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又是一年穀雨到,人已逝,茶還在|茶美文

又是一年穀雨到,人已逝,茶還在|茶美文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穀雨,一個散發著溫潤的詩意名字,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氣溫的回升,而我對穀雨的認知來源於外公,他口中的穀雨總離不開那清香怡人、馥郁可口的青茶。

外公的老家在黃龍溪,自古那裡便是茶葉之鄉和茶馬古道途徑之地,茶文化底蘊深厚,很多人都愛喝茶,外公也不例外,而且他不但喝茶還會制茶。

穀雨是採茶的最佳時節,「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記得兒時,每年的穀雨一到,外公都會在腰間別上一個小茶簍,帶上我到山上采新茶,約莫記得不是什麼名貴的種類,只是不知名的野茶。

野茶在山野零星長著,有時需走很久才會遇上一株,靜穆在山野間,沐盡陽光雨露,厚蓄冬季的能量,茶蕊依次蘇醒,茶瓣次第舒眉,葉紋細膩,捲曲著,若嬌羞少女,顯得無比清純。

外公摘茶速度很快,之見他微微彎腰,右手兩指在芽頂一折,再往腰間一放,一片完好的茶葉就落入了茶簍。兒時調皮,對一切充滿新鮮感,吵著嚷著要幫組外公採茶葉,胡亂摘一通,惹得外公連連搖頭,於是外公一邊熟稔的採茶一邊告訴我,採茶是十分有講究的,老葉不行,芽葉不完整也不行,枯枝敗葉更不行,要獨芽或一芽一嫩葉為佳,一芽兩嫩葉也可。獨芽茶,外形或扁平或如針,經過沖泡,直挺、碧綠,煞是好看;一芽一嫩葉的茶經過沖泡,葉如旗、芽似槍,如古代的獵獵旌旗,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的茶經過沖泡則像一個雀類的舌頭,被稱為「雀舌」,這樣的茶以其色澤、香氣、口感,被視為茶中之珍品。

待一株采完,便向另外一株出發,因為每年都采,外公已經對野茶的生長地瞭若指掌,即便如此,一個上午也只能采小半簍,外公倒是很滿意,說能制出小二兩的茶葉了。

採茶而歸,外公有條不紊的用井水將茶葉細細清洗了一遍,接著均勻的在簸箕里顛開晾乾,最後便是關鍵的「殺青」。幼時不懂,只覺外公好厲害,能直接用手在熱鍋里翻炒茶葉,竟然不怕燙!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那是制茶人對茶獨有的溫柔,用手才能夠最佳的把控溫度並且保證葉片的完整。一遍又一遍的翻炒、揉捻,帶著古樸的韻律,青煙裊裊間溝通著天地,接續著古今。

炒制一鍋茶葉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做好的穀雨茶氤氳芬芳。外公小心的將之放入茶罐,每每像是捧著最珍貴的東西,帶著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著我取來蓋碗,放入少許茶葉倒入沸水,霧氣升騰,茶葉飽吸水分,在杯中飛舞,翠綠在杯中舒展、交融,鮮活得如枝頭再生,染得春光無限。外公左手端著茶碗,右手用碗蓋在茶湯表面盪開浮葉,低頭輕輕吹散熱氣,小小地啜上一口,眯了眼睛,嘴角便翹了起來。

外公為人抱朴而含真,閑靜而自然,就像他鐘愛的穀雨茶,清茶素琴詩自成,品茶聽雨樂平生。

聽春雨催生百穀,看茶煙聚散飄逸,聞茶香濃郁渾厚,品茶湯醇香綿和,憶故人音顏笑貌……

又是一年穀雨到,人已逝,茶還在。原題:《穀雨茶香憶故人》

關於更多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一個中國文盲,被拐賣至海外當「豬仔」,然而卻讓美國人崇拜不已,甚至在一百年後還在尋找他
一首歌聽了許多年,依然喜歡,一個人,相伴了很久,還在心間
他富甲一方卻多年未娶,已過中年還在等待一人歸來
很多年後,我一回頭,你還在…
致童年,年華老去,可是啊,這愛還在
此人綽號光頭強,是兩千年前的大牛,直到今天人們還在紀念他!
很多年後,我一回頭,你還在……
很多年後,我一回頭,你還在……
很多年後,我一回頭,你還在
在我們還在上學的年級,她卻已經生下了千古一帝!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很多年後,我一回頭,你還在!
比九寨美,國內的這些隱世美景,趁他們還在,一起去
誰是韶華已去,但你的塵世還在
此國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朝代,延續兩千多年,至今還在!
夏天到了,你還在羨慕別人的絲襪美腿嗎?
又到一年秀腿季,還在為橘皮組織發愁嗎?小可愛們,快看過來
餐桌上這幾種家常菜,竟是傷身的利器,並且很多人還在天天吃
我生日那天,看到奶奶的身上竟趴了一個女人,還在掐著她的脖子
年紀大的都可以當別人奶奶了,還在這兒水性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