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與小夥伴玩,耍賴不回家」媽媽進退兩難

「孩子與小夥伴玩,耍賴不回家」媽媽進退兩難

前兩天,有位媽媽遇到了一個問題,我自已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我相信酷似的劇集,每天可能都在每個家庭中上演。所以,在這裡跟大家聊聊,希望帶給你啟發。

事件梗概

孩子放學回家路遇玩伴,徵得家長同意,也約定了回家時間,便去了小夥伴家玩。

到了約定的時間,孩子沒回來。因為沒有小夥伴家電話,也不知住幾樓幾號。媽媽很擔憂,於是又是調取監控,又是一戶一戶挨家敲門,總算是把孩子找到了。

這時的媽媽,已經著急上火了。媽媽叫孩子回家,可她玩的正歡,小夥伴也不舍,不願回家。在孩子一番哭鬧後,媽媽為了不使彼此難堪,強壓怒火,妥協了。獨自回家,等待小夥伴家長送孩子回家。這更令媽媽氣急,內傷嚴重。

媽媽的問題

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回家懲罰孩子?還是就此翻篇?進退兩難中。

孩子總是這樣,和小朋友玩,叫回家,就是不回,很倔犟。

艾媽眼中的問題

孩子與媽媽之間的權利爭鬥。

艾媽建議:退出爭鬥

媽媽既不用懲罰孩子,也不用當這事沒有發生過,且就此翻篇。

因為,懲罰可能短期有效,但更多的可能是帶來孩子與媽媽之間,權力爭鬥的升級。

而忽略無視事件本身,會強化孩子的錯誤目的,可能會給媽媽帶來更多的挫敗感,甚至放棄對孩子的教育責任。

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Ⅰ 媽媽穩定情緒,讓自已的感覺好起來

只有當媽媽情緒穩定時,才可能進行理智的思考,才可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我們也在給孩子示範,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吧,這樣才有可能幫助到孩子,幫助到我們自己。

Ⅱ 尋找適當的時機,邀請孩子共同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時,需要雙方共同參與。適當的時機,意味著解決問題的雙方都處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中。這樣的環境,有益於大腦發揮作用,促進雙方承擔起各自的責任。

Ⅲ 建立情感連接,和諧的關係是基礎

有效的溝通的前提,是和諧的關係。建立和諧關係,離不開情感連接。尊重、理解、傾聽孩子,是建立情感連接的有效方法。

Ⅳ使用慣例表,讓規則說話

與孩子一起訂立慣例表,與孩子協商達成約定,共同遵守約定。既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我說了算,而是讓我們共同商定的規則說了算。這樣,有效避免了權力爭鬥,漸漸養成自律的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帶著兒子回娘家,兒子哭鬧吃辣,媽媽給他做的真辣
小狗貪玩不肯回家,狗媽媽看不下去了,決定親自出馬制服這孩子
貓媽媽帶孩子來找自己的玩伴狗狗
老婆為了工作竟不顧家庭,兒子被嘲笑是沒有媽媽的孩子
第一次去男友家,他媽媽嫌我屁股小不會生兒子讓我走
小喵像不像你小時候,玩嗨了不回家被媽媽拎著耳朵回
貪玩柴柴裝死不肯回家,媽媽喊出這倆字嚇到它沖回家
媽媽不在家,熊孩子們是這樣的
救回家的孤兒很想念它媽媽,家裡狗和貓跑來搶著當它家長
孩子髮型哪家強,看看爸爸媽媽把孩子都「糟蹋」成啥樣了!
5歲自閉症男孩連媽媽都不讓抱,狗狗成他唯一夥伴!
盼了一年,爸爸媽媽卻還是不回家,孩子傷心的哭了
貪玩柴柴裝死賴皮不肯回家,媽媽喊出這倆字嚇到它火速沖回家
重男輕女的婆婆不肯帶女兒去醫院,媽媽回家後見到孩子哭暈了!
媽媽不想給親生孩子捐腎,兒子罵媽媽沒良心!
當媽媽回來看留守兒童,孩子的話讓媽媽後悔落淚!
豹貓媽媽抱緊最後兩個孩子不鬆手,害怕它的小貓像曾經都被賣掉
媽媽這是我男朋友!貓咪散步回來竟咬回一隻小貓強迫主人收編!
流浪貓媽媽帶著孩子光顧總是照顧自己的男子家,而且還不許貓奴拒絕!
初二屁孩因媽媽不把平板給他玩,一把火把自己家給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