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在1960年代,因為電視行業的蓬勃發展導致美國電影出現衰退時,反而還湧現出一批年輕的電影導演。以伍迪·艾倫為代表的新好萊塢電影導演在電影圈裡一直是個獨行僧,他的影片充滿著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自嘲與解構。他的作品數量如同他話嘮程度一般,堅持用影像展示他的世界觀和處世態度。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伍迪·艾倫


如果他的《曼哈頓》是一部寫給城市的抒情詩,那《安妮·霍爾》就是他寫給自己以及文藝青年的失戀史詩。今天,《安妮·霍爾》上映四十周年,這部至今仍被文藝青年奉為戀愛藍本的影片試圖完成的是一場孤獨的戀愛,一次穿越現代與後現代的精神旅行。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安妮·霍爾》海報


《安妮·霍爾》的故事發生在紐約,艾倫飾演的艾維是一個40歲的文藝男青年,儘管在開場就說年齡影響不了他,但觀眾還是明顯可以看到髮際線後移的他。他在片中是一個劇場喜劇演員,滑稽又矛盾,從小深受死亡和宇宙爆炸的困擾。安妮·霍爾由黛安·基頓飾演,是一個年輕且充滿朝氣、剛入門的小文青。艾維不斷給安妮灌輸自己的價值觀和文藝理論,但自我意識極強的安妮沒有按照艾維設定的方向成長,最後矛盾不斷激化兩個人分開。


再相遇時安妮搬回來紐約,音樂上有所成就。二人在咖啡廳敘舊,聊天的過程中仍然發生爭吵。艾維對周圍世界及大小事物的評價引發了喋喋不休的獨白和對白,令整部影片更像一場文藝對談。影片中,你會看到艾倫關於死亡的思考、存在主義的荒誕、以及對文藝青年的「吐槽」、更重要的是片中還充斥著大量關於性愛的討論。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安妮·霍爾》劇照


《安妮·霍爾》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史上最幽默機智而富於時代意義的影片,在同屆(第50屆)入圍的有《星球大戰》,同時該片還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也獲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金球獎、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等多項獎勵。這部作品標誌著伍迪·艾倫突破了早期單純搞笑形象的限制,電影語言日漸成熟。


《安妮·霍爾》是現代浪漫喜劇的典範,反小資反文藝的文藝喜劇片,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它混合現實與超現實場景的手法對後來的電影和電視劇都有很大影響。今天,在上映40周年之際,一起重溫這部經典影片《安妮·霍爾》以及聊聊這位有趣又話癆的導演。

對奧斯卡頒獎敬謝不敏


「整個給電影頒獎的這種想法就很傻」


對於所有電影人來說,奧斯卡幾乎是無上榮耀和肯定,但伍迪·艾倫除外。他曾20次獲得奧斯卡提名、4次獲獎,但從沒現身頒獎典禮。在《安妮·霍爾》獲得最佳影片,他本人獲得最佳導演時,這個怪老頭借口忙於邁克爾酒吧吹單簧管而無暇去領獎。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演奏中的伍迪·艾倫


2012年,《午夜巴黎》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這是繼1986年《漢娜姐妹》之後,艾倫再次獲得小金人。當然,老頭依然沒有出席頒獎禮。第71屆金像獎將終身成就獎頒給伍迪·艾倫,屏幕上回放他的《安妮霍爾》、《賽末點》等多部經典作品,毫無懸念他照舊沒有出席本屆頒獎禮。


唯一一次例外,是在2002年的奧斯卡頒獎上。那年,他不是為了領獎,而是作為紐約城市大使感謝好萊塢在9·11之後對紐約的支持。他在舞台上,仍然保持著電影中話癆式幽默感,調侃道「當奧斯卡評委會打電話給我,我慌張極了。我以為他們想要回他們曾頒給我的奧斯卡獎,而典當行歇業已經有一陣子了。」


伍迪艾倫出席奧斯卡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老頭向所有電影人請願不要因為911事件而放棄紐約:我不必給予什麼,也不必接受什麼,我只想談一談紐約……而後大屏幕放映了一部由許多在紐約取景的影片片段剪輯而成的短片,開頭和結尾均來自艾倫導演的《曼哈頓》。


伍迪·艾倫不是針對奧斯卡,而是針對所有藝術範疇的頒獎。早在1973年《傻瓜大腦科學城》上映時,艾倫就表達了對於評獎的看法:評獎什麼的最傻了,我沒法忍受別人評價我,如果他們說你配得到這個獎你就接受了,那麼下次他們說你不配的時候,你也得接受。


在《安妮·霍爾》中也有一段關於評獎的言論,安妮談到格萊美獎時,他很驚訝「我以為音樂只能通過耳朵」,而我們竟然要別人的耳朵去判斷好與壞。影片中的艾維與現實中的艾倫價值觀是有一致性的。矛盾的是,影片中艾維卻十分熱衷於周圍大小事物的評論,但現實里他不認同頒獎也不予評論。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安妮·霍爾》劇照


不乏有人推測,伍迪艾倫內心不敢直面外界對他作品的看法,骨子裡還是影片中艾維那個神經質、缺乏安全感的敏感男人。而他本人只坦誠不想因為獎項而對自己的作品作出讓步,不投其所好也不被指手畫腳,不活在別人的評價體系中,熱愛自己心中的藝術,而不是藝術中的自己,這可能是他對獎項敬謝不敏的原因之一。

幕後花絮趣聞


曾經的情人和一生的朋友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伍迪·艾倫和黛安·基頓


《安妮·霍爾》取材於艾倫和基頓生活中的愛情方式,原本是想把該片設計為一個謀殺案,愛情故事只是陪襯的情節,但在電影監製遊說下將電影拍成純喜劇。也有說法是在剪輯時,艾倫發現所有最好的膠片都是愛情故事,於是他就把該片重新剪輯成了愛情喜劇片。


在基頓手捧小金人時,「我知道我是因為扮演了一個可愛版的自己而拿到了小金人」,連安妮·霍爾所有穿戴都是黛安·基頓個人的服裝,她也颳起了中性穿搭潮流。


拍攝《安妮·霍爾》休息的時候,伍迪就裝著幾盒香煙走來走去。沒人對影片有多高的期待,劇組在紐約的著名地標間挪來挪去,不亦樂乎。由於片中角色艾維和艾倫在經歷上的相似,包括艾倫和黛安·基頓(原名黛安·霍爾)之間的關係,《安妮·霍爾》經常被認為是半自傳電影,但此說法已被艾倫否認。基頓在自己的回憶錄《Then Again》中回應道「重要的是《安妮·霍爾》是他的第一個愛情故事,是愛將那些詼諧的小片段粘連在一起的。」不管有沒有影射現實,它清晰傳遞了「愛會消逝」。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影片中,有一段十分經典的看電影橋段,艾維和安妮相約影院,安妮遲到,但現實中艾倫誇基頓時說「她總是準時出現」。片中的安妮對艾維強勢安排的「文藝活動」頗有不滿,但現實中,基頓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的每一個文化體驗都是通過伍迪而來的。他帶我去看電影,我們看了伯格曼的《假面》和布努埃爾的《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在麥迪遜大街上,我們透過 Serge Sabarsky 的畫廊櫥窗看到了德國表現主義作品…」


1970年代,基頓和導演伍迪·艾倫共譜了一段著名的羅曼史。他們相識於《獃頭鵝》的試戲,直到一次深夜排練後的晚餐才互相開始了解。艾倫說基頓的幽默感吸引了他。他們很快同居,如同《安妮·霍爾》中他們同居吃小龍蝦時,艾維對著龍蝦束手無策一樣有趣;也像分居後安妮半夜打電話叫來剛忙完床上活動的艾維,就因為房間里有蟑螂一樣分分合合。他們一起度過很多完美的下午,和很多討論瘋子的稀鬆平常的夜晚。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安妮·霍爾》中經典的抓龍蝦鏡頭


2014年奧斯卡上,基頓替艾倫接過奧斯卡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她還開玩笑說,這個她認識了45年的好友現在看到她的演講,或者會坐在電視機前咒罵:下個鉤子吧,把她釣離這個該死的舞台。


最後,他們的關係和《安妮·霍爾》里所表達的「愛是會消逝的」一樣,但他們已經各自獲得了愛情中的雞蛋(片末,艾維提到我們都需要雞蛋),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深愛的人教會我們,如何去與這個世界一一和平共處。哪怕從曾經親密的戀人變成最好的朋友,也收穫了愛本身。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不再年輕卻依舊貌美的黛安·基頓

開創性的拍攝手法


獨特的敘述讓故事變得深切而偉大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安妮霍爾》經典獨白


對伍迪·艾倫的印象,除去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就是永遠快頻率的絮絮叨叨。傳統的電影主張視覺媒介,用影像講故事,而不是對白。而《安妮·霍爾》恰恰是靠快速對白支撐。影片的情節是零碎、且打破時間軸線的,採用的是非線性、跳躍的敘事手法。


比如:影片開始就有安妮和艾維約會的場景,但他們第一次交往則出現在24分鐘左右。在艾維方面,更有一些「穿越」鏡頭,隨著艾維的獨白,鏡頭出現兒時的教室,但一個聲音打斷了老師的話。成年的艾維對曾經受過的懲罰表示反抗,他說「我只是表達正常的兩性求知慾」,隨即與女同學探討起弗洛伊德關於性慾的潛伏期。看這一幕時,有種想回到過去替那時候不知道反駁的自己說幾句話的快感。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安妮·霍爾》電影院劇照

直面鏡頭說話,打破了「第四道牆」。影片剛開始,艾維和安妮在「紐約客電影院」排隊時,遇到大肆談論費里尼和麥克盧漢的影迷。對於這種賣弄,艾維直視銀幕外的觀眾吐槽他的不滿。(死侍也採用了這一形式。)演員之間的對抗蔓延出銀幕外,將敘鏡中的人物和觀眾之間的交流直接在畫面上得到呈現。而觀眾也獲得更大快感,多少人在公開場合遇到這種偽文青不想上去理論一番?但現實中我們會選擇「非禮勿聽」。


同樣,在街頭的戲中,自言自語的艾維突然問起身邊的路人並交流起來,最經典的是詢問一對如膠似漆的戀人關於長久的秘訣,最後獲得的原因是:我們同等無知。僅雙方關係並非建立在智性交流,愛情才會長久。愛情需要無知來維持,這對知識分子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艾倫不是通過和戀人給觀眾傳遞這個理念,而是直接打破第四面牆,讓觀眾參與進對話。不管是出於魔幻主義還是真實,艾倫都給了觀眾驚喜。


二十世紀初以來傳統的「隱藏攝影機」在場的傳統攝影技法被打破,演員不可與觀眾目光交流的法則也被打破。如同後現代藝術打破傳統敘事呈現,《安妮·霍爾》也呈現出拼貼、並以嘲諷的手法呈現出反電影的敘事模式,意圖打破電影虛構的真實性。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安妮·霍爾》兩人陽台喝酒場景


比如:艾維與安妮首次約會在陽台喝酒時,緊張的男女對話中還存在著一些字幕,也就是畫面外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在他們發生矛盾時,伍迪艾倫用超現實的卡通畫面,把他們的形象幻化成白雪公主里的壞母后,小伍迪艾倫說壞母后心情不好是因為月經來了,體現了他對多數女性(包含文藝女青年)本質上的看法,只有生理問題造成的困擾沒有深沉的思考。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巧妙運用卡通畫面為影片增加笑點

中產文藝痞的喜劇風格


因為戴眼鏡,他們都說我是知識分子


通俗意義上、受眾群體較廣的喜劇都是有意低俗化,「裝瘋賣傻」是最直接能取樂觀眾的形式。而伍迪·艾倫的喜劇方式,顯得要晦澀難懂,屬於那種「除非你段數高,否則get不到笑點」的高雅文化。但一部喜劇片何以摘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我們試圖探索影片背後的不同。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點擊播放 GIF/154K



《傻瓜大腦科學城》片段


艾倫先前拍攝過不少喜劇電影,像《愛與死》、《傻瓜大腦科學城》、《性愛寶典》等,無例外都通過道具、服飾、誇張化的表演等元素把喜劇通過視覺傳達。相比之下,《安妮·霍爾》不再是視覺衝擊,而是通過口述和情節發展。


影片開始便是一段類似於伍迪·艾倫的「演講」,他直視鏡頭,訴說自己的人生充滿孤獨、不幸...隨之又用一個笑話來沖淡這段嚴肅的表達。他說「我絕不加入有像我這樣會員的俱樂部」短短2分鐘不到,他講了兩個笑話,第一個笑話拋出了存在主義關於死亡的哲思,第二個笑話拋出了弗洛伊德《智慧和潛意識》。掉書袋的風格,讓一部分觀眾剛進入這部影片,就有理由選擇退場。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異化和衝突是艾倫電影的顯著標志,即使在喜劇中,這種衝突也製造了一些「笑料」。影片中匯聚了紐約式中心主義、美國式的嚮往自由和猶太人的文化觀念。表現在艾維見安妮父母時,艾維在安妮家的飯桌上對著鏡頭的觀眾說「她奶奶明顯是個仇猶太者」甚至調侃他們看起來真美國,鏡頭一個快切還出現了艾維滿臉鬍子一臉正經的猶太形象。這樣的趣味可以總結為「一個生活在紐約的猶太人的日常生活所引發的種種趣事」。


說到猶太幽默,大家最熟悉的卓別林「反英雄」化的喜劇技巧與猶太幽默一脈相承。而卓別林與伍迪艾倫表達方式正好相反,一個不用言語只靠肢體,一個是喋喋不休。但他們都巧妙的把觀眾易於認同的焦慮作為自己的笑料。比如:《安妮·霍爾》中艾維與安妮不同文化背景成長的戀人,最後激發出一些價值觀上的矛盾,這也是觀眾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而卓別林在《大獨裁者》是用一人分飾兩角,來表現這種衝突。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伍迪·艾倫模仿卓別林


伍迪·艾倫曾自己調侃「他們看到我戴眼鏡,就認為我是知識分子,因為我電影票房不好,就認為是文藝片」。他的幽默和自嘲不僅在電影,甚至讓觀眾覺得電影中的角色就是伍迪·艾倫。這也是接下來想起周星馳的原因。


一個紐約中產文化分子,一個香港龍套喜劇之王;一個代表高雅文化,一個象徵低俗娛樂。但他們本質是相同,他們飾演的每個喜劇角色都揉進了自己身體里,站在自己所處的階層真誠的表達自己的幽默感。有人吐槽過伍迪·艾倫的文藝腔,但設身處地地思考:他所受的教育、藝術修養,確實是會引發他形而上學的思考。而且他們都善於運用後現代解構,伍迪·艾倫是知識經驗使然,而周星馳則更具有先天性。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散發著喜劇演員的孤獨感。


紐約街頭的怪老頭


誰說你的荒謬一無是處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街頭上的伍迪·艾倫


我們喜歡伍迪·艾倫到底在喜歡什麼?用欣賞好萊塢大片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在英雄片中我們喜歡看到正反派的鬥爭,其實是對制度或是權勢的鬥爭。而伍迪·艾倫黑色幽默包裹下的,正是他對這個世界的鬥爭,用詼諧的方式來抗衡。


他絮叨、執拗、有極高的文學和文藝修養,同時他又極難融入周遭的社會。如《安妮·霍爾》中,他與朋友華格納的談話中,朋友表示去加州吧,遠離這個鬼城市,這時的艾維就表示出了抗爭,紐約才是文藝中心。朋友會離開,戀人會離去,而他必須堅守。他的電影,更是對傳統電影的衝擊。


他是一個活潑嬉皮的思想者,沉重過後,人生並不能好過一些,他試圖用自嘲的方式來探討哲學問題。他的幽默顯示出了優雅度過此生的姿態,為我們提供了為數不多溫和方式,使我們能夠處理生活的荒誕。你會看到一個骨灰級文藝老青年在吐槽文藝青年,他告訴我們無知才能安然無恙地度過此生。從《安妮·霍爾》中泛精神分析,恨不得把所有人都標上有病的標題,恨不得把生活都填滿「死亡」和存在主義。這種傾向被標註為「中產階級的惡趣味」。他的個人魅力已經成為一個標籤泛化到他每一部電影中,使我們更加喜愛他的電影。

40年後,這部文藝青年性愛指南還是沒過時 點擊播放 GIF/106K



《安妮·霍爾》中美好的一瞬間


他在前頭,等著影迷的成長。無一例外,我們會被美好的的事物吸引、也會被聰明的天才折服,而伍迪艾倫屬於後者。他大把大把掉書袋的人物和台詞設計,見縫插針地考驗著觀眾與電影的契合度。觀眾從他信手拈來的段子進入到他的關於愛與死的哲學思考,由外化審美到文藝內核,這是觀眾成長的過程。


可以說,伍迪·艾倫走在了多數觀眾前面,以至於過了四十年,再看《安妮·霍爾》,還是覺得影片充滿現代都市感,甚至是我們還停留在談論溫飽的時候,這個怪老頭已經在討論「悲觀主義」。他有一個貶低所有樂趣的樂趣,而這正是他最酷嗆的嘲諷和最深沉的幽默,也是我們如此喜愛這個怪老頭的原因。


時光網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time時光網 的精彩文章:

年度歌舞片《銀河護衛隊2》15個亮點搶先看
無意間發現時光網潛伏著一支阿凡達大軍

TAG:Mtime時光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剁手指南】有100年歷史,還能時髦500年!時髦的你應該有雙「瑪麗珍」
60歲以後是壽命關鍵期,最怕三種病!這份健康指南,年過60必看!
2017年十月新番速食指南,總有一部適合你
這本寫給70、80、90後的中年人自救指南到底有多可怕?(未成年人禁入)
陣容也太強大了吧!2017年春季日劇良心指南還有20部今年最令人期待の日影!
2017年最期待的10部恐怖片,有了這個指南足夠納涼了!
滿月還有不同的名字?2017下半年滿月指南
2017年下半年投資指南!
2017年跳槽指南,看的時候別被老闆發現了!
2017年巨蟹新月許願指南:此心安處是吾家
美國一年有300個音樂節,我們為你精選了18個最酷的指南
別笑,這是一份正經的90後防中年危機指南
20世紀40年代的接吻指南
10月觀影指南:至少有兩部不可不看
2017年上半年追劇指南,熱劇之外還有那些被冷落的好劇
2017東京夏日祭指南,這才是對日本旅途最初的期許
2017年七月下半月觀影指南
影視|陣容也太強大了吧!「2017年春季日劇良心指南」還有20部今年最令人期待の日影!
2017年5月26日雙子座新月許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