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晉劇是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產生於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主要流行於山西省中、北部及陝西、內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區。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晉劇

晉劇有上路調和下路調之分,上路調為北路梆子,下路調為中路梆子。民國以後中路梆子興盛,遂以山西梆子專指中路梆子,建國後則稱晉劇。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間是晉劇的發展高峰時期,當時班社眾多,人才輩出,尤其是以丁果仙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員出現之後,晉劇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丁果仙和梅蘭芳合影

晉劇的起源應在清代咸豐年間。道光初年,被當時稱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復興,所謂:"道光皇帝登龍廷,山西梆子又時興",蒲梆北上,來到了晉中、太原一帶演出,不僅轟動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區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賈們的娛樂要求,於是他們就以承包形式,邀請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這就是中路富商承辦戲班的開始,但劇種仍為蒲劇。其代表班有平遙縣的萬和班、小平遙班,及介休縣的吉慶班等。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晉劇

晉劇上演的劇目多是名人手戲。常見的有《六月雪》、《鳳儀亭》、《金沙灘》、《上天台》、《白蛇傳》、《鐵弓緣》、《百子圖》、《法門寺》等,共 200餘本、回、出。可謂文武皆能、行行不擋。演技精湛,百花齊放。此時,各個班社盡展新招,各門藝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領風騷。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從上世紀20年代起,山西梆子的部分老藝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維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湧現出了太谷錦藝園等上三班好戲。1935年,以著名女藝人丁果仙為首的步雲劇社,和以蓋天紅為首的唐風劇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擴大了山西梆子的影響,也與兄弟劇種藝人交流了經驗,豐富了自己。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步雲劇社

新中國的成立,給山西梆子開創了一個輝煌時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區縣市以上劇團,相繼建立健全起來。最優秀演員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於是把山西梆子正式定名為晉劇,各地縣所屬劇團名稱,也統一改為某某晉劇團。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打金枝》

80年代以後,著名演員有王愛愛、田桂蘭、冀平、馬玉樓、劉漢銀、郭鳳英、王寶釵等。山西省晉劇院的代表劇目有傳統戲《打金枝》、《含嫣》、《小宴》、《殺宮》、《算糧》等。

關於晉劇的一些知識

王愛愛

目前晉劇的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均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山雨文化 的精彩文章:

這種小吃清朝就已經出現,如今成為無錫特產
世界四大聖城,中國一地上榜
羊雜割:一個很多人吃了忘不了的美食
那些逐漸消失的炕圍畫,看完會很震撼

TAG:西山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