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緬懷過去 珍惜當下:致敬2016年去世的偉人們

緬懷過去 珍惜當下:致敬2016年去世的偉人們

清明節是祭祖、追憶祖先之時。追憶祖先,就是緬懷過去。把鏡頭拉近到剛過去的2016年,盤點2016年去世的各個領域的名人,他們是過去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的一部分。緬懷他們,就是緬懷中國的歷史,緬懷中國的進步,在追思中繼承他們身上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從而珍惜現在,做好現在。

緬懷過去 珍惜當下:致敬2016年去世的偉人們



勇於探索,自強不息


1月31日,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探索者袁庚,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探索者。


2月9日,中國「扇貝之父」,著名海洋生物學家、貝類養殖學家張福綏去世。

2月19日,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謝家麟去世。


5月27日,王世真,中國核醫學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


7月6日,李元,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天文科普專家、中國天文館事業的奠基人、北京天文館的創建者之一。


9月1日,錢冬生,現代橋樑工程泰斗。


9月2日,張麗珠,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締造者。

9月18日,嚴東生,中國著名材料科學家、中國無機材料技術奠基人。


這些人在各自的領域裡不拘泥於程式,敢於探索,敢於嘗試,堅持自己的選擇,腳踏實地,不困於嘲笑,不馳於空想,不驁於虛聲,以嚴謹求實的態度,自強不息,成為各自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勇敢探索,努力鑽研,才能見到別人見不到的風景,開創別人做不到的事業。

緬懷過去 珍惜當下:致敬2016年去世的偉人們


袁庚(資料圖 圖源網路)



生於憂患,不忘歷史


1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原23軍軍長黃浩去世,他曾在中蘇珍寶島衝突中指揮作戰。

4月14日,江碩朋逝世,國民黨抗戰老兵。


6月12日,寇慶延逝世,長征老紅軍。


6月20日,吳志勤,新四軍老戰士。


7月10日,葉選寧,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葉劍英兒子。


李磊,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戰士。林金成,遠征軍老兵。


7月25日,黃開群,最年長老紅軍。


9月23日,胡怡德,百歲老紅軍。


11月12日,余旭,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


是這些人,換來了我們現在和平安樂的生活,讓我們能夠享受高科技,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說,「人之患,在於不讀史。」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雖然動亂已經過去,但不能忘了這些曾為我們做過努力的人。

緬懷過去 珍惜當下:致敬2016年去世的偉人們



余旭(資料圖 圖源網路)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國家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圖得暫時的安逸享樂,未來就會讓你忙手忙腳;現在為未來做打算,以後做事就會得心應手得多。



「善」與「美」的統一


2月12日,著名劇作家、詞作家、中國音協委員閆肅去世,享年86歲。


4月1日,王玉川逝世,國醫大師、著名中醫學家、《內經》及中醫基礎理論專家。


4月25日,梅葆玖逝世,京劇大師。


4月29日,陳忠實去世,中國當代作家,《白鹿原》作者。


5月25日,楊絳,錢鍾書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享年105歲。


6月1日,王金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武生泰斗。


7月18日,孔令仁,山大教授、孔子76代後裔。


7月28日,陸谷孫,《英漢大詞典》前主編、翻譯家。

緬懷過去 珍惜當下:致敬2016年去世的偉人們



楊絳與錢鍾書(資料圖 圖源網路)


這些逝者都是在文學藝術領域做出貢獻的人。儒家在文藝審美風格方面,主張中和之美,追求「善」與「美」的統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些人做到了,他們給我們提供了美的享受,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達到了「善」與「美」的統一。


朱熹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意思是詩是人寫的,說話就是詩,在心即明志。志,就是心中的詩。這些文學家藝術家將自己內心的志向表達出來,傳達了善與美。我們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說話做事情都要以「善」和「美」為原則,才能夠左右逢源。


2016年,是殘忍的一年,帶走了各個領域的名人智者,也帶走了孔子的後裔。但是,他們雖然逝去了,留下的卻是無窮的精神文化財富,提醒著我們要勇於探索,自強不息;生於憂患,不忘歷史,時刻追求「善」與「美」的統一。「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珍惜現在,做好每一天的自己。


感恩您點贊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清明好詩這麼多,別再說你只知道「牧童遙指杏花村」了
清凈明潔:清明節的儒學傳統 你了解嗎?
牧童「指」出的「杏花村」之爭:你的家鄉參與了嗎?
古人教你如何高效讀書?厲害!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9.20日星座運勢預報:獅子保持樂觀,巨蟹緬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