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

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






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


——杜甫《旅夜書懷》


公元770年的冬天,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在貧困潦倒中死於漂泊在湘江中的一條破船上。


此時,這個飽經滄桑的59歲老人,「右臂偏枯半耳聾」,滿頭白髮,形容枯槁,衣衫襤縷,在寒冬陰濕的江面上,如一片飄零的枯葉,被滾滾湘江帶向遠方。


但他為中國文學史留下的那些華美的篇章,他留下的1400多首驚天地、泣鬼神的詩作,卻穿過1300多年歷史風雨,至今仍然滋養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與靈魂,支撐著民族文化精神的頂峰。


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沒有傳奇的輝煌,卻有著震憾人心的力量。如果說,沒有讀過李白而談論中國詩歌的人是淺薄的,那我可以說,沒有讀過杜甫而談論中國詩歌的人,是可恥的。我所指的不僅是他的詩歌,而是他的人生。沒有讀懂他的人生,就讀不懂他的詩歌,讀不懂他的偉大,讀不懂中國詩歌的精神內核。


如何讀杜甫是一個重要而艱難的選擇。對於杜甫的生平,凡是讀過幾年大學的人,都應該是有所了解的。但那只是一個粗淺的線條,一個模糊的印象,一個隱隱約約的背景。古人說:「書不讀六朝以下」。雖然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是有失偏頗,卻也道出了一個真理。讀書不在於讀與不讀,而在於讀什麼樣的書。尤其是讀杜甫這樣的人物的生平,非大家之作,不足以論道。


對於我來說,心中暗下決心,要讓杜甫的形像明晰起來,是在今年夏天遊歷了成都杜甫草堂之後。此後又陸續購得了朱東潤先生的《杜甫敘論》和馮至先生的《杜甫傳》,這是目前最好的兩本關於杜甫的傳記。朱東潤先生是歷史學家,考證嚴密,資料翔實,把詩人的一生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加以論述,敘事宏大,而又注重細節。馮至先生是詩人,注重從作品中反映杜甫的人生歷程與情感變化。兩書各有所長,但由於受時代條件的限制,兩眉書均不同程度地採用階級分析法,將杜甫稱為「地主階級」,貼上「庸俗」的標籤等等。朱東潤先生的《杜甫敘論》著於1977年,書中始終不敢將杜甫稱為「偉大的詩人」,而是稱之為「八世紀最大的詩人」,寫作的艱辛可見一斑。馮至先生的《杜甫傳》成書於1952年,書中多次以「偉大的詩人」冠稱杜甫,但在第一章中詳細考證了杜甫的祖宗八代,以證明他出身於地主階級,並為他帶來了消極影響。儘管如此,還是瑕不掩玉,至今仍無公認的其他杜甫傳記能出於這兩本之上。


就這樣,我對杜甫的重新認識從成都草堂開始了,我為自己這個起點感到興奮。這裡是中國詩歌的聖地,光耀千古,而他的主人在生前卻是那麼的暗淡無光,飽經磨難。他是個少年輕狂的花花公子,灰頭土臉的中年知識分子,處處碰壁的「小公務員」,拖家帶口疲於奔命的難民,街頭賣葯的小商販,饑寒交迫的白髮老人。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和食物,他曾攀結於富貴,趨炎附勢;乞食於豪門,歌功頌德。

但這一切,都不能影響他的偉大。因為苦難永遠跟隨著他。魯讀先生有句名言:「有誰是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嗎?我以為在這途中走過,可以看見人生的真面目。」而杜甫就在這途中走過,他看見了人生的真面目,也看見了社會的真面目。不僅如此,他還看見了、經歷了一個最強盛的王朝由盛世的頂峰走向沒落,從富足的和平走戰亂,從平靜的田園和繁華的都市走向白骨遍野的全程。


杜甫的偉大,還在於他永遠是清醒的。無論是在官場、在幕府,也無論是在春意昂然的成都浣花溪旁,還是在窮愁潦倒的流亡途中。生活無著時,他結交於豪門,求助於親友,生活稍有轉變時,他又辭官遠走。他總想保持精神的獨立,人格的高蹈,但總是無法脫離嚴峻的現實。他不僅描寫人間的苦難、社會的現實,個人的意趣和愁苦,也不乏吞山河的大氣象、大胸懷、大境界。他在感嘆自己「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登孤台」的同時,也能寫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千古悲歌;他在感嘆自已「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的同時,也能寫出「月垂平沙闊,月涌大江流」的磅礴氣勢。


杜甫的偉大,還在於他的真實。他不僅真實的描寫社會、記錄歷史,也真實的描寫自己,嘲笑自己。他的詩歌是比《新唐書》、《舊唐書》更加真實的歷史資料,是比所謂的隨想錄、真話集更加真實的個人傳記。且不說家喻戶曉的《三史》《三別》如何真實的記錄社會,只看看他對自己的記錄,就知道他是多麼的可愛。一首是記錄早年生活的《壯懷》。原詩很長,錄部分詩句如下:


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


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


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


呼鷹皂櫪林,逐獸雲雪岡。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鶖鶬。




另一首是晚年的《逃難》:


五十頭白翁,南北逃世難。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塗炭。乾坤萬里內,莫見容身畔。


妻孥復隨我,回首共悲嘆。故國莽丘墟,鄰里各分散。


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





從這兩首詩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杜甫一生的人生起伏和命運無常。但杜杜甫還有幾首詩同樣寫盡了人生冷曖和世態炎涼,以及自已的人生尷尬。


一首是《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原詩較長,節錄如下:


素業行已矣,浮名安在哉。秋雨漫湘水,陰風過嶺梅。

苦搖求食尾,常曝報恩腮。結舌防讒柄,探腸有禍胎。


蒼茫步兵哭,展轉仲宣哀。飢籍家家米,愁征處處杯。


休為貧士嘆,任受眾人咍。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


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



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






還有一首是《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節錄如下: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灸,到處潛悲辛!


讀著這樣的句子,我們不難感受詩人內心的苦悶與憂傷,也不能不感嘆他對違背自已人格的所作所為的真實態度。他是一個有尊嚴的詩人,是一個自認為賽過班超、楊雄的才子,但在落魄時,他也曾放下尊嚴,「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但他的偉大在於,他把那種徹骨的傷感都真實地表現了出來,留給後人。

杜甫的可愛之處,還在於他注重感情,親情友情與哥兒們義氣是他詩歌中經常出現的主題。李白、高適、岑參都是他早年的朋友,也是他終生思念的友情,他與李白有過短暫的相交,卻成為永久的懷念。雖然李白只有一首關於杜甫的詩歌,但杜甫卻一直都牽掛著李白,而且還多次夢見李白,寫下了很多詩作。朋友相逢,他寫詩抒懷;朋友相別,他寫詩相贈。朋友嚴武調任長安,他送了一程又一程。「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公元770年,杜甫在品嘗了人生的種種辛酸之後,死在湘江邊的船上。此前,他走投無路,以船為家,長達一年有餘。後因衡陽兵變,南下耒陽,因雨阻路,停泊方田驛,斷食數日。耒陽縣令得到消息後,派人送來白酒牛肉。由此卻引發了一宗爭論不休的公案,暫且稱之為是「牛肉白酒」事件。在我剛剛讀完的兩本書中有著不同的觀點。


朱東潤著《杜甫敘論》引用《新唐書》和《舊唐書》一致的記載,認為杜甫是因為饑寒多日,遇「白酒牛肉,飽醉致死」。


馮至著《杜甫傳》認為「痛飲飽吃而死」的說法是荒誕無稽,真實情況是因長期的水上生活,加劇了風痹病,貧病交加而死。


對於以上兩種說法,我寧可相信前者。一是前者的考證有據,後者卻沒有列出相關資料。二是一生貧困艱辛的苦呤詩人,最終飽醉一次,在神情酣暢的夢鄉中走完自己的人生是我希望的結局。耒陽縣令老聶,是他的朋友,敬重杜甫的詩名,曾在耒陽「禮過宰肥羊,愁當置清醪」,款待杜甫。二人詩酒酬和,相談甚歡。別後聽說杜甫困於方田驛,就訊速派人送來「牛肉白酒」,這完全是出於一份友情和牽掛。


此時,杜甫多日無食,加之老病複發,漂泊無依。耒陽縣令老聶的友情是多麼的難得,多麼的溫曖。他當然要吃,他當然要喝。吃喝之後,他又神情氣爽,詩興大發,寫下了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這首詩的題目很長,如同一篇序文:《聶耒陽以仆阻水,書至酒肉,療饑荒江;詩得代興,興盡本韻,至縣呈聶令。陸路去方田驛四十里,舟行一日,時屬江漲,泊於方田》。詩中先是感謝「耒陽馳尺素,見訪荒郊渺」,又回憶老聶對他的禮遇「禮過宰肥羊,愁當置清醪」,同時也講到了自已的最後的期望:「人非西喻蜀,興在北坑趙」。


這是杜甫最後的心情,最後歌聲。他的生命就在這裡嘎然而止,像一隻天地間飄飄無依的沙鷗,消失在地平線的盡頭。但是,「白酒牛肉,飽醉致死」不僅無損於他的偉大,而且給了愛熱他的人一份淡淡的慰藉。


杜甫是唐代大詩人,生活於盛唐時代,其一生的詩篇,大約1500首,像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述說著風捲雲舒的歷史滄桑,因為更多的充滿著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民生艱難的同情,因此他的詩作被後人稱之為詩史。關注民生,心繫百姓,是杜甫詩史千古流傳的靈魂。


學而優則仕。杜甫當時的學術成就,應該說得上是登峰造極,本該入官為仕效力朝廷,熟料「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那些個紈袴子弟不學無術,卻個個腦滿腸肥趾高氣揚,而像杜甫這般憂國憂民的讀書人,大都壯志難酬,懷才不遇,誤盡了事業前途。由於當朝宰相李林甫權傾朝野,故意向皇帝陳說無人中舉,造成杜甫多次考試落榜。後來杜甫通過向皇帝獻賦以歌功頌德,向貴人投贈以投其所好,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落魄生活,最終才混得上一個胄曹參軍的小官。杜甫觀察分析問題的視角,決不是與權貴們相一致,面對唐皇帝窮兵黷武致民不聊生,杜甫奮筆疾書,「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以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不堪承受的深重災難。後來,杜甫直言進諫,觸怒權貴,遭到貶謫。「空外一鷙鳥,河間雙白鷗」,「天寒遠放雁為伴,日暮不收烏啄瘡」,自是杜甫「自傷貶官而作」。杜甫淡泊名利,「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拒絕奉承權貴,趨炎附勢,在體驗過官場險惡之後,遠離官場。儘管未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生活在那個無法逃避的時代,直面安史之亂帶來的民生維艱,杜甫懷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與憂民之心,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著作唐詩,陳民生之艱,憫民生之苦。


安史之亂是唐朝重要的歷史事件,杜甫以自己的詩作,見證著歷史的真相。「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為了躲避戰亂,杜甫遠走他鄉,受盡熬煎。安史之亂的叛軍曾將杜甫虜獲,在目睹長安淪陷「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蕭條景象後,杜甫依然竭忠於大唐朝廷,始終不忘國家命運,期望天下太平,並非總是演繹「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的民生影像。杜甫由於戰亂所迫顛沛流離,後來落腳成都,在親友的幫助下,總算有了自己一間可以遮風避雨的草堂。翌年夏天,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床頭屋漏無干處」、「長夜沾濕何由徹」,痛苦的生活體驗使得杜甫迸發出對於現實生活的強烈不滿,並對與己一樣的天下蒼生未來產生美好的想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從悲慘的自己推及天下寒士,將生活不如意的憤懣,升華為憂國憂民的情感,從而展現出杜甫胸懷天下關心民生的博大胸襟和遠大理想。當平復安史之亂後,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一掃戰亂之苦的陰霾,重新拾起回歸長安開始新生活的希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種官僚花天酒地、百姓食不果腹的人間苦難,是對封建時代制度吃人的強烈控訴。杜甫個人的不幸遭遇,並未使其兩耳不聞窗外事,相反,對於當時發生的安史之亂極其關注,很多的詩作都是圍繞安史之亂帶給百姓的無窮災難,以及百姓忍辱負重參軍作戰的愛國行為而寫,其中最著名便是「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新安「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石壕「一男附書至,兩男新戰死」,潼關「士卒何草草,築城潼安道」,無不是戰爭對民生的極度摧殘;「暮婚晨告別」,「席不暖君床」,以至於「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的新婚別,「生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甚而於「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的無家別,「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並且還「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的垂老別,「滿目悲生事」,數不完的生死別離,感不盡的民生滄桑。


如果戰爭尚屬人禍的話,乾旱當屬天災。面對大旱之災,杜甫《夏日嘆》「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對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諧」,《夏夜嘆》「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盛世繁華難掩天災之年百姓的艱難生計,字裡行間彰顯悲天憫人的民生情懷。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一生窮困,仕途失意,英雄無用武之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改變不了大唐社會的政治生態,唯有借對諸葛亮雄才大略的智慧和鞠躬盡瘁的精神之敬仰,表達自己拳拳愛國之心切切報國之意。「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孤獨無助的心靈,漂泊凄涼的境況,又何嘗不是傳神的表達?《江南逢李龜年》的落花時節過後,上憫國難、下痛民窮的杜甫終於在湘江一條漂泊的小船上離開人世。


「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因為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別林斯基語)杜甫正是如此,他的詩作不僅充滿了自己一生失意的凄涼,而且記錄了社稷百姓民生的艱難,其胸懷天下的遠大抱負,心繫百姓的高風亮節,正是不死的詩魂,在每個時代都能被感應到穿越歷史的精神脈動。



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不便處立即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義太極 的精彩文章:

練功十要九忌十八傷,快來記住了!
蘇格拉底與孔子之比較
生命美學與主體性實踐美學兩極相通、淵源相共
20個方面鑒定評定衡量一個人拳藝的高低
佛有十個名號,看看都是啥?什麼意思?漲點知識

TAG:德義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