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教文化:佛教中撞鐘的含義

佛教文化:佛教中撞鐘的含義


梵鍾是寺廟做佛事,召集僧人上殿、誦經做功課等事項而撞鐘發出的信號;此外,諸如起床、睡覺等無不以鍾為號。《百丈清規·法器》中記載:「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鐘要連擊一百零八下。



佛教文化:佛教中撞鐘的含義


僧寺的鐘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覆兩遍,共108下。



佛教文化:佛教中撞鐘的含義



撞鐘為何要定為108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格致鏡原》引《紺珠》云:「凡撞鐘一百零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五天為一候)之數。」合為108,其象徵一年輪迴,天長地久。


佛教文化:佛教中撞鐘的含義



另一種說法是,佛教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能解除煩惱。敲鐘偈曰:「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鐘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佛教上稱為「百八鍾。一般寺院每於晨昏擊鐘敲鼓,稱為晨鐘暮鼓,以警覺修行人要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故事 的精彩文章:

佛教中「天龍八部」的含義
漢傳佛教僧人為什麼不乞食
佛教出家人名字的流變
燒香禮佛的含義是什麼
佛教文化:佛教中般若的含義

TAG:民俗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