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被打,是教孩子打回去,教訓孩子,還是有別的高招呢?

孩子被打,是教孩子打回去,教訓孩子,還是有別的高招呢?

和別的小朋友打架,爭搶玩具,大人或者被打,警報拉響之時,父母該怎麼辦呢?是教孩子打回去,教訓孩子,還是有別的高招呢?

有一天,我帶1歲半的女兒去做客,親戚家是個快2歲的男孩。倆人正是自我意識開始萌發的階段,說話都以「我」開頭。我預測會出現爭搶玩具的狀況,提前給女兒帶了球和小車。

不出所料,一進門不到2分鐘,倆人就搶起來了!哥哥護犢子,所有的玩具都不讓妹妹碰,而妹妹的玩具他又都想要,妹妹只要想動他的玩具,他就上手打妹妹,這可怎麼好呢?

這時,奶奶在一旁說:「你怎麼這麼獨!讓妹妹玩玩你的玩具,別這麼自私!再打人我揍你了啊!」

老人上場干涉了,坐在一旁的我不能再置之不理了,得想法化解。

我走過去說:「哥哥,你是不是想要妹妹帶的玩具,又不希望妹妹碰你的玩具?你可以告訴妹妹,『等我玩夠了再借給你』,你可以和妹妹握握手,表示一下友好,你們是好朋友!」

同時我也安慰妹妹:「哥哥打人不對,你是不是有點委屈了呢?他只是現在不想和你分享玩具,等他玩一會就讓你玩,媽媽現在帶你去玩別的玩具吧!」然後我和妹妹到一旁玩去了。

一會警報又響起來啦!哥哥又想來搶妹妹的玩具。

這時,我對哥哥說:「對不起,哥哥,我和妹妹現在還沒有玩夠這個玩具呢,現在不能借給你,而且你手裡也有玩具啊。」哥哥一聽他被拒絕了,覺得不好受,又要上來搶。

一計不成,我又生一計。對他說:「你不借給妹妹玩具,又想搶妹妹的,不可以!你看這樣行不行,妹妹可以把玩具借給你玩,但是你也要讓妹妹玩一下你的,好嗎?」他想了一會,主動把手裡的玩具遞給了妹妹。

我對他說:「哥哥這次做的很棒,知道和妹妹分享玩具了!」此時我女兒也把自己的玩具給哥哥玩,兩個人愉快玩耍起來。後來我發現當妹妹想要哥哥玩具的時候,她會對他說「謝謝」,哥哥一聽謝謝,就沒有再和妹妹搶玩具了,而且還會主動給妹妹玩具。作為父母,適度引導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制止或是恐嚇,孩子是會自己解決問題的。

作為如何說課程的講師,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三歲以下孩子打人背後的原因,以及應對策略。

階段一:不會說話之前,用打人吸引父母的關注

孩子在不會說話之前,尤其一歲左右的時候,他們用「打人」來引起你的關注。一方面,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供手部探索的玩具,這樣可以很好釋放了手部的力量和需求。另一方面,在他們每次想打人的時候,輕輕握住小手告訴他們「摸摸,摸摸」,同時家長也在旁邊做示範,讓他們理解「摸」和「打」的區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然這個階段最主要的就是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如果你陪孩子的時間偏少,那麼孩子在你面前似乎會更鬧騰一些。所以,多陪伴,給夠孩子安全感是正解。

階段二:1-3歲孩子打人,是他們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很多孩子這個階段打人,是在表現一種情緒。請注意,這種情緒不一是負面的,有可能是興奮的。「手舞足蹈」這個詞用在這個階段孩子興奮時的表現最為恰當。這個時候孩子的手還是沒有邊界的概念的,他可能因為喜歡一個人而不小心打了朋友,但是他自己並不知道這會讓別人產生誤解。當然,有的時候,他們確實生氣了,此時的「打」就是在表達他們的憤怒或者是排除的意思。慢慢地,當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父母滿足、回應,或者想做的事情被父母拒絕的時候,會主動發出「打」的行為。

而這個時候我們應對的策略就是幫助他們把情緒說出來或者是轉化到遊戲中。1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什麼事情都希望自己做,但同時也會遭遇大量的限制,包括自身能力的限制和家長的限制。因此,他們開始頻繁的出現負面的情緒。如果此時孩子帶著負面情緒打人,家長不用反應過度。一方面,家長可以替孩子表達出他們的需求和情緒,例如:「寶貝,打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你是不是不想讓小朋友動你的玩具啊?因為那是你的玩具,而且是你心愛的玩具,媽媽都知道的,媽媽理解你,下次你可以和小朋友說『對不起,我現在不想借給你玩具玩,等我玩夠了再借給你』,或者你可以先玩點別的玩具。」當你每次都這樣替孩子表達出心聲,他們會覺得大人是理解我、愛我的。這樣他們長大中也會明確說出自己的意願,和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家長不用擔心孩子會變得自私、自我,因為當孩子所有的情緒被接納,他們會自我肯定。一個人只有在他小時候自我被肯定了,才會去珍重別人。另一方面,這時家長可以把這種發泄方式轉化到遊戲中去。比如拉起孩子的手對他說「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快快的拍一拍,小手,小手,藏起來!」這樣不僅孩子覺得有趣,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讓孩子明白了,「哦,原來我還可以這樣表達我的情緒啊!」

育兒先育己,只有當父母學習如何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才會讓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天底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孩子身上很多問題其實是爸爸媽媽的問題。孩子出生時,父母也等於是育兒學校一年級的學生,讓我們和孩子在經歷中一起成長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該不該教他打回去?
我們給孩子的錢,卻被婆婆用在了別的孩子身上!
退休在家的婆婆不肯幫忙帶孩子,媳婦想打掉肚子里的孩子,有錯嗎
姑娘,你這是要把我孩子教壞嗎?
你打過孩子嗎,你會打孩子嗎?
父母的這些話爛在肚子里,也別對孩子說!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要還回去!
女孩子們,別總是幻想自己瘦下來的樣子了!!
美國父母從不打孩子,卻能把孩子教育好,只因為用了這兩種方式
孩子生出來不像父母,是誰的錯?
你的孩子單靠老師,那就真的是耽誤孩子了!
只有和處女生的孩子才是自己的孩子?
這傢伙想教訓自己的熊孩子,被媳婦罵得頭都不敢抬
沖父母發火的孩子不都是壞孩子!
女孩子們,別總是幻想自己瘦下來的樣子了!
她兒子在幼兒園被有錢人的孩子欺負,誰知孩子他爸是總裁?
女兒生產我很高興,卻因一句孩子長得像誰被女婿暴打
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孩子打架,如何聰明的「護犢子」?做好這7點,孩子出類拔萃
婆婆這樣帶孩子,你敢把孩子交給她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