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許多人都會在手機聊天平台傳達各種未經證實的「駭聞」,「當真理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走遍天下。」說出了人們容易被一些負面消費吸引並樂於傳播,而對於一些正面報道卻不是特別感興趣的心理。這種心態被稱為「壞消息綜合征」。專家提醒,太喜歡聽壞消息、樂於傳播謠言其實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理髮時,突然外面巨響呯的一聲。理髮店門口站著迎賓、能看到外面的小弟興奮地說,哇,哇,撞車了,好像氣囊都彈出來了。一個正在理髮的髮型師,扔下手中的頭,急忙奔往門口去看。幾個小弟都放下手中的活兒,擠到門口去圍觀。另一個正在理髮的女顧客,不顧自己還在理的頭,也急忙探起頭來看外面。--昨天發了這條微博後,想起幾年前寫的這篇評論:

中國人患上了「壞消息綜合征」,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尼爾森發布用戶習慣報告,稱中國網民最喜歡發布負面產品評論,也只有中國網民發表負面評論的意願超過正面評論。媒體上暴力、兇殺、災害、災難的新聞總能激起更多人的關注興趣,微博和論壇上,往往是那些負面的消息和批判性的評論更能引起轉發和評論。這樣的「壞消息綜合征」似乎正在改變新聞的定義:壞消息才是新聞,無負面不新聞。

為什麼會有「壞消息綜合征」?評論人和激憤的網民一樣,把問題歸咎到「社會的不完美」上:因為社會不完美,因為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到處都是壞消息,於是才有了「壞消息綜合征」——動輒將問題歸咎於社會和體制,這是當下比「壞消息綜合征」還流行的一種思維。這種思維很討巧,迎合了普眾那種憤世嫉俗、不滿現實的憤懣情緒;這種思維也很偷懶,一句「社會不完美」就把所有責任都推卸到社會和體制上去了;其實,這種思維本就陷入了「壞消息綜合征」的思維悖論,是以「壞消息綜合征」的思維來分析「壞消息綜合征」。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壞消息源於自私的人性

其實,說「中國人患上了壞消息綜合征」,只是一種幻覺,一個偽問題——哪裡只是中國人偏愛壞消息?哪個國家的人都偏愛壞消息。許多人視美國為「最不壞、最接近完美的社會」,可看看美國的報章,他們報紙上的壞消息和負面新聞,他們的暴力、兇殺、災難比我們多多了。他們的網路上,充斥著更多的負面評論和聳人聽聞的消息。不僅美國,全世界的報章和網路都是如此,每個國家的人對壞消息都比好消息有更強烈的關注興趣。這樣的普世取向,不是一個「中國社會不完美」可以解釋和涵蓋的。沒有一個社會是完美的,甚至,較完美的社會比不完美的社會「壞消息綜合征」更加厲害。

為什麼人們會有「壞消息綜合征」呢?問題遠比「社會不完美」複雜多了。首先先談談人性,人性骨子中那種與生俱來的自私自利,決定著他們更偏愛外在的壞消息。也就是說,「壞消息綜合征」首先源於「人性的不完美」。

這樣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歸因是多數人不願意麵對的。眾生總有一種惡習,喜歡在諸種場景中把自己扮成一副楚楚可憐、被逼無奈的受害者模樣,習慣於把問題推給別人和外在,而不會反省自己的問題和人性中的劣根性。「壞消息綜合征」就是如此,明明是自己更偏愛壞消息,更喜歡消費壞消息中的暴力和血腥、在負面新聞中當輕鬆的旁觀者、在壞消息中享受那種置身事外的幸運感、以壞消息滋養某種憤懣的情緒和陰暗的慾望,非要將一切推到社會身上歸咎於「社會不完美」。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到底是誰在消費那些壞消息?只有首先將矛頭指向我們這些消費者內心,才會被蒙蔽雙眼,我不想迴避這個眾人不願意麵對的問題:我們人性中的自私,使我們更願意接受壞消息。這樣的歸因可能會降低人那高貴的形象,可人性本就沒有那麼高尚,而是充滿了陰暗和猥瑣。人作為生物與生俱來的自私,已經成為共識,那自私為什麼導致偏愛外在的壞消息呢?因為壞消息雖然對別人是不利的,對聽到壞消息的人卻是有利的。

其一,只要你過得比我好,這只是歌中所唱,多數人真實的想法可能是,聽到「別人過得不如自己好,別人的處境比自己更壞」會比聽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更能獲取一種隱隱的快慰。網路戲言,說點兒不快樂的讓哥快樂快樂——其實並非戲言,而是真實的人性體現。通過外在的壞消息來凸顯自身的相對幸福感,這是第一層人性。其二,壞消息可以有助於一個人釋放壓力,當遇到不順心事情的時候,起碼可以將那些壞消息拿出來安慰自己,自己已經很幸運了;當失敗的時候,可以用壞消息為自己推卸責任,將不滿都推給社會,社會環境這麼惡劣,失敗不是我的錯。買不起房的人,娶不好媳婦的人,創業失敗的人,也許他們就接著壞消息來消解心中沉重的壓力了,免於自怨自艾。這是第二層的人性。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這種偏愛壞消息的人性,是與人發現別人缺點的能力高於發現優點的能力、看問題中看到負面因素多於看到正面因素、更喜歡抱怨而不喜歡自責的品性是一致的。也正因為此,人類進化到今天,他們的語庫中用於讚美的辭彙是那樣的貧乏,而用於批判、抱怨、謾罵的辭彙是那樣的豐富。

偏愛壞消息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人性,這種人性可以延進化論追溯到人類起源時遺傳下來的。人類的進化過程使我們總是習慣於相信最壞的情況,我們祖先中那些常憂慮、總不安寧、從未真正感到放鬆的那些人更可能存活下來,而那些微笑地嗅聞鮮花者被別的什麼吃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進化中,抱怨和對壞消息保持著關注成為一種防止自滿的生物保護機制。

壞消息更能賺到錢

在分析完人性中偏愛壞消息的劣根性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導致「壞消息綜合征」的社會原因,政治家、專家、媒體的自私和對利益的追逐,使輿論空間到處充斥著壞消息。

我首先看到的是政治家們和所謂「進步人士」的忽悠,正如伊斯特布魯克所言,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普遍相信,只有把事情誇張到極致才能掙到錢,「金錢只存在於極端之中」。環保主義者如果不把環境惡劣說成似乎明天2012年就到來到,不把污染描述成彷彿世界立即就會被髒東西所掩蓋,他們很難從資本家那裡募捐到足夠他們支配的錢,很難讓基金金的老闆們立即給他們撥付充足的資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耳朵中每天充斥著的都是關於環境是怎麼一天天地變壞、世界末日近在咫尺的壞消息。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還有,政客如果不將某種問題描述得非常嚴重,不解決的話明天就會導致大災難,他們的政策很難獲得支持;官員如果不用極端的語調製造恐慌,就不利於政見的傳播和觀點的流行——輿論傳播的規律是,越聳人聽聞的觀點越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

然後是社會精英在傳播壞消息上推波助瀾。這一點上,伊斯特布魯克說得很俏皮:對精英來說,情況很糟糕才可以讓他們感到比別人更聰明,他們常常會說「早就知道會這樣」。人們如果都安居樂業,對專家和精英的依賴就會大為減少,人們都會安享自己的生活而不會求助於所謂的「拯救者」,求教於專家淵博的知識和寄望於精英「引領人們走出危機」。只有看到壞消息時,人們才會產生恐慌,恐慌之中就會求助於精英們,精英們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正是在一次次的危機中確立起來的。精英們非常喜歡這種「被重視」「被依賴」的感覺,於是他們更願意去傳播壞消息,將事情描述得比現實可怕得多。

加上「看到積極一面」往往被視為討好和獻媚,而「分析壞的一面」往往被視作深刻和尖銳,所以,精英和專家們更喜歡把事情往壞的一面去分析。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說到媒體了,媒體更是傳播壞消息的淵藪。到底是人們偏愛壞消息所以媒體愛登壞消息,還是媒體愛用壞消息吸引眼球從而培養了惡俗的消費偏好,這是一個「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很難扯清的問題,不過一個現實卻是,媒體確實對壞消息有著特別的癖好。壞消息更容易引起轟動效應,壞消息更容易凸顯「媒體在揭露社會醜惡」的正面形象,壞消息可以提升媒體的重要性(社會如此混亂,更得依賴媒體去揭露和監督了),能使公眾更依賴媒體(好事你可不看,可壞消息你不得不關注)。許多壞消息是先發生然後媒體去報道的,而也有不少壞消息則是媒體為了自身利益而誇大其辭和聳人聽聞。

比如,媒體特別青睞於一些關於食品安全方面的壞消息,比如砷中毒、汞中毒、添加劑可能致癌等等。可實際上,許多危險是微乎其乎的,僅僅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擔憂,或者是根本沒有必要擔憂。伊斯特布魯克也說,美國人被殺人狂謀殺的可能性比被雷電擊中的可能性還要低。可媒體上充斥的都是殺人狂的壞消息,而對雷電擊人關注甚少。

淡看「壞消息綜合征」

對於「壞消息綜合征」,所以分析這些「社會不完美」之外的原因,並非為社會辯護,而是想闡明這樣一個道理,不要把壞消息太當回事,不要以為壞消息這麼多,社會就腐敗不堪,彷彿天就要塌下來了。社會其實天天在進步,我們的生活其實不斷在改進,社會中的好消息實際上比壞消息多得多,只是壞消息更容易得到傳播、我們更偏愛壞消息罷了。也不必以為報道了這麼多壞消息會給公眾傳播多少陰暗的暗示,這不過是每個社會都會出現的常態場景罷了,壞消息是壞消息,生活還是生活,「壞消息綜合征」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壞消息綜合征,僅僅是一種普遍的人性偏好罷了,不是某一個社會的問題。美國媒體上整天充斥著暴力、兇殺、災難之類的新聞,美國人並沒有因為這些壞消息而陷於悲憤、恐懼、極端的情緒之中,壞消息看完就看完了,網上罵罵就算了,回到現實中,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當政者要關心的,不是這種「壞消息綜合征」,而是那些真的壞消息背後實實在在的社會問題。社會正常運行,民眾安居樂業,公權力被關進籠子無法作惡,公民有理有處講,有話有處說,有冤有處伸,再嚴重的「壞消息綜合征」也不算問題。

著名市場調研公司美國尼爾森發布的亞太各國網民的用戶習慣報告稱,約有62%的中國網民表示他們更願意分享負面評論,而全球網民的這一比例則為41%。

專家稱,一些壞消息中有與生活或工作相關的內容,人不愉快時,看到負面消息可藉以安慰自己,釋放壓力。同時,掌握一些負面消息,如食品安全類的消息,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保護自己。但是,從心理健康來說,太多的負面消息會產生不良影響,人處於緊張高壓的狀態下,容易喪失安全感,若情緒未得到合理釋放,會導致過度防禦或出現攻擊性行為。

愛聽壞消息又愛亂傳 專家:是種心理疾病

天津聖安醫院王玉珍專家提醒,對於壞消息,一方面應客觀看待,真實面對,另一方面也不要浪費太多精力過分關注這些事情。針對「壞消息綜合征」易感人群,專家開了幾個「良方」:一是多與朋友、家人溝通,使壓力等不良情緒有個宣洩出口。二是多運動,運動能使人體分泌內啡肽,產生愉悅感。三是多參與公益活動,提升自我價值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安王玉珍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心理疾病,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你要來重新認識一下
心有猛虎,猛嗅薔薇|躁狂症與正常人之間的差別
星孩也要有零花錢,家長給了嗎?
被「微笑抑鬱」纏上後果悲慘,要做些什麼才能揭下面具?
為何有時連買杯咖啡我都會莫名的緊張?

TAG:聖安王玉珍 |

您可能感興趣

《王者榮耀》不信你不笑,那些經常被玩家聽壞的台詞,簡直太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