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扇子在中國的歷史很悠久,晉代文獻中就有「舜作五扇」的說法,如此追溯起來,扇子的歷史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商周時代,人們用雄雉雞絢麗斑斕的長尾製成「翟扇」,並出現了長柄的「雉扇」,此時,扇子成了帝王威儀的象徵併流衍至後世的歷代封建皇朝。

扇子在古代別稱「搖風」「涼友」,歷代文人留下了許多吟詠扇子的詩文。

元朝一位越南文人叫做莫挺之,做過一篇《扇子銘》,說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扇子對人的幫助就像古代的賢臣伊尹和周公一樣,那麼在北風凌冽、風雪載途的冬季,扇子就成了伯夷和叔齊一類不受供養的人物,末了,用《論語》中的名句「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來讚美扇子,在這裡扇子則升華成為了某種道德操守的象徵。

在眾多描繪日常生活的傳統繪畫中,在各種傳統形式的戲曲表演中,扇子更是不可缺少的道具。文學史上的名著南戲傳奇《桃花扇》中,桃花扇成為了貫穿劇情的實物線索。所以,在近代以前,扇子或曰扇面和生活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小小的扇子已然成為一道文化景觀,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一支獨秀。

清 吳大澂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中國文化向來以講究精緻典雅著稱,從扇子上便可窺見一斑。在隋朝以前,扇子多以綾絹、禽羽、竹篾等材質製成。隋唐之際,出現了紙扇,後又發展了象牙扇、檀香扇等名貴品種,不但製作材質異常珍貴,而且在製作工藝方面講究精雕細刻。有一種非常名貴的黑紙扇,從頭到尾需要86道工序。扇子按照材質可以分為摺扇、竹扇、絹扇、羽扇、葵扇和麥稈扇等幾大類。按功能則可分為檀香扇、團扇、掛扇、綢舞扇、廣告扇等。明清時蘇杭的扇藝代表了中國古代工藝扇的最高峰:蘇州的扇子稱為「香扇」,杭州的為「雅扇」。至今興盛不衰的杭州王星記扇業就是杭州「雅扇」的代表。

扇面和中國書畫結緣的歷史也比較早,史書所載王羲之為老嫗書扇而扇價十倍的故事,就是關於扇面書法的較早記載,可惜書聖的題扇作品沒有能流傳至今,實際情況難免荒邈不可稽考了。不過發展成熟的階段應該是隋唐之際,隨著造紙技術的提高和成熟,為扇面書畫藝術的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

清 沈曾植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扇面書畫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因為隨著繪畫藝術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山水畫、花鳥畫在唐末、五代基礎上出現了大繁榮的景象。文人與繪畫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形成了文人畫創作高潮。加上皇帝對扇面藝術的重視,書畫扇面相應得到飛速發展,臻於頂峰。《畫繼》中載:「政和間,徽宗每有畫扇,則六宮諸邸競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畫扇書扇的風氣在兩宋是盛極一時的,創作了大批不朽之作,至今還可以在扇面上飽覽兩宋書畫的高超藝術。扇面也因此部分脫離了實用範疇,成為一種純藝術形式。宋徽宗趙佶所書團扇「掠水雁翎寒自轉,墮泥花片濕相重」。可謂宋人書扇的傑作,此作用筆凌厲,頓挫自然,如錐畫沙,字間行間呼應得體而氣韻生動。有張旭之氣韻兼懷素之洒脫。顯示出精湛的書法造詣和書扇經驗。所以扇面在實用的同時,以其精美的製作工藝加上名人書畫,成了藏家極為青睞和寶愛的藝術珍品,不惜重金搜討之,賞玩之,庋藏之,在收藏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清 黃牧甫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時至今日的工業化時代,電器技術普及,生活節奏加快,扇面作為農耕社會的日常用具,發揮實用價值的舞台也已經很小,不過,書扇仍然是書法藝術家的興之所在,把玩書有名家真跡的扇面依然是一種高雅的藝術鑒賞活動,扇面書法的審美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沒有消泯,而且愈發顯現著蓬勃的生命力。近年來,在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專業大展中,扇面書法展也成了一個專題展事,已經舉辦了三屆,眾多的書法家和愛好者積极參与,盛況空前,說明扇面書法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黃賓虹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說到扇面書法,由於受制於特定的空間形式,有它一定的特殊性,頗類似近體詩中的絕句和詞中的小令,屬於淺吟低唱一類,特別講究小中見大,在有限的空間中表現出大氣象,注入豐富的藝術信息,有耐得住吟詠回味的藝術含量,因此對創作者駕馭書法藝術語言的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甚至頗為苛刻的。明清和近代書家在書扇方面更是累積了豐富的藝術經驗,各種書體、各種扇形都可以作為介質,創作出了大量丰神迥異、氣格卓犖、各具特色的優秀扇面書法作品,是書法藝術與扇面形式相結合的藝術奇葩,堪為當代扇面書法的可資借鑒的寶貴資源。

同樣是草書摺扇,文彭的作品表現出流美婉轉、婀娜秀潤的綽約風韻,如新柳扶風。而王鐸則以峭拔爭折又不失沉酣跌宕取勝,如龍蟠鳳舞。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明 文彭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明 王鐸

梁山舟和翁同龢都是清代名書家,梁氏書扇一派天真爛漫,字形變化如碎瓊亂玉,而統一在清雅活潑的格調中;翁氏則頗為循規蹈矩,以整飭端嚴勝,顯示出取法蘇黃的書卷氣息。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清 梁同書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清 翁同和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件書扇章法上都是為了適應摺扇的形狀特點,每行字數採用一多一少的安排布局,由此避免逼仄擁塞之弊,是書寫摺扇的一個基本章法構成。

摺扇章法構成的另一典型套路是每行字數很少的弧形構成,如王福廠的隸書摺扇,每行三字,加大字距,從而別有一種疏密得宜,儒雅端莊的書卷氣息。陸維釗的隸書摺扇,每行兩字,強調字間細微的關聯和照應,用筆凝練而飛動,又是一種糾結顧盼的生動意境。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王福廣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陸維釗

團扇相對摺扇章法的自由度稍大些,比如趙之謙書《惲南田詩》團扇,基本採用的平勻式布局,適當加大行距,而以字形的參差和用筆的豐富營造出和諧圓融的韻律,彰顯北碑書法如棉裹鐵的特殊風采。吳昌碩的團扇詩稿,書五言七言詩各一首,更近乎手札一類,率意自然,剛健秀拔,生氣鬱勃。由於書寫兩首自作詩,左右字形大小和用筆輕重有變化,不過貌離神合,氣勢連貫,變化而統一。線條清健圓潤,古茂流利,溫雅遒美。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趙之謙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吳昌碩

扇面書法有一定的藝術規律可循,不同書家的作品也展現出多樣的藝術風格。

葉恭綽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著名書法家李剛田先生說的「扇面書法是近觀的、靜態的,不但要耐「看」,即形式動人,更要耐「讀」,即內蘊豐厚。扇面書法在形式上難以出新出奇出與眾不同的靚與眩,所以其內在的「文化風格」顯得尤為重要。這文化風格不是由頓悟所得,而是漸修而成,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草色遙看近卻無」的一種境界,是對書法細細品讀玩味中的文化感受。」

吳湖帆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李剛田先生還根據自己的書扇經驗指出:寫扇面要以靜穆安詳為審美主調,既使草書,在形質上飛動,仍要神安氣閑。扇面書法要耐品讀,不但重章法安排與字法結構的空間之美,更重在筆筆生髮、點畫映帶、字勢呼應中的時序之美……寫扇面要精準,要求技法的嫻熟與胸中積累的豐厚。筆下要松活,秀雅之中有生辣,即不可流於匠俗甜美,又不可蹈入肆野粗劣,要「不激不厲而風歸自遠」,要如「謝家夫人淡丰容,蕭然自有林下風」。

于右任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這些堪稱深得其中三昧的精闢之論。

鄧散木

漫說扇文化及扇面書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香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師爺的禁酒妙法
孫叔敖的遺囑
趙孟頫記王羲之的八卦貼,堪稱極品!
《草書後赤壁賦卷》,神品!
王獻之書法精品欣賞

TAG:書香書法雜談 |

您可能感興趣

扇面書法如何寫
文徵明書法扇頁欣賞
精品圓形書法扇面欣賞
林語堂書法——有文化的書法
米芾行書的各種書寫技法,系統全面的書法教材
扇面書法疊格方法
琴棋書畫之書法
袖懷雅物‖書法扇面精品專場
《顧亭林便面書》顧炎武書法詩扇欣賞
「活」的平面書法繪畫
書法是文字的藝術
明代陳道復行草書法扇面欣賞
精美絕倫的白蕉扇面書法 欣賞!
明中期書法家吳寬扇面書法欣賞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書法天下微信群詠荷花詩詞書法篆刻創作沙龍
書法與繪畫之間
書法字帖·書法課堂
馮雲龍老師扇面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