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末鹽梟張士誠的興亡之路

元末鹽梟張士誠的興亡之路


張士誠,小名九四,淮南泰州人,出身鹽販。元末明初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有「(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之說。



元末鹽梟張士誠的興亡之路


張士誠像。網路圖


泰州地近海濱,百姓多靠曬鹽過日子,但官府賦稅勞役很重,民怨載道。年少的張士誠是個會武術、講義氣的小流氓。販私鹽利潤高,張士誠又輕財帛,樂意周濟貧困,很得人心。


1353年,張士誠因不甘受官府和地方豪強欺壓,與其弟士義、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鹽丁起兵反元,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被推為首領。



元末鹽梟張士誠的興亡之路


張士誠起義地-大豐市草堰鎮北極殿。網路圖


許多貧苦鹽丁和無業游民都來投靠他,之後,張士誠攻下泰州、高郵,佔據三十六處鹽場,並自立為「誠王」,國號大周,建都隆平府(今蘇州)時,統治範圍幾乎覆蓋了江南大部分富庶地區。


起義之初,張士誠勤政愛民,減輕稅賦,讓飽受戰亂、苛政之苦的百姓過了一陣好日子,可是隨著他逐漸坐穩了割據東南的「吳王」位子,便驕奢淫逸起來。他把朝政交給了弟弟張士信,而張士信是個「性荒淫,務酒色」,雖然當著丞相,卻整日花天酒地。後來乾脆又把朝政「轉包」給黃敬夫、蔡彥文和葉德新三個文人,這三位每天醉心於舞文弄墨,根本不是什麼能臣。自上而下,貪腐成風,最終割據勢力越來越小。


朱元璋與張士誠相持十年,誰也無法吞併誰。

1363年「鄱陽湖之戰」,朱元璋一舉擊潰陳友諒,再順勢攻取武昌城後,揮師東向,直指蘇浙。


1367年年底,朱元璋大軍包圍平江城,張士誠率殘部死守拒降。經過九個月的攻堅戰,平江城破,張士誠自殺不成當了俘虜,被押解至應天府,因一句「天命照爾不照我而已」激怒了朱元璋,最終被亂棍將其打死(一說自縊身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朝鮮甲申政變 維持的時間超乎你的想像
就在這一年 中日海軍走上了不同的路
這個入海口主權的喪失 中國永遠的痛
陳霸先為建立南陳,卻丟失大片國土
格拉尼克斯戰役:亞歷山大東征第一戰

TAG:歷史小助手 |

您可能感興趣

風雲錄:鹽梟張士誠的搖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