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五癌」篩查在廣州|大部分癌症是因為運氣不好?

「五癌」篩查在廣州|大部分癌症是因為運氣不好?

本報記者 陶慧 通訊員 余廣彪


背景

近年來,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我國居民生命和健康的最重要慢性病之一。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2017中國城市癌症數據最新報告顯示,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全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相當於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個人得癌症。2013年全國新發病例368萬例,佔世界1/4,發病率為186/10萬,死亡率為109/10萬。

對此,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提出癌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策略,癌症的篩查和早診早治被公認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徑。

「五癌」篩查在廣州|大部分癌症是因為運氣不好?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啟動儀式現場。

4月12日上午,由中山大學腫瘤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廣東省癌症中心聯合舉辦的第23屆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啟動。

在啟動儀式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長、廣東省癌症中心主任徐瑞華教授表示,目前,癌症已經成為慢性病的一種,癌症的預防也與整體的慢性病的預防一起成為一個整體。隨著「五癌」篩查工作的廣泛開展,將有越來越多的高危人群和癌前病變被檢出,對居民的健康管理和隨訪工作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廣州城市「五癌」篩查:消化道癌高危人群比重大

「五癌」是指肺癌、結直腸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

廣東省癌症中心辦公室主任曹素梅介紹了目前廣州市「五癌」早期篩查項目的開展情況:2017年篩查項目從今年春節後啟動至今,廣州荔灣、越秀、海珠三區52個社區的7202位居民接受了危險因素調查和癌症風險評估,其中荔灣區完成了初篩最多,達到3025人。

在高危人群中,消化道癌的比重最大,其中上消化道癌佔26.7%,結直腸癌為21.7%,肺癌15.5%,乳腺癌18.2%,肝癌17.8%。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對初篩出的高危人群同步完成了609例臨床篩查,其中包括145例低劑量螺旋檢查,181乳腺B超和鉬靶檢查,156例肝臟B超檢查和75例上消化道內鏡檢查及52例結直腸鏡檢查。共檢查出肺部的陽性結節30例,其中可疑早期肺癌2例;可疑乳腺癌10例;上消化道不典型增生病變2例,上皮內瘤變1例;腸腺瘤15例,息肉9例。


篩查結果顯示:一成多廣州居民有較長時間精神壓抑

曹素梅表示,本次篩查對篩查對象的風險評估共包括7個方面的內容,即參加對象的基本信息、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習慣、心理和情緒、疾病既往史、惡性腫瘤家族史、女性生理和生育史等。通過癌症風險評估不僅提示高危人群,而且,可以反映居民的健康生活模式和行為狀況。

對這些因素的具體分析顯示, 廣州居民的生活習慣中同時存在著高比例的對預防腫瘤有利和不利的模式。例如,例如,男性經常食用新鮮蔬菜的佔56.4%,經常體育鍛煉的佔60%;經常食用腌制食物、飲酒的比例則較低,分別為9.2%和32.3%。這些均是對健康和預防腫瘤有利的生活習慣。同時,居民也存在著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比例偏高的情況,如經常食用紅肉和吸煙的比例偏高,分別為66.7%、57.2%。

值得重視的是,在此次的調查中發現,有接近15%的居民反映近期遭受較大的精神創傷,並有超過11%的居民有較長時間的精神壓抑。總的來說,在行為方式上,女性比男性要健康,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女性的不良情緒要高於男性。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和健康在城市居民中也應成為預防癌症的一項重要的內容。



專家解讀

  • 腫瘤基因檢測靠譜嗎?

  • 目前,腫瘤基因檢測很火,普通人應怎樣去認識?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乳腺癌內科首席專家王樹森教授表示,以前腫瘤檢查是患者通過自檢、醫生的體檢、檢驗科檢測及影像學檢查等來進行。「目前更微觀的基因檢測能提供進一步的信息,對腫瘤的診斷、預測它的發生及預後都有所幫助,可以說是醫學的進步。但基因檢測是個新興的技術,目前很多的標準、方法、技術等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標準化、一體化的評價體系,存在一定的亂象。」他認為,如果由專業的醫生作專業的推薦,然後對基因檢測結果又能作出專業的分析,這樣對部分的適應人群才能真正起到幫助。

「但並非人人都應該去做基因檢測,」他說,這樣做一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二也沒必要,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乳腺癌,我個人認為,普通大眾最好先到專科門診做乳腺癌的遺傳諮詢,我們評估後再給出對方是否要做進一步的檢測,包括基因檢測等。」



延伸

  • 大部分的癌症都是運氣不好?

3月24日,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基梅爾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們最新研究成果:隨機產生的致癌可能性遠大於遺傳或者環境因素的作用。

事實是否如此?我們一直推廣的防癌、控癌措施還有必要嗎?對此,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專家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能因為基因隨機突變會發生腫瘤而否認對腫瘤採取的預防措施。

該中心乳腺癌內科首席專家王樹森教授說,即使在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下,人體內的基因總是在不斷突變的,在突變的過程中,突變細胞的表達、抗原等都會發生變化,但其實可以通過體內的免疫機制加以清除,「體內細胞發生癌變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但並不意味著,最終一定會導致腫瘤的發生。」

在王樹森看來,目前爭論的兩種學術現象其實並不矛盾,「腫瘤本身會因為驅動基因的突變而發生,另外,外界環境的改變、外界因素的打擊也可能會發生腫瘤。不能因為基因隨機突變會發生腫瘤,而否認我們對腫瘤的預防。」

王樹森指出,目前腫瘤學界其實已經有不少通過人工干預而降低發病率的成功案例,比如肝癌,通過早年乙肝疫苗的注射,乙肝發病率降低了,肝癌的發病率也隨之下降。

另外一名乳腺癌外科首席專家王曦教授則表示,腫瘤很複雜,一個基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惡性腫瘤,一個惡性腫瘤可以由多個基因的突變引起。「以肺癌為例,目前已有明確依據表明,小細胞肺癌和鱗癌是跟吸煙有一定關係,可女性高發的腺癌跟抽煙關係不密切。」他指出目前的爭論對研究者也有好處,可啟示他們在做研究時考慮的因素更多、思路更廣。但他明確指出,改善生活方式,並早診早治,對於腫瘤治療效果一定是好的。他說,或許首個被預防的癌症就是宮頸癌,「因為它與病毒密切相關,目前我們已經有了疫苗,儘管它還有一些接種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老人時常摔倒是關節惹的禍?
警惕:乳腺自查易引錯診、漏診
專家問答|癌胚抗原指標升高不一定意味腸癌複發
真宮縮與假宮縮的區別
中山講堂|你不知道的腫瘤那些事兒

TAG:健康養生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人員齊整,廣州富力就能滿血復活?最大的疑問是:頻遭絕殺的他們如何抵抗廣州恆大?
惹禍?恆大張琳芃恐因廣州富力又要被足協盯上!最壞結果重罰?
冠軍終歸廣州?富力恆大齊演逆轉好戲,這兩隊誰能擋
張奧凱事件極其嚴重,廣州恆大若處理不好則帶來災難性後果
回爐的穆里奇不好用?廣州恆大的轉會神操作你不懂
穆里奇為何被廣州恆大球迷叫做「雞爺」?原來因他害怕廣東白切雞
為什麼說食在廣州、味在四川?粵菜川菜,你更喜歡吃哪種?
客觀分析:斯科拉里很好,但真不適合廣州恆大!
廣州恆大迎來重大利好!這樣的消息足以讓球迷尖叫!
廣州恆大不愧是亞洲班霸,這三大歐洲豪門都倒在了恆大的腳下!
坐標廣州!你絕對猜不到的多肉狀態!
都安全廣州診所 「兩癌篩查」公益活動啟動 2千份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免費送!
廣州各大學宿舍條件大調查!沒對比沒傷害!
只能虐菜的阿蘭今年成廣州恆大鋒線毒瘤,有他在恆大亞冠沒戲
廣州灣不是在廣州,看看郵票上的歷史,這些地理常識你要懂
暴風雨也擋不住看多肉的心!廣州黑格大棚賞肉記
部分廣州恆大球迷極端化,誰敢提恆大的不足就給你扣上恆黑帽子
【陽宅風水】廣州很準的算命大師探運,謹慎桃花過旺不安於室。
舌尖上的誘惑~廣州十大不容錯過小吃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