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雨生百穀」,「谷得雨而生也」。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穀雨前,春雨還如雲霧般細膩柔和。穀雨一到,雨不再迷離,一顆顆清澈而乾淨利落的雨滴從天空中降落,結結實實地落在葉子上,落在穀物上,這便預示著秋天那讓人喜悅的大豐收。此時,豐沛的雨水使作物得以灌溉滋潤,池塘里的浮萍開始生髮,桑樹也長出了翠綠的新葉。


對於忙碌的農家來說,穀雨將至,是天公作美。關於穀雨節氣名稱的由來,古人素有「雨生百穀」的說法,另一說法則為玉帝為犒賞倉頡造字而從天降下穀粒,為了感恩上天,這天百姓載歌載舞,慶祝五穀豐登。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穀雨之美,是春天留給我們的最後驚鴻一瞥。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中國人素來喜愛山居野趣,關於大自然的種種一切,似乎都能從不同物種的聯繫中尋出奧妙的軌跡,穀雨分三候:「第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


萍始生:穀雨時節前五日浮萍開始生長。萍,《說文》釋曰:「萍,蘋也。水草也。」


鳴鳩拂其羽:布谷鳥鳴叫,提醒人們要開始播種。鳩即布谷鳥。明劉伯溫詩:「鳴鳩語蕪聲相應,又是人間一度春。」蕪是雜草。「春谷終期吹羽翼」,鳩鳴預示著春要結束了,此時田野里到處回蕩著它「家家種穀」的殷切呼喚。


戴勝降於桑:桑樹上已經可以見到戴勝鳥。「戴勝」是頭頂有長毛的鳥,又稱雞冠鳥,此時落於桑樹,是蠶將生之候。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花樣習俗慶穀雨


穀雨三朝看牡丹


劉禹錫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清代顧祿《清嘉錄》曰:「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穀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時段,因此,賞牡丹成了穀雨的重頭習俗,由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穀雨三朝看牡丹」,穀雨時節,閑暇之時把賞牡丹,感受「春來誰做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的完美大氣。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穀雨時節「走穀雨


古時穀雨節氣,年輕的婦女要外出走親戚,或者到野外走一圈便回來,稱為「走穀雨」。穀雨後氣溫回升,此時節到郊外「走穀雨」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吃香椿喝穀雨茶


北方有穀雨吃香椿的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香椿的吃法很多,最常見的有香椿煎雞蛋、香椿炒肉片、香椿拌豆腐等。穀雨時節,南方則是喝穀雨茶。所謂穀雨茶,是指穀雨時節採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人們常說穀雨的茶喝了可清火辟邪明目。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穀雨「殺五毒」


「五毒」是五種動物,它們應該分別是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穀雨節流行禁殺五毒的習俗,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凶納吉的祈禱。穀雨貼屬於民間繪畫的一種,上面刻繪神雞捉蠍、天師除五毒形象等,有的還附有諸如「穀雨三月中,蛇蠍永不生」等文字說明,寄託人們盼望豐收、安寧的心理。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穀雨時節話「養生」


穀雨時節宜「三補


宣補以養肝:暮春時節,花草樹木隨風輕搖,舒展生長。中醫認為春氣與肝相應,宜保持肝氣暢達。如肝氣鬱結,就好像草木被束縛而不能舒展地生長,引發抑鬱、悲傷等情緒滋生,甚至患上精神疾病。此時,人們可以站在高處遠望,向他人傾訴心中的不良情緒,或郊遊時大聲呼喊、唱歌,把不良情緒及時宣洩出來,舒展肝氣。心中若有不快還可以按摩十宣穴(手指尖端,左右共10個)來舒緩。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清補以健脾:穀雨陽氣升發,平素胃腸有積熱的人一旦飲食不節容易上火,甚至誘發春季腹瀉、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飲食上可以吃些低脂肪、低蛋白、高維生素的蔬菜,如薺菜、菠菜等,有清熱祛火的作用。

滋補以益腎:穀雨時節,春雨澆灌下的花草樹木開始茁壯生長,人們也要適應時節的變化,適當的「滋水涵木」。清代名醫吳鞠通曾根據穀雨時令特點,創製了「穀雨養生湯」:其中鴨梨半個、荸薺並5個、藕30克,與鮮蘆根15克、麥冬15克一起煮水,加冰糖調味。在穀雨當天下午和上午各取汁500毫升飲用,上午喝可以升發陽氣,下午喝可以養陰生津。以這種滋補的方式可以達到補益腎氣的效果。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趕走疾病靠「四防」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容易誘發較多疾病。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這春夏交界之際,陽氣正是上升之時,此時的養生關鍵在於讓陽氣更合理地生長,要適時根據氣候變化,做到「四防」。


防余寒:春夏之交,早晚溫差較大,氣溫不定,再加上空氣濕度增加,為細菌、黴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很容易濕、寒困身而引發很多疾病。因此,建議早晚外出的人及時增減衣物,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避免在潮濕的地方久留。


防濕邪:春末夏初,空氣濕度較大,濕邪最易傷脾,導致脾胃不和,出現食慾不佳、嘔吐、腹脹等癥狀。中醫認為,粥是養脾胃的最好事物,因此此時節喝粥最佳,另外平時建議多吃山藥、薏苡仁、扁豆等養脾食物,少吃黃瓜、西紅柿等寒涼食物。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防上火:春夏之際,順應陽氣的生長趨勢,人的脾氣也會隨之漸長,急躁起來還會「上火」。此時心情鬱悶的人,要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與家人溝通;心情已經很興奮的,建議少吃辛辣食物,少喝咖啡,避免興奮過度。可根據個人愛好,選擇下棋、書法、繪畫、音樂等方式放鬆心情。


防大汗:春夏之交,穀雨節氣時節,養生要以「懶散形骸,勿大汗」為原則,出汗過度容易影響夏季的氣血健康。此時運動建議選擇快走、慢跑、放風箏等,不宜出汗過多,還要注意補充水分。此外,還可多吃一些助長生機的萵筍、豆苗、蒜苗,滋補脾胃的大棗、山藥等,菊花、金銀花甚至白開水都是適合春夏的佳飲。

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



此去經年,穀雨之後便要開始告別這一年的春天了,楊萬里曾寫道:「只餘三日便清和,盡放春歸莫恨它。」古人那時惜春,多要作一首「送春詩」告別春天,現今我們大部分人雖不會作詩寫詞,卻也不能少了那份惜春的心。穀雨時節,一定要出門去山水林間田野里,去見見天地萬物,放鬆愉悅心情。幾枝新葉蕭蕭竹,風吹榆錢落如雨,綠滿微風岸,魚翻穀雨萍的美景,過了穀雨,可能今年再也尋不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穀雨詩詞15首: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曾國藩用人的四大秘術,實用
解讀丨再談「大丈夫人格」的養成
清朝12個皇帝的年號原來都這個意思
四合院:悲歡離合中,人情故事裡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丨讀典
飛閱瘦西湖春韻美 桃紅柳綠滿目春
浙江餘姚:航拍四明湖畔池杉林 一片翠綠滿目生機
秋天養君子蘭靠這幾點,學會了保你翠綠滿盆,一年輕鬆開花好幾次
堂主說:即使綠滿了全身,也要努力保持圍笑
即使綠滿了全身,也要努力保持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