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應對各種地球災難和重大疾病,它是無所不能的新興學科——生態地學

應對各種地球災難和重大疾病,它是無所不能的新興學科——生態地學

隨著地學和生態學的相互滲透,二者交叉所產生的領域得到迅速發展,進而誕生了一門新興的學科,即生態地學。可以說,生態地學是順應人類解決重大生態、資源和環境問題,以及應對各種地球災難和重大疾病而產生的,是在人類希冀擺脫這些困境卻舉步維艱的情況下形成的,是地學與生態學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因此,它既是地學領域新興的分支學科之一,也是生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將在今後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生態、資源和環境問題,以及應對各種地球災難和重大疾病中發揮日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態地學


生態地學是研究生態系統特別是各圈層水平上地球受自然和人為影響的過程,及其產生的各種效應與退化,以及預防、修復與調控的科學,是生態學與地學之間的新興邊緣科學。其涉及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各圈層及其生態過程、自然災害與人為活動產生的生態效應、全球性生態問題、生態退化與疾病、生態修復與調控等,具體來說,包括:陸地圈及其生態過程,水圈及其生態過程,大氣圈與氣候變化,生物圈與生態地球化學,這四大圈層內涵及其生態過程的研究,以及地震與海嘯、火山活動、氣象災害、山地地質災害、地面變形這幾種典型的地球上的自然災害及其生態效應或對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此外,研究內容還包括礦產資源開發、能源開發、城市化、大中型水庫建設、環境污染幾大人類活動及其生態效應或對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還涉及植被破壞與土地荒漠化、淡水與海洋的生物污染、生物多樣性銳減與生態耗竭等全球性生態問題的研究,生態退化、生態疾病及其致病機理的研究,以及退化環境和污染環境的生態修復與地理環境的生態調控研究。

研究範疇


各圈層及其生態過程


地球是一個耦合的非線性系統,各圈層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當今地球上所面臨的一系列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是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從本質上來說,也是地球系統各圈層相互作用的體現。隨著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及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各種能源開採利用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向大氣中排放的CO2等溫室氣體的量也隨之增加,對碳、氮、硫、磷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自然模式的干擾增強。同時,由於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使得森林植被對大氣的調節功能被削弱,從而加劇了大氣圈的變化。最終,大氣中CO2等濃度明顯上升,影響了大氣圈本身的一些生態過程,從而干擾了其自動調節的功能,導致全球氣候發生變化。連續30 年的測量表明,大氣中CO2的含量在以每年0.4%的速率增加,按現有的絕大多數氣候模型估計,在不太遠的將來可能使全球平均溫度上升2℃。由於大氣圈與水圈、土壤圈、生物圈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全球氣候的變化也會對水環境、土壤環境、生物環境等產生重要影響,如引起全球陸地植被類型和海洋生物物種的分布發生顯著的改變,甚至對於一些適應性較差的生物,還有從地球上消失的可能,也可能使得極地冰雪融化,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從而危及一些沿海城市或島嶼上部分生物的生存,還會引起世界降雨量重新分配,可能導致乾旱地區用水更加緊張,降雨量較大的地區則發生洪災等。再如人類活動向近海、湖泊和河流等水體中排放工業、生活和農業污染物,導致水域系統發生污染,干擾了水圈的正常生態過程,使水質變差,尤其是對於水資源利用本來就很緊張的國家或地區造成水荒;同時,也會對水生生物也產生了毒害效應,使得生物種類和數量發生變化,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改變了其原來的生態功能。


此外,人類的活動對陸地圈和生物圈產生的多種干擾致使其生態過程也發生了改變,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問題,如植被破壞、土壤污染、生境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這些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各圈層及其生態過程,找到當前所面臨問題產生的根源,用系統、整體的思維和眼界來應對當前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嚴峻挑戰。

自然災害及其生態效應


地球在各種內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會發生許多變化,從而導致一些自然災害的產生,如地震、海嘯、火山活動、氣象災害、山地地質災害、滑坡及地面變形等。


已有資料顯示,世界上地震主要分布在4個地震帶。第一條地震帶是差不多環繞了整個北太平洋沿岸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約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發生在此帶;第二條地震帶是沿著歐亞大陸南部展布的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地震次數占第二位;第三條地震帶是沿著中脊展布的洋中脊地震帶,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上;第四條地震帶是主要發生在裂谷的裂谷地震帶。地震會引起地裂縫、建築物倒塌,使人群生命受到威脅等,引起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都是十分巨大的。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大約有6.9萬人遇難、3.7萬人受傷和1.8萬人失蹤,並且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約8000多億元。火山爆發也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自然災害。全世界約有死火山2000座、活火山516座。火山分布也不均勻,與年輕的山脈、海溝、海島和地震帶分布相吻合,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帶和大西洋海嶺火山帶三個帶,還有約10%的活火山則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南極洲和東非大裂谷(有活火山7座)。其產生的各種危害也是十分嚴重的,如噴出的高溫熔岩會使生物和建築物化為灰燼,碎屑物質或熔岩會改變地形地貌,有的會堵塞河流,使航行受阻、河水泛濫成災,還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和火山灰等,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滑坡、崩塌也是比較常見的山地地質災害。安徽、湖南、雲南、重慶、福建和四川等省(直轄市)是多髮帶。據《中國滑坡崩塌類型及分布圖》所示,我國有13個滑坡、崩塌災害分區。此外,還有龍捲風等氣象災害、地面沉降等地面變形等。


總之,地球上所發生的這些自然災害,都會引發一系列的生態效應。需要深入研究,採取一定的防範措施,將可能帶來的各種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人類活動的生態效應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人類各項活動,如礦產資源的開發、能源開發、城市化、大中型水庫建設、環境污染等,對地球系統的影響程度不斷加深,所帶來的各種負面效應也越來越突出,對生態系統乃至人類本身都會產生許多直接的和間接的危害。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激增了各種礦產資源和能源的需求量,導致地球資源儲存量日益縮減,尤其是對於一些不可再生資源,則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可能性、環境功能不斷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一系列生態效應,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類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在東北地區煤礦的開採過程中,會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排放大量未經處理含有煤粉、岩粉和其他污染物的礦井水,以及來自礦井排風、煤層瓦斯、煤礦矸石山自然產生的廢氣,並且導致土地資源和森林植被資源的破壞。在礦物加工過程中,也會排放出大量煤泥水、洗矸、煤塵和有害氣體。在裝運過程中,則會產生煤塵飛揚。在長期儲放和長距離運輸過程中,還會不斷釋放出多環芳烴、甲基汞和CO等有毒氣體。在燃燒使用過程中,導致煤煙型大氣污染等。例如,遼寧省鐵嶺柴河Pb-Zn 礦區的土壤Cd、Pb、Zn 元素含量大大超過了當地背景含量水平,而且當地農產品玉米籽實中Pb 元素嚴重超標。


當然,我們還需要極為關注城市化的問題。眾所周知,工業革命的突起引起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極大變革,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在我國,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工商業的發展,我國也迅速開始了城市化過程,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市場機制激勵下,城市化、工業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但是,隨著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城市大氣、水、土壤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其他各種人類活動產生了大量的SO2、NOx和顆粒物等,引起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下墊面變成了人工鋪砌的道路,阻礙了下墊面的各種物質流量交換,加上產生的大量人為熱,會產生城市「熱島效應」,影響了城市局部氣候;還會導致水資源供給量和住房緊張;車輛數多而造成交通混亂、車禍頻發、雜訊污染嚴重等。這些都會使人體健康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威脅。研究發現,由於有害物濃度和輸入能量的增加,癌症和高血壓等「文明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總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發展陷入了生態困境,反過來又制約了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


水庫建設也是人類一項大的工程活動。我國是世界上水庫最多的國家,目前已建有大、中、小型水庫約86800多座,總庫容約4169億m3,另外還有庫容在10萬m3以下的塘壩630多萬個。水庫在防洪、灌溉、發電和航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同時,水庫改變了原來河流的水文規律,使河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和自我調節能力,還會產生泥沙淤積問題,並且導致的一些水文現象的改變還會加劇資源的供需矛盾等。


其他人類活動,如大量施用農藥,造成土壤有機污染,農產品安全也成了問題;固體廢棄物堆積,土壤滲濾液對地下水產生污染;海上溢油事故導致海洋受到污染,海洋生物受到危害;含磷生活污水、農田徑流等引起河流和湖泊發生富營養化、海灣和近海海域產生赤潮;汽車尾氣、工業煙囪煙氣排放,使得空氣中SO2和顆粒物等的含量增加,還可能導致光化學煙霧、酸雨等問題。

總之,人類的許多活動都會帶來或大或小的生態效應,我們務必要充分重視。只有協調好人類與環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才能真正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全球性生態問題


人類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已經超出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範圍,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如植被破壞與土地荒漠化、淡水與海洋的生物污染、生物多樣性銳減與生態耗竭等。事實上,人類對地球系統及其各圈層的作用及其內部的相互作用,產生的這種地球系統整體效應,是一切全球性問題的根源。


相關資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全球每年採伐森林1460萬hm2,重新造林520萬hm2,其間森林面積凈減9400萬hm2,相當於全部森林面積的2.4%。每年也有近4%的森林受到了各種災害的影響,如全球每年平均有1.04億hm2的森林受到林火、有害生物(包括病蟲害),以及乾旱、風雪、冰和洪水等的影響。

由於超載放牧及草原管理不善等問題,草地植被也被大量破壞。而植被的破壞又是土地荒漠化發生的原因之一。據相關報道,從1984年到1991年,全球荒漠化土地從34.75億hm2增加到35.92億hm2,其中包括草場的退化、旱作農地土壤肥力下降和灌溉農地的退化等。我國荒漠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尤其是在西北部,而且沙漠、乾旱半乾旱地區、山地、沼澤地和某些沿海地區所佔的面積越來越大。土地荒漠化改變了地表特徵,破壞地表輻射收支平衡,誘發氣候和環境變化等,最直接的後果即導致沙塵暴的發生。


淡水與海洋污染是另一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據世界水委員會報道,全球有一多半的主要河流被污染,這些退化和有毒的水域生態系統日益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而且還會對其他生物產生毒害作用,改變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從而打破了水域生態系統原有的結構和功能,進一步影響人類的健康,降低淡水和海洋資源的可利用性,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海灣赤潮和湖泊的富營養化這類生物污染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向河流、湖泊和海洋排放了大量含氮含磷的工業廢水、農田徑流和生活污水,引起這些水體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狀態。根據《2012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2012年經由全國72條主要河流入海的污染物量,化學需氧量(CODCr)為1388萬t,氨氮(以氮計)為32.8萬t,硝酸鹽氮(以氮計)為228萬t,亞硝酸鹽氮(以氮計)為6.2萬t,總磷(以磷計)為35.9萬t。其中,與2011年相比,CODCr降低了14%,而硝酸鹽氮、總磷卻分別增加了38%和47%。2012年全海域共發現赤潮73次,累計面積7971 km2。其中,東海發現赤潮次數最多,為38次;渤海赤潮累計面積最大,為3869 km2。赤潮高發期集中在5~6月。2012年赤潮發現次數為2008年以來最多,但累計面積較五年平均值減少2585 km2。此外,在我國湖泊總量中,約1/3是淡水湖泊,並且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但這些湖泊中的絕大部分也已處於中營養或富營養水平,引發了水域中藍藻等大量生長,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發生了衰退。因此,淡水與海洋生物性污染的防治是當前的一大任務。


據UNEP-WCMC 可知,全球已知生物有175萬種,包括未知的物種可能有1400萬種。其中,細菌4000種,原生物(藻類和原生動物等)8萬種,脊椎動物5.2萬種,無脊椎動物127.2萬種,真菌7.2萬種,植物27萬種。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人們對生物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由於基礎設施建設、不合理地開採資源、污染和破壞環境、引入外來入侵種等各種人類活動,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巨大的威脅。據相關報道,自1970年以來,世界海草喪失了20%,脊椎動物種群平均減少了30%;1980年以來紅樹林喪失了20%、珊瑚礁減少了38%,部分地區濕地喪失率達95%,並且有些自然棲息地已減少了20%。在我國高等植物中,瀕危或接近瀕危的物種占特種總數的15%~20%,高於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據有關資料估計,近代物種的喪失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加快了近1000倍,比形成速度加快了近100萬倍,特種的滅絕速度由大致每天1種加快到了每小時1種。這些無不說明,當前世界生物多樣性銳減和生態耗竭問題嚴峻,需要大量開展相關的對策研究,實施有效措施來加以保護。同時,面對這些全球性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致力於這些問題的解決,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努力。


生態退化與生態疾病


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對生態系統產生了許多「不可磨滅」的影響,如過度放牧、大量砍伐森林、隨意改變生物棲息地、大量排放各種形式的污染物等,由此導致了許多生態退化現象的發生,如土地沙漠化、森林和草地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瀕危物種滅絕,以及海洋、河流和湖泊受到污染等,進而產生許多不利影響,如森林破壞、水資源短缺、全球氣候變化等。


據相關報道,全國90.0%可利用的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每年以200萬hm2的速度遞增。據UNEP統計,在20世紀末的30年里,全球大約20億hm2的土地(占陸地面積的15%)是因為人類活動而退化的。其中,35%由於過牧、30%由於毀林、27%由於農業活動、7%由於過度樵採、1%由於工業活動。2006年,草畜平衡監測結果也表明,全國天然草原平均載牲畜34.0%左右。在全國266個牧區、半農半牧區縣(旗)中,204縣(旗)處於超載狀態,其中牧區縣平均超載28.%,半農半牧區縣平均超載42.0%。由於過度墾殖、過度樵採毀林、過度放牧、經濟林過度開發和開發建設使得我國水土流失、生態退化嚴重。2000年公布的普查結果表明,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8%。然而,生態系統一旦遭到破壞,就會導致生態平衡失調,恢復的時間會比較長,而且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甚至有些破壞是不可逆轉的。特別是近些年來,由於人口數量的激增,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再加上資源開發不盡合理,這些都導致了西部地區的生態退化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不僅影響了西部地區本身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會對中、東部地區的發展起到制約作用。


當前,西部地區的生態退化問題主要是水土流失、荒漠化與草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全國80.00%的水土流失面積、81.43%的沙化面積和93.27%的草原「三化」面積分部在西部地區(含內蒙古)。在《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中,我國有8個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地區,西部地區就佔了5個,包括黃河上中游地區、長江上中游地區、「三北」風沙綜合防治區、青藏高原凍融區和草原區。其中,黃河上中游地區(總面積為64萬km2)與長江上中游地區(175 萬km2)水土流失面積分別達44.8 萬km2和55 萬km2,「三北」風沙綜合防治區(169km2)荒漠化面積達31 km2,青藏高原凍融區(176 萬km2)水力風力侵蝕面積為22萬km2,草原區(400 萬km2)「三化」面積為135萬km2。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對生態環境產生污染和破壞,會引起「生態疾病」的發生。相關研究表明,只有極少數特殊類型的癌症與遺傳因素有關,而大多數癌症可看成是「生態疾病」的一類,與環境密不可分,而且化學因子是大多數類型癌症的致病原因。也有相關報道指出,隨著各種化學農藥(殺蟲劑、除草劑和殺真菌劑等)、工業排放污染物、生活廢料、汽車廢氣及其他污染物水平的增加,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及各種中樞神經疾病等各種腦病患病率激增。比較典型的如20世紀30~60年代震驚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其中,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事件、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都是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大氣污染所致的人類危害,日本水俁病事件則是由於含汞污水污染了海灣導致近萬人甲基汞中毒,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也是因為鎘污染了土壤而食用含鎘大米造成的,而日本愛知縣米糠油事件也歸於人類管理不善導致。這一系列都是由於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而使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典型例子。


生態問題一方面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引發許多「生態疾病」;另一方面,生態系統本身也會遭受巨大的創傷。例如,1972~1992年,世界著名的「十大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由於美國和加拿大二氧化硫的排放,產生的酸雨使得湖泊酸化,大量魚類等水生生物死亡。又如,德國大量森林也因為酸雨問題染上枯死病,該區兒童每年有數萬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卡迪茲號油輪觸礁引起了海上溢油,導致牡蠣、海鳥等大量死亡,墨西哥灣井噴事件則使海洋受到嚴重污染;海灣戰爭油污染事件,使數萬隻海鳥喪命,毀滅了波斯灣一帶大部分海洋生物;印度博帕爾殺蟲劑廠毒氣泄漏,大量人群受害;瑞士劇毒農藥流入萊茵河,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使多個國家居民和生態受到其害;工業廢氣、廢水等污染使庫巴唐變成「死亡谷」,雅典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濃度很高,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且許多市民出現中毒癥狀等。這些事件,無一不說明,人類與生態的健康或疾病,都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時,大部分原因則又是由於人類活動所產生的。


生態修復與生態調控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水、沉積物、土壤和大氣等環境介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和一定範圍的污染,進行相關的修復和治理是極其迫切的任務,具有十分重大的實踐意義。目前,理論和技術上可行的污染環境修復技術主要有物理修復、化學修復、物理化學修復、生物修復(包括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酶學修復和動物修復等)、生態修復、農藝修復,以及物理-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化學、生物-生物等各種聯合方式的修復。經過廣泛的研究和實踐,近年來,很多修復技術已經進入現場應用階段並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植物修復通過植物積累、植物穩定、植物降解、植物揮發、植物根際降解等機制來去除或降低土壤或水體中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具有投資少、不破壞場地結構、不引起二次污染等特點,是一種很有前景的綠色修復技術。正由於如此,重金屬超積累植物的篩選和應用研究得到了重視,相繼發現了天藍遏藍菜(Thlaspi caerulescens)對Zn和Cd有超積累作用,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對As具有超積累效果,龍葵(Solanum nigrum)、球果蔊菜(Rorippa globosa)、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孔雀草(Tagetes patula)、纓絨花(Emilia javanica)和三葉鬼針草(Bidentis pilosae)等為Cd超積累植物,蒲公英對Cd單一及Cd-Pb-Cu-Zn複合污染的耐性較強,Cd超富集植物球果蔊菜對Cd-As複合污染也有很強的忍耐力和一定的修復潛力,肥料添加劑能增強Cd超積累植物球果蔊菜對Cd的植物提取能力,使用化學添加劑EDTA、半胱氨酸、水楊酸和吐溫80可以提高Cd超積累植物龍葵對Cd的提取效果,並可增強多環芳烴(PAH)的生物降解。


近年來,在石油污染土壤花卉植物修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30種花卉植物中篩選出了3種對石油烴污染具有強耐受力且能促進總石油烴降解的修復植物,分別為紫茉莉、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和牽牛花(Pharbitis nil)。此後,研究還發現天人菊、松果菊、高羊茅、火鳳凰以及紫花苜蓿可以用來對石油污染土壤進行植物修復。研究表明,花卉植物修復石油污染土壤的機制主要有:植物對污染物的直接吸收;根部釋放分泌物和酶促進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植物強化根際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然而,無論是化學修復、物理修復,還是植物修復、微生物修復,在修復工作中都發揮了各自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為了克服各種單一技術的缺陷,生態修復或其他聯合修復技術得到了重視和推廣。生態修復是指在生態學原理指導下,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結合各種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及工程技術措施,通過優化組合和技術再造,使之達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費的一種綜合的修復污染環境的方法。可見,生態修復是各種修復技術的綜合與最優化,是一種理想的修復方式。


土壤由於具有隱蔽性、滯後性、累積性和長期性等特點,其控制、治理和修復的廣度與研究深度又遠遠不及污染大氣和水體的治理與修復。但事實上,土壤作為環境系統的核心介質,是溝通大氣和水體的樞紐,也是生物體和人類社會的基本載體,土壤污染得不到有效解決,大氣和水體的污染也解決不了。因此,污染土壤修復也是環境修復領域的重中之重。


有關調控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Norbert Weiner 於1948年出版的《控制論》一書。至今,控制論一直圍繞著生命系統與環境的關係開展研究,經歷了生物控制論、智能控制論、經濟控制論和社會控制論等幾個發展階段,並且逐漸發展成對人為中心的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調控規律研究的生態控制論。王如松院士曾指出,生態調控主要遵循循環再生、協調共生和持續自生三大原則,這三原則分別從自然、經濟、社會三個不同層次去調整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態關係,拓寬生態位,增強複合系統的活力,三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高效(即高的經濟效益和發展速度)與和諧(即和諧的社會關係和生態穩定性)是可持續發展包含的兩個相輔相成的生態經濟目標,而生態調控的任務就是要運用再生、共生和自生原理去利用機會,提高效率,減少風險和改善功能,使社會、經濟和環境得到協調發展。例如,針對由於現代生活方式所導致的居室污染,可以加強室外綠化與生態建設,在良好的室外綠化區,綠色植物會對擴散進入室外大氣中的污染物具有吸收和凈化作用,從而促進室內污染物向外轉移與擴散。因此,在城市建設規划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在城市各建設物之間布置一定面積的公共綠化區;也可以積極推行室內養花種草,這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也能起到美化居室的效果,其中的花卉、草類植物還能吸收室內產生的一些污染物;也可以在室內安置自然和機械通風裝置,不良的通氣狀況容易導致CO和PAH等大氣污染物的形成,需要適當開窗加強空氣流通,特別要注意改善廚房的通風條件以減少油煙污染;還可以在居室牆上有意識地布置一些濾料或多孔介質,這也應該作為現代居室裝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吸收和「消化」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此外,還可以多方發展居室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如發展建築環境密閉隔絕技術、新式住宅布局技術、室內空氣更新技術,以及開發對人體無害或無污染的綠色建築材料等,從而杜絕室外大氣污染向室內擴展和蔓延,使居室中的污染物限制在一定的水平範圍內。

應對各種地球災難和重大疾病,它是無所不能的新興學科——生態地學



《生態地學》


主編周啟星


責任編輯席慧 劉晶


北京:2017.2


ISBN:978-7-03-051628-2


《生態地學》比較全面地論述了生態地學的學科歸屬、基本概念、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比較系統地闡明了生態地學的基本原理,並對生態地學今後的研究進行了展望。全書的主要內容有:生態地學的形成與發展、學科定義、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與手段;陸地圈及其生態過程,水圈及其生態過程,大氣圈與氣候變化,生物圈與生態地球化學;地球上的自然災害及其地表生態效應,人類活動所致的地表生態效應;地圈生態疾病與地醫學問題,全球性生態地學問題;地表生態修復與調控等。


(本期責編:李文超)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量子熱力學興起:物理學界試圖在量子世界重建熱力學定律
2016中國十大醫學進展:中草藥「基因身份證」
「十三五」數學學科發展目標和可能取得突破的領域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RNA研究的七大發展方向
神奇的偏光片

TAG:科學出版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新醫學科研成果,無害型病毒有時可能引發腹腔疾病
美國杜克大學科學家發現:運動能有效地治療抑鬱症及防止病情惡化
澳洲亞裔科學家研製出抗衰老葯 即將用於人類。皮膚癌能治癒,還能長生不老,我大土澳的醫學科研能力逆天了!
曹雪濤院士:我國能夠引領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的一些重要領域,推動中國醫學科學的發展,造福人類
畫地為牢的學術界:互相看不起,誰都覺得本學科最偉大
一位頂級海歸科學家的震撼演講:無論什麼學科,最不重要的素質是智商
醫學科研中推崇的薑黃素是什麼?居然既能抗癌又抗菌!
期待!這十大醫學科技新聞或改變地球村民生活
逯高清:科學問題越複雜,越需要各學科的合作
醫學科研新成果,偏胖、偏瘦都是引起偏頭痛的元兇
這應該是史上最強的物理學科普
美國最流行的STEM教育,就是多學科學和技術?不,你還不懂它的精髓
多學科會診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時間的影響
醫學科普︱給糖尿病病人做手術,搞不好就是一個「坑」字!
中國急性胰腺炎多學科診治共識意見
為什麼說它是最容易變現的應用學科
贊爆了!用它學科學,孩子不痴迷才怪
生命到底是什麼?不同學科的科學家眼中有不同答案
牛津大學科學家藉助VR技術來追蹤常見疾病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