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4月18日,國內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宣布已經為多線激光雷達量產做好充分準備,已可以向無人駕駛測試和研發機構及時供應激光雷達及配套設備。

目前,速騰聚創已經為激光雷達產品投入二十多條生產線,並將以每周十條左右的速度擴張。預計在一個季度後達到一百條以上的產線規模,速騰聚創的供貨周期也能由目前的四周再次壓縮。速騰CEO邱純鑫表示,如果客戶需要,這些生產線也非常容易轉換為更高線數激光雷達的產線。

速騰聚創是目前國內首個宣布量產的激光雷達廠商。這一消息極大利好無人駕駛產業,激光雷達昂貴且缺貨的問題已經拖慢了許多無人駕駛研發項目的進度。速騰聚創表示成功進入量產階段得益於深圳高端製造業近兩年的巨大爆發。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激光雷達技術飛躍趕不上無人駕駛爆發 量產能力成為產業突破的最大瓶頸

2016年特斯拉事故發生後,業界普遍接受了高精度、全天候工作的激光雷達將成為全自動駕駛汽車上必備的感測器。然而激光雷達造價高昂且一貨難求,到目前為止雖然技術突破捷報頻傳,但市場上的無人駕駛項目實驗需求仍不能得到最基本的滿足。Google與Baidu用在自動駕駛原型車上的Velodyne 64線激光雷達售價高達8萬美元,導致一輛原型車的整體造價接近200萬人民幣,相當於兩輛特斯拉Model S的價格。從16線到64線,激光雷達在全球範圍內的缺貨甚至導致頂尖自動駕駛團隊不斷推後研發進度。

急速攀升的市場需求和超低的供給量之間,是高難度的供應鏈管理導致的鴻溝。全球最為知名的激光雷達廠商Velodyne從2016年開始強調擴建工廠,並把量產列為最高優先順序的發展目標,2016年這家矽谷起家的公司還試圖在美國和中國尋找第三方生產的合作夥伴。在這個背景下,Velodyne甚至提出了「2017年拿到百萬(台)訂單,把激光雷達單價壓至500美元」的預設目標。

但迄今為止,由於激光雷達量產的客觀難度;也由於無人駕駛領域爆發,傳統車企與大量創業公司紛紛入場,Velodyne的缺貨問題並沒有得到緩解。來自經銷商的消息稱,Velodyne激光雷達供貨期已經從4周延長到最長6個月。在公開市場上,線下渠道商甚至對16線激光雷達的價格採取了加價1000美金銷售的策略。

速騰聚創:一切技術突破以量產應用為目標

激光雷達是一個高度精密的元器件,與諸多成熟的硬體產品相比,激光雷達的生產簡直是摸黑前進。

由於誰都沒有拿到大規模、穩定的訂單,全球幾乎所有的激光雷達生產都高度依賴手工裝配。這也成了激光雷達與自動駕駛商業競爭中最關鍵的一場賽跑——誰能率先實現量產,掌握了穩定的量產技術,誰就能拿下大體量的訂單,繼而實現自動化生產,將其他對手甩在身後。

進入2017年,國內激光雷達領域捷報頻傳,一波不甘落後的墾荒者不斷湧現。速騰聚創創始人邱純鑫對記者表示:「關於國內和海外的競爭,我對國產激光雷達有足夠的信心。」

邱純鑫認為國內激光雷達領域的玩家們都選擇了不同的市場方向海外巨頭髮起挑戰,並互相激勵前行。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等待出貨的RS-LiDAR)

而對於速騰本身,邱純鑫表示他們選擇了「一切以量產為先」的路徑。首先是,去年承諾將要量產的16線。

「市場太緊俏了。在我看來,發揮中國製造優勢,做好量產準備是國內廠商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激光雷達是光機電一體化的精密儀器。每個量產中遇到的細節性問題,都會使出現裂變,甚至導致整個流程的推倒從來。一個產品想要做到全球頂尖水平,就一定要強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外行容易將量產看作大量採購元器件,進行組裝。而在邱純鑫的眼裡,與原型機研發相比,量產之路更加艱難。想甩掉「中國製造等於質量差」的帽子,需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我不認為我們從產品發布到量產走得很快。相反我們在這條路上走了很久。這取決於態度,國際化競爭下,只有強調匠心精神不斷對產品打磨,才能踏實做到全球化水平」。

「現在全球的激光雷達廠商的質量穩定性沒有做到極致,我們也不敢說我們的產品質量絕對沒問題,這也是一直懸在頭上的劍,鞭策我們前行。」邱純鑫補充了這樣一句。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RS-LiDAR為突破量產技術走過的「坑」,速騰聚創團隊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激光雷達量產 穩定可靠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開始做產品定義,就得基於實際應用出發。對此,速騰聚創與多個下游OEM車廠等機構進行了長時間的勾兌。「送樣-修改-送樣」,這樣的流程團隊最熟悉不過。

「想要雷達上車,沒那麼容易,汽車廠商在工藝方面非常嚴謹,而且對最終用戶有深刻的理解。最基礎的,比如車輛的使用場景溫度會有很大差異,行車過程會抖動,車輛遇到下雨天情況等等。這些問題我們研發時有考慮到,但有些問題屬於慣性思維的忽略。更麻煩的是,永遠有更細的問題。」

在邱博士看來,以前他想像的產品發布與量產絕對是兩個重量級。「從0到1並不能說明問題,因為要高質量量產,0到1之後還有一堆莫名其妙的東西。就像打通關遊戲一樣,隨著量產的腳步邁開,困難像遊戲中的敵人一樣一個個冒出來。團隊也只能砥礪前行。今天很開心說全部解決了。明天一上測試台又出現新問題。後來團隊都快被折磨瘋了。走到現在,才敢稍微舒一口氣。」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低溫測試:零下40度的存儲,零下10度的穩定運行)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高溫測試:蠟燭在100度融化成蠟水,激光雷達仍要良好存儲,並在60度下穩定運行)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360度無死角防水測試)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車震測試)

速騰聚創辦公室內掛著一張量產管理的分解圖。從圖上看到,速騰聚創所解決的問題,並不僅僅是某一個單品的量產工藝或供應鏈管理難題。而是在已有的激光雷達技術方向上,落實各種質量管理標準,建立與汽車一級供應商協同快速生產符合技術標準與質量要求的激光雷達的能力。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速騰聚創量產雷達實時點雲效果展示)

速騰聚創樹立新智造標杆:量產激光雷達,四周即可供貨

(速騰聚創量產雷達環境映射效果展示)

國產激光雷達將走上世界舞台

國產激光雷達廠商自進入2017年以來捷報頻傳,這不僅僅是因為本身激光雷達技術領域的各項單點取得技術突破,更大的驅動力來自無人駕駛產業愈加受到重視,更多的無人駕駛創業企業蓬勃發展。但每一項單點技術,都需要進入到穩定可靠、成本可控的量產階段,才能夠真正應用到無人駕駛產業中,作為精密儀器和最重要的感測器的激光雷達,更是如此。

速騰聚創在量產技術上取得的突破,初步構建了平台級領先的優勢。也是無形之中,把整個產業各項單點技術的突破,連接在一起,形成了產業驅動能力。

如果說在2016年無人駕駛技術的重心仍然在矽谷,那麼2017年中國成為無人駕駛領域最重要的核心產業中心,不會有什麼異議。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優勢,並不突出體現為開拓性的底層技術,更多的還是落地應用,尤其是量產與廉價化。而另一方面在國外媒體的觀點看來,激光雷達產品在價格下降至某一個閾值時,才能真正引爆無人駕駛產業。

這一過程,毫無疑問將在中國發生——而這也是中國一直渴求的高端製造業的突破。

中國的技術人才模型與工業基礎的積累,決定了在激光雷達領域,國產廠商必然是通過「量產」與應用實現突破以及彎道超車;而以速騰聚創為代表的諸多國產激光雷達廠商目前拿出的成績,也證明了國產廠商將在下一個階段引領全球無人駕駛產業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會寫稿之後,騰訊還想讓它實時整理出一份新聞簡報
TPCAST 體驗: 已經剁手了一套 HTC Vive,不來一個無線套件嗎?
物聯網市場遲遲不爆發?聽聽中興怎麼說
我知道的周航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安卓新標杆旗艦曝光!軟硬體設計已達極致
果醬音樂與十三月文化達成戰略合作,將攜手創新為獨立音樂發展樹立標杆
聯合動力樹風電低風速技術新標杆
榮耀路由X1豎立百元旗艦新標杆 高顏值背後新功能直指用戶痛點
拋開「一分錢」中標噱頭,美團雲樹立行業價格新標杆
趙麗穎的腳只有林更新的一半大,林更新的鞋碼成「標杆」
趙麗穎的腳只有林更新的一半大,林更新的鞋碼成標杆
安慶電廠創新應用打造我國火電建設新標杆
美臣創新精準艾灸 打造傳統行業新標杆
三峽局攜手藍凌,打造政府智慧OA新標杆
北京燃氣攜手阿里 共建智慧燃氣平台新標杆
雙攝+全面屏打造千元機新標杆 榮耀暢玩7X開箱
OPPO新機疑似曝光,或成為安卓新標杆
加速慢懸架硬,新邁騰還會是B級車的標杆嗎?
跨界IP玩出新標杆,伊利味可滋精靈寶可夢定製裝成爆款
從簡單相加邁向深度相融 打造廣電創新標杆
黃金班底力造《鮫珠傳》 九州奇幻欲立行業新標杆
楊冪標杆新時尚就是潮,披浴袍逛機場,鄧超模仿,全智賢也穿了!
馬雲百億打造新零售龍頭標杆,遊資聞風尾盤搶籌,股民:坐等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