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這麼多年的成長經驗告訴我們,痛苦或者苦難是用來承受的,我們需要的享受,是歡樂。雖然承受和享受只差一個字,但是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化,造成這兩個詞的概念卻是天壤之別。

歡樂是我們主動追求的,就像常常能令你懷舊的初戀,那種略帶些青澀的甜蜜滋味,那片此情可待的情懷。不過滋生享受的愉悅似乎總是短暫的,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在某個慵懶的午後,去追憶似水的年華。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是生命都要慢慢的成長,同時,這也是種緩緩的枯萎。


所以我們要學會告別初戀,告別曾經的種種,告別或令你喜歡,或令你生厭的人,無論他們在你的生命中曾經佔據多麼重要的位置。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這就是苦諦的核心——愛別離之苦。


除此之外,佛陀按照苦的表象闡述了另外七種無常難忍之苦,即出生的苦、衰老的苦、疾病的苦、死亡的苦、怨憎之苦、求不得苦和五蘊熾盛之苦(身心變化不自在的苦)。再加上愛別離,便是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無論貧富貴賤,永遠無法逃脫的「世間八難」。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如果不是故作瀟洒地迴避,而稍微用心琢磨一下,你就不難發現從年幼到現在,我們一直都在經歷一種有起有伏,遍布各種挫折與困擾的人生中。我們的生活被各種問題、痛苦、悲慘、誘惑所圍繞。不管今後的科學發展到何等的昌明,生命終究都會隨著死亡而結束,之後永遠都不會確定死亡會將我們帶往何處。


其實人生就像是乘車在旅行,一旦踏上這趟車,自然就會被窗外的風景迷戀。不過風景雖然美麗誘人,可惜你卻不能一覽無餘。倘若你鍾情於右邊窗外高山的雄偉,那麼你就不得不放棄左邊窗外河流的逶迤;假如你神往左邊窗外森林的神秘,那麼你就得捨棄右邊窗外田野的浪漫。如果你想要左右兼顧,求得圓滿,只能在迷茫中蒼老,結束一段一無所獲的旅行。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人生如乘車,我們知道它的起點,也明白它有終點,卻始終無法預知沿途的經歷。於是,一路走來,上上下下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能一起陪我們從起點走到終點的人,或許根本就沒有。但是旅行,一直在繼續。


所以,我們總是在遭受愛別離之苦。


可能是因為太直白地揭露了生命歷程的真相,或許是我們習慣了真實的謊言,世人眼裡,佛陀的教義總是被蒙上一層悲觀厭世的色彩。


然而佛陀早就開示,我們以為有一個獨立的我存在,是世間所有痛苦的根源之因。能夠為自己和別人解脫痛苦,是佛教蘊含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才是佛法真正的核心思想,才是真實不虛的如來本意。


佛教的自力拯救不能簡單理解為只追求自我個人的解脫,只有心繫天下的聖者,才會「若一眾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承認人自身的偉大,從人本身去尋求真知,既沒有中國傳統道教的出世觀,也沒有基督教的原罪說。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幾千年來生生不息,菩提之花開遍全世界。


一般而言,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力量,只有佛陀認為其本身只是人類的一員,他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的努力與才智,並且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潛能。


佛經闡明佛與眾生同出一源,本為一體,不會因為自己的開悟而無視眾生的迷惑。所以佛教根本是兼濟天下而非獨善其身,要求把自我拯救,建立在每個人的努力並導引眾生的共同努力基礎之上。


自度才能度他、自濟才能濟人,更可以理解為通過超度他人以求得到自己的超度、通過救濟別人,自求得到自己的救濟,這是佛教中經世濟眾的基本精神。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如果你正面臨困境,不如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沉澱一下自己的心靈。把承受痛苦改變為享受痛苦,也許並不是很難。最起碼,看上去很美。


因為人之所以痛苦,就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生命之中,本身就有許多不能承受之輕。還是阿甘聰明,他明白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它帶給你享受的,就是那種苦苦的味道。而且你不打開來咬一口,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文字|那一座廟整理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廟 的精彩文章:

怎樣才能知道去世的親人去了六道中的哪一道?
大師說「愛」:我們到底該如何去愛?

TAG:那一座廟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借種」?他更奇葩,即然是為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