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1939年9月3日,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的第三天,英國和法國政府正式向德國宣戰,但奇怪的是一直到40年4月,德軍於英法聯軍相互之間都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事,西線,馬其諾防線兩端,雙方士兵都躲在碉堡或防禦工事裡面井水不犯河水,偶爾有雙方士兵擦槍走火的事件發生,大規模的地面戰鬥基本沒有,西線的天空也很平靜,只是不時有兩軍戰機在執行偵察任務時相遇,象徵性地開上幾槍,整個西線在39年冬到—40年春都處於一種奇怪的「靜坐戰爭」中。

當然表面的這一切平靜都是虛假的,雙方此時都在囤積軍備,醞釀著能夠置對方於死地的計劃作為帝國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對此當然不希望這種情況一直進行下去。他想在1940年的初時候完成德軍在一戰時未完成的遺願—佔領法國全境,作戰代號「黃`色」,而在之前1939年年底,由於「阿爾特馬克」事件,使得元首對於北歐的挪威也開始關注起來—

「挪威人居然允許英國在己方領海內使用武力,很明顯挪威政府有投靠英國的企圖!」

勃然大怒的元首立刻命令剛剛橫掃波蘭的德軍著手準備攻佔北歐的挪威和丹麥,除了為了報「阿爾特馬克」事件一箭之仇外,德國人還有更加深層次的考慮:德國軍工業所必需的鐵礦石有總量的40%—70%產自瑞典,鐵礦石在瑞典裝上火車後,鋼鐵經過鐵路運到挪威北部地區(納爾維克港),再從那裡裝船出發抵達德國北海或者波羅的海的沿岸港口,對於急需鋼鐵製成的坦克、槍炮、軍艦、飛機來武裝部隊德國來說,如何保證運送鐵礦石的船隊在挪威沿海航線時不受英國皇家海軍的攔截,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佔領挪威,從而保證鐵礦石運輸之路的暢通,從而保證戰爭機器的正常運轉。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而對於佔領北歐兩國的計劃,第三帝國上下最高興的莫過於海軍司令埃里希·雷德爾元帥了,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的老海軍,他對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被死死鎖在波羅的海有著切膚之痛,他認為,德國海洋地理比較特殊,主要面對的是北海和波羅的海,而北海被英國人視為大英帝國的後花園,對此擁有絕對的制海權。波羅的海則像一個大口袋,袋底是封死的,唯一的出海口則很狹窄。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德國的北方鄰國丹麥控制著波羅的海這一唯一的出海口,德軍佔領了丹麥就等於是把波羅的海變成了德國的內海,而再往北一點,坐落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挪威,則有一長串面對大西洋的優良港灣,這些港灣大多位置較為隱蔽,終年都有濃霧掩護,這對艦艇出入非常有利,這對德國海軍來說,無論是實施大規模無限制潛艇戰還是大型水面艦艇進行巡洋戰爭都非常有利。

其實早在兩次大戰之間,特別是在納粹上台之後,雷德爾就不遺餘力的建議希特勒在下一次打在爆發時儘快佔領丹麥和挪威,這甚至是比Z計劃更重要的事!

但雷德爾顯然忘記了元首出身陸軍,小鬍子對海軍事務一竅不通,戰前他就甚至這樣說過:

「在我的政治藍圖中,1946年以前不需要動用海軍力量。」

元首將主要力量用於對付英國和法國,雖然對於海軍司令的話他也曾經表示過一點興趣,再加上他相信丹麥和挪威政府在大戰爆發後的「完全保持中立」,使得入侵北歐這件事後來不了了之,但隨著「阿爾特馬克」事件, 和39年底挪威政府種種親英舉動再加上這其中種種利害使得希特勒開始懷疑挪威的所謂「絕對中立」從而最終下定決心入侵挪威!

第一步,首先佔領攻佔港口和機場,這是行動成功的關鍵,第二步,向內陸縱深體挺進,一舉佔領挪威和丹麥全境。進攻的兵力為9個師又一個旅(這些部隊分成第21集團軍軍和第31軍,分別負責佔領挪威和丹麥,共計12萬人),。由於挪威不和德國本土相連,入侵的德軍必須跨海進行登陸作戰,因此「威悉河演習」也成了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陸軍部隊負責地面進攻,空軍負責出動戰機為進攻行動提供全程的空中掩護和空降傘兵,而三軍中實力最弱的海軍則將在這次行動中實實在在地唱一回主角,出動所有能參戰的軍艦來輸送登陸的陸軍,並為他們提供必需的火力支持。

進攻丹麥由第31軍負責(下屬兩個師和第11摩托化旅),而進攻挪威的第21集團軍下轄7個師分成數個編隊從北向南通過德國海軍的海運依次在挪威的納爾維克(Narvik)、特隆霍姆(Trondheim)、卑爾根(Bergen)、艾格爾松(Egersund)、克里斯蒂安桑(Kristiansand)和奧斯陸(Oslo)登陸。

1941年2月20日,陸軍尼古拉斯·馮·法爾肯霍斯特(Nikolaus· von ·Falkenhorst)步兵上將被希特勒親自任命為遠征挪威的地面部隊的總指揮官。希特勒在接見時他時這樣說道:

「英國人肯定會對挪威施以黑手,這是一個戰略性的大迂迴行動,一旦英軍控制了挪威,他們就會進入波羅的海,可以從那裡出發攻擊他們想要攻擊的任何地方,甚至是柏林,從東西兩翼包圍德國,我的將軍,祝你和你的軍隊好運。」

實施「北部威悉河演習」計劃的第21集團軍具體編製如下:

·第163步兵師(163 Infantry Division),師長Erwin·Engelbrecht少將

·第69步兵師 (69 Infantry Division) ,師長Hermann ·Tittel 少將

· 第196步兵師(196 Infantry Division)

·第181步兵師(181 Infantry Division),師長Kurt ·Woytasch 中將

· 第214步兵師(214 Infantry Division), 師長Theodor ·Groppe中將

·第2山地師(2 Mountain Division),師長Ernst·Schlemmer 中將

· 第3山地師 (3 Mountain Division) , 師長Eduard ·Dietl上將

· 軍直屬部隊——第730重炮兵營(730th heavy artillery battalion)

3月1日,參戰的德軍各部接到命令,即將展開新一輪軍事行動,各部門開始忙碌地準備起來。而海軍為了能打贏這次對於能決定自身戰爭命運的作戰使出了渾身解數,可謂傾巢出動,幾乎是把能動的艦艇都出動了,大中型軍艦更是悉數出動!共有兩艘戰列艦、三艘重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十四艘驅逐艦和大量小型艦艇,共計370艘,分成十一支編隊,其中六支編隊目標在挪威,分別佔領挪威沿岸的六處港口,具體編隊情況及其目標如下:

第一編隊:由10艘驅逐艦(舷號—Z1、Z1、Z9、Z11、Z13、Z17、Z18、Z19、Z21、Z22)負責運輸第3山地師的師部和其下轄的由溫蒂施(Windisch)上校指揮的第1

蒂施(Windisch)上校指揮的第139山地兵團,共計約2000人。目的地為最北方的納爾維克,驅逐艦艦隊指揮官是弗里德里希·邦特(Friedrich·Bonte)海軍准將。

第二編隊:由「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舷號—Z5、Z6、Z8、Z16)組成,輸送陸軍第3山地師所屬第138山地兵團,共計約1700人,目的地為特隆霍姆。

第三編隊:由「柯尼斯堡」號和「科隆」號輕巡洋艦和一艘巡邏艦和兩艘魚雷艇,負責運輸第69步兵師和海軍炮兵部隊,約1900人,目的地是卑爾根。

第四編隊:由「卡爾斯魯厄」號輕巡洋艦、三艘魚雷艇和數艘掃雷艇負責運輸第163步兵師1100人。目的地是克里斯蒂安桑。

第五編隊:由「呂佐夫」號、「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艾姆登」號輕巡洋艦、三艘魚雷艇和十艘其它艦艇組成,運輸陸軍第163步兵師共計2000人,目的地是挪威首都奧斯陸。

第六編隊:由四艘掃雷艇組成,運送第69步兵師的150名士兵,目的地是艾格爾松。

「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戰列艦(德國人對於這兩艘軍艦的叫法,艦隊指揮岡瑟·呂特晏斯海軍上將)在行動開始為第一和第二編隊提供掩護(這兩支編隊航線最長,最有可能遭遇英國海軍截擊),隨後為其餘部隊提供全程掩護和支持(關於這兩艘戰艦的情況可以參考http://www.sdzhan.com/read.php?tid=247660&fpage=0&toread=1&page=1)。

此外,德國海軍還將正在大西洋上執行破交作戰的潛艇群也悉數召回,再加上幾艘用作訓練的潛艇合計42艘潛艇(當時德國總共能用的潛艇才49艘。)分成六個潛艇群,分別部署在從挪威海和北海,負責在戰役開始階段負責為登陸輸送編隊提供掩護和警戒,並在必要時伏擊可能前來砸場子的英國海軍。

「威悉河演習」作戰堪稱是德國海軍在二戰中最大規模的一次作戰行動,對於參戰的艦艇來說,他們要面對的主要對手不是挪威,而是實力比他們強大幾倍的英國皇家海軍,慘淡的結局在他們出航時就已定下,他們當中有一半左右沒有活著回來,長眠在挪威海岸線下,其中尤以巡洋艦和驅逐艦部隊為重······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儘管雷德爾元帥是挪威戰略的最積極擁護者,但他也清醒的知道「威悉河演習」行動是一項難於登天的艱巨任務,因為按照計劃,德國陸軍部隊要在從北極圈內納爾維克到北海沿岸的克里斯蒂安桑這條南北長達2000公里的挪威海岸線上各處同時登陸。如何協調各個編隊之間的協同就已經讓老元帥蛋疼不已。

此外整個行動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德國海軍這支德國三大武裝力量的末流,德軍運輸編隊要在北海和挪威海內來回穿梭運兵,稍有不慎就會被英國軍艦攔截,蒙受慘重損失。儘管海軍在這次作戰唱主角,但如何給力演出卻讓德國海軍參謀人員傷透了腦筋。

最後,海軍經過仔細研究後認為,海軍的行動成功與否取決於兩個關鍵性因素:一是出敵不意,達到戰術上的突然性,既要使得挪威軍隊來不及組織有效的抵抗,又要讓英法聯軍出擊前完成登陸,而是,盡最大可能保證所有編隊同時登陸,以減少艦隊在海上航線的時間,將遭遇英軍攔截的幾率降到最小。

如何快速登陸,躲過英國海軍優勢兵力的劫殺,打一場海上「閃電戰」成了德國海軍此時首要難題。為此,德國海軍放棄了速度緩慢的運輸船,而採用了速度更快,行動靈活的大中型軍艦承擔運兵和護航任務,整個運輸行動的核心就是要做到敏捷迅速,快進快出。編隊中的所有軍艦在完成運輸任務後要以最快速度返航。

因為,德國人在一戰後卧薪嘗膽、辛辛苦苦重建起來起的「德意志第二公海艦隊」(儘管此時遠遠沒有達到Z計劃所要求的規模)連給強大的「英王陛下艦隊」塞牙縫都不夠,稍有不慎。出擊的所有德國軍艦會被英國皇家海軍統統送到大西洋洋底餵魚,如果這一情況真的發生,到時候德國海軍連哭的機會可能都沒有,就連一向樂觀的雷德爾在戰前給元首的一封報告中這樣寫道:

"這是一場賭博,我的海軍幾乎沒有優勢,這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就在海軍準備向挪威砸出手中全部血本的同時,戈林元帥統帥的德國空軍也開始為入侵作戰做準備,漢斯·凱斯勒中將第10航空軍下轄的1100餘架各型號戰機負責為整個「威悉河演習」行動撐起空中保護傘(包括102 架戰鬥機,233 架轟炸機。39 架俯衝轟炸機。165架 偵察機,582 架運輸機),主要任務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支援、摧毀守軍的防禦設施、奪取戰場制空權,此外還包括空投傘兵部隊,傘兵將突襲佔領位於斯塔萬格(Stavanger)的一座機場,將其作為德國空軍的前進基地。

4月1日,希特勒正式批准實施入侵北歐兩國的「威悉河演習」計劃,整個行動定於4月初開始,因為在那個時候,波羅的海沿岸的各處港口剛好解凍,海上編隊才能出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4月3日,運送著登陸部隊所需的物資和補給品先期向目標港口失去。三天後,參戰的德國海軍各支艦艇編隊開始向先前指定的港口集結。

8日,各支編隊陸續離開德國港口,駛向挪威,當天晚上,挪威國防部在接到了德國駐挪威公使的警告後,匆忙發出了全國動員令。第二天一大早。剛從睡夢中醒來的挪威人就會發現大批滿載德國軍隊的艦艇幾乎同時出現在了北起納爾維克南到奧斯陸這條漫長的海岸線上。

德國人高超的組織能力在「威悉河演習」行動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儘管各支編隊相距甚遠,但還是做到關鍵因素所要求的第一步,步調驚人一致,完全達到了計劃所要求的突然性,大部分登陸部隊沒有遭遇守軍的抵抗就佔領目標,但德國人很清楚,要想完全控制住挪威,解決掉挪威軍隊是遠遠不夠的,登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日爾曼武士們真正對手是實力和他們不相上下的英法聯軍!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百米賽跑—英德博弈挪威

戰爭剛剛爆發的那段日子裡英國人就一心想要控制挪威,隨著波蘭的迅速淪陷,這個野心日益強烈起來,甚至超過了同樣對挪威心懷不軌的德國。隨後,法國人也表示了相同的意願,希望能夠出兵佔領挪威以達到牽制德國的目的。

早在1939年9月19日,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此時的他還不是後來的戰時首相),向內閣提交了一份議案,要求政府動用海軍力量在挪威海岸佈雷,以切斷挪威海岸線上的德國鐵礦石運輸線,丘吉爾對這一要求的解釋為,德國每年要從瑞典進口月1100萬噸的鐵礦。不難想像,一旦德國的戰爭機器失去了這些重要的戰略資源,對其整個的戰爭工業影響如同釜底抽薪,正打中了德國的七寸。

但這份議案並沒有獲得國會的批准,儘管大多數的議員都贊成他的提議。但丘吉爾的議案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這個行動是以侵犯挪威的中立為代價的,大英帝國的國家政府缺乏像希特勒那樣能做到無視其他國家主權。儘管這個方案擱淺,但丘吉爾並沒有就此罷休,在以後的日子裡,他不斷敦促國會能對挪威採取軍事行動以抗衡德國,他也為此發表過公開講話,試圖將中立的挪威拉進反法西斯陣營當中來。

在當年11月爆發了蘇芬戰爭,這為丘吉爾的挪威戰略增加了新的籌碼,他為此計劃了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以「支援芬蘭,反抗蘇聯」的名義乘機派軍隊進駐挪威北部納爾維克地區,並且沿著鐵路線進入瑞典,直接佔領瑞典北部的基呂納(Kiruna)鐵礦石產區,從而同時達到遏制蘇聯和德國的目的,這一次,連法國人也站出來贊成丘吉爾的計劃。

巴黎的政客很早就在籌劃著在北歐地區開闢第二戰區,從而側翼打擊德國,甚至是佔領挪威沿岸的港口。英法兩國經過協商初步確定兩軍將以「志願軍」的名義出兵挪威,兵力為兩個英國師和一個法國師,計劃定於1940年3月20號展開。

這個計劃極具危險性,因為這同樣是建立在無視瑞典和挪威兩個國家的主權上的,入侵行動很可能在道義上損壞英法兩國的聲譽,從而導致一些中立國導向軸心國陣營,共同對付英國,更有可能使蘇聯和德國這對冤家從貌合神離走向團結一致,這是倫敦所不願看到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1940年3月13日,隨著蘇芬戰爭的結束,這個計劃也最終流產了。

一再受挫的丘吉爾並沒有就此放棄,很快地他想到了更穩妥的方法,希望英國軍隊採取一些積極措施來刺激德國,讓德國人先動手破壞挪威的中立,屆時受到威脅的挪威就會向英國政府求助,到那時候,英法聯軍就能名正言順地登陸挪威,協助挪威抗擊納粹入侵了。丘吉爾的這個策略果然陰險。

很快,丘吉爾的目的就達到了—1940年2月16日,英軍突襲了停泊在挪威約興(Jossingjord)峽灣的德國補給船「阿爾特馬克」號,突擊取得了巨大成功,英軍成功解救了關押在德國補給船上的299名英國被俘水手。而帶隊實施突襲計劃的英軍指揮官就是直接從丘吉爾那裡得到命令的。

隨後,英國上下都在稱讚這次充滿英雄主義的事件,而丘吉爾也達到了最終目的,促使希特勒下定決定征服挪威和丹麥,儘管「阿爾特馬克」時間也侵犯了挪威的主權,但挪威政府也只是在事後發了一紙抗議而已。

丘吉爾的舉動對德國人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英國佬即將染指挪威!自從1939年底到1940年初這段時間裡,英法對於挪威的種種動向引起了德國方面的警覺。隨即,希特勒在雷德爾元帥的強烈要求、「阿爾特馬克」號事件和挪威國內的以威德孔?吉斯林(Vidkun?Quisling)為首的親納粹勢力暗送秋波影響下,使他對於挪威的中立地位產生了懷疑,終於命令執行「威悉河演習」。

德國人在先輸一招下開始後程發力!

與此同時,英法兩國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染指挪威,法國總理達拉第(Ddilier)表示支持丘吉爾的主張,而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Nevile?Chamberlain)也希望挪威能在「阿爾特馬克」號事件上諒解英國。

3月28日,英法首腦舉行會晤,最終確定了出兵挪威的戰略,將分兩部實施這個戰略。第一步:首先在4月5日實施「威爾弗雷德」計劃(Operation? Wilfred),由英國海軍在挪威沿海佈雷,迫使德國運輸鐵礦石的船隻離開挪威近海,進入北大西洋,方便英國海軍攔截。第二步:「R4」計劃(Plan R 4),派出地面部隊在挪威各地登陸。同時張伯倫還希望能實施「皇家海軍陸戰隊」(Operation?Royal Marine)計劃,即在德國內河空投水雷,阻撓德國人的航運,但這個計劃遭遇了法國新總理雷諾(Reynand)的反對,因為他擔心德國人會用相同的手段對付法國。為了說服法國佬,張伯倫要求「威爾弗雷德」計劃延期三天進行,即在4月8日。正是這一舉措使得英法在佔領挪威的賽跑中最終失去了先機。

因為在4月8日,搭載陸軍部隊的德軍艦隊已經出航,9日晨,德國正式對丹麥和挪威開戰,經過9日一天的戰鬥,德軍已經基本控制住了從北邊的納爾維克到南部首都奧斯陸在內挪威全境,這讓英國人驚訝不已。

這天結束時,英國人的所有幻想都破滅了。在這場以挪威為終點的的百米賽跑中,英國起跑更早,先發制人,但德國人沖得更快,率先出線。國家的實際需求、政府的決策能力、和軍隊行動速度等因素左右了這場比賽的勝負。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希佩爾」—喜憂參半的遠征

3月,「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接到命令準備參加入侵挪威的行動,隨後在4月8日,該艦從德國的庫克斯港搭載了山地兵部隊後離開,目的地是特隆霍姆,這支運輸艦隊除了「希佩爾」號外還有四艘驅逐艦提供護航。

當天上午7時,在前往特隆霍姆的途中,艦隊接到命令,「希佩爾」號必須立刻離開艦隊,前去支持正在與英軍驅逐艦「螢火蟲」號(HMS Glowworm)的德軍第一編隊的「貝恩德?馮?阿尼姆」號驅逐艦(Z11 Bernd 。von。 Arnim),根據報告,這艘驅逐艦已經和英國驅逐艦交上了火。

「希佩爾」號隨即到達了出事海域,並遭遇英國驅逐艦「螢火蟲」號,大意的英國驅逐艦誤把德國巡洋艦當成了友軍軍艦。「螢火蟲」號是前來攔截德軍艦隊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中的一艘,當天,她因為在尋找一名在大霧中落水當然船員的過程中與德國驅逐艦艦隊不期而遇,隨即爆發 戰鬥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希佩爾」號擁有優勢,她抓住機會快速向英軍驅逐艦靠近,一邊前進,一邊開火,不斷有炮彈擊中這艘倒霉的驅逐艦。最後,由於兩艦距離太近,「希佩爾」號不能用主炮來射擊了,隨即,德國人開始用105MM高射炮炮擊,高射炮的射速很快,「螢火蟲」號很快被德軍巡洋艦的彈雨覆蓋了。

英國人從最初的震驚後醒過神來,開始組織反擊,不過作為一艘小驅,對付一艘萬噸級的重巡洋艦來說,這點火力簡直是以卵擊石,但她還說取得了戰果—一發炮彈命中了「希佩爾」號艦首右側,船首立刻破了一個大洞。

遭受打擊的「希佩爾」號改變戰術,以艦首方向朝英軍驅逐艦開火,防止英國人發射魚雷,儘管如此,「螢火蟲」號還是發射了一條魚雷,但英國人RP太差,沒有命中目標。隨即,「螢火蟲」號的船舵被擊毀,她喪失了轉向能力,待在原地不動了。艦長傑拉德?羅普海軍(Gerard?Roope)中校隨即準備撞擊德國巡洋艦!

高速航行的「希佩爾」號不知道英國人的想法,隨即,她的艦首右舷後部,直直地撞上了「螢火蟲」號的艦體,德國人當時就懵了,他們根本沒預料還會發生這樣的事,也沒來的及作出反應。碰撞發生後,「螢火蟲」就因鍋爐爆發而沉沒,111名英國官兵隨艦同沉(其中就有羅普中校),只有40名倖存水兵被德軍救起。

「螢火蟲」號的勇敢舉動贏得了對手的尊重,「希佩爾」號重巡洋艦的艦長赫爾穆特?海耶(Hellmuth?Heye)海軍中校後來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英國皇家海軍致信稱讚了「螢火蟲」號的壯舉,羅普艦長也在後來被追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經過簡單修理後上午9點15分,「希佩爾」號就回到了運輸艦隊當中,繼續向特隆霍姆前進。在進入港口的過程中,為了迷惑守軍,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希佩爾」號把自己偽裝成了艘英國軍艦,並藉此在未被發覺的情況下堂而皇之駛入了特隆霍姆,隨後她撤下了偽裝,她開始向岸上駐守的挪威軍隊開火,德國人的行動完全達到了出敵不意的目的,等挪威人的海岸炮台反應過來時,「希佩爾」的203MM主炮已經把他們統統報銷了。

隨後,該艦開始釋放煙霧以迷惑守軍視線,9日上午5點30分,「希佩爾」號上搭載的陸軍部隊開始登陸,在未遭遇到敵軍的抵抗的情況下,德軍部隊控制了特隆霍姆的港口和海岸炮兵陣地。

中午時分,「希佩爾」號在完全安全的情況下離開了特隆霍姆,開始返航,航行過程中。隨行的「弗里德里希?艾克爾特」號驅逐艦為她護航,但在兩艦分手的時候,這艘驅逐艦遭受了英國空軍的襲擊,但幸運的是憑藉艦員的操艦技巧,「弗里德里希?艾克爾特」號毫髮無損。

雖然第二編隊是唯一一支在行動開始階段就遭遇盟國方面截擊的編隊,但在後續登陸行動中,該部進展順利,除了主力「希佩爾」號艦體受損外,其它沒有大的損失。

4月12日,「希佩爾」號安全抵達威廉港,隨即開始檢修戰損,該艦在行動中遭受的損壞比預期的要嚴重許多,儘管如此,兩周之後,該艦就修繕一新恢復了戰鬥力,做好了出海準備。

「布呂歇爾」—迷失奧斯陸

相對於第二編隊中「希佩爾」號的順利,第五編隊中的「布呂歇爾」號(和「希佩爾」同屬於一個級別的重巡)下場只能用「杯具」來形容了,該艦在1939年9月2日正式加入德國海軍服役,並著手準備即將到來的作戰。誰也不知道,「威悉河演習」會是這艘漂亮的巡洋艦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作戰行動。

4月8日,第五編隊從施韋因蒙德(Swinemunde)編隊起航,航向奧斯陸。編隊在經過斯卡格拉克海峽的過程中,被英國潛艇「蠑螈」號發現,後者隨即進行了魚雷攻擊,但沒有取得戰果,此外「蠑螈」號還向英國海軍部發出了有關德軍艦隊的電報,由於已經被英軍發現,第五編隊隨後提高了警惕,小心翼翼地駛向奧斯陸。

夜幕降臨後,第五編隊靠近了奧斯陸,編隊中新銳的「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受命前出偵察挪威守軍的情況,午夜剛過,在駛入奧斯陸峽灣(Oslofiord)的過程中,「布呂歇爾」號被挪威軍隊的探照燈發現了,但燈光隨即熄滅,一切恢復平靜,巡洋艦緩緩向目標地點駛去,此時,隨著一聲刺耳的警笛穿透夜空,峽灣入口處的燈塔熄滅了。

「布呂歇爾」的處境不妙!

12點46分,「布呂歇爾」號到達預定地點停船並開始下放搭載的陸軍部隊,準備登陸,4點40分,「布呂歇爾」號再次探照燈照亮,5點21分,挪威海岸炮兵裝備的280MM克虜伯大炮突然向德軍巡洋艦開火!

「布呂歇爾」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挪威海岸炮兵陣地離她很近,所有挪威人的炮擊很快取得了戰果,「布呂歇爾」號隨即開始但此時德國人卻不知道敵方炮火的準確位置。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無奈之下,「布呂歇爾」號開始準備撤退。但此時她才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挪威炮兵的交叉火力之下了。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布呂歇爾」—迷失奧斯陸

相對於第二編隊中「希佩爾」號的順利,第五編隊中的「布呂歇爾」號(和「希佩爾」同屬於一個級別的重巡)下場只能用「杯具」來形容了,該艦在1939年9月2日正式加入德國海軍服役,並著手準備即將到來的作戰。誰也不知道,「威悉河演習」會是這艘漂亮的巡洋艦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作戰行動。

4月8日,第五編隊從施韋因蒙德(Swinemunde)編隊起航,航向奧斯陸。編隊在經過斯卡格拉克海峽的過程中,被英國潛艇「蠑螈」號發現,後者隨即進行了魚雷攻擊,但沒有取得戰果,此外「蠑螈」號還向英國海軍部發出了有關德軍艦隊的電報,由於已經被英軍發現,第五編隊隨後提高了警惕,小心翼翼地駛向奧斯陸。

夜幕降臨後,第五編隊靠近了奧斯陸,編隊中新銳的「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受命前出偵察挪威守軍的情況,午夜剛過,在駛入奧斯陸峽灣(Oslofiord)的過程中,「布呂歇爾」號被挪威軍隊的探照燈發現了,但燈光隨即熄滅,一切恢復平靜,巡洋艦緩緩向目標地點駛去,此時,隨著一聲刺耳的警笛穿透夜空,峽灣入口處的燈塔熄滅了。

「布呂歇爾」的處境不妙!

12點46分,「布呂歇爾」號到達預定地點停船並開始下放搭載的陸軍部隊,準備登陸,4點40分,「布呂歇爾」號再次探照燈照亮,5點21分,挪威海岸炮兵裝備的280MM克虜伯大炮突然向德軍巡洋艦開火!

「布呂歇爾」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挪威海岸炮兵陣地離她很近,所有挪威人的炮擊很快取得了戰果,「布呂歇爾」號隨即開始但此時德國人卻不知道敵方炮火的準確位置。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無奈之下,「布呂歇爾」號開始準備撤退。但此時她才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挪威炮兵的交叉火力之下了。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剛開始的炮擊還算溫和,隨即致命的打擊就到了,5點30分,守軍發射的兩枚魚雷命中了該艦,引起艦體劇烈震動。隨後,受到重創的巡洋艦終於退出了奧斯陸峽灣,逃出了守軍的炮火打擊範圍。跟在後面的「呂佐夫」(Lutzow)見勢不妙,加快速度前去支持處境不妙的「布呂歇爾」號,但該艦也被一發大口徑炮彈命中,導致一座炮塔受損,隨後也退出了戰鬥,5點34分雙方交戰結束。

遭遇突然襲擊的「布呂歇爾」號因為舵機被壓毀無法正常行駛而停在了峽灣出口處,她現在拋錨了,隨後位於左舷和中央的主機也因長期運轉而停止工作,該艦喪失了動力,只有右舷的主機依舊在工作,防止該艦隨波逐流。

最後的時刻很快到來,艦體中央被炮彈擊中的部分引發了大火,隨即引燃了陸軍部隊的物資裝備,火勢隨即蔓延開來,主甲板一下一片混亂,電路被火災切斷,導致全艦停電,通信和導航設備因此失效,水兵被動員起來救火。但在彈藥被陸續引爆的情況下,一切救援措施都顯得是那麼無力。

艦體開始傾斜,很快傾斜到18°,此時大火引爆了一座儲備105MM高射炮炮彈的彈藥庫,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炸開了鍋爐房的防水隔壁,並引燃了燃料,艦內溫度開始持續上升,很快到達了危險值—「布呂歇爾」號沒救了。艦長海因茨?沃多格?庫姆梅茨上校下令全體人員棄艦。

船員和陸軍官兵們跳入冰冷的,布滿油污的海水向著海岸游去,他們中的很多了被海水吞沒。早上7點30分,「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翻了個身沉入海底,結束了她在德國海軍短暫的服役史。整個行動中,艦上原先的一千多名艦員和來自第163步兵師800名官兵中有超過800人先後陣亡。

受制於峽灣入口處挪威海岸炮兵猛烈的交叉火力,殿後的 「艾姆登」號不敢輕舉妄動,該艦計劃和「呂佐夫」號一起行動,將兩艘軍艦上搭載的部隊隨後開始在預定地點較遠的地方登陸,以期在夜幕的掩護下向位於德洛巴克(Drobak)的挪威海岸炮兵陣地發起攻擊。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兩艘巡洋艦隨即為進攻的陸軍部隊提供炮火掩護,最終挪威守軍在未作頑強抵抗的情況下就向登陸的德軍部隊繳械投降。隨即,第五編隊的其它艦艇開始駛入奧斯陸峽灣。

當天早上,在挪威外海巡邏的德軍「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戰列艦與英軍「聲望」(HMS Renown)號戰列巡洋艦相遇,隨即爆發了戰鬥,交火中「沙恩霍斯特」號首先向英國軍艦開火,並命中了對方,而「格奈森瑙」號的一座主炮炮塔被擊中,在這次短暫的交火中,雙方各有損傷,但都無幾要害,隨後德國軍艦憑藉著高速航行撤出了戰鬥,雙方脫離了戰鬥,高速後撤中,由於兩艦適航性不佳,導致大量海水湧上甲板,使得艦體結構和一些設備損壞,隨後兩艦返航德國進行緊急修理。

4月11日,「呂佐夫」在航行途中遭遇英國潛艇「旗魚」(HMS Spearfish)的暗算,一條魚雷命中艦尾,使得該艦艦尾幾乎被整個炸斷,隨後該艦進入基爾港緊急修理,直到次年春才得以完全修復。

不走運的「卡爾斯魯厄」

「卡爾斯魯厄」號輕巡洋艦在行動開始的時候並未完全做好戰鬥準備,但該艦還是被拉來用於運輸登陸部隊,在第四編隊編程內參加「威悉河演習」行動。 第四編隊的目的地克里斯蒂安桑,是六支編隊中所有的目的地當中最靠南的一個,也是整個挪威最南端的城市之一,緊挨著斯卡格拉克海峽,晴朗的天氣下,可以遠眺丹麥的土地。和其它沿海地區一樣,在和平時期,挪威軍隊在這裡部署了大量遠程海岸火炮以防不測,這些火炮將會給第四編隊帶來不少麻煩。

4月8日,第四編隊從不萊梅哈芬(Bremerven)準時起航,最初的航行十分順利,就將他們快要到達克里斯蒂安桑的時候,濃霧將這海區完全覆蓋,這也是使得第四編隊進入克里斯蒂安桑峽灣變得困難和危險。

謹慎起見,第四編隊只好停在克里斯蒂安桑峽灣的入口處停了下來,等待濃霧散去,但「卡爾斯魯厄」號輕巡洋艦不甘心,她開始冒險穿越峽灣。就在克里斯蒂安桑外一個名叫奧德羅伊(Odderor)的小島,挪威軍隊在島上部署了海岸火炮,就在「卡爾斯魯厄」號開始前進的時候,警覺的挪威炮兵發現了她,並向其開火,「卡爾斯魯厄」號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位置,該艦距離挪威火炮非常近。

「卡爾斯魯厄」號此時也開始反擊,但這艘軍艦的主炮分布比較特殊,兩座主炮炮塔處在艦尾上且錯開布置,這樣的分布是的該艦無法發揮全部的火力去回擊。此時該艦的處境有點類似於「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貿然向敵軍發起進攻,而遭受敵軍優勢火力的阻擊,該艦此時有可能重蹈「布呂歇爾」號覆轍。

「卡爾斯魯厄」號開始調轉船頭,以期用全部火力進行射擊,不過德國人很快發現,單靠「卡爾斯魯厄」號一己之力是遠遠無法摧毀挪威人的海岸炮兵。隨後,輕巡洋艦駛向距離峽灣外稍遠的海面,並用全部9門150MM主炮繼續射擊,該艦的射擊距離控制得非常好,主炮發射的炮彈剛好能以一個絕佳的角度命中目標。

兩軍交火兩個小時後,大霧再次覆蓋了整個戰區,炮擊停了下來,一個小時之後,濃霧散去。此時,德軍改變戰術,他們用兩艘行動靈活的魚雷艇運載少量登陸士兵,強行在奧德羅伊,試圖佔領諾為了的炮兵堡壘,「卡爾斯魯厄」號則為他們提供火力支援。

然而此時,挪威軍隊決定放棄抵抗,中午剛過,登陸的德軍就在沒有遭受抵抗的情況下不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小島,俘虜了島上的守軍。隨後第四編隊就順利地進入了克里斯蒂安桑峽灣,並抵達了港口。「卡爾斯魯厄」號上的陸軍部隊開始登陸,並很快佔領了里斯蒂安桑。

佔領里斯蒂安桑後,意味著第四編隊的任務順利結束了,「卡爾斯魯厄」號隨後在三艘魚雷艇護航下返航德國。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但在返航途中「卡爾斯魯厄」號的好運也到頭了,就在該艦即將駛入斯卡格拉克海峽時,早已埋伏已久的英軍潛艇「逃避者」(HMS tryant)號的伏擊,她不幸被擊中兩枚魚雷,一枚擊中艦首,另一枚在艦體中部水線以下位置爆炸,艦體在收到攻擊後劇烈地抖動起來,隨即開始傾斜,大量海水從健體破口出大量湧入,洶湧地淹沒了渦輪機房和鍋爐艙,電力供應被切斷,導致抽水機無法工作,事件發生幾分鐘後,該艦大副就報告稱軍艦此時的狀況很糟糕。

艦長聽到這個報告後,決定「卡爾斯魯厄」號已經無法挽救,遂下令全體人員棄艦。此時,輕巡洋艦已經開始緩緩下沉了,「卡爾斯魯厄」號的艦員們登上了隨行的魚雷艇。在所有棄艦行動完成後,魚雷艇受命發射了魚雷將這艘樂極生悲的K級輕巡洋艦送入海底。

德國海軍部在戰後組織人員調查了「卡爾斯魯厄」號輕巡洋艦的沉沒事件,調查報告中嚴厲批評了該艦的大副和艦長沒有盡到保全戰艦的職責。調查人員認為,在遭遇雷擊後的兩個小時內「卡爾斯魯厄」號雖然喪失了動力和轉向能力,但她依舊漂浮在海面上,而且艦首未知的抽水機也能勉強使用,儘管這些抽水機對於大量湧入的海水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嫩起到延緩艦體下沉的作用,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德國人可以選擇把這艘船擱淺或者拖入就近港口修理,但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調查人員最終得出結論魚雷艇發射的兩條魚雷才是導致該艦最終覆滅的罪魁。「卡爾斯魯厄」號的大副和艦長隨即提出了抗議,他們都在試圖說明在當時危機的情況下,他們的做法是正確的,但據已披露的情況來看,「卡爾斯魯厄」號的損管人員和軍艦指揮人員,都沒有採取足夠有效的措施來挽救損壞的軍艦。

調查人員最終得出結論魚雷艇發射的兩條魚雷才是導致該艦最終覆滅的罪魁。「卡爾斯魯厄」號的大副和艦長隨即提出了抗議,他們都在試圖說明在當時危機的情況下,他們的做法是正確的,但據已披露的情況來看,「卡爾斯魯厄」號的損管人員和軍艦指揮人員,都沒有採取足夠有效的措施來挽救損壞的軍艦。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滅頂之災—二戰德國海軍巡洋艦部隊挪威戰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甲兵器 的精彩文章:

德軍國民擲彈兵師實際上是作為精銳部隊設立的
唐代奴婢地位
中國古代軍人飲食
瓦爾特 吉爾格,身陷敵後,卻給敵人造成了大麻煩

TAG:裝甲兵器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德國「禿鷹軍團」:德國支持西班牙內戰派遣的空軍志願部隊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作戰時十分強調結合戰鬥戰術和美國海軍陸戰隊陸空任務部隊
「海上霸主」美國海軍的航母艦隊,最懼怕「戰略核潛艇部隊」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師,隸屬於美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部隊
美軍現役部隊由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組成
美國陸海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均建立有特種部隊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隸屬美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部隊
韓國海軍將赴亞丁灣護航部隊命名「清海部隊」
中國海軍挺進大洋的最大威脅:美海軍攻擊型核潛艇部隊現狀
二戰德軍最害怕的部隊:蘇聯衛國戰爭中的游擊隊!
二戰德軍山地部隊和滑雪部隊軍服演變
英國海軍對在艦艇部隊和陸戰隊服役的官兵授予軍銜
二戰日軍自走炮部隊堪稱悲劇 精銳軍葬身海底
台海方向的主力先鋒部隊 兩棲作戰的海軍陸戰隊
俄軍選拔優秀舟橋部隊 備戰國際軍事比賽
見識中國陸軍海戰作戰部隊!中國陸軍首次擁有了幾千噸大軍艦
韓國海軍蛙人部隊水下戰術訓練圖
中國海軍精銳部隊
戰史長河 二戰德國坦克的天敵 蘇軍坦克部隊才是鋼鐵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