凹陷更深。究其原因,再通俗不過,因為磚的磨損會比石頭快,這樣的交錯堆疊有利於平衡兩種建材的長時間並存。


關於這種獨特砌法的出現,有說是明代遭倭寇襲擾後房屋被毀,也有說是因為明朝萬曆年間的閩南大地震,總之這並非匠人的精工之作,而是利用殘垣斷壁的就地取材。後來人們發現這樣的牆面不僅視覺上有著方正、美觀,又因磚石的不同材質冬暖夏涼,由此「出磚入石」反倒在清初復界後閩南沿海大厝上流行起來。

海角上的晉江



廢墟里的「出磚入石」

除了五店市,高樓林立的晉江依然有古迹可訪,羅山鄉里藏著一個身份特殊的小廟,名為「草庵」,始建於南宋,殿內供奉的是一尊蓄著長發的摩尼光佛坐像。它完全不能用精工細作來形容,卻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摩尼教也叫明教,如果熱衷金庸的武俠小說便不陌生,並且金老還曾專程來到此造訪題詞「熊熊尊火,光明之神」。出草庵不妨順道走走安平橋,這座宋代老橋的每塊長石板還是保持著高低不平的地勢,全長足有2.3公里,連接著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安海是閩南小吃土筍凍的故鄉,去打聽一家叫做「長火」的老店,能嘗到最地道的鄉土味道。

海角上的晉江



草庵


作者:董弛迪 編輯:高翰


本文為澎湃新聞 | 私家地理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海角上的晉江



澎湃新聞 |私家地理


旅途的旨趣、技藝以及鄉愁

微信ID:Travelplus_Chi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家地理 的精彩文章:

TAG:私家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天涯海角之海南
天涯海角
從白山黑水打到海角天涯的六大悍將
海南國際馬拉松:陪你跑到「天涯海角」
海參崴最美的景點——托比津納海角
陳國泉 天涯海角游感
在夏天的尾巴,去鎮海角看一次大海
海角小鎮特別號
海角之號2:失落王國的騎士
葡萄牙足球——天涯海角的守候,海枯石爛的承諾
畢業季,難忘威海的海角天涯
英國「天涯海角」浪漫之旅
這個旅遊景區叫天涯海角,適合你海誓山盟的地方
許世友最佩服的開國上將,從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
從白山黑水一路打到天涯海角,林彪的四野不是一般的「牛」
環球尋肉之旅 | 山東人在英國,因為愛多肉居然追到了天涯海角(二)
環球尋肉之旅|山東人在英國,因為愛多肉居然追到了天涯海角(三)
天涯海角,在絕地尋找關於重生的傳說-走過三亞之九
而立之年的天涯海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