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一群年輕的「港漂」創業者
我們常常會談論「北漂」,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在中國的南端,還有一群苦逼的有志、有理想的青年,我們稱他們為「港漂」,他們在繁華的香港通過自己的雙手學識努力創業。相對於北漂而言,港漂一族似乎更加樂觀。儘管大多數「港漂」在香港居住環境惡劣、房價高得離譜,但年輕的「港漂」們仍然願意留守當蟻族,是因為他們對香港自由的空氣難捨難分。與內地不同,香港的公司註冊程序更加簡捷,審核機制更為明晰,可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
香港具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創業優勢,使得很多在港漂泊創業的大陸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很樂觀,信心十足地打造屬於自己的事業。在創業的道路上,他們也同樣經歷過挫折。香港代購是內地最為熱衷的購物方式,「港漂」青年趙磊和他的團隊投進了跨境電商領域。圖為趙磊和團隊在倉庫取貨。
貨物運往香港的快遞費是很貴的,創業者Jimmy看到了這個創業商機,成立了一家轉運公司,短短的兩年時間,把生意做得不錯。他的願望是做成最大的深港轉運公司。圖為Jimmy(右)在搬運貨物。
Lyndon和另外兩位「港漂」在香港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這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普通話音樂培訓和傳播機構。圖為多位樂手為下一次演出做排練。
非舞蹈專業的Cathy和Aria成立了一個舞蹈團隊。從建團至今,團隊多次受邀表演,同時參與一些商演活動,還開辦了舞蹈班。圖為Cathy(左一)和隊友為某個奢侈品牌表演。
冰冰是一個湖南姑娘,在畢業後卻毅然選擇在香港開一家湘菜館。圖為冰冰在自己的湘菜館裡。
來自陝西的Neil來到香港後非常懷念家鄉美食,在對周圍「港漂」群體進行走訪調查後,發現肉夾饃和涼皮在香港有市場,於是便開了香港唯一一家陝西小吃店。圖為Neil和合伙人在廚房製作肉夾饃。
80後港漂女生Kellyn和香港男友開了一家麵包店,這對跨境情侶在港漂創業團隊中是少見的組合。能在創業過程中覓得愛情也是件很幸運的事情。圖為Kellyn和男友在自己的麵包店裡。
「港漂」Andy和Ryan於2013年在香港開了一家中式餐館,經營「中國味道」,如烤魚、麻辣香鍋、小龍蝦、燒烤等菜式。目前,光顧參觀的客人中內地顧客佔六成。圖為Ryan為客人上菜。
這家「港漂」眾籌咖啡廳的創始人叫胡倩怡,創業前是科班出身的人民教師,選擇創業的原因是害怕自己錯過這個世界的更多精彩。圖為Cathy(中)和朋友在咖啡店裡交談。
「港漂」文放在辭去了一家在外企的工作後組建了一家創新科技公司,主要為全球無人飛機生產、研發和應用商提供實驗室級別的技術服務。圖為文放在實驗室工作。
80後理工男凌波在港漂的第七年,籌資百萬元,得到了深圳一款茶品的總代理。圖為凌波在自己的辦公室里。


※11張紀實照直擊核泄漏後的福島禁區
※一組遭受非人虐待的動物紀實照,簡直無法直視
※一組國人的疲憊睡姿照,折射出的不同人生狀態引人深省
※鏡頭下網路直播間里的美女主播:顏好、會賣萌、月入上萬
※美國一對好基友赴泰共度「蜜月」之旅,經典牽手畫面簡直辣眼睛
TAG:娛頭小記 |
※鏡頭下:一個人的村莊
※鏡頭下:日本年輕人的一些另類打扮
※一個歐洲記者鏡頭下的三十年代的中國
※鏡頭下:伊朗年輕小伙的生活現狀
※鏡頭下:一個「死掉」的村莊
※攝影師鏡頭下的性冷淡者,亦年輕亦年老
※鏡頭下的緬甸另類人群「朋克青年」
※鏡頭下,印度旅遊業者利欲熏心,為達到目的,犧牲大象數十年
※鏡頭下:凌晨三點的東莞,年輕男女的放縱生活才剛開始
※鏡頭下:「職業乞丐」的另一面,殘疾小伙下一秒變潮男
※鏡頭下:睡在「棺材」里的港漂人
※鏡頭下:一群挑戰極限運動的美女
※鏡頭下:工地上年輕女農民工的「尷尬」生活
※鏡頭下:未來幾十年後的地球
※大師鏡頭下的荷花,美了一整夏,醉了一座城
※鏡頭下:一個失去了翅膀的「天使」
※鏡頭下:一個「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
※鏡頭下:年輕朝鮮大學女生眼中的國家!
※鏡頭下:九十年代下海經商的生意人,一個決定改變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