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的「生活常識」,這些生活常識涵蓋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不過,「生活常識」有時候也是違反科學原理的。盲目聽從一些流言,而不辯證地、實事求是地去主動思考,往往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多不必的困擾。下面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最近的科學研究,從而對一些常識性問題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1. 喝咖啡會讓人脫水嗎?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咖啡因是一種利尿劑。不知什麼原因,這一說法被廣泛傳播,甚至有人認為有脫水風險的患者不應該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此外,在特別炎熱的夏天也不應該喝咖啡,防止脫水現象的發生。

雖然這種說法貌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實際上是錯誤的。

從概念上講,利尿劑是一種能夠提高機體產生尿液的水平的物質。因此,包括純凈水在內,任何大容量的飲料都屬於利尿劑。更重要的是,排尿反應提高並不一定意味著脫水。飲水的同時會促進機體吸收水分,同時也會促進排尿反應。如果一種飲料會引發機體的大量排尿現象,那麼其補水能力應該較弱。除此之外,咖啡因本身是一種很弱的利尿劑,而且機體對咖啡因引發的排尿反應在幾天之內就會產生耐受,因而不會導致嚴重的癥狀。這一結論在差不多100年前就已經被大家所熟知。

1928年,一項囊括三名志願者的研究表明,攝入咖啡因量達到0.5mg/kg時將會引發機體明顯的尿液排出現象,但持續4-5天的咖啡因的攝入將會引發耐受反應。這一結果表明日常攝入咖啡因並不會導致脫水現象。當然,這一研究的樣本數量較小,但是十幾年前的另外一項囊括59名參與者的相關研究也驗證了上述結論。

不管怎麼說,脫水現象的確與身體健康損傷有明顯的相關性。脫水反應會導致精神萎靡,影響大腦與心臟的功能。然而,雖然一些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可樂以及能量飲料等有著明顯的健康隱患,例如含糖量較高等等。但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對其中的咖啡因感到憂慮。

2. JCSM:睡懶覺對學生更加有利?

DOI: 10.5664/jcsm.6558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最近來自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的一項研究表明:為了初高中學生們的健康,學校每天的開課時間應該在上午8:30之後。

數據表明,開課時間越晚,青少年們睡眠的質量就會越高,這將有利於提高學生們上課時間的清醒度,以及提高其學習能力、精神健康水平等等。

"早上上課時間太早,會使得學生們難以得到充足的睡眠,這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學習能力下降,抑鬱症發生風險增高,駕駛能力減弱從而容易發生車禍等等",該研究的首席作何,來自睡眠醫學學會的前主席Nathaniel Watson博士說道:"8:30之後開學將會給予學生們更加充足的睡眠時間,從而幫助其提高學習能力。"

這一研究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雜誌上,其中作者建議青少年(13-18歲之間)的睡眠時間應該在8-10小時。然而,疾控中心的數據表明美國境內68.4的高中生睡眠時間都不足7個小時。學生們起床的時間嚴重背離了青少年正常的晝夜節律,縮短了他們的睡眠時間,從而會導致慢性的失眠現象。

研究表明,青少年睡眠不充足將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包括:學習能力下降、肥胖、代謝紊亂以及心血管異常、抑鬱症發病風險升高、自殺行為上升、危險行為升高、運動損傷極易發生等等。此外,睡眠不充足還會提高行車安全隱患。相反地,擁有充足的睡眠之後,青少年的這些健康隱患都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因此,睡眠醫學學會建議各大教育機構、學校以及政府部門能夠推遲學生們上課的時間,等待學生們完全清醒之後在進入學習環境將對他們有更大的益處。

3. AJP:運動前到底應不應該吃東西?

DOI: 10.1152/ajpendo.00006.2017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運動愛好者們往往會好奇,到底運動前吃東西好呢還是不吃東西好呢?最近一項研究首次比較了運動前吃東西或者禁食的情況下基因表達的差異。這項研究重點強調了脂肪組織在運動中的供能作用以及其響應運動刺激後的不同反應。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雜誌上。

來自英國bath大學的研究者們以一群身體超重的男性為研究對象展開了研究。志願者們被要求以60%的耗氧量徒步行走60分鐘,而且分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1.空腹行走;2. 運動前兩個小時攝入高卡路里、高碳水食物。之後,研究者們提取了兩組志願者在進行試驗之後的多個血液樣本。同時,作者還提取了志願者在運動前以及運動後一小時的脂肪組織樣本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這兩組志願者的脂肪組織中基因的表達水平有明顯的差異。其中兩個基因PDK4以及HSL的表達尤為明顯。當志願者空腹鍛煉時,這兩個基因的表達水平有明顯的上升,然而當志願者們在鍛煉前有進食的情況時,這兩種基因的表達量則有所下降。PDK4的上升表明儲存的脂肪被用於代謝功能,而在攝入高碳水食物之後,用於供能的則是碳水化合物。相似地,HSL在脂肪組織供能時也會有上調的現象。

這一結果表明"脂肪組織的供能過程也會受到其他化合物的競爭"。在攝入食物之後,脂肪組織忙於轉化與儲存碳水化合物中的能量,因此不會引發耗能的過程。這意味著在空腹狀態寫進行鍛煉將會更加有利於脂肪的消耗,這對於長期的健康來說是有利的。

4. 小孩子可以喝果汁嗎?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長期以來兒科醫生們認為喝果汁會造成兒童體重增加,但最近一項研究則表明適量的引用果汁並不會具有明顯的害處。

"根據已有的證據,兒童每天喝一份100%的純果汁並不會增高體重",該研究的作者,來自華盛頓大學的講師Brandon Auerbach博士說道。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研究者們對以往發布的8項共囊括34000多名兒童的研究進行了匯總分析,旨在找到引用果汁與兒童體重增加之間的關係。

結果表明,6歲以下的兒童在每天喝一份果汁之後體重會有輕微的增加,但並不具有臨床的顯著性。這種增加的幅度的確較小,一年總共增加的重量也不會超過一磅。此外,7歲到18歲之間的青少年每天喝一份果汁並不會造成明顯的體重增加的效應。年紀小的兒童比較偏愛蘋果汁,而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則喜愛橘子汁。研究者們認為橘子汁中含有較低的糖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青少年引用果汁之後體重增加的幅度相對更小。

不過研究者們指出他們的研究僅僅將目光鎖定在100%的純果汁,並不高寒果味飲料或者果味汽水等等飲品。

該文章的高級作者,美國健康食物聯盟的執行主任James Krieger博士稱:"引用含糖類飲料對於引發體重增加糖尿病以及其它健康問題方面的證據確實十分充分,但我們所懷疑的是100%的純果汁是否同樣具有這樣的負面作用"。

就目前來看,作者們希望患者遵從兒科醫師協會的建議:6歲以下的兒童每天攝入4-6盎司的100%純果汁;7-18歲的青少年每天攝入量在8-12盎司。

5. 頭髮灰白源於生活壓力?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可能大家有著這樣的經歷:當自己正打算享受平常的一天的時候,突然間被鏡子里自己的樣子弄得興緻全無。烏黑茂密的頭髮中突然出現了一根灰白的頭髮,就像是廣袤的精心照料的綠草地中突然長出的雜草一樣。

沉默片刻後,你突然在心裡默念:這一定是壓力造成的,我絕對不能再讓白頭髮冒出來!

之所以你會這樣想,完全是因為被一種傳統的觀念所引導:如果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降低壓力,那麼白頭髮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少。

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壓力的大小與腦袋上的白頭髮的多少並沒有決定性的關係。相反地,白頭髮的多少主要決定於遺傳因素。不同的遺傳特徵導致人們在不同的時期開始失去頭髮的顏色。

"對於大對數人來講,灰頭髮與我們做過哪些事情沒有多大關係,這是我們難以掌控的外貌特徵",來自英國皮膚科學會的Nina Goad說道。

那麼,為什麼會有"壓力越大,頭髮白得越快"這種說法呢?要怪就怪小鼠吧。

許多小鼠水平的試驗表明壓力與灰發出現之間的關係。2011年的一項研究甚至認為長期的壓力能夠影響DNA,進而導致毛髮顏色的改變。2009年的一項研究認為,頭髮顏色的失去是隨著年老而出現的自然現象,這根本上是由於頭髮中一種特殊的保護頭髮緩衝自然壓力的蛋白的缺失而引起的變化。

幸運的是,小鼠並不能夠代表人類。而針對人類頭髮顏色的研究少之又少,並沒有確切的結論。因此,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灰頭髮是由於生活中壓力過大而引發的,並因此感到焦慮的話,那麼現在可以不必那麼苦惱啦!

6. Cell:"夜貓子"並不是生活習慣,而是一種基因突變引發的疾病!

DOI: 10.1016/j.cell.2017.03.027.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如果晚上你是一個夜貓子,那麼早晨對你來講或許就是一個惡魔了,這是你或許就要怪罪一個基因突變了;日前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洛克斐勒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CRY1基因的突變會減緩機體的晝夜節律鍾(生物鐘),正常的生物鐘會告訴我們晚上何時睡覺,早上何時醒來,而攜帶"夜貓子"突變基因(CRY1基因)的個體或許擁有比大多數人都要長的生物鐘,這就會使其保持清醒的時間較長。

研究者Michael W. Young表示,相比在單一家族中所發現的和睡眠障礙相關的基因突變而言,CRY1基因的突變是一種相當有效基因改變,本文研究中我們就發現,在某些人群中,CRY1基因的突變在人群中所佔的比例為1/75。

如何診斷夜貓子

據美國CDC數據顯示,目前在美國有大約5000萬至7000萬美國成年人都患有睡眠或覺醒障礙,包括失眠症和發作性睡病等多種狀況都會促進人們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和抑鬱症。自我歸類為夜貓子型的人群通常都會被診斷為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DSPD),患者的24小時醒睡周期會延遲,這就是其在正常人睡眠的時候還會處於非常有精力的狀態。睡得晚往往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很多DSPD患者都會在其機體告訴他們應該按時工作或上學之前迫使他們醒來,而這不僅會影響個體在夜間失眠,也會使其在白天變得更加疲憊。

不同步的睡眠周期

研究者Young及其同事已經對機體生物鐘進行了30多年的研究,同時他們也鑒別出了能夠維持果蠅、人類以及其它動物保持時間計劃的一系列基因;為了尋找是否已知的生物鐘基因所發生的突變和DSPD直接相關,研究人員通過聯合研究,調查了所研究對象白天、吃飯以及睡眠時間等多個線索,同時還從每個人機體中收集了皮膚細胞。當被置於自由環境中時,很多人都會遵循一種大約24小時的醒睡周期,然而讓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的是,DSPD受試者不僅會睡得很晚,而且其醒睡周期會延長30分鐘,此外,其機體中隨著生物鐘而引發的機體溫度和激素(褪黑激素)的改變也會被延遲,研究者Young說道,在大部分人機體中,褪黑激素的水平會在晚上9點或10點開始升高,而在DSPD患者機體中直到凌晨2點或3點該激素的水平還不會上升。

病人或許會為研究指明方向

當研究人員對DSPD患者機體中的DNA進行檢測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名為CRY1的基因突變,該基因能夠參與機體生物鐘的調節;在健康人群的生物鐘里,每隔24小時一系列基因都會被開啟/關閉,正常情況下,CRY1所表達的蛋白主要負責抑制部分生物鐘循環中的基因,研究者發現,DSPD患者機體中突變的CRY1所製造的蛋白質要比平常情況下更為活躍,從而就會使得其它時鐘基因的關閉時間會持續一段時間。

隨後研究人員轉向在全世界的大型遺傳學資料庫中進行搜尋來確定CRY1突變的流行情況,在與土耳其研究人員的合作下,他們首次鑒別出了很多攜帶CRY1突變不相關的家庭以及多個土耳其人群,當同這些人群接觸並且給予其一些干預措施以及發放調查問卷後,研究者證實,38名攜帶CRY1突變的個體的睡眠行為已經發生了改變。

挑燈夜戰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檢測CRY1突變會讓DSPD患者收益,研究者Patke說道,尋找出引發夜貓子的原因似乎並不會立馬幫助解決問題,但我們並不是不能夠想像,未來我們或許能夠開發出一種藥物來幫助治療這種狀況。如今很多DSPD患者都能夠控制自身的睡眠周期,他們會比機體所告知的時間要早一些入睡。

未來研究人員希望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闡明是否CRY1突變能夠影響DSPD患者機體的代謝周期,如今我們知道人類的生物鐘不僅能夠調節睡眠,還能夠幫助調節飢餓和機體代謝物及激素的水平。

7. 什麼?女性在選擇男人時外貌更重要!

DOI: 10.1007/s40806-017-0092-x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當母親和女兒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她們關注的深度不會超過皮膚的深度。母親不會太謹慎,將選擇對其女兒有吸引力的男性。而另一方面,女兒也會選擇一個很有吸引力的男性,無論該男性是多麼令人尊敬、友好、雄心勃勃或者睿智。關於這個結論的最新研究發表在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由美國東康涅狄格州立大學的Madeleine Fugère領導。

研究團隊評估了80位15-29歲的女性及其父母中的一位或者兩位對配偶的偏好。其中來自61名母親的數據被用於這項研究。研究人員給這些女性展示了代表三種吸引力不同的男性的圖片:令人尊敬的男性:包括令人尊敬的、值得信賴的、忠誠的特質;友好的男性:包括友好的、可靠的、成熟的性質;討人喜歡的男性:性格令人愉快、雄心勃勃、聰明。這些女性被要求根據這些男性對她們的吸引力、她們多麼喜歡這些男性及她們是否會選擇一名男性作為自己或者女兒的約會對象進行排序。

結果發現男性的外貌吸引力強烈影響女性及她們的母親對男性的看法,他們發現男性具有一定的外表吸引力對女性及其母親都是必需的。

當選擇潛在的對象時,女兒比父母更挑剔。母親會對所有的男性進行排序,作為女兒的潛在對象,但是年輕女性不這樣排序。

"這可能意味著年輕女性比她們的媽媽更難以接受沒有吸引力的男人。"Fugère說道,"這可能意味著女性和她們的母親對男性外表吸引力的看法存在差別,年輕女性的對男性的要求比母親更嚴格。"

她進一步解釋說,當年輕女性與她們的母親一起選擇潛在對象時,她們認為令人尊敬和友好的特性優於外貌吸引力。"但是在做選擇的時候,她們也認為男性至少也需要男性滿足一定的可接受的外貌吸引力。然而,在一系列展示出來的吸引力特性中,外貌吸引力似乎比其他性質更重要。"

8. 11種打破傳統認知的無害食物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當朋友們打開一罐無糖紅牛飲料時,有的人可能會投去鄙夷的目光:"那玩意可是會喝死人的"。或許你不會說出來,但是心裡總是會想,這樣的飲料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化學成分,對人體能沒有害處嗎?

事實上,至少無糖紅牛對我們的人體傷害沒那麼大。除了含有10卡路里的能量之外,只有80mg的咖啡因,相當於星巴克買的咖啡的三分之一。至於其它成分,例如維生素B以及牛磺酸等等,科學研究也早已證明其安全性。

不過,無糖紅牛並不是唯一被大眾所誤會的食物。下面我們來列舉一下科學證明無害的食物吧。

谷蛋白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食用無谷蛋白食物的時候,我們開始懷疑。這種成分真的那麼有害嗎?谷蛋白耐受有那麼可怕嗎?事實上,世界上僅有1%的人患有腹腔疾病(即一種穀蛋白不耐受症)。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粗糧實際上是既好吃又有營養的的。

雞蛋

謠言稱,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它將會造成靜脈血管的固醇積累以及硬化。這一謠言之所以不正確,是因為即使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一個雞蛋中含有約185mg膽固醇),但食用雞蛋並不會造成血管中的膽固醇的積累。因此,早飯可以麵包配雞蛋,別猶豫!

咖啡因

謠言稱,咖啡因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生長,並對健康水平起到負面的作用。這一謠言之所以不正確,是因為根據Mayo Clinic的說法,成年人平均每天可以攝入的咖啡因能夠達到400mg,而一杯咖啡含有的咖啡因也僅有90mg-120mg。也就是說,如果能夠限制自己一天喝的咖啡在四杯以內,那麼將不會有健康的威脅。星巴克的一大杯(375ml)的咖啡,含有的咖啡因量為260mg,所以一天喝的杯數不要超過兩杯就好。

蘇打水

謠言稱,蘇打水能夠造成腎結石,溶解骨骼中的鈣元素以及溶解牙齒中的牙釉質。事實上,氣泡水與普通的水一樣健康。整個氣泡水的生產過程僅僅包括將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並沒有加入糖類、咖啡因以及別的成分。礦物質水事實上也屬於蘇打水,只不過它裡面還含有鈉離子、維生素以及增味劑等等。因此,仔細閱讀成分表是很重要的。

脂肪類食物

有謠言稱脂肪類食物,例如牛油果以及橄欖油等等,會讓身體發福。事實上這種說法沒有確鑿的證據。此外,有的研究還表明攝入健康的脂肪類食物,例如魚以及堅果等等,還會幫助減輕體重。

此外,還有乳酪、人工甜味劑、轉基因食物、鹽類、纖維素以及魚類等食物。雖然有謠言稱這些食物對人體有害,但事實上並沒有相關的科學證據。

因此,不管謠言如何甚囂塵上,我們都不要在沒有經過調查之前就妄加判斷。只有經過科學驗證過的結論才應當引起重視。

9. Nature子刊:挑戰常規!飲食導致靈長類動物具有更大的大腦

doi:10.1038/s41559-017-0112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對進化生物學家而言,一種流行的理論是我們具有社交能力的原因在於我們具有較大的大腦。這種"社會腦假說(social brain hypothesis)"提示著參與與其他人互動的腦力勞動最終增加我們的認知能力。然而,一項新的研究的結果提示著飲食而不是社會複雜性,是在一些靈長類動物中觀察到的更大大腦的關鍵。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3月2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rimate brain size is predicted by diet but not sociality"。

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分析了140多種靈長類動物物種(包括猴子、猩猩和狐猴)的飲食和社交生活。這揭示出社會複雜性的衡量指標,如群體大小或交配方案(一雄一雌的單配製vs. 亂交),似乎並不導致更大的大腦。但是飲食偏好性確實會。最為顯著的是,吃水果的靈長類動物要比吃葉子的靈長類動物具有更大的大腦。

論文通信作者、紐約大學博士生Alex DeCasien說,"如果你搜尋更難獲得的食物,如水果而不是葉子,那麼你需要擁有所有的認知策略來應對這一點。這一切要比僅僅抓葉子和吃它更加複雜。"

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人類學家Robert Martin(未參與這項研究)說,"我從一開始就對社會腦假說持非常懷疑的態度。就我所知,DeCasien和同事們發表的這篇新論文有力地反駁了這一理論。它有說服力地證實大腦大小和社會組織之間缺乏有意義的關聯。它提供很好的證據證實大腦大小與飲食存在關聯。"

不過,作為社會腦假說的提出者之一,英國牛津大學生理學家Robin Dunbar並不認為這項新的研究推翻了這一假說。Dunbar說,"為了具有更大的大腦,你不得不在飲食上發生變化。"他補充道,飲食和社會性對具有更大的大腦並不是"非此即彼的"。

什麼?這些生活小常識其實不科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追妹子別靠外表,靠科學研究!
Nat Nanotechnol:重磅!利用納米顆粒在體內製造CAR-T細胞
研究發現誘紅素可使植物葉片全生長期呈紅色
J Neurointerv Surg:顱內動脈的3D列印模型推動高分辨MRI的進步
免疫調節新機制的研究或為炎症治療提供新方向

TAG:生物谷 |

您可能感興趣

狼群的真實生活什麼樣?
為什麼你的生活沒有激情?
一顆糖豆能跟孩子講什麼科學知識?答案就在這5個小實驗里!
為什麼你家孩子很懶?其實是你這樣的舉動導致的惡果
我們為什麼想過奢侈的生活?
孩紙,你為什麼不學習?
尊敬所有生命的哲學及生活實踐是什麼?
劍龍長什麼樣,其生活習性又如何?
什麼叫胎兒沒胎心了?醫生這麼說也太恐怖了
孩子學習學成這樣,大家看看還有什麼心情嗎
真實日本普通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驚訝了吧!
記者性侵女實習生,還亂秀「理性」,這是什麼世界?
她們為什麼「死吃不胖」?你也能象她們一樣嗎?
為什麼認識那麼多人,還是很孤獨?
為什麼三花大多是母貓?這其實是個科學問題
為什麼女性總會「嘴上說不要,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這就是為什麼蚊子特別愛叮某些人,並非吃太多肉喔!
儒道所說的四靈都是那些?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你還在痛苦掙扎,其實這個才是他不愛你的真相
「哪有好醫生?」之為什麼人人都會得的腱鞘炎,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