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應注意!濕邪入體易得風濕骨病!周身疼!172期

應注意!濕邪入體易得風濕骨病!周身疼!172期

應注意!濕邪入體易得風濕骨病!周身疼!172期



今日練習

楊某,女,23歲。


患者做急性乳腺炎手術後,高熱39℃,用各種抗菌素均無效。兼見口腔粘膜層布滿黴菌,心煩,嘔吐不能食,二便自調,精神尚佳。脈數而無力,舌面因被藥物染色,而無法辨認。


處方:___湯,8劑。(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8劑葯後,熱退身涼,嘔止,胃口開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甘草附子湯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無論多苦多累,對自己好點【171期】


上期原醫案

楊某,男,42歲。


煤礦工人,終年在潮濕陰冷之處勞動,寒濕邪氣襲人。患關節疼痛己3年,近期加劇。


骨節煩疼,手不可近,伴有心悸氣短,胸悶,尤其以夜間為甚。舌體胖大而淡嫩,脈軟弱無力。


附子15克,白朮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茯苓皮10克,苡米10克。


服藥三劑後疼痛明顯減輕。心悸胸悶等症轉佳。又服二劑,疼痛基本控制。最後改用丸藥長期服用而獲痊癒。(劉渡舟醫案)

按語:本案的辨證關鍵是抓住二個方面的證候,一是周身骨節煩疼而不可近的寒濕證;另一方面是心悸氣短,胸滿等陽虛證。


甘草附子湯由附子,白朮,桂枝,炙甘草組成,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之功。其中附子,白朮溫腎健脾,行於皮內以逐寒濕邪氣;桂枝,甘草溫補心陽以扶虛。


所以特別適用於心,脾,腎陽氣內虛,而寒濕邪氣外痹關節;或卒然受寒濕邪氣,外傷筋骨,日久而致內虛者,多能取效。所以用治風濕性心臟病則更為理想。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175條: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各家論述


《古方選注》:甘草附子湯,兩表兩里之偶方,風淫於表,濕流關節,陽衰陰盛,治宜兩顧。白朮、附子顧里勝濕,桂枝、甘草顧表化風,獨以甘草冠其名者,病深關節,義在緩而行之,徐徐解救也。


《金鏡內台方議》:風則衛傷,濕流關節,風濕相搏,兩邪亂經,故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風勝則衛氣不固,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為風在表也。濕勝則水氣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腫,為濕氣內搏也。故用附子為君,除濕祛風,溫經散寒;桂枝為臣,祛風固衛;白朮去濕為使;甘草為佐,而輔諸葯。疏風去寒濕之方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今晚8點直播預告——針灸對疾病的治療(五)
這才是中醫養生的至高境界,沒有治不好的病!
無論多苦多累,對自己好點171期
張曉彤:是我們中國人不行還是中醫藥不行?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注意!寒濕入體的5大通道,為了身體健康,趕緊護住!
你真的懂濕氣嗎?濕氣不除,百病入體
一濕入體,百病生!祛濕排毒,你僅僅只需這樣做!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如何避免濕氣進入體內?
【祛濕】「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如何避免濕氣進入體內?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如何避免濕氣進入體內?
清明後別做這幾件事,小心濕氣一旦入體,百病纏身!
寒濕進入體內的5個通道!看看你佔了幾條呢?
濕邪入體,痰多,頭臉油膩,體型肥胖,胸悶乏力
寒濕氣通過5大穴位進入體內,艾灸幫你祛濕寒
濕氣是萬病之源,主要通過5大穴位進入體內!
這樣洗澡會導致濕毒入體!可惜沒幾個人知道!必看!
無肉不歡濕邪入體?節後教你幾個簡單的祛濕妙方!
夏季火氣,濕邪入體怎麼辦?你和孩子都要喝這碗湯,好喝又除濕!
寒氣濕氣,竟是通過這5大穴位進入體內,再不知道就晚了!
9歲女孩因游泳肚子變大!原來是瘟神入體!這條蟲子害人無數!
寒氣濕氣,主要通過5大穴位進入體內,再不知道就晚啦!
濕氣入體會傷陰 這些祛除濕氣的穴位你按過嗎
這樣洗澡會導致濕毒入體!可惜沒幾個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