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不過,並非只有道教徒才使用拱手禮;其實許多國家領導人在一些場合,通常也會行此禮以示對人民的敬重;另一方面,還彰顯了其自身濃厚的民族自豪感。


文/馮文



中國古代手禮淵源


拱手禮又叫作揖、抱拳禮,是中國人傳統的見面禮,其歷史非常悠久。《論語·微子》曾載「子路拱而立。」這裡子路對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禮,拱手禮的正式稱呼應該叫揖禮。據說中國古代的禮儀絕大多數都源自西周初年周公開創的「周禮」,在《儀禮》中,規定士與士之間的交際禮儀的這一部分叫做相見禮,而揖禮就是相見禮之一。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古人見面作揖(資料圖)


適用於各個場合:見面約會、雙方告別、問候寒暄、恭喜道賀等。即人文、尊敬、典雅還衛生。


拱手禮可有捧手、抱拳等基本手型。捧手。捧是拱手禮的基本手型。《辭源》釋義:「捧手,猶拱手,表示敬佩。」這就是說捧手的動作應為兩手相拱。基本動作是雙手在胸前疊合,手型如拱,立而不俯。抱拳。


因此道教的禮儀基本上是在中華古代禮儀的基礎上結合道教觀念發展而來,因此本文不針對古代禮儀及道教禮儀全面展開,只把道教的「手禮」進行簡單闡述(因為這個是道教信徒日常使用最多的禮儀),文章是小道個人對道教「手禮」的淺薄認識,不足之處還望海涵。



道教抱拳禮認識


1、道教太極陰陽觀念


道教理論來源於對陰陽的認識,「陰陽者,有名而無形。」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圖源:馮文)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即《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靈樞·陰陽系日月》「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傳·繫辭》道指「道理」、「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裡的「二」就是陰和陽,是世界的正反兩個方面,比如:白天與黑夜、夏天與冬天、男人與女人、陽面與陰面、大山與江河等等等等。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圖源:馮文)

因此按道家的說法,陰陽五行在手指上各有自己的位置。「子午」在道家觀念中是陰陽的象徵,子午相交表示陰陽二氣交流,也代表著太極中的平衡。無名指根部是十二地支的「子」部,中指的指尖是十二地支的「午」部。道教行禮時,左、右兩手的拇指分別搭在左右兩手的「子」、「午」部位,故而為「子午訣」。



目前存在的兩種道教抱拳禮


1、善惡觀念:左抱右的方式


這種方式是來源於古代行禮時對善惡觀的理解,但是兩手抱拳產生的太極圖是逆轉的形象,確實有點背道而馳,若按逆行成仙的丹道行氣養生來說也可。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手部》曰:「謂沓其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圖源:馮文)


據此記載可以得知,行拱手禮時,一般右手在內,左手在外;中國古人以左為敬、左為善,左為陽所以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重。若遇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女子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內,右手在外,若遇喪事行禮,反之。

2、順道而為:右抱左的方式


這種方式是來源於道教思想對順天而為、順道而行的理解,同時兩手抱拳負陰抱陽產生的太極圖是順轉的形象,但是若按善惡觀念來講也稍嫌不足。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圖源:馮文)


太極原始的順序就是順時針旋轉,和鐘錶及水流的旋轉方向一致。它暗示著,世界的運動具有方向性的,順向代表了前進、發展,是正常的運動方向。反之逆向運動則意味著倒退、落後,是非正常運動方向。


老子《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說的是,萬物都是有一個陰,有一個陽,陰陽調和,此為和諧。



兩種道教抱拳禮應用


道教在行抱拳禮時一般配合祝福語來達用於對方尊敬,比如福生無量、無量壽福、吉祥如意、福祿壽喜、三無量(無量觀:年輕人或者人多的時候用,無量壽:對長輩用,無量福:對婦女兒童用)。

小道一般在對人行禮時使用善惡觀念(左抱右的方式),意思是與人為善,尊敬對方。在進廟禮神時使用順道而為(右抱左的方式),意思是弟子尊崇太極順轉的大道規律,順天而行,正己化人,永不背道而馳!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國家領導人行抱手禮(圖源:馮文)


中國歷史悠悠五千年,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中國古代文明被稱之為「禮樂文明」,孔夫子曾經感嘆「禮崩樂壞」而四處吶喊,主張「克己復禮」,儒家學說的核心——「仁禮之學」,維繫了兩千多年來的社會文明秩序。


中國最早的甲骨文「人」的寫法(如下圖),便是根據人與人見面拱手作揖行禮而演化出來的,可見抱拳行禮是做人最基本的禮儀常識。道教作為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不僅繼承了中華民族這一傳統禮節,更將其作為道門的基本威儀規範,貫徹始終。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圖源:馮文)


不過,並非只有道教徒才使用拱手禮;其實許多國家領導人在一些場合,通常也會行此禮以示對人民的敬重;另一方面,還彰顯了其自身濃厚的民族自豪感。

不難看出,國家領導人早已經在潛移默化中以自己的行動傳遞一種信息,在中華文化復興的進程中,更有必要認識這種基本的禮儀常識。唯有如此,我們的文明才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以上內容有所引用網路圖文,為了共同學習借鑒成長。


(編輯:若木)


聲明


1.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馮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3.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

俯首作揖訴衷腸——關於道教「手禮」的認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強佔風水不如宅心仁厚,神奇叫花許是神仙化身
方士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天恩普施,後德佑民: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方士非常流行?
震驚!千年奇景重現!行星X地球!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最真情的詞牌訴衷情!情深脈脈向誰訴?
《訴衷情》,痴心最難懂
美國兩黨議員「互訴衷腸」批總統 麥克風沒關被錄音
我對祖國訴衷情#之「衡院在行動」
《訴衷情》毛澤東最後一首詩!讀來動容!
訴衷情,痴心最難懂
《楚喬傳》楚喬燕洵互訴衷腸,說了一個只屬於他兩之間的秘密
漆國銀?訴衷情
楚喬傳:玥公子和瑜兒信鴿傳書,互訴衷腸,卻說「相遇不如思慕」……
《我們相愛吧》吳昕潘瑋柏互訴衷腸,表示還會更加深入了解
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北宋·晏殊《訴衷情·青梅煮酒斗時新》賞析
《情書》分不清現實和遊戲的一對情侶,只能靠血書傾訴衷腸
最經典的《訴衷情》小說摘抄大全
宋詞鑒賞-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親子茶藝 母親節,以茶之名,訴衷情
落花無言表相思,七首詩詞訴衷情!
《善諾寰愫》殺青,演員羅忠國自訴衷腸
任嘉倫與闞清子互訴衷腸,感嘆終於打破了見面即時分離的魔咒!
揭秘愛妃死後順治為何要跑到崇禎墳前哭訴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