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守澄,晚唐參與了三次政變替四個皇帝打工的大太監

王守澄,晚唐參與了三次政變替四個皇帝打工的大太監

王守澄,晚唐參與了三次政變替四個皇帝打工的大太監

文/歷史崔

上一話講了晚唐的中興大臣裴度,出身豪門,因為武元衡的賞識進入朝廷,在淮西戰役中作為總指揮表現出色,關鍵正是因為他的領導,名將李愬才有機會突襲蔡州城,擒殺淮西節度使吳元濟。

裴度是在武元衡的引導下進入的政事堂,他善於處理矛盾、不怕擔責任,能夠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遇到憲宗,成就了元和中興。

在憲宗之後,裴度成了救火隊員,哪裡的節度使不聽話裴度就出現在哪裡,也多虧了局勢不穩定,裴度才能一直待在朝廷的中心,但也僅限於此,此後再也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

裴度的仕途是和另一位官場老油條李逢吉交替上升的,裴度做宰相李逢吉就下崗,李逢吉做上宰相了呢,裴度也下崗了,之所以會造成那樣的局面,是因為從穆宗朝開始,在朝廷里說了算話的是太監。

宦官的權力大,受到直接影響的就是皇帝。

此時的皇帝換成了文宗,但在內宮之中出鏡率最高的,不是皇帝,也不是左右神策軍的指揮官,而是作為皇帝和大臣之間紐帶的王守澄,李逢吉可以在政事堂一家獨大,就是王守澄扶植的結果。

開聊前,先熟悉下相關章節:

1、中興大臣裴度,也托不起走向末路的大唐朝

2、政壇大佬李逢吉,晚唐宰相的傳奇人生

3、晚唐亂象:為什麼殺死皇帝的人往往都是太監

王守澄能有這麼大的權力,首先應該感謝穆宗李恆,原本他就是李恆的跟班,一塊玩耍的朋友。

元和十五年憲宗被殺,穆宗就是在王守澄和梁守謙的聯合支持下,成為的皇帝。

當時起主要作用的,是右神策軍的司令員梁守謙,他有兵權,舉著刀子殺了一批競爭對手,才有了穆宗君臨天下的局面,而王守澄的職位只是做過幾年的監軍。

宦官去地方上做監軍,是唐朝的慣例。

王守澄被分配的單位在徐州,在這裡他認識了兩個人,一個是徐州軍區司令李愬,就是那個夜襲蔡州城的名將,還有一個神醫,來自民間,樣子長歪了,丑,但是手藝相當高,名字叫鄭經。

李愬把鄭經介紹給了王守澄,剛好那段時間憲宗病的厲害,御醫一點辦法都沒有,王守澄就把鄭經帶回了長安。

監軍也是有任期的,皇帝設計的這套輪換規則,無論對於節度使還是監軍,在一個地方當官都不能太久。

王守澄,晚唐參與了三次政變替四個皇帝打工的大太監

從地方上回來,王守澄也不去謀求新工作了,老皇帝病入膏肓,正是改朝換代的關鍵時刻,這時候不能走,要待在長安。

王守澄有一個優勢,他是太子李恆的人,馬球打得不錯。

憲宗對於郭妃的這個兒子並不感冒,指示左神策軍中尉吐突承璀支持老二李惲,結果梁守謙和王守澄發動了政變。

憲宗非正常死亡,老二李惲和吐突承璀也死於非命,在一眾太監的支持下,李恆登基成了皇帝。

王守澄作為功臣,得到了樞密使這個職位。

建中四年的涇原兵變,使德宗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從此後他不再相信文官,把太監的地位不斷調高,慢慢就有了樞密院,這個部門存在的作用是為了分散政事堂的權力。

也就是說,原本中書省的工作,慢慢轉移到了樞密院,而樞密使就是樞密院的負責人。

王守澄新官上任,需要找一個人,可以在他與宰相之間,搭建一座橋樑,更好的溝通,這時候李逢吉提著大批銀子出現了。

李逢吉是買通了神醫鄭注,才搭上的王守澄,兩人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

王守澄有了李逢吉在政事堂做工作,他就可以更好的控制官場,鞏固自己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更方便撈錢。

《人民的名義》里,侯勇演的趙處長面對豪華別墅里滿屋子的錢,對反貪局的工作人員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窮怕了。

這是實話嗎,或許王守澄可以回答。

王守澄的職業是太監,和幾乎所有的太監一樣,他的童年過的也不快樂。

他的老家在河南,屬於中原的核心地帶,從安史之亂開始,這裡就沒有真正的太平過,經常有士兵暴動,老百姓為了活下去,只能拖家帶口搬到其他地方。

戰亂導致的結果就是,貧窮,過不下去,於是王守澄切掉丁丁進了宮。

在皇宮熬了幾十年,現在終於取得了一點成就,曾經失去的東西當然要加倍的要回來。

王守澄失去的是什麼,是尊嚴。

每個太監,都有點心理變態。

王守澄的表現方式,與大部分的人一樣,就是喜歡錢。

聽著來求他辦事的那些人,點頭哈腰的叫著王公公,王守澄心裡無比的滿足。

聰明人和明白人的區別,是聰明人只看到眼前,而明白人可以走得更遠。

寶曆二年公元826年敬宗被殺,還是梁守謙和王守澄出兵,打敗競爭對手劉克明,輔佐敬宗的二弟李昂成為皇帝,就是唐文宗。

在文宗的登基大典後,梁守謙提出了辭職,他的說法是,年紀大了,不想幹了,還是在家安享晚年比較舒服。

梁守謙手裡有兵權,兵變結束他理應是第一功臣,封賞和獎勵少不了,但是他拒絕了。

而王守澄卻是不同的態度,既然梁守謙不要那個右神策軍司令的位置,他要,他太迷戀掌控一切的那種感覺了。

王守澄很強勢,自然有人看他不順眼。

第一個想到要幹掉他的,是王守澄選來做自己老大的文宗。

文宗已經成年,皇室家族的血液使文宗並不甘心做一個傀儡,他拉到的第一個盟友,叫宋申錫。

宋申錫出身清白,不是豪門子弟,更不屬於任何一個圈子,屬於朝廷里少有的自由黨。

文宗考察了他兩年,確認沒問題後,單獨接見宋申錫,謀劃誅殺王守澄的大計。

為了方便宋申錫招徠人手,文宗給了他宰相的位置,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權。

宋申錫沒有抱任何人的大腿,是所謂的無黨派人士。

其實哪有什麼無黨派,這本身不也是一個黨派嗎,而且面對前程、面對陷害,對人事安排完全無動於衷是不可能的。

宋申錫背後也有人,那個人就是漳王李湊。

宋申錫是想干好皇帝交給他的這項差事的,找來了很多人,但也犯了歷來文官造反的老毛病,找得人太多了。

在這批人里有一個叫王璠,或許是宋申錫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沒有調查王璠的背景,就對他相當信任,任命王璠做上了長安市長的位置,在不久的將來兵變發生後,希望王璠利用權力,調出一批警察誅殺王守澄。

而這個王璠原本是李逢吉的關八十六子中的一員,了解宋申錫的計劃後,他第一時間找到了李逢吉的侄子,原關八十六子的另一位成員李仲言。

當時的李仲言投靠了鄭注,而鄭注又是王守澄的人。

沒多久,王守澄以皇帝的名義,下令逮捕宋申錫,罪名是勾結漳王李湊,圖謀皇位。

這些情況文宗都不了解,他很憤怒,感覺被人騙了,於是誅殺王守澄的第一次計劃失敗。

能提前獲取情況,將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王守澄很高興,但也感受到了危險。

為了獎勵鄭注和李仲言,也為了能監視文宗,王守澄把他倆介紹給了皇帝,兩人的身份一個是神醫,一個是易經研究員。

王守澄,晚唐參與了三次政變替四個皇帝打工的大太監

易經是本天書,包羅萬象,而神醫一直是皇宮所欠缺的,皇帝需要經常吃神丹妙藥。

把這兩人推薦給皇帝,也是向文宗的一種示好。

王守澄對自己一石三鳥的計策,相當滿意,只是沒想到,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兩位大師,最後要走了自己的命。

不管鄭注還是李仲言,本質上只是一個小人,他們沒有裴度甚至李逢吉的才華,只有依靠在大樹下才算是個人物。

文宗給他們畫了一個餅,取代王守澄,成為朝廷的第一號大臣,兩人立馬成了文宗的心腹。

在王守澄和文宗共同的推動下,兩人的官職上升的很快,王守澄對他們完全沒有提防,直到一張人事任免決定放在王守澄的面前。

這是一張升職加薪的聖旨,擢升王守澄為左右神策軍軍容觀察使,也就是左右神策軍名義上的老大。

這是件好事,王守澄卻嚇得臉都綠了。

關鍵原因是這個觀察使,是個虛銜,沒有左右神策中尉那樣把軍隊握在手裡那麼實在。

果然,等工作上的事交接完畢後,王守澄等來了一杯毒酒。

王守澄直接參与了兩起軍事政變,但本質上他還是一個太監,是太監就有天然的缺陷,就是必須依附在皇帝的身邊。

死了王守澄,還有趙守澄、錢守澄,只要宦官當權的這套制度沒有改變,文宗或者說鄭注、李仲言,依然不能算朝廷的第一號大臣。

於是兩人策划了一場消滅所有大太監的行動,當時的兩人已經在朝廷里做大,完全由能力發動一變場軍事政,使整個宦官集團重新洗牌。

那麼,他們成功了嗎?

(未完待續)

我的訂閱號:歷史崔

微信公眾號:lishi_cu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崔 的精彩文章:

中興大臣裴度:晚唐衰落的原因是皇帝太短命了
晚唐宰相的傳奇人生,政壇大佬李逢吉
晚唐亂象:為什麼殺死皇帝的人往往都是太監
晚唐亂象:唐敬宗時一次離奇的篡位事件
四年皇帝三年躺床上,唐穆宗的不幸是為了什麼

TAG:歷史崔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朝最厲害的一位大太監,參與三次政變,開了弒主立君的先例
太監系列:十九個太監的成功政變
仇士良:為什麼晚唐的宮廷政變笑到最後的都是太監
中國歷史十大宮廷政變,明朝和唐朝各有兩次!
唐朝四次政變,前三次開創盛世,最後一個毀滅了唐朝!
做皇帝的弟弟將哥哥奉為太上皇,竟引起了一場宮廷政變
太監系列:一場由皇帝和五個太監在廁所發動的政變
唐朝皇宮的一個地方發生過五次政變,其中兩次政變都開啟了盛世
盤點中國歷史上把一個王朝帶向滅亡的八大政變!
歷史上唐朝都有哪些政變?唐朝四大政變介紹
南齊皇帝蕭道成的篡位政變:天上掉下來的皇位
漢和帝搞政變奪回大權
唐朝最重要的四次政變 前三次開創盛世 最後一個令唐朝走向毀滅
唐朝最重要的四次政變 前三次開創盛世 最後一個卻讓唐朝走向毀滅
曹魏王朝的兩次政變:司馬懿的忍不可忍之忍
將軍馳騁沙場三十年,為祖孫三任皇帝平定政變,晚年被棉被捂死
他是唐朝北門守衛將軍也是武氏剋星,參與兩次政變幾乎令武氏滅門
緬甸的一次政變,讓明朝皇帝送了命,還有近百大臣跟著遭殃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七大宮廷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