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三無外賣村變餐飲樓 外賣平台同步下線違法商戶

三無外賣村變餐飲樓 外賣平台同步下線違法商戶

昨日上午,中弘北京像素小區,美團點評、餓了么、百度外賣、到家美食會等網路訂餐平台,在北京市食葯監局指導下,組建網路訂餐平台行業自律聯盟(簡稱聯盟)。對實施聯動懲戒的違法商戶,將在聯盟各平台同步下線。



(原標題:違法商戶將在多家外賣平台同步下線)



去年7月26日,像素小區,一樓樓道里餐館密集。資料圖片


昨日,像素北區9號樓「即將開業」的廣告牌十分醒目。為解決小區餐飲外賣亂象,這裡將打造餐飲樓。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去年8月新京報報道三無「外賣村」像素小區102家餐館無證經營,其中73家上線百度、美團和餓了么網路訂餐平台一事。8個月來,常營地區進行數十次聯合執法,全面清除無證餐飲店。


共同對危害食品安全行為說「不」


《網路訂餐平台自律共建聯盟公約》規定,設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在平台首頁向社會公開;主動定期向食葯監管部門報送平台管理數據和信息;對實施聯動懲戒的違法商戶,在聯盟各平台同步採取下線處理,同清同查。


北京市食葯監局局長叢駱駱表示,食品安全是百姓和社會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網路訂餐平台行業自律聯盟的成立,可以利用平台經營過程中積累的大數據資源優勢,幫助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的政策制定和風險信息分析。


「經過一年多努力,食葯監將網路平台的證照公示率從0提升到98%,取締2.6萬家無證無照入網經營者」。市食葯監局副局長唐雲華提倡,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結合,線上線下實行共同治理,為消費者提供更有保障的生活。


市食葯監局食品市場監管處處長李江提到,此前不同網路訂餐平台存在入網經營者審查標準不一、違法違規經營者下線標準不一、對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理解與執行不一等情況。在行業發展中,還存在為搶佔市場份額而忽視食品安全的問題。有助於成立網路訂餐自律聯盟,有助於共同對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危害食品安全行為說「不」。


多家網路訂餐平台強化入網商戶監管


餓了么訂餐平台CEO張旭豪表示,平台正在進行陽光餐飲工程建設,打造「明廚亮灶」。強化入網商戶的監管,大數據與監管部門資料庫進行打通共享,嚴防無證商戶。暢通投訴通道,對消費者先行賠付。


美團點評平台首席安全官鍾永健透露,將通過「天網系統」,對入網經營商戶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到家美食會副總裁霍新剛也表示,平台建立了嚴格的管理體系。百度外賣首席戰略發展官韋迪提到,百度建立了智能配送調度,對物流配送環節的食品安全進行控制。

百度外賣食品安全委員會主席田井泉說,聯盟通過信息共享系統,對違規商戶聯動處罰。一旦商戶出現證件造假、衛生不達標等違規行為,聯盟中所有外賣平台都會對其進行封禁。


北京像素治理中心負責人介紹,為滿足社區居民餐飲需求,像素小區9號樓將打造成餐飲樓,引進品牌餐飲單位,並通過網路訂餐平台實行訂餐和即時送達,樓內店鋪預計5月開業。


■ 回訪


北京像素小區「無證外賣」被曝光8個月後:


無證餐館「消失」 外賣車「止步」


「老外賣」搬新樓食品安全受監測


昨日,北京像素北區9號樓3層均有商鋪裝修,工人稱預計五一裝修完畢。火鍋店、燒烤店、小吃店等招牌懸掛在樓外,「即將開業」的廣告牌十分醒目。


為解決像素小區餐飲外賣亂象,像素小區治理中心、開發商、物業、派出所和居民代表組成五方協商共治平台,決定將這棟樓改造為餐飲樓,實現疏堵結合。


中弘文商旅集團負責店鋪招租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北區9號樓有30多個店鋪,15個商家進駐,其中10家做餐飲。據了解,一層一家小吃店已試營業,進駐者均為有資質的品牌商家,食品經營許可證、消防、環評等執照正在辦理。


3樓正在裝修的「望京小腰」,是此前位於4號樓的一家店。新京報記者暗訪時曾發現,洗碗的水池「可以涮拖把,必要的時候洗碗」。樓梯下狹小空間除了放打掃工具,還有毛豆、肉食。一位專門穿小腰的員工,手邊就是垃圾桶,蒼蠅亂飛。

「想著老顧客多,我們就繼續開了,肯定還會有很多人來的。」昨日,老闆介紹,店鋪80多平米,面積跟以前差不多,租金貴了一倍。「肉串價格不漲,打算添些新品,靠走量盈利」。


常營鄉政府宣傳科負責人介紹,9號樓還建有食品藥品安全監測點,目前正在裝修。完成後,將成為常營地區最大的監測地點。


北京像素治理中心負責人表示,將與屬地食葯所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對無證無照餐飲商戶「發現一家查處一家」。


小區居民8個月「無外賣生活」


時隔8個月,北京像素小區商家基本上都已離開。4號樓的東北餃子館,在隔壁小區的市場租了店面,繼續營業。


去年8月,常營鄉成立無證無照餐飲商戶聯合治理小組,8個月來,數十次對上百家無證無照餐飲商戶進行反覆清理。常營鄉政府宣傳科負責人介紹,對於比較堅持的商戶,也進行定向勸說,多次下達公告。


小區內餐館沒了,周邊餐館火爆起來。昨天中午,附近一家拉麵館顧客太多,服務員不得不安排拼桌。「以前也知道小區飯館不幹凈,但沒想到那麼臟,看了報道後也不敢去吃了。」小區居民梁先生說。


「原來有些店味道還挺好,有帶朋友去。」也有居民表示,餐館被清除後,只能自己做飯,有些不方便。


業主姜女士說,雖然對面寫字樓的白領和小區上班族吃飯不方便,但餐飲店整改是好事:「那些餐飲店都不衛生,整改後小區乾淨多了,走道里也聞不到油煙味了。」


小區里以往來回穿梭的外賣車也被保安擋在門外,要送餐需步行到樓內。小區外圍的欄杆上,「取締無照無證 凈化餐飲市場」的標語貼了一圈。

配合治理行動的北京像素物業公司認為,小區改善明顯,「在多部門高強度高頻次聯合執法下,無證餐飲店已基本被依法取締」。


極個別餐館偷偷營業


像素小區昔日的餐飲店都已關門。騎著電動車來回穿梭的送餐員,樓道里五顏六色的霓虹燈,花花綠綠的飯館招牌,都不見了。只有牆面殘留的膠水,透露著以前「紅火」的痕迹。


像素北區曾有上百家餐館的10棟樓內,如今僅剩日用品超市和理髮、美甲、列印等店鋪。


「都關了」,2號樓一家小賣部老闆說,以前有飯館時,每天能賣出百十塊錢的煙,現在人少,挺冷清的。


該樓棟一層多家店鋪貼著「門面轉租」,有的還殘存著外賣平台海報,以及「歡迎光臨」等字樣。也有不少店鋪門口貼著水費催繳單,截止時間是3月。


5號樓此前15家餐館只剩1家火鍋店營業,關著門,敲門後工作人員答道:「現在不營業,晚點再來。」


3號樓原有11家餐館,也只有一家營業。店鋪大門緊閉,敲門後,老闆謹慎地探出頭看了看,才開門讓食客進店,隨即又關上店門。


昨日中午1點半,店內只有一位食客。「只有熟客知道我家還開著,來吃飯的比以前少了一半。」老闆稱,不提供外賣。店鋪開了三四年,由於辦不下證照,相關部門檢查時就緊急關門。「這房子是自家的,不開飯館能幹什麼呢?」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趙朋樂 戴軒 實習生 王顏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阻34架航班降落 "黑飛"無人機兩闖雙流機場被立案
騙取天貓積分套現671萬:8名被告人分獲有期徒刑
飛行汽車亮相摩洛哥 售價超100萬美元預計2020年交付

TAG:cnb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