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亞一「村落」,說中國方言,不與外界通婚,原是清代後裔

中亞一「村落」,說中國方言,不與外界通婚,原是清代後裔


如果你在異國他鄉見到黃皮膚黑頭髮、說著方言的「中國人」,你一定異常興奮,肯定遇到了老鄉;但如果這些人不是幾個、幾十個而是十餘萬之多,而且大規模定居在國外的一個區域,你一定會大惑不解,這難道是我國的一塊飛地?



中亞一「村落」,說中國方言,不與外界通婚,原是清代後裔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海外是沒有飛地的。那一定是我們的認知發生了錯誤。現實是,假設中的情況在中亞的一處「村落」卻實實在在存在。



中亞一「村落」,說中國方言,不與外界通婚,原是清代後裔



在中亞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交界處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黃皮膚黑頭髮,容貌和我們很像;他們出門說俄語,在村說陝西話,並將陝西方言作為自己的「官方語言」;他們吃飯用筷子,喜歡涼粉、滷麵、面片兒、饃饃等西北美食……更令人稱奇的是,他們竟然還保留著古漢語的說法,比如他們稱總統為「皇上」或「皇帝」,稱商店為「鋪子」,稱銀行為「錢莊子」,把「簽名」叫「畫押」等等,既有中國影子,也有清代特點,難道他們是從中國古代穿越而來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要從一段歷史說起。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內憂重重。東有太平天國運動正酣,西有陝、甘、寧等地的回民反清起義;長江以北則有捻軍興起。到了後期,北方一度形成回、捻聯合抗清局面。為穩控局面,清廷派左宗棠迅速入陝,對回民展開了大規模的殺戮。



中亞一「村落」,說中國方言,不與外界通婚,原是清代後裔



1877年回民起義失敗後,義軍兵分三路,翻越天山,逃向中亞地區。當時,人數最多的一支由白彥虎帶領。他們在翻越雪山時,經歷了暴風雪,四分之三力量折損,只有三千多人來到中亞地區。



中亞一「村落」,說中國方言,不與外界通婚,原是清代後裔


倖存的一批人在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三國交界處定居下來。當時,中亞地區被沙皇俄國所統治。沙皇政府稱這部分人為東幹人,並給他們7萬畝土地,免徵10年賦稅。此後,這部分陝甘人奇蹟般地生存下來,並由當時的三千多人繁衍到今天的十餘人萬人。



中亞一「村落」,說中國方言,不與外界通婚,原是清代後裔



一直以來,這些人不與外界交流,倡導內部通婚,並保持著130多年前的陝西風俗,成為名副其實的「陝西村」。其實說村,並不太準確,他們散居在中亞三國,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村。但不容否認的是,「陝西村」的村民把所有的傳統都看得特別珍貴,只要是祖先留下來的,都視為珍藏,一點不能背離。這或許是對家鄉的留戀使然,也或許是執著於內心的那份信仰使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有意思 的精彩文章:

全球福利最高國家之一,曾一心歸屬中華,尊奉一位華人為皇室祖先
古代女子一旦成為寡婦,為了守節除了女紅,還會做什麼?
三千多年前,25萬殷商軍民東渡美洲,後來成為美洲土著的祖先?
此國與中國隔萬里,30%中國血統,吃中國菜,原是「老鄉」關係
民國第一高手,晚年信手擊昏俄國格鬥家,力挫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

TAG:讀史有意思 |

您可能感興趣

震驚,非洲一村落自稱是中國後裔,拿出確鑿證據,一直想認祖歸宗
非洲一村落,自稱是中國人的後裔,保留著很多中國古代習俗
非洲有一村落 自稱是中國人的後代
非洲一村落,居民自稱是中國人的後裔,祖先與鄭和有關
非洲有一偏僻村落,村民自稱是中國人的後裔,連墓碑都朝向中國
非洲有一個村落,村民宣稱自己祖先是中國人,而且連墓碑都朝向中國
非洲一個村落,村民宣稱自己祖先是中國人,而且連墓碑都朝向中國
中洞苗寨,中國最後的穴居村落,真是世外桃源。
非洲一村落自稱祖先是中國人,還拿出確鑿證據,與航海家鄭和有關
中國四大神秘村落,看上去破舊,種田的村民其實都是皇帝後代
中國五大神秘村落,看上去破舊,種田的村民其實都是皇帝後代
中國最後一個滿清後裔聚居村落:仍有愛新覺羅氏,世代只做一件事
中國最後一個愛新覺羅氏村落,世代只做一件事,仍有仍有皇族後裔
中國最後一個愛新覺羅氏聚居村落:仍有皇室後裔,世代只做一件事
存在地球上的完美村落,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就是這般吧
實拍:中國目前最後的清朝皇族村落——封閉落後,風景優美
這裡被稱國中國,兩國同在一村落卻都說中國話,共飲一井水
最後一個愛新覺羅氏村落,世代只做一件事,現仍有皇族後裔
非洲一村落,至今保留我國習俗,連墓碑都朝向我國,只因這一原因